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三国末世录 >

第19章

三国末世录-第19章

小说: 三国末世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诸葛玄笑着说:“不然,坞堡用不易燃材料建成不假。但它太小了,如此骄阳夏日,烈火四面焚烧烘烤,如此狭小空间中的兵士如何能耐的住?只要不天降暴雨,应该没有意外。但是为防万一天公不做美,蔡将军还是尽早调工匠和水师前来。”

    蔡瑁眼睛一亮,带着赞许的口气说道:“诸葛先生此计甚妙!某现在就双管齐下,令兵士收集柴薪。同时调宜城工匠前来赶制攻城器具,并令水师溯水而上。”

    此时,坞堡天井上已经搭起帐篷,遮住强烈的阳光。四壁开有气窗气洞,不时有对流的空气从此间穿过,带给酷热中的兵士们一丝短暂惬意。

    坞堡中的这些斥候们正喝着山楂酸杏煮制的酸梅汤解暑,吃着粟粉豆粉混合蜂蜜所制的一种糕点来补充能量。包括典青在内,谁也不知道一场血与火的考验又将到来。

    ……

    第二日拂晓,坞堡外又传来鼓号之声。堡内的筑阳军斥候们喧嚣起来,互相打着气,七嘴八舌的聊侃着:

    “荆州那帮龟儿子消停了两日,今日又要来做死了。”…“上次杀了他们没有五百,也有三百人,这次再斩杀他个五百首级。”…“就是,老子功勋分还没赚够,这下又有机会了!”

    只到典青站立在他们面前,他们才齐齐停止了话语,静等着典青的发号施令…

    炽热的阳光照射在典青的玄色铁甲上,泛出一丝金属光泽。他眯眼望向远方。荆州兵士再次从三面铺天盖地而来,但这一次他们手上没再抬着云梯,甚至都没有持刀拿枪。除了一些手持弓弩的兵士,全都是抱着一捆捆柴薪。

    典青瞬间就明白了他们要干什么,不过他没有丝毫的惊慌之色,照旧抽出箭矢,架起长弓向对面射去。同时下令道:“传我军令,全军隐蔽自由弓射。”

    堡中斥候们立刻蹲在城垛后,只露出肩部以上部位,不时对外放出冷箭。城下的弓弩手也将箭矢如同骤雨般投向城头,但是因为对方隐蔽于垛墙之后,命中率大大降低。

    坞堡外的空中,箭矢破空之声不断的鸣啸着。不时有堆柴薪的荆州兵士中箭倒地,但是坞堡外的柴堆还是被一点点的堆积起来。

    典青依旧不为所动,一支接着一支的强矢利箭由他手中威力巨大的长弓射出。箭无虚发,已有十几名荆州兵士命丧其手。

    最后时刻,荆州军弓弩手向柴堆投射了火箭,堆在三面墙下的柴堆逐一被引燃。甚至搭建在坞堡天井上的帐篷也被一支火箭够到,烧出一个直径两尺的大洞方才熄灭。火势越来越大,并升腾起浓烟…

 第039章 归心似箭

    在襄阳坞堡下大火升腾起的同一时刻,冯宇在巫县,上庸间的悬崖峭壁上搭建出百里栈道。

    两地之间虽有巫溪水路沟通。但这条水路是单向的,沿这条水路,从上庸到巫县容易。从巫县到上庸,险涧之中逆水行舟不仅异常困难,而且风险极大。

    所以从巫县到上庸一般是走山路,只是这山路虽然相对水路好走,风险小。但行走起来依旧异常艰苦。

    如今这百里栈道将上庸与巫县间的陆路打通了最难行的一段环节,将其变的相对之前便利多了。栈道这种不需要专门人力日常维护和运转的设施,可以建在远离系统城池的地方。

    冯宇虽然对典青信心满满,但依旧心急如焚。六百筑阳军兵士们跟随着他在栈道上如风般疾进。廖化和另外五百筑阳军兵士被暂时留在巫县,包括一队山地斥候,两队枪盾兵,两队弓箭手。除了他们,镇守巫县的还有千余名本地降兵。

