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三国末世录 >

第282章

三国末世录-第282章

小说: 三国末世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迷惑住魏军一两日后便撤往潼关。

    见到敌踪的夏侯渊就如同见到猎物的虎狼,他一边兴奋的喊叫道:“儿郎们,加把速度,我们追上去,就能全歼他们。”一边在马屁股上又多抽了两鞭。但是他的兴奋之情随即消退下去,取而代之的是焦虑之情,因为潼关这道雄关的轮廓也出现在他的视野之中。

    夏侯渊近万骑以极限速度向魏锋的鸵鸟骑兵冲来。坐在鸵鸟上飞奔的魏锋手心背心也全是汗,潼关已近在眼前,但是身后腾起的滚滚黄尘也越来越近,那万马奔腾之声已如同夏日奔雷般清晰可闻。

    梁军的这些鸵鸟只能当做纯粹的运输工具使用,无法骑乘在它们身上作战。若是在这荒野之中,让魏军铁骑追上,那么他们只有一个下场,就是全军覆没。

    双方越来越近,当魏锋的鸵鸟兵距离潼关还有三四里时,后面的魏军铁骑距离他们已不到百仗距离了。就在这关键时刻,潼关的城门突然打开了,吊桥放下。一乘接着一乘的双马牵引的两轮战车从城中疾驶而出,这些正是魏军铁骑的梦魇………长弓战车。

    夏侯渊远远的看到,心中也不禁一凉,但是他很快宽下心来,因为这些长弓战车的数量并不多,前后也就跑出了三十余乘。他立即吩咐令兵道:“传某令下去,让儿郎们尽量分散!”,随即代表号令的号角声陆续响起。

    重箭挟带着嗖嗖的破空之声射来,冲在最前方的魏骑应声倒下近去三十人,这命中率实在是惊人。这些长弓战车中却还混杂着一个骑马弓射,胡须花白的老将。此人正是黄忠,现在他和典青是唯二能在马背上使用长弓的人。只见黄忠弯弓放箭,箭箭无须发。

    此时,夏侯渊的军令还未完全传达下去,魏军骑队未完全散开。好几匹倒地的魏骑,又将后方来不及规避的战骑绊倒。整个骑队顿时出现了一些混乱,速度也为之一顿。

    虽然几十人的伤亡对于近万战骑来说,实在算不上什么。但黄忠等三十余人的箭矢连续不断射向这些魏骑,他们的射速能达到每五息一发,短短两三里的路程,他们就能射出五六百发重箭,杀伤了数以百计的敌骑。而且是谁跑在前面就射杀谁。实际上让魏军的追击速度大大降低。

    夏侯渊眼睁睁的看着鸵鸟兵和那些长弓战车安然退入潼关,而后城门被重新关闭,吊桥吊起。而此时,他距离潼关仅几十仗距离。

 第651章 夏侯渊的攻略

    潼关前,张燕对夏侯渊喏了声,便吩咐自己麾下的将官去照办。他自己抬脚也要离开时,却被夏侯渊叫住:“张燕将军慢走,本将还有一事问汝。”

    此时,魏军排兵列阵的鼓号声已陆续响起。张燕抱拳向夏侯渊问道:“主帅还有何事?”

    夏侯渊向远处的坞堡一指道:“张将军屯守弘农潼关前线多年。可知梁军修此坞堡是为了何意?某观黄河岸下有一河滩,似乎一直延伸到潼关城后,是否与此有关?”

    张燕脱口就应道:“主帅猜测的不错。潼关立于垅塬峡谷与黄河水道间的要冲之地,本是关中通往中原的咽喉必经之路。但黄河日久冲刷,使得南岸持续南移。只要不是夏日的丰水季节,河湾南岸壑下便会出现一条河滩来。这河滩最宽的地方有数十仗宽,最狭窄处只有仗余宽。顺着这河滩行走,确实可以直接绕过潼关,进入潼关西部的渭水平原。梁军正是为了堵住这个漏洞,便在河滩的东端入口处,又构筑了这座坞堡。使得企图进入河滩的人马都会遭受堡内滚木擂石箭矢的攻击。”

    “难道只有那一个入口能下到河滩上。从其余地方不行吗?”

