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三国末世录 >

第84章

三国末世录-第84章

小说: 三国末世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百夫长答道:“我前几日已亲自去了族长大营,可族长说他自己的营地都没盐巴和粮食。单于将王庭迁到河套,和汉人的互市也断了,还没找到新的盐和粮食来源。”

    “那也得想点办法啊,这没盐没粮的,我们该怎么活。难度光吃牲畜不成,那样牲畜能够吃几天?”

    几人正七嘴八舌发着牢骚,那些派出去的游骑陆续返回,进帐向酋帅禀报今日情况。匈奴的侦察游骑分两班,现在正是换班的时候。

    酋帅突然发现了什么,问道:“石朱邪怎么没回来?”

    其余游骑面面相觑道:“我们今晨出发的,分开后就没再见过石朱邪。”

    帐中一人说道:“可能是这小子回营时发现什么好的猎物,追猎耽误了点时间吧。百夫长毋须担心,他不会有什么事。”

    此时,营外突然传来嘈杂之声,一名匈奴羌渠部兵士慌慌张张闯进来,高喊道:“不好了!汉…汉人梁军来了!”

    大帐之中每个人都惊慌失措,直到那酋帅喊了声:“快!快上马备战!让女人将牲畜快些收拢起来!”

    远方,一大股骑兵向营地飞驰而来。那是梁军的一百重装骑兵和两百轻骑飞羽。当他们冲至营地附近百仗距离时,匈奴羯胡们才刚刚披好甲胄,操持着弓弩马刀蹬上马鞍。

    等百余羯胡骑兵集结起来,两百支利箭强矢已密集的向他们扑射而来,毫不留情的洞穿了他们单薄的甲胄。

    他们还没来及策马飞驰,就有二十余名羯胡中箭后,从马背上滚落在地。对方三百骑,已分为从左中右三个方向向羯胡的大营扑来。

    羯胡们也开始策马奔驰,开弓放箭。

    此时梁军重骑在他们前方五十仗外。轻骑飞羽却并没有直接向他们奔冲而来,而是从两翼向他们后方插去,在他们两侧四十仗外的距离。羯胡的弓箭射程又略逊于梁军的轻骑飞羽。因此他们的弓射并没有发挥什么作用。

    “向后退,不能和对方硬碰!”羯胡酋帅望着一字排开的重骑,满脸惊惧的高声呼喝道。

    “可我们不能丢下牲畜和女人孩子不管啊!”酋帅旁一名小头目提醒道。

    “现在没时间管这些了,撤!快撤!”

    羯胡众骑策马向北疾奔,但两侧的箭矢还是不断的袭来。将他们陆续射下马来。他们也不时开弓还射,但因为射程差那么一点点,对方又是全员带甲,效果缪缪。

    当天空完全黑下来时,这些羯胡就剩下十几骑了,隐没在夜幕之中。身后的牲畜,女人,孩子都丢给梁军。

 第185章 王庭之变

    建安三年的夏末初秋。并州西北部三郡的局势稳定后,华雄徐荣军团各抽调了两营轻骑前来支援张辽。

    在配有猎鹰,猎豹,猎犬的精锐斥候部队的配合下。梁军张辽军团对河套平原上的匈奴各部,全面展开精准攻袭。俘虏匈奴数千人,缴获牛羊马匹十几万头。河套地区的匈奴遭受到沉重打击。

    但是相对梁军的扫荡攻袭而言,更让匈奴人难捱的是盐粮的封锁。这让匈奴各部到了苦不堪言的地步,甚至有人主张全族迁移,穿越大漠,到漠北或河西去,那里至少能吃到盐。也有主张与梁国和解的声音。

    ……

    风轻云淡的草原上耸立着一座残破的孤城,这便是朔方城。为当年卫青北征匈奴时,在河朔之地建起的第一座城池。朔方郡也因此而得名。

    如今,它早已被中原王朝废弃了几十年。只剩下已成为土堆且长满荒草的城墙。城中的屋舍也早已化为瓦砾,掩埋于泥土黄沙之中。

    远方的地平线上升起一道旌旗,那是数百梁军铁骑,他们是进驻朔方城的先头部队。后面还有两个辎重营与大量民夫前来。他们正在大量步骑护送下,向朔方城行进。

    这些梁军铁骑不知道,就在朔方城东九十里处,有一个满是营帐的匈奴大营。那便是呼厨泉的新王庭所在。

    此时,王庭大帐之外,摆着一张大木桌,两条长凳,坐着十来个人。匈奴十几部的族长主君都来此露天议事。

    “大单于,我们在河套是呆不下去了。这天天担惊受怕的,时不时的就被梁军劫掠一番。谁能受的了。”

    “是啊,我们现在即使想和梁军决战,也没这个实力了。”

    “这都还是小事。我们现在断了盐巴与粮食,这才是大事啊。”

    “我看,我们还是北迁到漠北去吧。向西,迁移到河西,西域去也行。”

    “漠北有鲜卑,西域有乌孙。我们到那能站的住脚吗?我看我们还是和梁国讲和吧。看看他们到底有提什么条件。”

    众人七嘴八舌的议论纷纷,呼厨泉的表情阴晴不定。

    呼厨泉开口说道:“诸位,让某降汉那是不可能的。所以我准备将匈奴各部都先行迁移至漠南地区。若梁军再步步紧逼,那我们就迁移到漠北去。鲜卑人现在实力是比我们匈奴强了不少,但他们自檀石槐死后,就是一盘散沙。我相信我匈奴人还能夺回我们的漠北故土!”