    巫县没有农业人口,绝大多数男丁不是兵士就是制盐的工匠。所以只有四五千人口的巫县能养活千余兵士。

    至于少数主要以蒯家家丁为构成的荆州兵士,他们不可能安心长期驻扎在巫县。冯宇便将他们驱逐,让蒯通将他们带回荆州。

    此时,冯宇系统包裹里已经堆满了系统的道具物品。还有大量的三县人口等待他组织迁移,收纳为系统人口和分配岗位。但冯宇心思都不在这些上面。他现在只是一门心思的赶回筑阳,解襄阳坞堡之围。

    系统面板上的任务提示又闪现在他眼前:

    【任务:解围,任务内容:解除荆州刘表势力对襄阳坞堡的围攻。任务完成奖励千人收容卡x10,投矛枪盾兵训练解锁】

    ……

    “放水!”坞堡上的典青大声喝令道。随着几声应诺,六个斥候迅速的抄起六根竹竿,仔细看,竹竿后还拖着皮革缝制的软管。不一会,竹竿前就喷出水龙。

    六条水龙向堆积在坞堡三面,正在燃烧的柴堆扑去。在坞堡靠沔水的一面,顶部筑有一米多深,面积十平米的水槽,平时是供坞堡兵士日常用水的设施,如今被当成消防设施来用。

    荆州军看到有水流落下,加紧了箭矢的射击频率和密度。但筑阳斥候们早有准备,每个操纵水龙灭火的兵士身边都有另外一名兵士手持大盾为其掩护。纷乱而来的箭矢不能伤他们毫发。

    远处,蔡瑁和诸葛玄一直在观战。他们脸上本略显兴奋的表情此时变得失落起来。

    诸葛玄叹了口气说道:“吾早就料到他们会打水救火。所以要蔡将军多多安排了弓弩手,射杀抬桶浇水的敌兵。但没想到他们不是用手工拎桶救火,而是早就做了准备,专门建了这灭火的设施。此计败亦!”

    “诸葛先生不用惆怅,宜城的工匠已经抵达此处,正在加紧打造各种攻城器械。来日我们定能攻破此处坞堡。”蔡瑁虽然内心失落,但很快消除了这种情绪,转而安慰起诸葛玄起来。

    坞堡下,在六条水龙的“攻击”下,大火很快就被扑灭,只剩下柴堆中冒出的缕缕青烟。荆州弓弩手们自然已在号角声中退去,部分荆州兵打着白旗来收集那些中箭身亡的袍泽尸体。

    坞堡上的斥候没有用弓弩攻击他们,毕竟让尸体留在战场上,他们也不想看到。这一次荆州方面又伤亡了近两百人,斥候却是零亡三轻伤。

    接下来两天,荆州军再没有丝毫动静。但到了第三天,从沔水下游驶来一支船队,大小船舶近十艘,其中有一艘是庞大的楼船,巨大的船身在行至沔水狭窄处时,甚至占据了整个河面四分之一的宽度。