    “回主帅,若是小股人马,当然可以从这道河湾的岸边任意地方,以攀爬索降的方式落到河滩底部。但若是大股人马,用这种方式下到的河滩上,必然会被梁军河滩上游荡巡弋的斥候或是关城坞堡上的哨卡发现。梁军铁骑或战车会随即来袭。另外,即使我们大军能安然落在河滩上,这风险也太大了。这河滩与河岸间落差高达两三仗,成千上万的兵马拥挤在这么块狭窄,没有任何出口的河滩上,那与瓮中之鳖无异啊!”

    夏侯渊听着张燕的叙述,眼睛不断的眨巴着,心中一个大胆的计划却已慢慢的成形。待张燕说完,夏侯渊道:“张将军,某已有短期就能攻取潼关,却又不用大量损耗兵马的计略。那就是我们先攻取这坞堡,而后分兵两万,在岸上虎豹骑的护送下,迅速沿着河滩抄到潼关后方。留下少量兵马堵住潼关关城的西门后,剩余兵马直取关中腹地,夺取长安。”

    张燕听了这个计划惊的目瞪口呆,结巴道:“也…也就是不取潼关,直接打长安?可,可这两万大军的补给…”

    夏侯渊自然知道他担心什么,笑道:“汝放心,两万大军绝不会成为孤军,后续补给和援兵都会持续赶来。你们一旦深入关中腹地,那潼关中被围困的守军必定自乱阵脚。某就可以乘虚破之。即使在起初潼关暂时未被攻破的情况下,不是还有这条河滩做为你们与后方的通路吗?此外,圣上和司马太师都对本将说了,梁军在关中兵力寥寥。汝等可以放心大胆的在关中平原上横冲直撞!”

    张燕这才抱拳正色道:“末将谨遵主帅之命,这就组织人马攻打坞堡。”

    ……

    潼关外的这座坞堡名为腾云堡,早在张辽屯守潼关时就已建成。腾云堡南边紧靠着那条垅塬地形的河岸与河滩相连的坡道,北边紧靠黄河。

    厉久经营的腾云堡当然不是与潼关关城隔绝孤立的,除了有几条维京船通过黄河水道与潼关相连,甚至还建了一条热气球索道与百余仗外潼关关城相连。

    眼见魏军敲起鼓,吹起号,在坞堡前排起攻城军阵。黄忠就乘坐热气球从索道上过来,进入坞堡亲自指挥防御战。

    此时,两百余名梁军精锐步卒已伏身在垛墙后,堡室中,望楼上等等各个阵位。魏军弩炮所射出的石弹撞击在坚硬的坞堡城墙上,发出巨大的轰响。箭矢更是如同骤雨般向坞堡城头射来。只是在坞堡各类防御设施的严密护卫下,还没有一人遭伤亡。一阵弩炮狂轰,也仅仅是击毁了一座空无一人的木质望楼。

    坞堡外,成百上千的魏军步卒排起的方阵,端着上百云梯,列起层层盾墙,稳步向坞堡行来。以夏侯渊的估计,这座连护城河都没有的小坞堡,以千人的规模足够拿下。

    当这些魏军步卒行进到坞堡前五十仗距离范围时,坞堡上依旧没有反击的迹象。魏军阵中突然传来几声急促的连续号角声,这些魏兵陡然加快了步伐,猛然向坞堡墙角下冲去。直到他们距离坞堡不到三十仗时,稀稀拉拉的箭矢才从坞堡内一些箭楼,碉楼的射击孔,气窗中射出。

    这些都是长弓手射出的重箭,虽然稀疏,但它们都巧妙的穿过层层缝隙,命中目标,魏军阵中不时传来中箭后的惨叫哀嚎之声。长弓手之所以此时才开始拉弓放箭,是因为箭楼,碉楼的射击孔,气窗的限制,他们只能做射程有限的直射。不过如此一来,也更加提高了他们的命中率。

