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三国末世录 >

第348章

三国末世录-第348章

小说: 三国末世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中晋军的军阵是由一万步卒,五千战骑,六千倭兵构成。而魏军则有一万步卒,三千虎豹骑构成。从数量上看,晋军占据了兵力优势。但是魏军有徐荣带来的少量梁军助阵,特别是那三百长弓手足以抵扣掉晋军三千步骑。

    魏军阵中,曹冲站在一辆指挥车舆上,手搭凉棚向对方看去,发现对方军阵后也升起一具升空灯,当然这个升空灯并非和梁军的一类,而是当年曹丕那个纸糊的那种。

    两军军阵相距百仗时,双方架设着弩炮的手推车全都停住,弩炮手开始上弹轰射。不同的是,魏军有火爆弹,石弹,而晋军没有火爆弹,用更多的是石块和弩枪。看来,他们更多的是将弩炮当做投石机使用。

    火球,石弹石块,弩枪在空中划过道道弧迹后落入对方阵中。魏军阵中,不时能看见弩枪洞穿盾牌后又刺穿步卒甲胄的场景,还有大石将前方步卒砸飞的惨像。晋军阵中,同样有很多人被石弹轰掉脑袋,被爆燃的烈焰烧成火人。惨叫哀嚎声充斥着整个战场,但并没有妨碍两大军阵继续靠拢。

    魏军阵后突然射来一发发长达三尺的重箭。这些如同小型弩枪的重箭轻松洞穿了一名又一名倭兵身上的竹甲,之所以多是倭兵们中箭,是因为司马懿将他们排在军阵最前方做为炮灰。

    晋军的军阵因为前方倭兵开始混乱,顿住了前进的方向,但并未影响魏军军阵继续向前推进。司马懿冷哼一声道:“传令,两翼铁骑出击!”与此同时,曹冲也令两翼的三千战骑向对方迎去。

    晋军五千战骑中有三千虎豹骑,而魏军三千战骑中仅有一千虎豹骑。前者的兵力远远大于后者,按道理这种情况下,晋军应该将战骑排列成多排,来发挥数量上的优势。但他们竟然用了散骑冲锋的方式,如此做双方战骑会混战成一团,兵力占优一方便发挥不了数量优势。但这样却能尽量阻止对方战骑穿插到自己后方。

    坐镇前沿指挥的张郃见两翼厮杀成一团的战骑,自己这方显出颓势,急忙对身边的徐荣道:“徐兄,请将长弓手调至两翼,支援我们的骑兵!”徐荣应了一声便策马而去。

    左翼,一名魏军虎豹骑手刚刚砍杀了一名晋军常骑骑手,却不知道一支骑枪枪矛向他脑袋刺来。但是矛刃距离他脑袋仅有三尺时,却向地上落去,随同它的主人一起翻滚到地上。而它主人的脖颈上被一支三尺长的大箭穿着。

    长弓手依旧能在双方混战中精准狙射到敌军战骑的骑手,得益于双方号服衣甲区别鲜明。这与司马懿篡位有关,司马懿篡位后因为心虚,在方方面面试图消除手下这些人对魏国的记忆,所以军中号衣都进行了大幅更改,原有的黑色号衣变成了淡黄色的纯麻号衣。即使虎豹骑也不例外。

    就在双方战骑厮杀一团时,两军的步卒终于撞击在一起。盾墙碰撞着盾墙,枪矛,刀剑在盾牌缝隙中向对方刺戮,劈砍而去。一时之间杀声震天。惨叫嘶喊声也混杂其中,不断的有兵士倒在血泊之中。

    当下无论两翼骑兵还是中间的步卒都陷入了僵持局面。长达三四里的战线上杀声震天,血腥气味逼人。此时数以百计的梁军兵卒突然出现在交战兵线的后方,并且架设起了便携弩炮。一发发小火球冲天而起,在空中划过高角度的弧形轨迹后,不偏不斜的落入晋军人群之中,腾空的烈焰顿时打乱了晋军的阵型。本僵持的局面开始被打破,胜利向魏军开始倾斜。

    司马懿此时焦急起来,不停的眺目望向魏军后方,但那里并没有出现他预料的场景。又望向海面,海平线上一个桅杆帆影都没有。他心中嘀咕起来,按时间算这个时候埋伏在意处海湾中的晋军水师应该早就得到指令,并且现在载着五千晋军步卒出现在魏军后方。

    他哪里知道,此时他的水师正在有明海的南部遭遇卫温舰队的全力猎杀。数以百计的战船已被撞沉。海面上到处都是一沉一浮的晋军兵士的人头。但是梁军战船战舰并没有理会他们,而是直向海岸驶去,在距离战场五六里处的海岸登陆,而后卸下了船上装载的近千魏军虎豹骑。

    就在司马懿焦灼不安自己的伏兵为何还没有出现时,却听到自己后方传来万马奔腾的声音。他扭头一看,顿时大惊失色,只见成千的魏军虎豹骑排成一字横列,向晋军后方横扫而来。他嘴唇哆嗦着道:“快令两翼的夏侯霸,司马通率骑兵向后抵御敌兵!”