    蔡瑁已吩咐人在它的船楼之上装置了飞梯,靠上坞堡后,飞梯直接平搭在坞堡墙头,船上兵士就可如履平地般,直接杀入堡中。

    但是它们还没接近坞堡附近河道就发生了意外。在虎头山附近一河道狭窄处,随着轰然一声巨响,楼船居然“触礁”了。片刻后它就开始倾覆,船上兵士不得不弃船。

    原来在此处,水下早就被人布设了大量由巨木和大石所造的“人造暗礁”。中小船只过得去,大船却无法过去。更何况这么大的楼船。

    听到这消息,诸葛玄和蔡瑁又是一惊,心中不约而同的想【这设计之人怎么处处都能算计到。】

    但是其余船只还是顺利抵达了坞堡附近的水道上,按计划巡弋起来。算是彻底切断了坞堡和外界的联络。这多少给了蔡瑁和诸葛玄一些安慰。

    在几百名专业工匠的日夜赶工下,在火烧坞堡的第五天。三种攻城器械如期打造完毕。这三种攻城器械是诸葛玄和蔡瑁共同商定的。

    第一种是投石机,能发射三十斤的大石,缺点是一台这样的投石机需要数十人操作。不过总共也就造了六架。

    第二种是攻城楼车,其高达数层,内设梯道,外设飞梯,最上层做为箭塔使用。靠近后放下飞梯,楼车上兵士便可直接沿着飞梯飞奔杀入城中。整个楼车外还包着竹篾,防止守城兵士弓射在楼车梯道中行走的本方兵士。为了防止对方用火箭点燃竹篾,可以攻城时用水浇湿。

    最后一种是攻城坡车。整个器械就是一个带轮子的斜坡坡道。靠上城墙后,甚至骑兵都能顺着坡道冲上城头。

    又是一个夏日拂晓,荆州军已经做好了充分准备。而且日出之前恰巧又来了一通雷阵雨。诸葛玄对蔡瑁笑道:“这是个好兆头,老天都帮我们的忙,直接浇湿了楼车,省了兵士们的功夫。”

    蔡瑁也自信满满的点了点头。鼓号声中,各种攻城器具都进入预定位置。

    此时的坞堡三面,有一面本就是空旷的野地。另外两面的襄阳废弃城区也早就被筑阳军,荆州军先后清理过。成了面积相当大的空旷地带。正好适合攻城器械的放置和移动。

    蔡瑁一声令下,首先是投石车发难。荆州军兵士们,二三十人一组呼儿嘿呦的喊着号子,齐拉投石车的缆绳,将块块大石向坞堡抛去…

 第040章 岌岌可危

    典青挺立身体,仰头看着空中正向坞堡飞来的六块大石。他躲也不躲。气定神闲的从腰间的箭壶中抽出一支箭矢,抬起了左手的长弓……

    一块大石头越过坞堡落在沔水之中,激荡起巨大的浪花。两块还没飞到坞堡,就落在地面上,腾起两股尘烟。

    其余三块砸在坞堡的墙体上,发出巨大的撞击之声。但这对于包裹着厚达尺余的坚石,中间夹着近仗厚夯土的堡墙而言,即使不能用蚍蜉撼树来形容,也可以说效果缪缪。

    与此同时,正在为投石机装载下一发石块的某荆州兵士,脑袋上突然长出一根箭羽,而后无声无息的栽倒在地上,手中石块摔出老远。

    另一名兵士接替他,将大石抱起,就要向投石机的弹兜里放置,又是一支劲矢袭来。伴随一声惨呼,他四仰八叉的倒在地上,大石落在脚下。

    周遭的兵士这才知道箭矢不是战场上的流矢,这两人的身死绝非偶然。一时片刻间竟没有人再敢去接替这两名亡者的工作。远处坞堡上的典青见如此情况,便将搭好的箭矢转了个方向,换了一个目标…

    荆州军阵后的蔡瑁对此也看的真切,他年轻的脸孔上也现出少有的惊诧………对方竟然有如此神射手!

    这些投石机为了避免坞堡敌军的攻击,已经是最大限度的放置在远离坞堡的地方,这个距离刚好出了普通弓箭的射程。若是再远,投石机无论是命中率还是威力都会下降到接近零的地步,也就是对坞堡毫无作用了!

    蔡瑁咬了咬牙,腮肌硬硬的鼓了下:

    “传我军令,投石机继续抛射,畏敌者,懈怠者杀无赦!另调集盾手上前为投石手提供掩护!”

