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三国末世录 >

第276章

三国末世录-第276章

小说: 三国末世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多久的人又是从什么渠道知道陛下脖颈上有颗鸽蛋般大的肉瘤呢?”

    程昱的一席话顿时让群臣们窃窃私语起来。司马懿起初也是一时语塞,但没多久他却哈哈狂笑起来,惊的群臣都闭了嘴。司马懿收住笑容指着程昱厉声说道:“某怎么知道的,因为某司马家有人在先帝身边做御医。而汝在这非常时期,故意挑拨是非,居心何在?不过是为了僭越篡位造声势,想让属于尔等一党的皇子登上皇位,真是痴心妄想。”

    程昱听了这话,脸已气的像猪肝一样,正要呵斥司马懿时,对方却先发难,指着程昱道:“此贼谋反,还不速速拿下!”

    几名羽林卫闻声冲上去将程昱拿住,程昱怒目四顾道:“汝等安敢拿我。”接着他又将目光投向那些武将,喝道:“我大魏眼看要落入乱臣贼子手中,汝等还不奋起…啊”

    伴随着程昱的惨叫,一把利剑刺入了程昱的胸膛。大殿之上,只有一人能佩剑,便是要马上登基的新帝曹丕。曹丕恶狠狠的从程昱胸口拔出佩剑,口中说道:“乱臣贼子?汝不就是乱臣贼子吗?”众臣顿时变的鸦雀无声,曹植更是吓的脸色煞白,浑身发抖。

    程昱的尸体被拖下大殿后,司马懿冷声说道:“众臣开始瞻仰先帝遗容,而后即刻举行新帝登基大典。”

    在大半个时辰的时间里,众臣尤其是那些文臣都是战战兢兢的,他们在完成一系列礼仪仪式后,曹丕志得意满的坐上了皇帝宝座。众臣齐齐跪伏在大殿之上,开始山呼万岁。

    刚刚完成登基仪式的曹丕迫不及待的发布诏令。首先是一通官职任免,司马家的人自然是被安排到各个要枢重权的位置。不过在兵权分配上,曹丕还是留了个心眼。大魏现有的兵马也只给司马懿掌控了三四成。其余六七成还是掌控在曹氏,夏侯氏亲族手中。尤其是那担任掌管京城戍卫和羽林的要职,被牢牢掌控在与曹丕关系最后的几个宗亲将领手中。最后,他的那一大堆兄弟中除了几个他可以信任的,其余的都发配到辽东偏远苦寒的地区。但是曹植除外,他要在之后找个机会将曹植斩草除根。

    ……

    稚城外,又得到三万兵力增援的梁军将包围圈构筑的更加严密了。

    冯宇和自己的麾下臣子们如常在中军大帐内烤火吃肉,谈论着局势。不过现在他们谈论的是天下战局,考虑的是未来如何席卷魏国全境一统天下。因为眼前的稚城和围困其中的几万魏军已是案板上的鱼肉不值一提。

    但还是有人偶然说了一句:“现在雪也化了,冰也融了。圣上,不如咱们直接将这稚城攻下来得了,也可也早点攻略魏国。”

    众人都看向冯宇,等着他拿主意。冯宇放下手中的一个兔腿,摇头道:“不急于这一时。朕预感到就这几天之内,城中就会有大变化。到时,我们可以兵不血刃的取下稚城,收服数万魏军,甚至收降一些魏军良将。”

    华雄则不乐观的摇头道:“这些魏将大都对曹操都是死忠死忠的,收降他们难啊…”

    此时,一名令兵闯入大帐报道:“启禀圣上,有一骑单枪匹马的闯入我军防线,试图要冲入稚城之中。负责今日值守的将官认为他是细作,试图将他生擒获取情报,不料此人却勇不可挡,万军丛中横冲直撞…”

    赵云喝道:“那还不将他乱箭射杀!要什么生擒!?”

