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1625冰封帝国 >

第142章

1625冰封帝国-第142章

小说: 1625冰封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野战?”,多尔衮刚一得知这个消息,嘴角不禁露出了难得的微笑,“吾之愿也”

    他让马光远留下两千步军守白都讷,自己带着加强了鳌拜两千骑的精锐也向七井子开去。

    七井子,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地方,竟然成了崇祯十年冬初北境两大强手对决之地!

    七井子,周围一片平整的旷野,两支大军隔着约莫五里路对峙着。

    南边大营,一座通体雪白的大帐篷里。

    看着大帐里济济一堂的各路武将,今年二十五岁的多尔衮刚才略有些不安的心情稍稍放松了一些,不过他那张本来就有些白皙的脸上还是显得有些苍白,显见得并没有彻底平息。

    “都说说吧,尼堪这厮为何弃坚固城墙于不顾,而是巴巴地来到大草原与我等对垒?”

    在座的确实是“济济”一堂。

    跟着多尔衮北上的满洲八旗中,来的主要是两黄旗、两白旗的精锐,他们分别是:

    塔瞻,三十岁,扬古利次子,正黄旗;与他父亲一样,也是少有的骁勇之士;

    佟图赖,三十七岁,费英东第七子,镶黄旗;

    准塔,二十七岁,扈尓汉第四子,正白旗;

    图尔格,四十三岁,额亦都第八子,镶白旗。

    陈泰,三十二岁,额亦都之孙,正黄旗。

    满清开国五大臣中,除了正红旗的何和礼、正黄旗的费扬古的后人不在,其他三大臣的后人中的佼佼者几乎咸集于此。

    几人中,图尔格无论是年龄还是威望都在其他人之上,故此,他还是此次北上大军的副帅,他镶白旗的人马实际上是由他的侄子陈泰统领。

    以原来的关宁铁骑为核心打造的汉军骑中,除了张存仁,还有祖大寿收养的儿子祖泽润,这里也稍稍介绍一下:

    张存仁,四十七岁,汉军镶蓝旗,原锦州副将;

    祖泽润,三十二岁,汉军正黄旗,也是原锦州副将。

    统领乌真超哈汉军步军的两位统领:

    马光远,四十七岁,汉军正蓝旗,原明国建昌营参将建昌营,位于京畿东北长城冷口附近;

    石廷柱,三十九岁,汉军正白旗,原明国广宁守备,实际上是满人瓜尔佳氏。

    此次带领科尔沁左翼精锐的是:

    乌克善,卓哩克图亲王,今年三十七岁,与皇太极是儿女亲家;

    满珠习礼,乌克善之弟,二十二岁,多罗郡王,娶的是老奴长子褚英的女儿。

    乌克善是皇太极两位大妃海兰珠、布木布泰的长兄,而满珠习礼则是她们的弟弟。

    “此中必定有诈!”

    说话的是佟图赖。

    在座的几位,在满洲主子没有说话之前,汉军旗几位是不敢开口的,而皇亲国戚乌克善、满珠习礼两位对于瀚海国并不熟悉,图尔格是军中副帅,于是年纪较大的佟图赖只得先开口了。

    “哦?何以见得”

    果然,开口询问的是图尔格,显见得私底下他与多尔衮已经已经交换过意见了。

    “这不明摆着?尼堪手底下满打满算也就两万多人,如何敢在大草原上与我八旗军浪战?”

    “那你以为他有什么诈?”

    “这”

    这时陈泰说话了:“贝勒爷、叔父,以末将来看,索伦人虽然骁勇,不过单纯依靠骁勇是打不过我八旗军的,他们倚仗的还是火器,难道彼等又发明了某种惊人的火器?”

    这还有些谱,多尔衮、图尔格两人眼里也是颇有些赞许。

    塔瞻、准塔两人都是以“骁勇闻”,两人心里哪有那些多弯弯绕绕,特别是扬古利的儿子塔瞻,父亲原本是满洲“第一勇士”,惨死在索伦人手里后,他的几个儿子都嚷着要报仇雪恨,如今好不容易逮住了机会,怎能轻易放过?

    “主子,就算彼等有火器之利,我等也有乌真超哈,最终决定胜负的还是拼杀,在野外真刀真枪地拼杀我大清健儿还怕过谁?”

    “不可大意!”,图尔格喝道,“就算在野外,索伦人的战力也不容小觑”

    说到这里,他猛然想到在天津附近以几万满洲精锐围歼尼堪五千人马的情形。

    “诸位,不瞒你等,当时我跟着皇上去天津打尼堪,虽然全歼了他的五千步骑,不过我等自身的伤亡也相差无几,诸位,他当时可只有两千骑兵!”

    “好了”,此时多尔衮开口了,“根据探子的密报,蛮子此次确实是带了神兵利器,不过你等也不用担心,也就是新式的火炮而已,这种火炮,马大人、石大人麾下的乌真超哈手里也有,就是那红衣炮”

    说完,他用双眼向四周扫视了一下。

    “对付索伦蛮子,既不能把他当做明军,也不能把他当成不可战胜的存在,如今蛮子有的我大清也有,何况我等兵力还在他们之上,在这旷野里,任凭你有千般狡计也没多大用处,决定胜负的还是要靠实力”

    “故此,本贝勒决定!”

