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1625冰封帝国 >

第349章

1625冰封帝国-第349章

小说: 1625冰封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多时,王松将府里剩余的四个丫环、四个小厮都叫来了,孙有田一瞅,果然都是面容姣好之辈,而彼等之父母一个个灰头土脸的、神情紧张地瞧着乡署的人和王松。

    其中一人正是李二愣,他的一个妹妹正在其中。

    “办公!”

    随着孙有田一声大喝,乡署里的人从里间抬出来一张长条桌子,桌子上堆着一些纸卷。

    “没想到竟然如此顺利”,王松的嘴角不禁露出了一丝笑容,顿时又想到,“古往今来,这天下,凡是当官的,就没有不贪的,有了这些小厮、丫头,我再奉上一些银两,此人虽是一个瘸子,不过姓孙,多半与大夏的国姓有些关连,何况他手下那啬夫叫孙德铭,肯定是与皇帝有关之人,咱又送人,又送银钱,今后”

    “王松!”

    一声大吼让王松这正遐想着的心思一下回到了现实,等他回过神来时,只见孙有田已经端坐在那张长条椅子的中间,左右还坐着两人,左边那人正是孙德铭,而右边那人明显也是一位老卒。

    只见孙德铭站了起来,手里还拿着一张纸。

    “王松,四十岁,代县人。二十岁那年袭了阳明堡百户之职,二十年来,先后侵夺堡里百姓上到副百户、下到普通军户、民户田地五千多亩!”

    王松一听,脸马上白了,他赶紧扑通一声跪下了,“乡长,冤枉啊,那些田地都是那些人借了本人的钱,无力偿还,自愿以田地偿还,并与在下在县里小吏那里办了买卖文书的啊”

    孙德铭没有理他,继续说道:“阳明堡自前朝洪武年间设置,迄今近三百年,已经由当初的一百户增加到如今的近六百户,田地,也有当初的两万亩增加到四万亩,抛开抛荒的一万亩,在册的有三万亩,其中上等的水浇地只有六千余亩,王松,这六千亩是否都在你的名下?”

    王松面色大变,这下他终于明白了,这些人一开始只找孙传库,这几日也不搭理他,尽找那些穷户唠叨,原来是在收集自己的“罪证”啊,不过自己这些田地可不是自己一个人挣下的,其中还有自己的祖父、父亲的功劳啊。

    何况,这些田地都是在县里有正式文书的,以前那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情,如今谁料理的清楚?

    “非但如此,这二十年,凡是被你瞧上的贫苦人家儿女,都被你以看病、借钱、帮忙摆平官司为借口,巧立名目,无一不被你逼得家破人亡,最终只得将儿女送到你府里”

    “这二十年,先后有三十名不足十三岁的男女孩童被你搜罗到府里,其中被你或者你的夫人、小妾欺辱致死的有二十人,如今只剩下这十人,可是事实?!”

    听到这里,王松突然心一横,他将头抬了起来,又恢复到以前的狠厉模样,眼神扫过一遍后,那些小厮、丫环以及他们的父母、兄弟都吓得瑟瑟发抖,除了那李二愣,倒是一反常态地与他对视着。

    他狠狠瞪了李二愣一眼,接着冷哼一声,“这样的事情,在整个代县都是寻常事,上到县令、县丞、主簿、典史,振武卫的指挥使、同知、佥事,下到与彼等有勾连的大小千户、百户、乡绅,没有一千也有几百,像我这样的还是小的”

    “何况,大凡办案,莫不在县衙,你等”

    “哈哈哈”,孙有田不禁仰天大笑,他突然指着一个小厮说道:“此人叫李二,几年前才十岁,你瞧上了他姐姐,姐弟俩都长得不错,你趁着他母亲生病的时候,借给他二两银子看病,当时办理契约时,欺负他们不识字,将利息由月息改成日息,结果到了还钱的时候,本息由三两一下变成三十两”

    “这李二家去县城告状,可你有契书在手,你父亲又是振武卫的世袭千户,与县令交好,自然告不赢,不仅如此,李二父亲还得了一个诬告的罪名被关入大牢”

    “李二家无奈,只得将家里的十亩上好的水浇地全部给了你,不过你并没有罢手的意思,在你的淫威下,李家只得将李二的姐姐送到你附上,可惜,就在去年,他姐姐就被你家夫人折磨致死,在此之前,奄奄一息的她被送回她家,李二家无钱治病,只得又将李二送到你附上供你淫辱,你说,这是不是属实?”

    “哈哈哈”,王松也是仰天大笑,“啬夫,啬夫大人,你可知此地是甚地方?”

    孙德铭不明其意,“甚地方?”

    王松冷笑道:“这是雁门关!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历来是民风剽悍之地,刁民层出不穷,这些泥腿子都是诬告!诬告!你想啊,若是我要赶尽杀绝,能有彼等的活路?还能在堡子里安安稳稳住下去?!”