    但哪里还来得及,即使时间来得及两翼的晋军骑兵也不可能这个时候安然退出战场去迎击从后方来的魏骑。

    半刻钟后,魏军骑兵就冲入了晋军人群之中,骑手们挥舞着斩马刀大砍大杀起来。

    司马懿见势不好,本能的策马向东边逃逸而去,但是很快一名彪形大汉就策马拦在了他前方,对方哈哈大笑道:“司马懿,汝可还认得某否?”司马懿岂能不认识对方,正是许诸。还未张口应答,便被对方的大斧砍下了脑袋…

    半个月后,乘胜前进的魏军迅速收复了九州岛全境,四国岛上本附属于晋军的大小倭国也望风而降。整个九州,确切说整个瀛洲基本被魏军平定。

    到了修武十二年春,曹冲正式与邪马台女王储台语大婚。这也标志着梁国附属藩国魏国与邪马台的正式合并。冯宇也遣人千里迢迢为他们送来了一份大礼和一封诏书。

    ……

    长安大梁皇宫思悟殿内,冯宇正与左丞相诸葛亮闲聊着。

    “圣上,魏王现独占瀛洲,若日后他再平定虾夷,完全统一东瀛列岛,实力会倍增,有了中原逐鹿之力。您真不怕日后生变?”

    冯宇淡淡一笑道:“至少两三代内不会。因为按朕的诏令他们不能打造海军,而朝廷在濑户,对马等要冲之地设有多个海军基地,完全控制了海洋。另外北边那个冰天雪地的大岛也被北府军控制了。至于两三代,百余年后,朕这中原都不一定姓冯了,还能管他东瀛之地。不过到时无论谁占据中原,那里都会被看成天下九州的一部分,而不再是化外生番之地。”

 第807章 苏莱曼山脉下的坞堡

    修武十二年。在瀛洲平定后,大梁已成为东至瀛洲,北抵北冥,西至咸海,南至爪哇,纵横万里的庞大帝国。尽管在这样的疆域中大梁实际实行郡县制的疆域只有前朝大汉十三州外加缅州和东青州,其余疆域都是封国和称臣的藩邦管理。但却都处于大梁实际控制之中,因为无论在日落之地的咸海之滨,日出之地的瀛洲四国岛,还是常年冰封的北冥之滨,亦或是四季如夏的爪哇,都有大梁朝廷直属官军的据点和监视当地番邦封国的官员。

    要知道,如此大的地域是冯宇短短二十年不到时间打下的。许多大梁的新疆域被控制占领后,并不意味着就长治久安了。还需要更多的时间去消化和巩固,调整它们。冯宇遂将国号改为文治,意为休兵止戈,文治天下之意。

    时光匆匆,转眼就到了文治三年。这三年来,大梁再也没有增加过新的疆域,也没有更多新的对外征战。但这并不意外着冯宇享受了三年悠闲的帝王生活。相反这三年比他此前十二年还要劳心劳力。

    郡县管理的十五州官员选拔,规避地方豪强和世家大族垄断地方权力,常备军兵士的调配,农地分配,商税的定制等等内政无疑是个巨大的工作量。当然这些冯宇不可能亲力亲为,即使大多决断也由左丞相诸葛亮来定夺,成百上千的四品以上的官员来督办,成千上万的官吏来执行,但依旧耗费了冯宇无穷无尽的精力。

    除此,还有广大的番属之地,几大长使府等更是有事要做。尤其是北府,西府。当初冯宇为了快速控制这两块广大的区域,放权让这两府最高官长去做。但这也导致这两个区域的地方势力错综复杂,要做好平衡和长治久安,如同将一团乱麻捋顺了般困难。好在最终冯宇还是凭借自己的两世学识和一批精干文臣的鼎力相助,巩固了大梁在这两块区域的统治。吕布和马超以及他们的部将们也被召回了中原腹地,更换了一批新的将领和官员坐镇北冥城和蓝氏城。

    ……

    文治三年的除夕时节,白雪满地的长安城已是洋溢着一片节日的喜庆气氛。万里之外的信(印)度河口却有一处营垒。

    说是营垒,但经过多年营建,实际上已经是一座军镇城池。城池内设施一应俱全,还建有内置港口,由水道水门通往城外的水面。这里日常屯有一个军团建制的梁军步骑和一支梁军西洋舰队的分舰队。不过,这个梁军军团虽是陆地做战部队,但却是隶属于林涛所统辖的西洋舰队。所以整个军镇,无论步骑战船,指挥权全部在这个名为西河口的军镇将官手中。

    在西河口北八十余里处有一个坞堡。这个坞堡正好卡在苏莱曼山脉南端滨海的豁口上,此处是波斯高原通往身毒次大陆的唯二两个山口之一。另外一个是兴都库什山脉。

    坞堡内常年屯守有百余名梁军兵士,他们直属于南边的西河口军镇管辖。

    此时这座坞堡内同样充满着节日气氛。正是午饭时间,梁军兵士们成群的围坐在大院之中,一边吃着饭一边晒着太阳。他们都是万里迢迢从中原来此的大梁本土兵士,而非本地土著中招募。