    “慢!单枪匹马?”冯宇疑问道,紧接着说道:“我们去看看是谁?”

    很快,冯宇与众将来到阵前,只见一彪形大汉,赤膊着上身,挥舞着斧戟,策马狂奔,无人敢挡。数十重骑已经包抄上去,试图将他用套马索套下马来,却又被他砍翻两人。

    冯宇笑道:“原来是许诸。传朕的令,让他入城,不要阻拦!”

 第636章 难以抉择

    稚城外,许诸还光着个膀子,疯狂的挥舞着那支长柄斧戟。只是他的速度已经越来越慢了。他本就是抱着必死的决心回稚城报信,所以招招都是鱼死网破的杀着,这是他为何到现在还没被梁军制服的原因之一。

    他战马附近已经兜围过来十几骑,个个都呼呼的抡着套马索,这一次许诸无论如何是逃不脱了。但就在这个时候,突然传来梁军铛铛的锣声,那些梁军战骑闻声立刻收起兵刃器具,向两边闪开。甚至挡在拒马后以及蹲伏在沟壕里的梁军步卒也让出一个缺口。

    许诸先是一愣,而后也来不及多想,策马连续跳过拒马和越过沟壕,径直向稚城冲去。城头守兵认得许诸,见他赤膊上身的冲来,连忙打开城门将其迎入稚城。

    稚城中,饿的面黄肌瘦的魏兵正东一个,西一个或蹲或坐的在大街上晒着太阳,眼巴巴等着下一顿开饭的时间。府衙中,众将众臣也被召集起来,不过这次召集他们的不是郭嘉,而是还在病榻上的曹操。

    曹操支撑着病体,半坐起来道:“援…援军为何还没到稚城?”

    听了曹操此话,众人皆低头不语。只有张郃安慰他道:“兴许是方城调兵之时出了点纰漏,耽误了些行程。陛下勿忧,我等已派许诸突出重围,前往方城打探情况了。”

    曹操剧烈的咳嗽两声后,情绪激动的说道:“能出什么纰漏?什么纰漏江东的援军都应该赶到方城了,而方城距此不过两百里不到,稚城之围早就应该被解了。这…这里面定是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咳咳咳…说!汝等到底有什么隐瞒着朕?汝等可知道这是欺君之罪!”

    郭嘉噗通一声跪倒在地,泣不成声的应道:“臣因为一时疏忽,可能已酿成大错,臣死罪!”

    曹操继续有气无力的说道:“奉孝,到底是何事,汝跟朕明明白白的说出来。你我君臣间是何等关系,初平年间,朕在兖州举义兵之时,汝就追随在朕左右。现在还有什么话不能直说的。”

    郭嘉这才将自己所推测到的援兵迟迟不至原因以及事情前后细节经过一五一十的告诉了曹操。

    曹操越听越气,越气咳嗽越频繁越剧烈起来。郭嘉最后还是安慰曹操说道:“不过,陛下,这些大都只是臣的推测,并无实际证据…”

    此时,刚好一名曹操的亲卫进入禀报说:“启禀圣上,诸位大人,许褚将军回来了!”

    众人听了此话,又惊又喜。他们以为许褚既然能返回被重重围困的稚城,定然是带着援兵返回的。郭嘉立刻问道:“他带了多少兵马回来?!”

    “启禀太傅,许诸将军就一人一马杀回城中的。”听了这话,众人心中刚刚燃起的希望如同被泼了瓢冷水般瞬间熄灭。

    曹操以尽可能的高声说道:“去,将许诸招到此处。朕就在这里,要亲自盘问他是怎么回事!”

    很快,许诸来到曹操的榻前,他噗通一声跪倒在地,哇哇的吼道:“启禀圣上,司马氏家谋反了。他们故意不派援军来解围稚城啊!”

