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三国末世录 >

第162章

三国末世录-第162章

小说: 三国末世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吕布一听,更认定那里就是北冥之海。为了赶在冰雪消融之前能让雪橇到达那里,吕布没在这个部落多做停留,再次上路,奔向北方…

 第366章 西秦来使

    一面紫色的麒麟图案的梁国旌旗插在地上,远处是刚刚消融的黑色海水和无数浮在海面上的冰山和浮冰。

    苍白色的太阳悬在空中,用它那柔弱的阳光无力的照着这片冰雪世界,但却坚持不懈的永久挂在稍微高出地平线一点的地方。

    “北冥之海,我们终于到了。这也意味着此处便是我们梁国国境的最北端。”吕布喃喃自语的说道。其余人却没太留意他的说话,而是都站在海边黑色的山崖高地上,远眺着这无边无际,他们一生也未见过的景象。

    吕布等人是三天前就抵达了北冥之海海岸附近,但是他们遇到了点小麻烦,他们发现了一个不同于艾文克人,萨哈人,雅库特人的小部落。

    这个小部落的语言虽然与前三者相近,但却自称是楚科奇人。他们养殖的牲畜只有一种,就是驯鹿,他们的食物来源主要是捕猎,在入海口不远的河岸旁捕鱼,捕猎海豹海狮,以及大白熊。

    这个发现也出吕布意料之外,他没想到这种地方居然还有人类居住。不过这个小部落只有百余人,吕布用丰盛的食物,食盐,蔗糖以及长弓手就恩威并施的征服了他们。

    当然,这支楚科奇人部落接受北府的统治只是象征意义的,比南方那些归附北府的部族部落更加宽松。

    吕布甚至都没要求他们有临时征调服兵役的义务。只是要求他们在部落营地中悬挂梁国的麒麟旗,以及每年象征性的向前来巡视的官员上缴十张大白熊熊皮,二十头驯鹿。而且这点贡品还能换来食盐,蔗糖,布匹,面粉的赏赐。

    ……

    一个多月后,吕布回到北冥城,此时的北冥城已经今非昔比。城墙更是高耸坚固。城中建筑设施也更加齐全。特别是人口,除了常驻的北府军和家眷们,也住进来更多的西域商人。

    这些西域商人一般是走天山南麓沙漠边缘处绿洲,到玉门关后经河西走廊进入中原地区的这条传统“丝绸之路”。但现在西域长使府早已名存实亡,现已被乌孙人控制,沙漠中盗匪众多且猖獗,河西走廊马家的西秦也在和乌孙交恶。

    随着北府对漠北,北海地区的征服和平定,越来越多的商人选择北方草原带这条新商路,这条新商路途虽然相对较远,但却相对安宁。

    吕布回到北冥城时,惊喜的发现,貂蝉和曹氏以及他的女儿都已来到北冥城中。原来这是冯宇不忍吕布长久与家眷分居,得知北冥城的条件大为改善后,特意令人将她们护送到北冥城。

    北府军对北域的控制范围扩展至北冥之海海滨的消息,两个多月后方传到了梁国都城宜宾。

    当时,冯宇正端坐在书房中,整理着庞大国境内,各地呈递上来的塘报。听到这个消息后,立刻走到挂在墙上的大地图前。这张大地图,是冯宇依照系统面板中的地图复绘出来的。

    这地图起初只是张大比例轮廓图,但每当梁国的势力扩展到新的领域时,系统地图就会解锁相应的区域。现在冯宇又用细毛笔将梁国新征服的区域,一笔一画的将对应的空白位置复绘好。

    这个工作忙了一个多时辰才算完成,他收起笔,仔细的端详起新地图来。鼻中已闻一股熟悉的馨香,便知这是自己的王后蔡琰来了。

    冯宇刚好想找个人抒发下自己情怀,指着地图道:“王后请看,如今吕布收服北域诸部,我梁国地域北至极北的北冥之洋海滨。南至白云之岛。三万里国境尽在掌中。”

    蔡琰对冯宇万福道:“恭喜大王开疆扩土,可臣妾有有一事不明,开拓这么多疆土,而且大多是未开化的不毛之地,这有何意义?”

    冯宇被蔡琰浇盆冷水,故做愠怒状道:“妇道人家,就是没有见识。”而后却娓娓道来,向蔡琰解释道:

    “我让林涛去远洋探险是为了获得一些特有的物种,这些物种对我梁国而言有重大战略意义。而吕布北征到北冥则意义更为重大,征服漠北到北冥的数千里阔土中的诸部,既一劳永逸的解决了汉土的北方隐患,也打通了通往西方世界的第二甚至第三条陆上通道。”

    蔡琰虽然是个读书万卷的才女,但对冯宇这一席话当然还是听不懂的,毕竟两人的见识隔着两千年。她淡然一笑,向冯宇撒起娇来:“王上还真生臣妾的气了,臣妾只是不忍王上如此操劳国事。”