    一群兵士中的一个老卒放下手中的粥碗,啃了口夹着肥肉的大饼,含糊不清的对着另外一名年轻的后生道:“谢三蛋,汝过了年是不是就服役期满了,可以回中原了。”

    那名叫谢三蛋的掰着手指一算道:“不错,开了春,某就是来此三年整了,算是服役期满了。就可以回家乡了。”

    其余人听了此话纷纷恭喜了起来,有人还说道:“平日里,就见你也没多少开销,如此三年下来的饷银一定积攒了不少,加上朝廷的一次性安家费,也能在老家购几亩田产,娶个老婆了。”

    这叫谢三蛋的脸一红道:“娶不娶老婆的,俺倒没多想,关键是服役完了日后能安心服伺爹娘了。”接着他话锋一转,对那老卒说道:“赵队率,您老人家在这呆多少年了,为何不见你申请退伍回乡啊。难道您这么多年钱还没赚够?”

    旁边的人听了他的话,都笑着起哄起来道:“老赵在这干了六年多了吧,他属于募兵,饷银是我们的三倍,他除了日常喝点小酒,也不见他常去附近的胡人城中消遣。如此节省,想必积累的银子回乡便能做个乡间小财主。可却没见他有回乡的打算,难道是在这看上了哪个贵霜女子。”

    说到女人,这些兵卒顿时就跑了题,从胡女,汉女扯到中土十五州何处出美女。那赵队率却神色黯然起来,他稀溜溜喝了一大口粥方才说道:“某老人家不回乡是因为某已经没有家人了,甚至某都不知道家乡在何处。”

    众人一听都住了口,那老赵继续说道:“某小时候,中原大疫,十室九空。家人带着那时还年幼的我加入了流民团,向南方逃荒试图寻到一条活路。但最后只剩某一个人,只能卖身荆州世家大族做了仆佣。后来当今圣上在汉建安年间入住荆州,那世家大族也因为跟随刘备而败亡,某因此入了梁军,一直随着部队转战南北,于百战中辛免于一死。而后自愿被分配到此处,在这一呆就是六年。这个地方可以说是某人生中呆的最长的地方。所以某的故乡就是此处,自然是不想离开。待某年龄到了必须退役的时,便在附近胡人城中盘间店铺,购置间房舍,了此余生。”

    众人一听皆唏嘘不已。当下,梁军的军制已被冯宇大幅改革。分为募用兵和征用兵,前者采取志愿形式募集,后者却是中原所有条件符合的家户必须承担的义务,服役期三年。

    之所以两种兵制并行是因为,军队需要老兵,尤其是下层将校。但若是所有兵士都由老兵充当常年服役,那就没有多少人心甘情愿的来当兵,不可能满足的了大梁维持三十万常规军规模的兵源。

 第808章 崛起的新帝国

    坞堡中,就在这些兵士快要吃完饭时,两名混色是血的兵士突然闯了进来。那老赵认出他们是今日当值在外巡逻的兵士,顿时大惊失色道:“你们这是怎么了?”

    其中一人忍着剧痛道:“快!安息人,安息人来了!”

    那名叫谢三蛋的年轻人一愣道:“安息人?安息人平时不是很本份老实的吗?最近的安息兵的据点在百余里之外,穿过这个关隘后,还要向高处走一整天时间。某在这三年从没见他们来过,倒是去他们那一次,和他们还换了点物资。”

    那两名伤兵又说道:“来的是数百安息兵卒。我们将他们拦住,他们二话不说,对我等就是一顿乱棍。”

    他的话音未落,老赵已经将手中的粥碗丢在一边,快步走到兵器架前,取了盾牌和兵刃,口中喝道:“一半人随同某去看看!另外一半人守在堡中!”

    不多时,老赵带着四十名步卒,十骑重装骑兵来到了隘口之中。此处一面是临海数仗高的悬崖,另一面则是高耸入云苏莱曼山脉的山岭。有道斜坡向下直通老赵的坞堡,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要冲所在。当年梁军若不是因为取水不便,就会将坞堡建在此处。

    此时,数百名安息兵士已经成群站在了那里,还有大批劳役样的安息人正挥锄扬锹,显然似乎是要破土动工什么的。

    老赵大吼一声:“你们要干什么?这里是大梁国境,犯边者格杀勿论。”

    对方当然听不懂他的汉话,但听到他喊叫,立刻聚集起来站成了几排,严阵以待。老赵带来的翻译将话翻译成波斯语后,对方便叽里咕噜的回答了几句。他的意思是老赵有什么依据这是大梁的国境,大梁和他的萨珊王朝的君主可有过约定?

    这老赵听后一愣,一时不知道说什么好。确实当下又不是后世,没有什么国际关系准则这一套。大梁和这个萨珊王朝又都是东方王朝,没有边界的概念,都奉行的是军队能杀到哪,哪就是实际边界的原则。至于理想中的国境应该是整个天下和世界。

    但是老赵立刻反应过来大咧咧的回应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