    曹操摆摆手道:“汝且站起来说话,朕问一句,汝答一句。不许有任何偏差遗漏。”许诸这才站起身来,垂手站立在曹操的床榻旁。

    待曹操将许诸的遭遇前前后后的细节问清楚了,怒吼道:“不用抱幻想了,这就是司马懿勾结朕那孽子曹丕所为,朕死了,他们就能上位将整个魏国收入囊中。这…这真是气煞朕也。曹丕此贼如果只是单纯的争夺皇位,朕还能原谅他。但是他不顾大局,在这节骨眼上,为了皇位宁愿牺牲魏国,我曹家的基业。如此昏聩之人,怎能为魏国之主,那不是要将我魏国宗室的基业都要败光吗?!咳咳咳!…”

    曹操再次剧烈的咳嗽起来,最后哇的一声吐出一大口鲜血,昏死过去。众人急忙叫嚷着召唤御医。御医一番摆弄,总算让曹操悠悠醒来,不过已然是气若游丝了。曹操小声的嘀咕道:“朕命不久亦,汝等若能突围,誓杀此贼…”话音未落,曹操头一歪,又昏死过去。御医再次上前,摆弄了好久,最后往地上一跪哭嚎起来道:“陛下殡天了!”

    在场的众将群臣顿时齐齐跪了下去,开始嚎哭起来。等大家都停止了哭嚎,面临他们必须要面对的问题,下一步何去何从?

    当下,对他们而言,别说冲出梁军重重包围是根本不可能的事,就是冯宇让他们把兵马留下,允许人出去。他们又能往哪里去?

    徐晃最先打破沉默道:“无论怎样,我等得先将陛下的丧事办了,然后再让太子登基。”他又转生对一名令兵吩咐道:“去,通传各部将官前来,要对他们通告此事,并且从今日起全军披麻戴孝…”

    郭嘉打断他的话道:“不可如此行事,否则必定军心动荡,崩溃就在眼前。”众人一听,大多数人都附和郭嘉的意见。徐晃两手一摊道:“这…某确实考虑的不周,那郭大夫认为现在该如何是好。”

    郭嘉摇摇头道:“事情到这一步已是死局,我们要么投降冯宇,要么死战到底。若是选择后者,先帝驾崩之事我们自然要秘而不宣。现在,汝等认为选择哪条路为好?”

    霎那间,众人又鸦雀无声起来。过了数息时间,许诸气咻咻的喝道:“我等为什么不能背水一战,倾尽全力杀将出去,一直杀到邺城,夺回天子之位。拥立太子登基!”

    众人对他这情绪化的胡言乱语连连摇头。只有张郃耐心的解释道:“现在就算我们能杀出梁军的重重围困,兵马也必然所剩无几了。若此时陛下还活着,确实还有翻盘的希望。但现在陛下已经驾崩,曹丕那贼子必然已在邺城登基。我们这支孤军谁还承认是魏军?谁承认曹冲小皇子是太子?我们进入魏境就会被当做叛军围剿。别说到邺城,方城就能把我们死死拦住!”

 第637章 几个时辰的皇帝生涯

    稚城的大堂中,张郃继续说道:“不如我们先让小皇子登基称帝,而后由天子来拿主意。如此一来,无论是战是降,我等都不负忠君之义。”

    众人听此一说,目光都齐齐投向已哭花脸的曹冲。良久未说话的曹纯却皱眉说道:“张郃,亏汝想的出来。汝让个十二三岁的小孩子如何拿主意?依某之见,不如我们诈降,而后找机会溜回魏国。这曹丕虽然得位不正,但好歹也是陛下的亲骨肉,亦是长子。现在已经既成事实登基为帝了。咱们这还不是大魏忠臣吗…”

    他的话还未说完,就被许诸大喝声打断道:“曹丕这厮算哪门子天子,谁承认他是大魏皇帝了。再说陛下有遗言在先,说了要誓杀此贼!”

    徐晃却慢悠悠的反驳道:“可圣上最后所说的誓杀此贼的贼并没有明指谁啊。也许说的是冯宇这厮呢?”