    冯宇顺势将蔡琰揽入怀中道:“本王怎会与王后斗气…”心中却还在想着自己为何开疆扩土的征服欲越来越多。

    最终,他想明白了,他在这个世界太无聊。即使整日锦衣玉食,爱姬美人,与前世的世界相比,生活也太单调了。

    要他以一己之力去改变这个世界,推动整个世界的文明进程,他无法凭借自己的知识储备和能力在有生之年做到。他虽然有系统,但系统只赋予了他一定的军事实力和生产能力。

    再说,即使专门从原世界中挑选出一个全才出来,代替他穿越到这个世界,怕也是没办法做到。他能做的就是按照有序的步骤,不断的征伐。不断的征伐可以起到文明交流,促进文明提升的做用。更重要的是能排解他此生的无聊,对于冯宇而言,这个世界就是一场游戏,没有征伐,游戏也就没有意义。

    此时,一个内侍在室外唱道:“王上,西秦来使者了,请求王上亲自接见,有要事当面向王上诉说。”

    冯宇对外征伐的这两年,其余诸侯也都没闲着。八大诸侯虽然还没有谁率先发起中原内战,但为了自身实力和人口的扩张,不约而同的向周边地域开疆扩土。

    尤其是梁国在成功征服洪沙瓦底,控制海上丝绸通道商路,财源滚滚后。诸侯们更是加紧了自己的行动。西秦的马家也不例外,打着恢复汉廷西域长使府威仪的旗号,西出玉门关,征伐乌孙,试图控制丝绸之路。

    冯宇心中狐疑道,马家找我能有何事?

 第367章 欲破楼兰

    据前些时候的塘报,西秦马家攻伐乌孙,的进展非常顺利,连战连捷,最后一次相关塘报,马超的八千西秦精锐已经攻入了曾经被西域长使府直接管辖的柳中城,正向西域长使府故治楼兰城进发。

    冯宇猜测了半天,也没想出对方可能是因为什么要来求见自己。他即刻对内侍吩咐说:“让西秦来使在前堂大殿候着,孤更衣后就来。”顿了下,冯宇又补充道:“将品阶四级以上的将官也全部召入殿中。孤要公开接见西秦来使。”

    大半个时辰后,檀香缕缕的前殿已聚满了梁国的群臣武将。西秦来使也信步上殿,他先是对坐于上首的冯宇叩首行礼,而后向冯宇自报家门:“某乃西秦公马腾之子马铁,因事态危急,家父令我出使贵国,亲自向梁王求援!”

    冯宇一听,马腾竟然叫自己儿子马铁亲自前来,看来西秦真是出了大事。他随即说道:“西秦公子不必多礼,秦国出了什么大事,请速速说来。”

    马铁随即将事情前前后后,一五一十的说了出来…

    ……

    两个月前,也就是吕布北府军将麒麟大旗插在北冥之滨的时刻。西秦的八千步骑在马腾,马超带领下,乘胜追击乌孙溃兵,兵锋直指西域长使府治所楼兰古城城。

    此时的汉廷的西域长使府虽然在汉廷的官籍名册上还没取消,甚至还有人担任西域长使这个官职,但这个长使却是常年居住在宛都的虚官。西域长使府名存但实亡,其曾经管辖的天山南北土地,现已全部落入乌孙国之手。

    乌孙国虽然名为国,也被西汉史家称为西域三十六国之一,但它与西域的类似大夏,大宛那样的城邦国家或自治城邦联盟国家并不一样,它是个纯粹的游牧部落集团。在先秦战国时期就出现在天山东北方向的广大区域。他们与匈奴的关系,时而归附于后者,时而联合中原王朝反叛匈奴。

    在这匈奴衰亡直至消失于历史舞台之际。乌孙的势力又重新壮大起来。它统合了大量的塞种人和月氏人游牧部族,以及其余散布在天山北部的各个匈奴余部。

    中平天下大乱之时,乌孙人的铁骑又越过天山,进入天山南麓的绿洲区域,那里是西域长使府的腹地。最终乌孙人占据了西域长使府的全部地盘,并迫使西域诸国俯首称臣。

    此时,马腾看见前方有一高岗,兴致勃勃的策马上到沙岗之上,俯瞰着自己那条如同长龙般的大军,在大漠中逶迤前行。他一时来了性致,不禁高声吟道:“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马超也在一旁附和道:“父亲,楼兰城已近在眼前,据前方探马所报,楼兰城中的乌孙军兵力不过两千,我们攻破楼兰,收复西域长使府全境已是指日可待了。到时,朝廷若不将父亲的爵位改为王爵,并将西域长使府纳入秦国管辖就说不过去了。”

    马腾得意的一笑说:“超儿,这些都是虚名。汝可知道我们收复西域的真正意义何在?我们占据了西域,便能控制通向西方的商道,意味着我们多了一个丰厚的财源。并且我们能用这些获得的财富向西方的世界购买大量粮食,战马,兵甲。这些都将极大扩充我们秦国的实力,为以后迟早要来的中原争霸之战打下基础。”

    说完,马腾和马超就纵马跃下沙岗,继续随着大军向楼兰城方向驰去。两个时辰后,他们就在因大军行进而扬起的沙尘中望见了一片郁郁葱葱之处,那片原野上还隐约耸立着一座城池。楼兰城到了!

