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三国末世录 >

第9章

三国末世录-第9章

小说: 三国末世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荀彧眉头微皱,放下筷子。对冯宇抱拳说:“英雄所见略同,彧早已有此担忧。说实话,以荀家的实力,根本无法抵御董卓的虎狼之兵。所以我一直劝族人尽迁他地避祸。无奈族人不舍在本地根基。”

    他说完此话后,两者都沉默下来。酒宴完后,荀彧将冯宇送至于城门口。此处早有数辆大车等候。

    荀彧指着大车,对冯宇说道:“君侯,这是五千斤精炼铁锭。某知道君侯不缺粮锦,只缺盐铁。我们这盐没有,但是铁却是丰富。以后每月,舞阳还会定期向筑阳提供五千斤铁料。还请君侯笑纳。”

    冯宇心中大喜,但是知道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拱手向荀彧说:“这怎么行,岂有无功受禄之理。”

    不料,荀彧突然向冯宇拱手说道:“彧确实有一事相求于君侯。”

    “文若,有事只管说来,只要某能帮上的,定会尽力。”冯宇回应道。

    荀彧表情肃穆,一字一句的说道:

    “实不相瞒君侯,彧不日就将离开颍川。去寻一志同道合的明主,以助他匡扶汉室。但是正如君侯所说的,他日动乱一起,做为四战之地的颍川,汝南必遭兵祸。彧实在不放心这些留在颍川,汝南的族人。所以恳请君侯答应彧,真到那样的时刻,请君侯尽力为他们提供照应和帮助。”

    冯宇应道:“此事,即便文若不说,吾也会尽力为之。文若放心,吾一言九鼎。吾愿与文若击掌盟誓。若来日颍川,汝南的荀氏族人遭遇兵祸等外来威胁。筑阳侯国必将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援和救援。”

    荀彧大喜,与冯宇当场击掌为誓。

    城头,荀彧望着远去的冯宇队伍,叹道:“若是你年岁再长些就好了。”

 第016章 不明之敌

    襄阳坞堡凭借襄阳废城的一角而立。只开有前后两个出口,前面的出口正对废城的一条入城主干道。后面的出口却是当年襄阳城的一个小水门,直通沔水,可以让船舶直接停靠。

    当下,整个襄阳坞堡都沉浸在无边的黑暗中,坞堡的墙头也没有任何火把等照明器具。还是春季,没有蛙噪虫鸣,周边也是一片寂静。

    突然,坞堡附近传来了窸窸窣窣之声。坞堡前门对面的废墟杂草之中犹然窜出几条黑影。

    他们将三架竹梯无声无息的搭在坞堡的墙壁之上,开始向上攀爬。他们动作敏捷而轻缓,寂静的夜中只有竹梯轻微的嘎吱声。

    不多时,最前面的那个人就已攀至梯头,手脚并用就要登上坞堡墙头的垛口。

    当他刚刚将脚踏上垛口时,面前犹然冒出一个人影。大骇之下,一把钢刀已猝不及防的捅刺而来,锋利的刀刃一下就没入他的胸口。他还没来的及惨叫,便摔下了高达四仗的墙头。

    其余两架云梯上,也连续传来两声惨叫。那上面的人也被突然出现的筑阳军斥候斩下城头。

    坞堡的城墙上,几支火把相继被点燃,又被抛向空中,在火把落地的过程中,已经将蹲伏在地面上的幢幢人影映照出来。十几支凌厉的箭矢在这一刻向这些人影疾射而去。城下又传来几声闷哼和惨呼。

