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1625冰封帝国 >

第136章

1625冰封帝国-第136章

小说: 1625冰封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难道是他们就此怀恨在心,随即对阿瓦洽部下了诅咒?

    既然是诅咒,就不是萨满、药草和温泉可以医治的,他现在突然又希望这些大船快点再次出现。

    只要解除了这个诅咒,就答应他们建造码头吧,再这样下去,部落非得灭了不可。

    或许是心有灵犀,就在巴土图日日夜夜站在大海边上期盼着那三艘大船出现时,在一个月以后,它们终于出现在海平面上。

    接下来的事情就很简单了。

    巴土图跪下来祈求孙秀涛他们解除“诅咒”,在苏纳等人有些不知所谓时,孙秀涛一开始也是有些惊慌,不过他瞬间便镇定下来。

    三艘大船上的随船医生上岸了。

    又过了十日,还在生病的部民中经过了医生医治后大部分都活了下来,不过还是有少数人死了。

    “这些人肯定是对瀚海国的萨满不敬才最终死去”

    在巴土图的眼里,这些用一些植物的颗粒煮水让病人服下的做法无疑是在“施法”,在解除诅咒,而需要这么多天,肯定是在考验自己部民的耐心,施法完毕后依然死了的肯定是得罪了施法的萨满。

    好可怕的部族!

    竟然能通过施咒来夺取别人的性命。

    这些人,就算自己有能力将他们都杀了,不过远在千里以外的他们的部民依然可以施咒,到时候阿瓦洽部就全完了。

    最终,能一人单挑棕熊,在喷发毒雾的峡谷平安走出来,以生吃人肉闻名半岛一带的巴土图带领全体部民跪倒在孙秀涛等人面前祈求宽恕。

    在苏纳等人的诧异中,孙秀涛大大咧咧将这些人扶了起来。

    瀚海国的人很顺利的将海湾的东南侧,港口条件最好的地方圈了起来,大量的人下船了,一部分人砍伐树木在岸上建造城寨,一部分人则在修建码头。

    在大海正式封冻之前,城寨竣工了,苏纳在此地留下了一百士兵以及一些物资便带着大船南下了。

    阿瓦洽,瀚海国的手掌终于伸到了勘察加半岛。

    而在千里之外的堪察加河,依旧有大量的部民死亡,这些,孙秀涛也管不了,只能在来年过来准备接收一个全新的半岛。

    此时北风已经开始呼啸了,加上勘察加寒流,三艘大船很快就回到了利尻岛北海道西部一个终年不结冰的地方,此时的利尻岛除了野兽,空无一人,瀚海国在此地建设港口已经两年了。

    一到利尻岛,苏纳等人便围住了孙秀涛。

    “阿瓦洽部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按照尼堪给他们的布置,从北海道东海岸一直到勘察加半岛都是他们的巡逻范围,对于在勘察加半岛建设据点,尼堪并没有做强制性要求。

    “能建则建,若是当地土人阻挠就算了,千万莫横生事端”

    孙秀涛倒是一本正经,“苏纳大人,诸位,土人得了病,他们既没有医生,也没有药物,只得向我们求助,我等恰好有随船军医救治了他们,他们感激之下便答应瀚海国修建码头,就这么简单”

    其实直到现在,他心里也还在震惊之中。

    他想到了以前在海参崴时尼堪给他以及少数几个海军学校的学生说的事。

    “诸位,将来纵横四海,少不了会碰到大量的土人,在你们看来,该如何对付这些土人最为妥当?”

    于是,有人说“武力征服”,有人说“示之以恩”,有人说“恩威并施”,最后尼堪说:“若是对我等友好的,自然不用多说,若是不友好的,一心想将我等驱逐出去的,单纯用武力征服也不是上策”

    “这些地方,多半地广人稀,你就算一时占了上风,架不住他们利用地形、天气等时时袭扰,让你烦不胜烦”

    其实,说到这里的时候,尼堪突然想到了历史上俄罗斯人征服鄂霍次克海一带时,几乎花了上百年的时间也没有让当地的楚科奇人屈服,反而是损兵折将,最终还是承诺不纳税、不收地等才将他们纳入到帝国的管辖范畴,可见当地人的强悍。

    不过通过勘察加半岛、阿留申群岛去阿拉斯加始终也是尼堪心中的一个计划,提前探探路也是应有之意,如果最终计划要实施的话就必须在勘察加半岛的东海岸找一处港口。

    而阿瓦洽湾则是此时勘察加半岛最好的港口,由于日本暖流的影响,条件其实比海参崴还要好。

    当然了,经过阿留申群岛去北美大陆只是其中一个途径,还有一个途径已经有人捷足先登了,这就是他让苏纳将空无一人的利尻岛占下来的原因。

    此事先不赘述,当尼堪说到如何对付土人时,最后他说了一句话让孙秀涛至今记忆犹新。

    “嗯,若是遇到特别麻烦的,本汗这里到有一个法子,不过这个法子轻易不能使用,否则必遭天谴”