    他此话一出,除了少数几人附和外,帐中众人大多默然不语。而后有人小声嘀咕起来:

    “迁移到漠南还不是没盐粮吃。到了漠北,那苦寒之地,我早年去过一次,那地方是人呆的地方吗?”

    “是啊,我们很多休屠格族人都以耕田为生,那漠南地区无法种田啊。要我们恢复游牧,这有点难啊。”

    此时,一直默然不语的刘去卑说道:“大单于,既然我们准备迁移到漠南去。那为何不降了梁国?冯宇提的条件无非是要我们部分迁移到漠南,部分屯守长城之外的河套地区…”

    呼厨泉向刘去卑投来凶狠的目光,打断他的话道:“怎么?刘去卑,你竟然私自通敌!否则这些你是怎么知道的?”

    大帐之中顿时一片寂静,每个人都静默不语,静待事态的发展。

    不想,刘去卑没有慌张,大模大样的承认道:“大单于,属下确实与冯宇的汉使接触过。但这都是为了我匈奴十万族人的未来着想。”

    呼厨泉冷笑道:“我早料到你会私自通敌,因为你根本就不是我们匈奴人!来人啊,将此人拿下,斩首示众!”

    呼厨泉身后的十几名亲卫齐声应诺,便要上来拿人。刘去卑那边,十几名铁弗武士也已刀剑出鞘,拱卫上来。双方竟然一时僵峙当场。

    外围,更多的呼厨泉部众正在赶来。只听刘去卑暴喝一声:“杀!”

    呼厨泉左边的一名鲜支部首领突然出刀,一刀便扎入呼厨泉的胸膛。呼厨泉口吐鲜血,说了一个“你…”字便歪倒在地上。

    七八名部族首领的亲兵也纷纷拔出兵刃,指向正与刘去卑对峙的呼厨泉亲兵。

    这些首领所在部族,部分是还留在云中,雁门一带的匈奴部族。他们已向徐荣,华雄投降。还有部分是刘去卑私下联络到的,

    电光石火之间,形势骤变。这些呼厨泉亲兵不知所措,对方有上百人,且呼厨泉已死。正赶来的呼厨泉部众也齐齐停止了脚步。他们身后出现了大批重装铁骑,那绝不会是匈奴人的战骑!

    剩余的另外一半部族首领目瞪口呆,也被此突变惊到了。但接下来,绝大多数人都是无动于衷。只有一人拍案而起,叫道:“刘去卑,你敢犯上作…”

    他话还未说完,便被一刀劈掉了脑袋。他身后的亲兵也是一动都不敢动。

    此时,那些呼厨泉的亲卫和部众已在重兵威吓之下,放下了手中武器。

    刘去卑这才高声说道:“诸位,并非某贪恋这单于之位,所以要将呼厨泉取而代之。实乃是我们再跟着呼厨泉这般闹腾下去,怕是我匈奴人有亡族灭种之祸啊!

    但我们只要降了梁王冯宇,我们依旧能踏踏实实的在河套地区,黄河两岸过日子。若是哪部不愿意如此,我刘去卑也不留他,可自行带着部众离开河套,漠南地区。从此再与我匈奴无关。”

    那七八名未参予这场政变的部族首领,族长,相互间小声嘀咕了一阵。便向刘去卑叩拜道:“我等愿意尊汝为大单于,听汝号令行事。”

    接着大营内众人都齐齐跪下,向刘去卑叩拜,称呼其为单于。那些呼厨泉的部众本还有点不甘心,但见大家都如此,不得不也跪地叩拜于他。

    在飞鸽将消息传到筑阳之前,冯宇就知道了这个消息。因为他的系统任务【平定匈奴】完成了,获得了【100里驰道建筑卡x20,将臣橙卡x1的奖励】

    冯宇将匈奴分为两部分,农耕的部族安排在长城之外,河套之内。游牧部族则放置在漠南。并在朔方,镇北城两个军镇建立军屯,巩固自己领地北境的防御。

 第186章 甘宁的水师

    建安三年的冬天。整个大汉王朝的疆域中的平民百姓,虽然都还缺衣少食,流离失所。但他们绝大多数都不在为兵祸所害,整个天下基本安定下来。

    在春节来临之前,退守并州上党定襄的袁尚就被曹操攻灭。只有退守幽州一角的袁谭还在苦苦支撑,不过在公孙度与曹操的南北夹击下,他也时日无多。

    梁国百姓过了一个相对温饱的春节后,迎来了建安四年的春天。还是春寒料峭的时节,冯宇接见了一位从荆州来投奔自己的人。

    自当年讨袁战争开始,天下投奔冯宇的豪杰壮士何其多,冯宇不可能每个人都亲自接见。但这位却很特殊,因为他的名字冯宇耳熟能详………锦帆贼甘宁甘兴霸。

    冯宇故意装作不熟的问道:“这位壮士,天下诸侯英雄如此之多,为何要投孤的麾下?”