    偷袭坞堡的人见行动已经败露,索性转偷袭为强攻。坞堡除了靠水的那一面,其余三面一支接着一支火把点燃起来,顷刻间已是灯火通明。

    又有数十人,几人一组将七架竹梯先后搭在坞堡墙壁之上。喊杀之声大起,后面数以百计的人蜂拥而至。

    他们顺着竹梯顶盾疾登而上,攀至梯头便与守在垛口后的筑阳斥候厮杀起来,往往是过不了两三回合,就被一刀斩落城下。

    在如此急攻之下,坞堡中的斥候还有余力,时不时向城外射出劲矢。攻城的人马中不时有人中箭倒地。

    城下,传来几声喝令之声,相继也有大批箭矢射向城头。无奈,城头完全没有光源照明。这种射击完全是没有目标的乱射,自然是没有任何效果,反而误伤了自己几名同伙。

    经过片刻钟的喧嚣后,城下又传来几声吆喝。攻击就此嘎然而止,他们突然撤去,霎那间就走的干干净净。只留下十具竹梯和二三十俱尸体。而后坞堡下又恢复了黑暗和寂静。

    ……

    筑阳城中。冯宇在府邸中摆设香案,迎接昨夜入城的宣诏御吏。董卓入京之后,为了笼络天下人心,对各方诸侯大肆封赏。

    对于董卓而言,反正这些封号,名号也是不要钱的。自是乐意用此做顺水人情。

    冯宇也在此次大封赏中也被分了一个杂号将军的名号……奋威将军。实际上他那先帝亲封的县侯爵位远比这个奋威将军的含金量要高的多。

    刚将御吏送走,就有令兵来向冯宇禀报,近两个时辰前,也就是黎明前时分。襄阳坞堡遇袭。敌人身份不明,人数数百,在伤亡二十余人后自行退去,驻守坞堡的斥候伤亡则为零。

    冯宇听到这个消息后,立刻想起这些时日来,襄阳南面的荆州,表面平静的水面下却是激流涌动。

    蒯家商队中有他收买的眼线。他据此获得了南荆州的一些基本信息。如他所料,刘表未能顺利的与荆州刺史王睿交接。或者说王睿根本不承认刘表获得朝廷的封任。

    本来,王睿有另一个荆州大族蔡家的支持,而刘表是由蒯家的支持。但自董卓进京后,刘表不知用什么手段拉拢了蔡家。荆州形式就此急转直下。

    如今王睿龟缩在荆州治所武陵郡的汉寿,而刘表以新任荆州刺史的名义,将荆州治所转至江陵。

    冯宇心中一盘算,无论是王睿还是刘表都不可能打他南阳的主意。

    王睿远在汉寿,且龟缩于一城之中,自是不用说。

    刘表说是控制荆州大部郡县。但境内,除了王睿,“宗贼”坞堡城寨林立。还有孙坚,黄祖这样的强势势力。他们哪有精力和动机来挑衅自己呢?

    而且刘表的态度其实就是蒯家和蔡家的态度,蒯家还在和自己有生意来往呢。又怎么会无缘无故与自己为敌。

    若说是为了抢地盘,这个时代最不缺的就是土地。襄阳南部的荆州还有大片空地需要人口去填充呢。跑到南阳抢个什么?

    正在他左思右想之时,襄阳坞堡方面又遣人传来消息。说是天亮后,先后有三股人马,男女老少携带着辎重。少则数百,多则近千。在沔水对岸溯水而上,进入南阳平原。

    这些人男丁各个手持兵刃,看装扮民不像民,兵不像兵,贼不像贼,不知是何身份。

    冯宇听到这个消息愣了一下,往年流民一般是从北向南跑,以黄巾余贼为主的流贼也大致是这个放向。还从没听说过,南边的往北边跑。这伙人到底是什么人?

    此时,冯宇脑海中,系统提示音传来:

    【任务:查明身份。内容:查明近期进入南阳平原不明势力的身份,弄清他们的目的。任务奖励:三十里包砖城墙建筑卡x1,千人收容卡x3,将臣收降绿卡x2,山地斥候训练解锁】

    ……

    日落时分,只剩下残破城垣的新野县西南面,突然聚集起大批人群。他们在旷野中搭起营帐,升起篝火,看来是打算在这过夜。

    到夜幕降临时,一人端着一碗能照见人影的面糊糊,开始吸溜的喝起来。哺乳的妇女抱着的孩童都饿的哭闹起来,只好三两口将糊糊喝完,背过身去解开衣襟,给孩子喂起奶来。

    某个帐篷前的篝火旁,一名满脸虬须的壮汉将两块烤热的面饼递给一人,毕恭毕敬的说道:“宗帅,吃点东西吧。”

    这人虽然穿着也是粗布衣服,但衣服上没有一块补丁,而且还身旁还放着刚卸下的甲胄。很明显是这支队伍的一个首领。此时他还为凌晨时分,因自己贸然进攻白白损失二三十号男丁心疼不已。

    他接过面饼咬了两口,吩咐道:“将朱家和谢家当家的请过来,吾要和他们商量下事。”底下人诺了一声便去了。

    他们谁都没发现篝火十仗外的草丛中伏着一个身影,此时已悄然离去。

 第017章 穷追不舍的荆州军

    拂晓,南阳盆地一望无际的草原刚被抹上第一道红霞,便传来了阵阵号角之声。

    营地中还是余烟袅袅。那名被称为宗帅的汉子被惊醒过来,一个鲤鱼打挺从毛毡上站了起来。他眯眼向远处望去。

    一支已排列为军阵的人马正快速向他们营地靠近。他的心顿时就沉了下去。

    “敌袭!准备应战”他发出高声的尖啸。营地中的人已慌乱成一团,男人们发了疯一样到处寻找着自己兵刃。老弱妇孺们聚成一团挤在中间。

    这些人总共也就一千六七百人。除去老弱妇孺,能战的男丁有七百余人。而对面的军阵至少有八百人,而且一看就是训练有素,装备精良的正规军队啊。

    男人们总算做好了准备,各持兵刃在外排成几列,与对方针锋相对。

    对方越行越近,在距离营地不到十仗距离时,突然齐喝一声,齐齐扎住脚步。

    首排的兵士将大盾杵于地面上,形成严密盾墙,同时,他们手中短矛落下。盾于盾缝隙间探出泛着寒光的钢矛。

    盾后弓弩手亦持弓搭箭,做出随时向盾墙前阵地进行抛射状。

    整齐的动作所产生的音效轰然而至,慑人心魄。男丁们手中的兵器微颤起来,身后的妇孺们则在清晨的冷风中瑟瑟发抖,相互搂抱在一起。

    对方一名将校高喝起来:“我们是筑阳侯国的官军,尔等速速放下武器,接受盘查询问。否则将做为贼寇尽皆剿杀!”