    “若是有一个部族长期封闭于某地,几乎没有与外人接触的机会,那么,一旦有外人涌入,外人身上携带的病毒,咳咳,就是引起你们生病的毒症,对这些土人的杀伤力更大,若是正好有生病的外人进入,那杀伤力就最大”

    “为什么?呵呵,天机不可泄露”

    若是此时瀚海大学的李光宗等人恰好在,由于接触到了潘国光的生物学,以及尼堪教给他们的一些常识,他们大致会猜到为什么,不过在像孙秀涛这些人看来就神秘莫测了。

    又联想到尼堪那惊人的“洞察力”,“源源不绝”的各技艺或知识,“天纵之才”是唯一的解释。

    孙秀涛对尼堪一直是言听计从的,等到巴土图拒绝后自然便想到了这一招,也就是走一步看一步而已,没想到居然收到了奇效,这下,他对尼堪更加敬畏了。

    苏纳等人自然不肯相信,孙秀涛躲不过,干脆祭出了大法:“哎呀,这是大汗的秘法,我也是偶然得之,不可细说,不可细说”

    他这么一说,苏纳等人倒是没有话说了,孙秀涛是大汗的堂弟,没准给他亲授了某种“秘法”也说不准。

    最后此事便不了了之了。

 第二十三章 谍影重重(上)盛京的柳郎

    盛京。

    成为满洲人的京城后,经过努尔哈赤、皇太极两代人的扩展、修建,如今的盛京城已经是一座方圆超过十里的大城了。

    以前在大明流行的十字大街如今却变成了满洲人喜欢的井字大街。

    井字大街正中的那个口字自然成了清国皇帝的皇宫,而其它各处正好填满八旗,如今正北是正黄旗、镶黄旗,正东是正白旗、镶白旗,正西是正红旗、镶红旗,正南则是正蓝旗、镶蓝旗。

    八旗旗主、副旗主、牛录章京以上军官以及部分精锐旗丁都住在除了口字以外的各处,紧紧拱卫着皇宫。

    这便是盛京的内城,满洲八旗的天下。

    内城有九门。

    还有更大的外城,皇太极接手以后,将外城的东南西北四处增设了四座城塔,每一处设置两门。

    外城靠近两黄旗的地方称为北顺大街,靠近两白旗的地方称为东顺大街,靠近两蓝旗的地方称为南顺大街,靠近两红旗的地方称为西顺大街。

    外城是蒙古八旗、汉军八旗驻守的地方,靠近内城的地方自然是像孔有德、耿仲明、张存仁、马光远、刘之源、范文程、宁完我等功勋“卓著”的汉军旗以及喀喇沁、奈曼、科尔沁左翼等蒙古大台吉居所所在。

    整个一个盛京城,无论是内城,还是外城,除了八旗,便是阿哈,没有任何例外。

    高达三丈多的城墙,护城河宽三丈、深八尺。

    这样的城池,除非是内部除了问题,想要攻破无疑比登天还难但明军还是拱手让给了女真人。

    全部是八旗旗丁,坚固的城防,对于如今盘踞在此的皇太极来说,妥妥的“固若金汤”。

    不过话也不能说死,一个城市想要正常运转,自然少不了商家。

    自从尼堪在北境崛起后,将满洲人与山西商人隔开后更是如此。

    幸亏尼堪此人似乎缺了个心眼,竟然没有杜绝晋商到辽东经商,故此,先前提到过的“八大家”中还是能沿着翁牛特、敖汉、奈曼、科尔沁左翼、梨树四平、昌图、铁岭这条在大辽、大金、大元就已经存在的驿道抵达盛京沈阳的。

    “八大家”在盛京外城都开有商铺,而防御森严的内城只有范家、王家两家被准许在里面开设商铺,销售的自然是高级玩意儿。

    除了这八大家,自然还有不少旗人商行。

    对于范家、王家两家的掌柜、伙计、护卫等人,如今的九门提督,镶白旗的旗主多铎会同李永芳掌管的暗探都在大明调查过。

    内城重地,自然须臾怠慢不得。

    范家的护卫头目是一个姓柳的年轻人,名字如今已经很少有人提起的,熟悉他的人都尊称他一声“柳郎”。

    柳郎,年约二十许,身材中等,不过身形异常挺拔,当他站定时就像一棵卓立的白杨。

    面相清秀,细眉细眼,皮肤白皙,从来不会正眼瞧人除了掌柜范永和对了,就是在乌尔赫特的那位。

    两位汉商的铺子都设在内城西门怀远门附近镶红旗岳托的辖地,因为汉商都是从西边过来的。

    但柳郎在西街附近走过时,男人会感受到一股凛冽的肃杀之气,女人则会痴痴地盯着。

    这样的人物,多铎、李永芳自然不会轻易放过。

    “柳云,男,二十五岁,籍贯,南直隶常州人,军户出身,善使长刀,十八岁那年加入范家商行”