    魏军顶着伤亡,冲到坞堡下,竖起上百云梯,几乎将坞堡的三面城墙都铺满了。魏兵们口叼短刀,左手顶盾,攀梯而上,顷刻间,坞堡三面城墙似乎都爬满了魏军兵士。与此同时,滚木擂石如同雨点般抛下。攀爬的魏军兵士在鬼哭狼嚎中,噼里啪啦的从云梯上掉落下来。

    这些滚木擂石还不是城头梁军徒手投下,它们本是预先放置在城头木架上,只需拉动机关,便会滚滚而下。实际上此时,城下的魏军甚至都没见到坞堡墙头上的一个梁军身影。

    随着坞堡下尸体越堆越高,后方观战的夏侯渊和张燕,他们本是自信满满的脸孔现在也变的严肃起来。

    一名魏军军侯,披着三层甲,手顶额外蒙了层铜皮的虎头大盾,顶着滚木擂石,终于登上了坞堡墙头。但他人还没站稳,一名梁兵从垛墙后突然闪现在他眼前,手中的矛枪毫不留情的刺入了他的腹部,这军侯身体在垛墙上晃了两晃便仰天摔落城下。与此同时,那梁兵再次闪到垛墙后面。

    看上去,这魏军军侯如同被隐形的鬼魇所斩杀般。和他一样,第一批登上坞堡城头的魏兵无一幸免。但是夏侯渊并不想终止进攻,他要乘热打铁。他手挥了一挥,又是个千余人的方阵压了上去…

 第650章 河滩边的坞堡

    面对潼关这样的雄关坚城,仅带着战骑的夏侯渊自然只能是望城兴叹。他必须等待张燕部以及还停留在弘农的步兵部队上来后,才能做攻克潼关的打算。

    潼关内,魏锋已和黄忠相见于府衙大堂中。魏锋惊喜的说道:“没想到圣上派黄老将军前来镇守潼关,这下潼关更是固若金汤了。”

    黄忠应道:“不瞒魏将军,虽然圣上将老夫从南阳前线调来,但老夫的本部军团兵马却都还留在南阳参加方城战役,老夫只带了三十余乘长弓战车前来,就是适才出成迎接汝等那些长弓战车。若是这些战车能有数百乘,老夫定能将那城外的魏骑一举击溃!。”

    黄忠顿了顿话语,又接着说道:“所以以潼关现有兵力,若是魏军意志坚决的大举来攻,潼关的防御也不容过于乐观。”

    魏锋突然疑惑道:“不对啊,张辽将军突袭方城之前,不是从弘农大营撤下很多辎重兵和长弓战车吗?老将军怎么说只有自己带来的三十余乘长弓战车可用?”

    黄忠回道:“这就要问之前那名镇守潼关的申耽了。老夫来时,他跟老夫说,接到圣上的飞鸽传书,要将撤到潼关的长弓战车全部调到上洛。”

    魏锋更疑惑了,口中念道:“将这些长弓战车调到上洛干什么?那里距离最近的魏境也有近两百里,而且隔着崇山峻岭。上洛虽是个战略要冲,在此屯兵对长安和筑阳都能够及时增援。但现在无论长安还是筑阳都已是大后方了,哪需要在此保留一支兵力?难道是圣上想将敌军诱入关中平原加以歼灭?那也没道理啊!且不说这样的兵力对比最多险胜,根本达不到歼灭的目的。就算真这样设计,也应该将兵马藏在长安才对。”

    黄忠一摇头道:“这个老夫就不知了,老夫问过申仪,他也不清楚。老夫也不敢妄揣圣意。”

    魏锋摊摊手对黄忠道:“潼关本有两千上下的战兵,还有几千本地屯垦辅兵。晚辈的骑兵都暂时交给了张辽将军指挥。现在身边只有两千余人的鸵鸟步卒。如此看来,魏军大军若真的全力来攻,这点兵力守住潼关也并非十分轻松的事啊。”