    接着所有兵士高声齐呼道:“降者不杀!顽抗尽诛!”。

    那名宗帅旁边的虬须汉子有点心虚的说道:“大哥…宗帅,这个我们不能硬碰啊,好汉不吃眼前亏,我们…我们撤吧。”

    那“宗帅”将眼一瞪,说:“撤?往哪儿撤。我们精壮有可能跑的了,但父老女人小孩不要了吗?”

    而后他吞咽了一口吐沫,闭着眼像下定决心一样喊道:“刀盾手居前,弓箭手上箭,准备应战…”

    他的话音未落,已传来两声高叫:“别,别动手,我们降了。”紧接着,队伍另一端的三百多人相继将兵器,弓弩丢于地上。

    那“宗帅”叹口气道:“朱家,谢家当家的,你们怎么就那么糊涂呢,你们以为投降了就能活吗?他必定会将我们交给刘表和蒯家…儿郎们,随我杀!”

    说罢,他向筑阳军发起了自杀式冲锋,虬须大汉也紧随其身后,他身边的数百人愣了一愣,先后抬脚跟着冲上去。

    几乎就是一眨眼的功夫,“宗帅”的面门上就中了一箭,四肢僵硬,一下就翻倒在地。

    这支箭是典青射的,紧跟着这支箭矢,数十支箭矢也扑面而来,将那名虬须汉子和冲在最前方,又没有用盾牌掩护好自己的数人一并射倒在地。

    “宗帅”的弓弩手也射出一轮箭矢,但基本上都打在盾墙之上或越过对方三列军阵,没产生任何效果。那些刚开始冲锋的“宗帅”部下见到此般情景,不由自主的顿住脚步。

    此时,筑阳军没有持续攻击,只是将盾墙向前压进了几步。阵中又有人高喝道:“最后一次警告,放下兵器,否则格杀勿论。”

    “降,我们降了。”队伍中不知谁带头嚷了一句,男丁们陆续丢下手中兵器……

    冯宇经过仔细盘问,才知道这伙人的来历和他们来此的原因。

    原来,他们是当阳一带的三个宗部。所谓宗部就是乱世中,以宗亲,乡党为纽带关系所形成的大小武装割据势力。

    有朝廷封任和官宦背景的世家大族会将他们称为宗贼,因为他们往往不服这些官僚割据势力的管束。

    同样,荆州的大小宗贼也是刘表的眼中钉,肉中刺。不铲除这些宗贼,刘表或者说蒯家蔡家永远也别想真正统治荆州。

    所以,前些时日,刘表设下鸿门宴,给五十多个宗部首领下了请帖,请他们去江陵赴宴。

    尽管宗部被人称为贼,但他们自己并不真的想做贼。他们只是想和那些门阀士族一样,能在这乱世之中,有自己一席之地和自主空间,同时和代表朝廷的世家大族或郡守县令们互相承认。

    所以他们接到刘表请帖后,没多想都按时去了。酒宴开始后,刘表摔杯为号,早已埋伏的大批刀斧手涌出,手起刀落,斩落五十多颗血淋淋的脑袋。

    但是却走脱了当阳一带的三个宗部首领。这当然不是他们功夫了得,能万军众中破围而出。而是在他们入江陵城时,有人给他们通风报信,告知了这场阴谋。他们连忙日夜兼程返回各自城寨。

    刘表的大军随后而至,他们只得带上各自族人逃窜。他们听闻当年南阳一带受黄巾军兵祸和疫灾最甚,早已没有什么人烟。而且离当阳较近,又是平原。最重要的这在刘表势力范围之外。便向南阳北逃。

    接近襄阳时,三家为首的那家彭姓宗帅认为废城襄阳是个好地方,可以久居。探子又发现这里已建起座坞堡,以为是哪家本地宗部所在,便在昨日凌晨偷袭这座坞堡,打算据为己有并兼并其部。

    谁知与坞堡里的人一交手就碰个头破血流,铩羽而归。只好继续北进,寻找新的落脚点。结果今日早上就遇到了筑阳军。

    冯宇听完后心说:此时任务完成的系统提示音传来,他的系统包裹中已收到了任务奖励物品。山地斥候训练也已经解锁。

    冯宇正盘算着用什么说辞将这些人收归为自己部曲时,南边又传来阵阵鼓号之声。他眺目望去,南方的地平线上伸展出无数旗帜旌幡,又是一大股部队向着这边疾行而来。

    他心里马上反应过来,这定是荆州方面的追兵来了。冯宇心里有点纳闷,【不过就是几个宗部而已,都已赶出自己地盘了。至于还要催动大军,如此穷追不舍吗?】

    片刻时间,荆州军就滚滚而至,在营地的南面三十仗外列阵以待。与筑阳军一起将这些宗部流民夹在中间。冯宇估算了下,荆州军兵力有一千五百人之多。

    在几名骑兵校尉的簇拥下,荆州军中飞出一骑。冯宇仔细打量,却是认得,正是蒯越。

 第018章 对峙

    见此情景,那些被夹在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