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三国末世录 >

第224章

三国末世录-第224章

小说: 三国末世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受痛后扬起前蹄,将向郎颠至马下。

    向郎刚刚站起身,揉着被摔的生痛的屁股。六七骑梁军轻骑就向他奔跑而来。斩马刀在他们手中发着寒光。向郎急叫道:“某不是魏延,不是魏延…”

    但来骑在马蹄滚滚杀声喧嚣的战场上哪能听清楚他的话。而且现在周边还有大量临江兵马,为了以防万一煮熟的鸭子飞了,这些立功心切的梁军游骑们为避免夜长梦多,决定先行斩杀了他夺了头功再说。一道刀光闪过,向郎的人头便飞向空中,早被从他身边掠过的梁军游骑接住。此时尸身方噗通一声倒落在地…

    宛温城中,徐荣已带兵将残留在城中的临江兵刚刚清理干净。就有令兵来报:“启禀将军,我部追击的部旅大获全胜,并且成功斩首敌军主将魏延首级。”

    令兵边说边呈上装有头颅的托盘。徐荣大喜,哈哈大笑着揭开盖在头颅上的红布。他的笑声嘎然而止,面色变的冷峻起来,冷声说道:“大胆,怎敢欺上瞒下,用他人首级冒充魏延。某虽不认得魏延,但某却能肯定长年带兵操练阵仗之人决不会面容如此白净。来人啊,将冒功之人押解上来,本将要当面问罪!”

    不一会,几个愁眉苦脸,大喊冤枉的轻骑飞羽兵士被五花大绑的押解了上来。这几个人还不知道徐荣为何要抓他们。还以为是因为他们没有活捉魏延,而只是一杀了之而迁怒他们。

    其中一人刚被押入室内,就发现上首坐的是军团中地位最高的人徐荣。喊冤的声音更大了,高声说道:“将军,您可以为我们做主啊,我们奉将军之令,力斩敌酋,怎么还有罪了呢?我们当时是想擒拿他。可是当时周围还有不少敌军,我们是担心夜长梦多啊,所以只有先将他斩杀了。”

    徐荣脸色一沉说道:“你们若真是在这种情况下杀敌将魏延,当然无罪,不仅无罪还有功。但你们用他人头颅来冒功,这在军法里可是死罪。”

    几人一听,相继高呼起来“冤枉啊,将军。我们冤枉啊,此人在被我们追击时身着黑衣黑甲,与其余敌军将领的甲胄明显不同。我们在战前都被告知了这个情况,所以方才断定他就是魏延。”

    有一令兵上前在魏延耳边小声嘀咕几句,说这掉了脑袋的“魏延”尸体上穿戴的确实是黑色甲胄。徐荣点了点头,吩咐押来一些俘虏辨认。经过辨认,徐荣方才知道此人不是魏延,而是临江国兴古郡的太守向郎。知道真相的徐荣不禁哈哈大笑起来说道:“临江军中如此勾心斗角,覆灭之日不远矣。”

    此时,真正的魏延正表情疲倦的骑坐在马鞍上。一名亲信将领夹了下马肚,赶了上来小心翼翼的说道:“将军,王上将我们派到宛温时说,我们可以不必击退梁军,为兴古解围。但却要我们无论如何在宛温坚守两个月。可现在别说两个月,我们两天都没坚持住,这要我们如何向王上交待啊。”

    魏延冷声说道:“某已尽了全力了。是那兴古郡的太守玩忽职守,疏于防备,才导致敌军轻易攻破城池。”

    “可,可他可以说已将全郡指挥之权交给了将军。”

    魏延眼睛一瞪,声音颇大的吼道:“那又如何,他在本将到来之前基本上没做什么城防准备。本将刚来两天能起什么作用。这个可是你们都看到的吧!”

    那将领见魏延语气里已带了几分愤怒,连忙说道:“呃…是,是,我们都没看到宛温城中有任何防御敌军的准备。我们可以为将军做证。”其余人等也连声称是,只是他们心中在想,光我们作证有什么用,那向郎身上也长着嘴的。此时,除了魏延,很少有人能想到向郎根本不可能活着逃到虎头关。

    几日后,坐镇领方城的刘备收到了魏延兵败,宛温城破,兴古郡全失的消息。刘备看完魏延的亲笔信。一向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失态的他,也带着情绪将书信重重的拍在桌案上。也不知他是恼怒魏延书信中所指责的向郎,还是看穿魏延的把戏,恼怒于魏延。

    “王上,发生了何事?”大堂中坐于下首的张飞拱手问道。

    刘备唉声叹气的说道:“宛温城破,兴古郡丢了,魏延已退守虎头关。若虎头关再失,孤的大计就毁于一旦。”

    张飞旁边的黄忠眉头紧锁道:“王上,臣有一事不明。为何我们明明带了上万大军出来,却在这领方阵止步不前,而只派了魏延一支偏师去支援兴古?莫不是王上想取合浦之地。”

    刘备呵呵笑道:“此事确实如汉升所料,,但孤此前也没完全拿定主意,还要在领方观望一段时日,所以没有提前告诉汉升。”

    黄忠点点头道:“那王上认为兴古,合浦哪个重要,哪个容易攻取?”