    荆州军的盾手无法为每时每刻为每个投石手们都遮挡住典青抛射来的重箭。后者的箭术出神入化,一不留神,他的箭矢就能找到空隙钻入进来。

    但荆州军的督战队却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操作投石机的兵士们面对着来自两方的死亡威胁,继续将大石毫不耽搁的一发发抛向坞堡。

    坞堡中的斥候们对这些没有准头,不时飞过来的石块毫不惧怕。但在典青的命令下,还是都蹲伏在垛墙的抛射死角之后,安静等待着。

    蔡瑁和诸葛玄也在耐心的等待着。荆州军投石机投掷似乎没有什么效果,他们也没指望这几十斤的石块能敲开坞堡坚硬的城墙,而是另有目的。

    他们当然希望有威力更大,能直接摧毁坞堡的投石机,但他们无论是在技术上,人力资源上还是时间上都没有这个条件。

    “咚!咔嚓”,荆州军经过长达近一个时辰的抛射,终于有一块大石撞上了坞堡顶部的一根梁柱,传出清晰的木材折裂声。柱子未断,但内部已然产生了裂痕。又过了两个多时辰,期间又接连有数块大石击中这几根柱子。

    数根木柱相继断裂,上半部连同它们顶着的滚木一起向坞堡下落去。有的滚木一端还牵着绳索,在空中晃荡。典青干脆吩咐兵士们将绳索割断,免得后面碍事。

    蔡瑁看到对方滚木已被摧毁,自己目的已经达到,心中一喜。而后这少年身上腾起一股杀气,拔出佩剑向坞堡遥指:

    “传我军令,攻城!”

    沉寂了多时的荆州军鼓号之声再次喧嚣在襄阳上空。

    大批荆州军兵士,持盾挺枪,列成两个方阵。在以壮声威的震天战吼呼啸声中,他们簇拥着两个庞然大物向坞堡缓缓移动。

    看到这一切的典青脸色凝重,他知道与敌人真正较量的时刻来了。他用简短话语向周遭的斥候们做了相应布置。

    两个庞然大物,一个楼车,一个坡车。和护卫他们的荆州军兵士们一起,一东一西,在双方你来我往的箭矢破空呼啸声中,稳步向前推进。

    当楼车靠近坞堡时,顶部箭塔上的荆州弓弩手就开始探头探脑的居高临下向坞堡放箭。

    其中一名弩手刚刚扣动手中弩具悬刀,就听到一声破空尖啸,而后看到自己下巴前方有一根带着白羽的箭尾。他捂着汩汩冒血的喉咙瘫软了下去。

    那是典青的箭。在他的带头下,城头正进行弓射的斥候们集中向楼车箭塔攻击。箭塔中,相继有上十名弓弩手倒在突如其来的密集箭矢之下。

    幸存的人蹲在竹篾构成的“矮墙”之后,不敢抬头。斥候的重箭不能连头带尾全穿竹篾,但箭簇可以穿过它。有的人靠竹篾墙太近了,穿透竹篾的箭簇依旧钻入了他们身体。

    “咣当”一声,最先靠上坞堡城墙的楼车放下了飞梯。楼车中的荆州兵士们挺起刀枪盾牌,一涌而出,齐声呐喊,沿着飞梯向坞堡城头杀来。

    二十名斥候早已做好准备,挺盾列成两排,堵在飞梯的“桥头出口”处。第一排斥候,缳首刀还挂在他们腰上,手中却持着普通的长矛。

    飞梯的一端搭在垛墙上,这意味着斥候们相当于站在壕沟中与敌军做战,不用去注意防守下盘,占据了地利优势。乱枪向飞奔而来的荆州军下盘扎去。

    冲在最前面的七八名荆州兵士血溅当场,倒在飞梯之上。后面的荆州兵士没因此有丝毫停顿,踩着他们的尸体,继续顶着对方乱刺的枪矛,一层叠着一层向前压去。终于冲到斥候的盾墙前。

    第一排斥候们依旧保持着盾墙的严密,但都丢弃了长矛,拔出了缳首刀隔着盾墙与对方展开近身肉搏。从盾与盾的缝隙中,用缳首钢刀向压上前来的荆州兵疯狂捅刺。对方也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