    马腾大军随即扎下大营,摆开阵势。当天就向楼兰城发起了进攻。

    西秦军在山呼海啸的呐喊声中,涌向楼兰城。无数的云梯在城墙四周架起,兵士们持枪拿盾向沿着云梯向城头涌动。

    这些云梯并非那种简易云梯,而是架设在大车上的飞梯,用转轮就能将轻松将云梯升起,牢牢的扣在垛墙上。兵士们登梯时,不用双手攀爬,直接脚蹬梯板,如履平地般就能登上城头。

    几具巨大包裹铁皮铜头的攻城槌进抵城门下,在隆隆的巨响中,不停的轰击着城门。距离楼兰城城门不远的地方,秦军的骑兵集结成几股,只等步兵叩开城门后一涌而入。马超也在其中跃跃欲试,胯下的乌鬃马不耐烦的刨着地面。

    但是,楼兰城中的抵抗完全超出了马腾和马超的预料。那些最精锐,专门用于攻城的西秦先登步卒遇到乌孙守军的顽强狙击。

    一名西秦先登刚刚冲到城头,便同时有两支明晃晃的长枪向他扎来,长枪后天,是身着精良锁甲的兵士,着西秦兵士从没见过这样的乌孙兵。他用盾牌轻易挡住一支矛枪,又侧转身形躲过另一支矛枪,同时挥出一刀劈向对方。

    锋利的刀锋从对方链甲上划过,可是只是在切断了链甲几个铁环,并没有给对方造成实际上害。待他要改劈为刺时,一支矛刃已猝不及防的捅入了他的腹部。

    这西秦先登捂着流出肠子的肚皮歪倒在地上,紧随其后的另一西秦兵士已露出头来,却被三支矛枪同时扎入他的脑袋,摔下云梯。接着两名乌孙守军抬着一根粗大的滚木,顺着云梯向下滚落。云梯后方的七八名西秦兵士都被砸落梯下。

    马超皱眉说道:“怪了!这些游牧出身的乌孙人怎么这么善于守城了?”。旁边的马腾却铁青着脸,一个字未说,依旧看着楼兰城下,焦着的战局。

    此时,军阵后方,一骑飞驰而来,正是西秦的后方驿站令兵。他人未至,就已高喊起来:“紧急军情,十万火急!十万火急!”。几名马腾亲卫上前就要将他拦住,却被马腾制止道:“不用阻拦,允他将塘报直接交给孤!”

    话音刚落,满脸汗垢的一个人已跳下马,飞奔到马腾跟前,噗通一声单膝跪下,高声说道:“启禀秦公,乌孙…乌孙万余大军袭我玉门!”

 第368章 断臂求生

    得知乌孙军攻袭玉门关的消息,马腾只是眉头微微一皱,并没有过于惊慌。从玉门到楼兰,战线纵深有近千里地。乌孙人的部队从天山以北任何一点越过天山,都能避开秦军的主力,所以也不足为怪。

    马超却显得有点惊慌失措,急忙问道:“乌孙人有多少人前去攻袭玉门?他们是从何处穿越天山的?”

    “回禀世子,前去攻袭玉门的乌孙人有上万人马,他们全是骑兵!还带着骆驼。至于他们从何处越过天山,这个小的就不知道了。想必发出此消息的玉门守军也不会知道。”

    这时,马腾才表现出惊慌之色,因为事情完全出乎他的预料之外。他本以为只是小股乌孙兵骚扰性质的袭击玉门关。马腾像是在问马超又像是在自言自语的说道:

    “这怎么可能!?从乌孙盘踞的腹心之地到玉门关有千里之遥。而且要翻越天山,沿途除了几块绿洲,并没有适合放马的牧场。所以小股乌孙兵去偷袭骚扰玉门是有可能,但这上万的兵马,每天人吃马嚼的需要消耗多少粮草。乌孙人哪有能力,千里迢迢的向他们提供如此多的补给。要知道我们这八千步骑远征,也是倾西秦全国之力方能做到。”

    马超此时急道:“父亲,这玉门关的守军不可能将对方人数也搞错。相那乌孙人定然是找到什么窍门,能够千里用兵。我们还是速速回援救玉门吧!”

    马腾一听也是,立刻吩咐正在攻城的部旅鸣金收兵。这些秦军随着铛铛的锣声,刚退下来,又有一人飞骑而来。

    此人浑身血污,远远的就高呼道:“我乃柳中城守军,有紧急军情向秦公禀报,柳…柳中…”话还说完,这人就从马上滚落。

    马腾连忙吩咐人前去救治此人,军医一阵摆弄说道:“没事,不是失血过多造成的,就是脱水了。”待给这人缓缓的灌了几口水,他才清醒过来。马超在一旁急切的问道:“柳中到底怎么了!?”

    那人马上回道:“世子,柳中城,柳中城丢了。从天山中突然杀出万余乌孙步骑,猛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