    此时申仪也步入了大堂,与二人见礼后,对魏锋道:“魏将军,关城中的鸽房刚刚收到最新的飞鸽传书。上面是圣上的亲笔诏令,注明要转交给魏将军。”

    说罢,申仪便将一封书信交给魏锋。魏锋打开一看,原来冯宇要他带着鸵鸟兵也赶往上洛。至于是何事由,书信中却是没说。魏锋只好对申仪,黄忠二人一抱拳道:“对不住二位了,圣命在身,某只能引兵前往上洛,这里的重担只能靠二位了。”

    二人与他寒暄客套两句,便行告别。待魏锋走后,黄忠满脸愁容道:“适才,有魏锋的鸵鸟兵助战,尚嫌兵少。如今我等要以两千乙级兵团的战兵,再加上数千刀枪都舞不熟练的屯垦兵,来对决可能数万兵马的魏军,这可是万般艰巨的任务啊!”

    申仪却抱拳道:“黄老将军勿愁,这潼关我军经营多年,关城内外上下,防御设施装备奇多。即使魏军数万大军前来,我们这些兵马守住潼关也完全不是问题。此外,刚才和给魏锋书信一起传来的,还有一封书信,是给我们的守潼关的锦囊。必要时,我们可以放弃关城外那座坞堡…”

    ……

    夏侯渊将战骑列阵于潼关东门外百余仗处,这里已在潼关城头长弓手的极限射程之外。而后,他带着数百骑亲卫战骑,在附近来回转悠,一是巡察敌情,二是查看地形地貌,看有没有空子可钻,能从小路绕到潼关关城后面去。

    靠近黄河岸边的一座小型坞堡映入了他的眼帘,立刻引起了他的注意。夏侯渊心中暗想:“梁军为何要在此处设置一座坞堡呢?”

    他在百余亲骑的护卫下,迫不及待靠近这座坞堡,希望能一探究竟。他远远的看到黄河河岸下似乎还有一河滩,这条两仗宽的河滩似乎一直延伸到潼关后方。只是在远处被河岸以及坞堡所遮挡,无法确定是否真是这样。

    夏侯渊又打马沿着曲折的黄河河岸向上走,他关注着这条河滩,却不知不觉中离坞堡很近了。

    终于,天空中传来了凛冽的箭矢破空之声。他附近两名反应快的亲卫迅速举盾挡在他的身前。但还是有另外三名亲卫猝不及防的被箭矢射入了身躯,从坐骑上翻滚下来。夏侯惇定睛一看,这些还在魏军骑兵身体上震荡的正是梁军长弓手惯用的重箭。唬的他与众魏骑慌不择路的向后逃去,直到跑出老远,他们才放缓了马速,放下心来。

    为了防止梁军偷袭,夏侯渊骑队分为三股轮流值守。一股持火把兵刃上马警戒,其余两股虽然下马休息,但阵形不变,甲胄不卸,坐骑就停靠在自己身边。三股魏骑就如此轮流作息,熬了整整一宿。

    第二日清晨时分,张燕总算领着数万步骑抵达了此处,与夏侯渊会合在一起。张燕对夏侯渊抱拳道:“主帅,我们是否要安营扎寨!”

    夏侯渊摇头冷声道:“不需要了。圣上在诏令中令我拿下弘农,潼关。虽没有明文限定期限,但却嘱托某要速速拿下。所以某打算最多三天时间,便攻破此关。不然,某不好向圣上交待啊。既然某只打算三天破城,这扎营就显得多此一举了。传某军令,全军立即结阵!”

    张燕以为夏侯渊要立即攻城,脸上露出为难之色道:“夏侯将军,末将一接到诏令,便从洛阳赶到弘农,得到您的留信后,又带着弘农大营的兵士连夜赶到此处。末将本部人马已奔波了一天一夜时间。不是末将害怕伤亡,而是这疲惫之军现在就攻城,也…也力不从心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