    包括图尔格在内,所有的人都站了起来。

 第三十二章 大对决(三)乌真超哈VS喀达喇库

    七井子。

    方圆约莫一百平方公里的大草原上,两支大军正紧张对峙着。

    双方的距离约莫三里路,骑兵冲击的话,呼吸可至,不过眼下两支大军却都是按兵未动。

    北面,出人意料的是尼堪竟然将他在赤塔亲手训练的步军放在最前面。

    五千新步军,已经被尼堪按照索伦语命名为喀达喇库,汉语意思是“勇往无前的”,四千五百步军自然就是喀达喇库旅了。

    喀达喇库旅,居中的赫然是那五百新炮兵,接近四十岁的张隽骑在一匹白马上,第一次经历如此大的场面,大汗又对自己寄托了偌大的希望,这心里若说不忐忑,那是不可能的,何况这一次自己是骑在一匹战马上指挥,而不是像以前那样亲自待在火炮旁边。

    不过看着自己身前这一字排开的五十门能发射十二斤炮弹的青铜炮已被尼堪正式命名为十二斤尼布楚青铜炮,这心里渐渐放松下来,命名为尼布楚青铜炮,自然是为了纪念尼堪出身于林中尼布楚大草原的事实。

    长度、份量都大大增加了约莫五成的青铜炮一字排开,青褐色的炮身在晨曦中反射着微弱的光芒,就如同它神秘的实力一样令人难以捉摸。

    每门火炮旁边站着六人,弹药箱旁则站着四人。

    炮兵的两侧则是三千火枪兵。

    都是两百五x六排的纵深布置,两百到三百,也是火枪兵在战场上能排出来的最大宽度了就算是在大草原上,想要找到一块完全的平地也是不大可能的。

    而两百五x六排的布置也大有讲究,由于可能面临的第一波打击多半来自敌人的骑兵,尼堪让头三排操着十斤重加强版隧发火铳的一千五百士兵做着同时发射的准备第一排半跪着,第二排弯着腰,第三排正常站立。

    s,一个加强版的古斯塔夫阵型

    而第二个三排那一千五百操着八斤重的隧发火铳的士兵也是如法炮制,等头三排的士兵发射完毕并从他们稀疏的阵型中穿到后阵后,他们会立即上前组成肩并肩的紧密阵型,也是三排同时发射。

    面对随时可能出现的骑兵,安排两排密集的立体发射也是应有之意,敌人是不会给你从容进行“三段击、五段击”的机会的。

    步军大阵的两侧是骑兵。

    一侧是墨尔根次子巴图率领的一千五百飞龙骑,一水儿的锃亮的、只露出眼睛的头盔、板甲,战马也是披上了一层厚厚的牛皮甲,与青褐色的尼布楚青铜炮不同,雪亮的虎枪枪尖在晨曦中反射着耀眼的光芒。

    巴图的后面则是一千零五十以前的飞龙骑,也是清一色的虎枪,不过却穿着以前建奴巴雅喇兵的甲胄,头盔也是传统的避雷针模样。

    另一侧是朱克图亲自率领的两千五百五十传统的飞龙骑。

    一万人,这便是尼堪的前阵。

    后阵,则是一个平行三队的结构。

    三个猛虎骑加龙骑兵,共有七千二百人的骑兵大阵分立于两侧,每侧三千六百人,而尼堪的五百亲卫骑兵位居大阵最中,他周围则是一个正版的西班牙大方阵由来自赤塔、白城、哈尔滨的六千步军组成。

    步军的四角是个五百火枪兵,内里则是一个一长枪、上了刺刀的隧发火铳组成的大阵,最外面一侧自然是拿着一长二尺长虎枪的步军,最里面的是火枪手。

    如此多的兵力,若还是依托偏厢车以守待攻的话实在有些浪费,尼堪肯定不会这么做,故此摆出了这么一个前后各万人的大阵!

    这样的大阵,才是机动性强的步军大阵。

    而对面的多尔衮却要谨慎的多。

    马光远的五千以三十门千斤、一千五百斤火炮为重要依托的乌真超哈步军突前,火器营参将潘学具体管着那三十门红衣大炮,而三十门大炮的周围两侧则是马光远亲领的三千多手持经过葡萄牙人改良过的西式火绳枪,以及大量的长矛。

    这些步军的任务只有一个遮护三十门红衣大炮以及近千炮手的安全。

    马光远的大阵两侧则是两队骑兵。

    与以往不同,多尔衮这次将战力最强的满洲八旗骑兵几乎一下全派上去了,两侧各四千骑,分别由图尔格准塔和佟图赖塔瞻指挥。

    这便是多尔衮的前阵。

    中间又是一座大阵,全部是骑兵,战力仅次于满洲八旗的汉军骑一万人分别由张存仁、祖泽润指挥,各领五千骑紧跟着图尔格的前阵,一旦双方火炮的攻击结束后进行骑兵对决时,张存仁、祖泽润或是支援,或是扫荡战场均可。