    甘宁答道:“就凭大王能亲自接见某,就证明某没看错。实不相瞒大王,自前年大王与袁术大战九江时,某就有意来投。只是家中老母过世,不得先行守孝。守孝期满,就此前来投奔大王。”

    冯宇哈哈一笑道:“锦帆贼甘宁甘兴霸,其实孤已知汝的过往事迹。”

    甘宁听到这,脸一红道:“惭愧,昔日为贼一事,还请大王海涵。”

    “无妨,英雄不问出处。如今汝投我梁国,正有一件要紧的事可以委任于你。我们梁国打算组织一支专门的水师军团,由你来担任指挥使。”

    甘宁有点受宠若惊,又有点疑惑的问道:“专门的水师军团?某知道梁国有种特别的水师军旅,用一种无甲板的敞口宽底船,航行于任何山川江河间。大王可说的是他们?”

    冯宇摇头道:“非也。那并非真正的水师。他们是以船舶为载具做突袭之用,战斗一般都还是发生在岸上。我说的专门水师,是主要用于在水面作战的部队。当然,这个专门水师也需要有两栖作战的能力…”

    甘宁听了又是一头雾水:“两栖作战???”

    冯宇只好耐心给甘宁简单讲解了下现代海军的常识概念。

    甘宁拱手作揖道:“多谢大王赐教。甘宁懂了,这专门的水师军团就是以船为根基的部队,主要用于水面船战,且能以船队水道为根据对陆地发起攻击。”

    这个时代的水师与后世的海军,有着迥然不同的差异。水师只是步骑的一种辅助,平时只有船工,没有配置水战战兵。战时主要是为步骑提供运输。水面做战,也主要是以装载在船上的步卒来承担战斗任务。

    从某种意义上说,水师只是一种临时部队。船队配置上兵士就是水师,兵卒登陆离开后,又变为与民船船队相差不大的船队。

    甘宁能凭冯宇简单的三言两语,就将这些概念弄清楚,让冯宇很是欣慰,点头称赞道:“然!”

    ……

    建安四年,又是一个阳春三月。宛都的大汉天子刘协亲政了。他亲政后的第一件事,便是召集天下九大王侯齐聚南阳,欲效仿周天子会盟诸侯,以及汉高祖白马盟誓,来巩固汉室之天下共主地位。

    邺城,魏王府。

    曹操拿着朝廷的诏令向殿下众臣问道:“诸卿,天子亲政,召孤入京,汝等认为孤应该是去呢还是不去呢?”

    有人立刻应道:“王上,汝何必以身犯险,我们大可不必理会汉室。”曹操一看,原来是华歆。

    荀彧却立刻反驳说:“天子诏令,岂能不去。那样岂不是给其余诸侯落下口是实。”程昱也赞成的说道:“臣附议!”

    曹操抬眼看向郭嘉,问道:“奉孝,你看呢?”

    郭嘉咳嗽一声说:“如今天子诏令,王上只能去。王上的实力还不足以到能违抗天子诏令的地步。虽然王上的实力在诸侯中首屈一指,但若王上不奉其余诸侯都愿意奉的诏令,那么汉室天子就有籍口,会集其余诸侯讨伐王上。即使天子不这么做,我们也在诸侯中犯了众怒。至少周边诸侯都会加紧备战,提防魏国。”

    曹操听完郭嘉的话,沉默的点了点头。郭嘉又继续说道:“但为了以防万一,王上还是得有所准备。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册立世子,确定王储。这样居心叵测之人知道后,也会放弃毫无意义的阴谋行动。而且臣料定,其他诸侯也必定会如此做。”

    曹操听完郭嘉的话,眼珠一转道:“奉孝言之有理,可这确立世子之位,实难决断。容孤再思虑些时日。”

    此时,堂下魏国众臣已是议论纷纷,从小声交头接耳演变成喧哗之势。围绕着是曹操几个儿子,应该由谁来充当世子争论不休。

    曹操不耐烦的一挥袖袍道:“散朝!”

    ……

    寿春城府衙,也就是袁术旧皇宫中。刘备也正与一众幕僚将领密谋着。

    张飞瞪着一双铜铃大眼说道:“大哥,莫再犹豫了,乘那吕布去参加天子朝会之机,夺回咱们的徐州。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二哥,你说是不是啊?”

    关羽则在一旁微闭双目,手捋长髯,默不作声。

    刘备立刻驳斥道:“三弟糊涂,某以仁义为根本。岂能乘吕布去朝会会盟之机夺他的徐州。”

    简雍也附和道:“主公明智。而且简雍认为,这不仅是仁义问题。而是关系到我们的生死。”

    关羽带着几分赞许,微微点了点头,但还是依旧不做声。

    张飞却喝道了:“简先生此言差矣,难道我们还能怕他三姓家奴吕布不成?他勇武善战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