    这是范永和提供给李永芳的。

    李永芳自然不会轻信范家的一面之词,不过在他安插在大明的探子仔细调查过后确信了这一点。

    好武的满洲人有好几个人都与这柳云较量过,听说除了号称满洲第一勇士的鳌拜胜过他,其他人都输了。

    这份能力,着实了得,连深处大内的皇太极最后也知晓了,竟起了将柳云纳入自己亲卫的想法。

    “大汗,小的在十五岁那年被范家救了,若不是范家,小的早已化为冢中枯骨,故此,小的曾立下重誓,在三十岁以前必须尽心为范家做事,三十岁以后视情况再说”

    皇太极得知后也颇为感叹,最后便随了他。

    与之相比,范家的粮食、布匹他更加看重。

    满洲人还是很敬重勇士的,柳云这份仅次于鳌拜的惊人实力让他既获得了偌大的名声,也几乎成了他的“名片”,在岳托管辖的镶红旗范围内,他几乎可以“横着走”。

    柳云喜欢在商队装载货物时抱着长刀靠在范家商行大门口一棵柳树上,后来有好事者画了一张“柳郎抱刀图”,在满洲贵族年轻女子里面甚是抢手,听说一张画已经炒到五十量银子的高价了。

    有了这个名气,柳云的胆子逐渐大了起来。

    先是镶红旗的辖地,接着是正红旗,最后除了皇太极亲领的两黄旗他没敢去,整个盛京城的东面、西面、南面他几乎走遍了。

    这几日,他似乎对镶白旗所在的肉铺很感兴趣,经常往那里跑,几日下来,与镶白旗所在的东街,又称朝阳街的几家商铺的伙计都混熟了这几家商铺虽然都是满人开的,不过伙计却都是汉人阿哈,所谓包衣奴才是也。

    柳云一口淮扬地方口音让这些多半是辽东的活计也有些好奇,见他长得清秀,也时不时与他开一些带荤的玩笑话,柳云也不计较,大多都是一笑而过。

    这一日,柳云又到朝阳街来了。

    一身黑色的棉袍,腰间挂了一口长刀,头上扎了一个冲天髻,多余的长发在盛京秋末的凉风中随意飘散着在全盛京,也就是他柳云敢这么装扮,换一个不是八旗旗丁中的人敢这样带着武器招摇过市,肯定是被巡城士兵当场拿下的。

    “哒哒哒”

    正当柳云旁若无人地走在大街上时,前面飞来了十来骑,柳云一见,赶紧闪到一旁。

    多铎来了!

    话说老奴几个儿子,他生前比较看重的多尔衮曾在呼伦城附近惨败被俘,阿济格当场战死,阿巴泰囿于母亲身份一直不受待见,德格类又一直病歪歪的,莽古尔泰因为牵扯到阿敏的大案已死去多年,如今只有正当盛年的多铎似乎没有受到任何影响,在皇太极的心中还是十分看重的。

    多铎与柳云的年纪差不多,身材也相仿,长相也还过得去,他今日本来是去南城济尔哈朗那里去有事商议的,见到在盛京城“声名远播”的柳郎后,这心里不禁起了捉弄的心思。

    什么柳郎,区区一个汉人,仗着皇上的宽容,竟敢随意带刀在内城行走?

    当多铎的战马在柳云面前停下时,柳云无奈,只得跪了下来。

    “拜见贝勒爷”

    “哈哈哈!”

    多铎得意地大笑,他一下从马上跳了下来,用右手托着柳云的下巴端详了半天,最后却长叹一声。

    “果然生的好面首,可惜本贝勒不好男风,否则倒可以亲近亲近”

    话音未落,他又一巴掌扇在柳云的脸上。

    “狗奴才!谁给你的狗胆?难道你不知晓在这内城之内,非八旗亲贵以及巡城兵丁不可携带武器吗?你一个商队护卫竟然带着兵刃大摇大摆四处乱闯,来人!”

    柳云一张俏脸顿时一阵白一阵红,不过他终究是场面上经历过的,神色很快稳定下来。

    “贝勒爷恕罪,一直以来小的都是这么做的,并无他人出来阻拦,故此,若是贝勒爷觉得不妥,小的以后不敢了”

    “拿过来!”

    多铎很是得意,对于这位在皇上那里已经挂了号的人物,他也不想将事情闹大,无非是煞一煞他的威风而已,正想放过他,却见到他挂在腰间的长刀很是惹眼,便起了瞧一瞧的心思。

    柳云无奈,只得将长刀递了上去。

    只见这把长刀略带着弧形,与明国、清国寻常所见的长刀都有所不同,抽出一瞧,只见刀身锃亮、锋利,上面还隐隐带着血痕,显见得也没少饮人血。

    “柳川?”

    靠近刀柄的地方镌刻着“柳川”两个字。

    柳云赶紧说道:“贝勒爷,小的家乡虽是常州,可小地方却叫柳川,小的让匠人镌刻在上面以示不敢忘本之意”

    “是吗?”,多铎将刀扔给他,心里却想着,“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