    而后阵则是以石廷柱的五千乌真超哈以及二十门火炮为中心,多尔衮、陈泰带着两千满洲骑兵压阵,两侧是一万科尔沁左翼骑兵。

    作为赤山、辽西一带硕果仅存、实力几乎没有折损多少的科尔沁左翼骑兵,还是与爱新觉罗家族深度联姻的家族,皇太极、多尔衮都不想在这一战中又大量消耗了。

    而后阵的这一阵型无论是进攻还是防守都是两可,同时也是为了防备索伦人尚未抵达的部族骑兵,而中间的张存仁汉军骑或是前出支援图尔格,或是向后支援多尔衮都是两可。

    故此,从多尔衮的角度,摆出这么一个阵型,无论是从进攻的角度,还是防守的角度,几乎可以用“万全”来名之。

    两支大军南北分立,此时太阳从东边冉冉升起,阳光对双方的影响都是一样的。

    “呜”

    在天上大群盘旋着的鹰鹫的注视下,草原上响起了悠扬、深远的铜号声,双方几乎同时吹响了战斗的号角!

    乌真超哈,满语是“重兵”,当然不是意味着这是一支重装步军,而是指携带了大量火炮,当然了,以满清的实力,就算加入了孙元化在登州苦心孤训练出来的火器将领、工匠,理念、管理、能力肯定比不上瀚海国,瀚海国的作坊与如今的欧洲强国荷兰、法国、瑞典相比也丝毫不逊色。

    由于尼堪强势介入导致的先进的冶炼、打制、管理技术,造成了瀚海国的热兵器在这个世上独树一帜。

    三里的距离,对于时下的红衣大炮还是有些力有未逮,不过若是稍稍调高仰角,还是能够够得到的,不过杀伤力却肯定不敢恭维。

    而尼堪倾注了大量心血的十二斤尼布楚青铜炮脱胎于后世的拿破仑十二磅青铜炮,正常状态下5度仰角射程就是三里1500米,调高五度10度后射程可达四里2000米!

    关键是,像这种长身管的加农炮,炮口的初速度超过400米秒,就算到了三里、四里开外还有强劲的杀伤力!

    什么是重兵?这他妈才是真正的重兵!

    “轰”

    虽然双方的铜号几乎同时吹起,不过终究是引信更短,燃烧更快的瀚海国尼布楚青铜炮率先轰响了!

    这次轰响的是二十五门火炮,标准的5度仰角,十二斤重的铅弹在二十五门火炮同时发射造成的巨大轰鸣声中喷薄而出!

    而此时,基于安全起见引线明显比瀚海军长、燃烧也不够充分的乌真超哈营的火炮的引线刚刚烧到末端!

    “砰!”、“噼啪!”、“咔嚓”、“轰!”

    马光远的炮兵队伍里立时传来各种各样的声音。

    这里面,有瀚海军的炮弹击中己方红衣炮引起的剧烈撞击声,有击中旗杆当场让它折断的声音,有击中扛着大盾护卫着炮兵的步军的声音,也有当场击中己方的火药桶引起的绚烂爆炸的声音。

    不过这只是第一步,二十五枚十二斤重的铅弹岂能就此罢休?

    除了两门火炮不知是什么原因,导致炮弹飞到了半空中,对敌人的大阵并没有造成多大的影响外,另外二十三枚炮弹无一例外在敌人的大阵里面犁出了二十三道深深的血痕。

    而此时,乌真超哈侥幸躲过敌方炮弹轰击的红衣炮的炮弹才刚刚发出!

    大多数炮弹来到瀚海军的大阵面前时已经是强弩之末,饶是如此,仅有的几枚侥幸打到瀚海军大阵里面的炮弹还是造成了一定的杀伤。

    “轰”

    不过此时瀚海军另外二十五门火炮再次轰响了。

    而刚才已经施放过的二十五门火炮旁边站着的六人则紧张地开始了新一轮装填。

    站在火炮车架旁边的几人一起对火炮进行复位、矫正。

    站在最前面的一名炮手手里拿着一根裹着湿布的搠杆飞快地在炮膛里搅动着,接着另外一名炮手则拿着一根裹着干布的搠杆进行第二次搅动。

    与此同时,弹药箱附近的两个炮兵一人抱着一个火药包,一人抱着一枚铅弹一路小跑着来到火炮跟前,首先将火药包递给了装填手,装填手将火药包放入炮膛,站在火炮两侧的另外一名炮手则拿着搠杆将火药包捅到最里面,并压平压实。

    另外一名炮手接过炮弹后将它放进炮膛,一名炮手拿着搠杆同样将它压实。

    一名炮手将一根裁剪的整整齐齐的引信从跑眼里插入,另一名炮手用一把火钳夹着一块燃烧的红红的木炭将其点燃。

    其实按照后世拿破仑的做法,尼堪如今的十人一门火炮的配置还是有些紧张的,不过在不断演练、不断修正操典的基础上还是勉强能够对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