    刘备道:“对我们临江国而言,当然是合浦比兴古重要,也比兴古容易攻打的多。”

    黄忠突然站起来道:“既然如此,我们只要能守好虎头关不丢,王上的大计还是能成。请大王调拨一支精兵前去虎头关支援,老臣再带剩余兵马去为王上夺下合浦就是。”

 第513章 唯一选择

    见黄忠亲自请命去攻打合浦,刘备连连摇头道:“汉升老将军毋急。天下人都知道孤以仁义为本。这孙策还是汉臣,而且现在与我们临江国还是共讨冯贼的盟友。孤岂能讨伐他,而且还是不宣而战的偷袭?”

    黄忠回应说道:“原来,王上还是没下定决心攻合浦。如此,那我们便集中兵力进驻虎头关,会合魏延迎击冯贼军吧。”

    刘备还是呵呵一笑解释说:“孤的意思也不是不去攻占合浦,恰恰相反,孤对合浦是志在必得。若我们临江能占据合浦,能在海上切断梁军海上商路,从海上进攻交趾,九真,日南三郡不说,更重要的是我们也能从这条海道上获取大量的税入来增强我们的兵力。”

    黄忠此时也是真纳闷了,别说黄忠,早已知晓此事的张飞也在一旁急道:“哎呀,我说哥哥…王上呀,您这这也不是,那也不是,臣老张也被弄糊涂了,不知道王上的用意。”

    刘备微捋胡子解释道:“我们不是不去攻占合浦郡,而是等到梁军攻入合浦时,我们再去攻打合浦,那样我们就名正言顺多了。”

    黄忠赞许的点点头道:“原来如此,可是王上如何断定梁军放着交趾,日南,九真三郡不打,反而先去攻打合浦。他们不怕交趾的吴军断他们后路吗?”

    刘备微微一笑指着桌上地图道:“你们看,交趾三郡为南北走向的狭长一条,梁军若是攻占了合浦,就切断了交趾三郡与吴国在陆地上的联系。而交趾与合浦云南两郡间,山连着山,水接着水,异常险要。而且吴军太史慈大败后,交趾三郡内可用之兵必然寥寥,所以只要在此间屯守一支擅长山地作战和游走的部队,便能将吴军堵在这地形狭长的三郡之内。那么梁军也没有后顾之忧。”

    刘备一席话说的张飞,黄忠二人连连点头。

    实际上,刘备确实算中了梁军下一步行动。当下,屯兵在蛮耗港的甘宁军团与典韦军团按冯宇遥传的指令,正是要跳过交趾直接攻打合浦。只要梁军攻下合浦,交趾三郡内的吴军残兵孤军必然不能独守,他们要么献地投降,要么从海上乘船逃回南海,建安等沿海郡县。

    另外刘备不知道的是,梁国的海军将军林涛正带着庞大的海军舰队绕过麻辣甲海峡,现在已抵达了早已成为化外之地的朱崖郡朱卢县,并以此为据点与合浦隔海相望,等待战机。

    此时已退至编龙城中的孙策和太史慈也紧张万分的加强着城防,太史慈数次劝孙策先行返回吴国都城建业,至少返回南海的番禺。但都被孙策所拒绝。

    让太史慈和孙策奇怪的是,蛮耗港的梁军迟迟没有动做,让他们一度以为梁军是不是因为北线吃紧,将甘宁,典韦两个军团中至少抽调了一个走。

    不过梁军迟迟不动,正中孙策下怀,他正在从建安,会籍等地集结新的人马,从海路陆路水陆并进,向交趾方向增援。这些都要花费大量时间,若梁军给他这个时间,他何乐而不为。所以,孙策也不急,也在编龙城耐心的等待着自己的援军。

    他们不知道的是,甘宁和典韦其实是在等待孟获军团的前来。孟获军团本驻守在永昌南边的缅州中部,即使他们有大批善于山林中行走的战象,但要千里迢迢的赶来也要颇费些时日。

    好在,孟获最终如期赶到了蛮耗港,与甘宁典韦会师在一起。梁军随即对发起了新的攻势。

    成百上千的艨艟船只,维京战船顺满载甘宁典韦的兵士战马以及做战物资,顺仆水而下,岸上孟获的战象排成几列鱼贯而行,前后望不见尽头。

    甘宁的军团本是水师军团,当下带出的兵士都是水师战兵,加上那些被俘虏的吴军水手,驾驶那些被俘获艨艟战船也是绰绰有余。

    编龙城的孙策和太史慈很快就得到了前方探马的消息。但让他们奇怪的是,梁军大军顺着仆水进入交趾郡后,并没有继续向东南进发。而是在占据一个只有两三千人口的小县……安定后,立刻分成两股。一小股驻守在此地,另外一大股部旅却掉头向东进发。

    孙策用根树枝,在沙盘上从安定县向东划出一条略微偏向北方的横线。太史慈默然道:“他们是要去攻我们的合浦郡。”