    “你…陛下的意思明明是指曹丕和司马懿。此外,陛下当众人面封了小皇子为太子,这个汝总不能否认吧。皇帝驾崩,自然太子继位,其余人无论何等身份登基继位都属于僭越谋反!”

    “可现在太子和你我都被困在这山城之中,朝不保夕。非降既死,即使我们个人侥幸逃回魏境,如何能挑战现在魏国已为实际天子的二皇子。难道我们造反不成?造反也得有兵有将吧!”

    “那如何叫得造反…”

    以曹纯,徐晃为一方,以张郃,许诸为一方,大堂中众将领分为两派,争吵不休。郭嘉突然一声大喝,终止了众人的争吵:“狗了,大家毋须争吵不休,请听我一言!”

    郭嘉继续说道:“诸位看这样可好。愿意拥立小皇子的站到某的身后,不愿意的站在某的对面。后者自是不用参加小皇子的登基仪式。待小皇子登基完毕后,我等追随他的臣子是战是降便以他的意思为尊。至于其余人等,想诈降梁军也好,真降梁军也好,带着本部人马与梁军决一死战也好,亦或是新帝做出某个决断后,汝等随同行动也好,都随你们的便。”

    众将思忖片刻,便纷纷赞同起郭嘉这个主意来。大堂之中,一群人随即分边站队分为两股。郭嘉这边的人数显然要多出不少。

    郭嘉又吩咐亲兵去找来一张相对华贵的木椅,端端正正的放在堂首,毕恭毕敬的敬请曹冲坐了上去。郭嘉对曹冲说道:“非常时期,礼仪不能周全,只能委屈小皇子了。”而后带着张郃,许褚以及众将开始山呼万岁。另一派的人早已退出堂外,冷眼旁观着。

    等这简单的登基仪式弄完了,张郃便向曹冲叩拜道:“陛下,请明示臣等该如何应对行事?是降亦或决一死战?”

    曹冲道:“一切以先帝遗嘱为准。先帝说要誓杀此贼,朕认为是要讨伐反贼曹丕。但如今我们身陷梁军围困之中,所以只能投降梁军再做打算。若是在此处战死,那所有一切便无意义了。当然先帝还说,朕在成年之前,太傅郭嘉为辅政大臣,所以这些朕的意见还要太傅的同意。”

    不等郭嘉开口说话,许诸却叫道:“若我们投降了冯宇,这些兵马就不可能要回来了。还如何讨伐曹丕和司马懿。”

    张郃却淡然的反驳道:“我们可以借助梁兵攻灭曹丕和司马懿。”

    “那魏国不是全完了吗…”许诸话一出口,又觉得哪里不对,这话绕来绕去,自己的观点又被绕到徐晃,曹纯那派人的观点上去了。

    郭嘉此时冷哼一声道:“实际上,我们投降或者全部战死此处时,魏国就已经完了。外面曹丕那个魏国算不得正统,是个伪魏。”许诸听了此话,无言以对的耷拉下脑袋。郭嘉又转身对曹冲说道:“臣同意陛下的决断!即然如此决断,我们便可公开为先帝进行国殇,而后同时诏告全军新帝登基,以及退位归顺梁军之事。”

    徐晃此时走上来说:“我等愿意随同汝等一起去归降梁军。只是我们是诈降,最终还是会回归魏国。但请汝等能奉守诺言,为我等保密。”郭嘉默然的说道:“不成问题!”

    曹冲却在堂首说道:“不!不能也不用诈降!”

    ……

    稚城城外的梁军突然发现城头升起白旗,城门也大开,十几骑也打着白旗从城门中奔驰而出,立刻飞也似的跑去向上峰禀报。

    很快,得到消息的冯宇在众将簇拥下赶来。对方人马中为首者却是个小童,已高声呼喊起来:“某乃大魏天子曹冲是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