    “不错。他们进驻安定,一是监视防范我们交趾乃至交趾以南两郡驻军的动向。二是以此为据点,利用仆水河道做为粮草补给转运之所。”

    太史慈断然说道:“王上,既然这样,不如我们出兵端掉安定。”

    孙策摇头道:“我们不能再轻视梁军了,他们即使只留了少量兵力再安定,我们也得查探清楚了再做打算。更何况我们在交趾的兵力非常薄弱,援军前不久刚刚集结完毕,还在路上。”

    此时,又有令兵跑入府中,呈上一封军情禀告。孙策打开看了半晌,就一言不发的递给了太史慈。太史慈看完惊呼道:“他们在安定留下了一支以战象骑兵为主力的部旅。仅战象就有一千五百头。而且在他们分兵前,在安定日夜加强城防工事,将安定城构筑的如同铜墙铁壁般…”

    “不错,而且据孤所知,这梁军的战象与我们常见的蛮夷生番战象相比,要更为精锐,远非后者能比。孤早年和冯宇打过交道,知道他有这个本事。梁军若固守坚城,再将这些凶悍的战象伏于周围山野中,就凭我们这点兵马别说打下安定,能保自身周全就不错了。”

    太史慈问道“那王上现在做何打算?”

    孙策闭目片刻,睁开眼道:“如今,我们只能带着编龙城中所有兵力赶在梁军之前抵达合浦,与合浦驻军一起构筑防御。所辛,我们走海路应该比他们快。”

    “可是编龙城中的兵力占据了交趾郡,乃至九真,日南所有可用之兵的大部。若我们走了,这交趾三郡…”

    孙策断然答道:“我们只能如此了。若合浦丢了,不仅陆上交通切断,海上通路也必将遭受沿岸敌军袭扰。那时三郡必定不保。相反若我们能在合浦成击溃敌军,三郡肯定也不会丢。”

 第514章 海上遭遇

    仆水入海口,吴军的大小战船一条接着一条离开港口,驶入大海。岸上大批的吴军正列队等待登船。此次向合浦撤退,吴军几乎带走了交趾的全部可战之兵,约万余人马。留守交趾以及南边日南,九真二郡的都是些从本土征集来的壮丁。

    孙策和太史慈也已登船,乘风破浪,向着东北方向扬帆而去。

    时间过的很快,一会便到了日落时分,到了晚间,他们便看到天边浮现出大片的陆地。孙策喜道:“想不到这么快我们就到合浦了。”

    太史慈拱手解释道:“王上,这边陆地并非合浦郡。而应是合浦郡对面的一个大岛。早年,汉廷曾在岛上设置朱崖,詹洲二郡,不过现在早已废弃,虽然这两郡在汉廷图册中还存在,但是却无实际官吏管理,也无军旅驻守。早已成为蛮夷化外之地。”

    孙策点点头,续而又说道:“此岛虽然偏僻不毛,但却位于南方那条重要海上商路的要冲位置上。日后,我们定要派支军旅前来驻守,并且派遣官吏恢复对朱崖,詹洲两郡的管辖。”

    太史慈拱手道:“王上的话,臣记住了。”他们说话间,整个船队的船只陆续调整风帆,船首均指向了正北方。

    孙策与太史慈不知道的是,距离此处不远处有座县城。只是这个城池与大陆上的城池颇为不一样,原有建筑的城墙城楼,还有城内建筑物多有倒塌,成为一堆堆废墟。倒塌的部分,却被岛上蛮夷部落以自己的竹木结构的墙体,建筑取而代之。

    梁国海军将领林涛也在密切的注视着他们的动向。他早已得到海上哨探提前发送来的消息………有大股不明船只从朱卢县数十里外的海面上通过。

    更加确切的消息接二连三的传来,确认了是吴国的船队,船队大约有大小船只三百到四百条,已经调转方向,向着正北方的合浦海岸行去。吴军船队并没有发现梁军海上哨探的迹象。

    林涛默默的思忖着自己该不该出击。本来,他是被诸葛亮调来配合陆上东进的梁军攻占合浦港的,主要是为梁军提供海路物资补给运输。而并非是要做为战斗部队,况且现在他派往大陆上的斥候还未与东进的梁军接上头。

    在这种意料外突发情况下,按照梁军的军规,做为海军舰队指挥使的林涛有便宜决断之权。但即使如此,他也要再三思量,否则他的舰队兵败折损事小,耽误了梁军攻克合浦,席卷交州的计划可就事大了。

    最终思来想去的林涛还是下定了决心。他站立起来,对属下众将校说道:“传某军令,全军登舰,尾随追击敌舰船队。务必全歼。”

    随着林涛的军令下达,停泊在海湾内的梁军战船陆续驶出一个海湾形成的天然港口。这些战船大多是梁军特有的风帆战舰,虽然运输量极为庞大,毋须太多人力便能在大洋之中疾行千里。除了这些大帆船,还有许多用于海上近距搏杀战斗,如同蜈蚣般的多列桨桨帆战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