    “何况”,到了这个地步,王松豁出去了,他决定将孙传库也拉上,“那孙传库,本来是本堡的一个泼皮无赖,这几年,为何大富大贵起来,难道都是靠自己得来的?哈哈哈,谁瞧得上他?!”

    “以前孙传庭高中进士后,这家势自然在本堡最大,这孙传库是他的远房亲戚,不过并不是嫡脉,也并没有人搭理他,何也?并非孙传庭实力不够大,而是亲疏有别”

    “只有到了大夏国崛起北境,且孙传廊咳咳,延熹郡王回过阳明堡一次后,这孙传库才嘚瑟起来,那时,大夏国还在北境,并没有了入关夺取天下的迹象,不过那时太原府的几大家豪商早已经同大夏国建立起大好的关系,到那时,这些商户才开始关注到孙传库”

    “孙传库虽然是孙传廊一脉,不过依旧是庶支,饶是如此,山西的商户依旧将他当做重要人物来对待,哈哈哈,乡长,乡长大人,你可知道这孙传库为何能在区区五年里从一文不名到腰缠万贯,名下甚至有高达万亩的田地?”

    孙有田冷笑道:“还不是你等这些趋炎附势之辈送的”

    “哼!”,王松也是冷哼一声,“整个阳明堡一共才三万亩田地,就算他孙传库是皇帝陛下的亲戚,可那时尚在关外,关内仍是大明的天下,像阳明堡这样的地方,莫说孙传库了,就算孙传庭在此,也不可能在短短五年里弄下一万亩田地!”

    这下连孙有田也有些沉吟不定了,眼前这人明显是将孙传库一起拉上,自己若只是办理此人,而不理会孙传库,不用说这堡子里的人也是不服的。

    “乡长!”

    门外突然传来一声大喊,孙有田一听,面上不禁露出了一丝为难。

    那正是孙传库的声音。

    孙传库,与孙传廊是一个曾祖父,与当今皇帝确实是一家啊!

    “嘎吱”,前院陈旧的院门被推开了,只见孙传库上身着,背着双手,还背着一捆藤条,后面则是一位年纪轻轻的大夏国七品文官。

    孙有田、孙德铭两人一见那文官,赶紧弯腰施礼。

    “阳明堡乡署乡长孙有田、啬夫孙德铭拜见县尊”

    原来这位七品文官正是上任不久的代县知县,最近一届大夏国开科取士名列前一百、原来的山西汉人移民后代,几年才二十五岁的令狐有令。

 第二十八章 暴风骤雨之一:土地啊土地(6)

    令狐有令环顾四周,最后将目光落到了王松身上。

    “王松,孙传库今日一早便到县衙负荆请罪,其实不用他自陈,本县早已经将县里的大小事等梳理得七七八八,代县名下六个堡子,其它都已经厘清,如今就剩阳明堡,你可知晓本县为何最后才将乡长等人派到这阳明堡来?”

    王松似乎抓到了一根救命稻草,眼前此人明显比孙有田等人更有威势,他跪着爬到令狐有令面前,“县尊,不管乡长等人的事,都是小的没有做好,不过这代县靠近雁门关,历来民风剽悍,太多狡猾刁民,彼等明明有足够的田地耕种,可又贪图士绅等人可以减免赋税,优免差役,往往将田地或寄到对方的名下”

    “或直接到县衙签订买卖契书,宁愿到大户人家做佃户或奴仆,为的就是免掉那些田赋或差役”

    王松说到“差役”两字时还故意将字眼说重了几分,令狐有令听到了也是一凛。

    原来的有明一代,其实田赋并不算重,不过在明末时分随着辽饷、剿饷、练饷的出现,以及在此基础上的似乎无穷无尽的加派,这田赋顿时立时涨到令人难以承受的地步,若是摊到往北京运送税粮等物资的差事,路上的粮食要自备、骡马要自备,还要穿越盗匪纵横的太行山,就算你将粮食成功运到崇阳门外,还要接受户部税吏的盘剥,用九死一生来说一点也不为过。

    大户人家还好一些,彼等读过书,有见识,请得起护卫,运气好的话能够打发掉太行山的盗匪,到了崇阳门外,还能用一早准备好的银钱打点户部的税吏,若是摊上寻常人家,醒目的早就抛弃家业跑掉了,懵懵懂懂的只有死路一条。

    其实王松的潜台词也很明白,代县这个地方,寻常老实人根本活不下去,留下来的无一不是有两下的,不过饶是如此,像他这样既有家势,又有后台,还与代县文武官员勾连甚深的人物才能最终脱颖而出,否则,就算你刁滑狠厉百出,也不能将阳明堡的大多数上田都弄到自己的名下。

    “大浪淘沙啊”

    令狐有令心里暗叹,前不久,山西布政使衙门终于将整个山西省的丁口摸清楚了,在天启年间尚有丁口八百万人,至此时只有五百八十万,流贼、瘟疫是丁口减少的主要原因,大旱反而是其次,幸好没有遇到清兵入关,以及后来的姜瓖反正之战,否则这丁口至少又要减少上百万。

    因为,在明末时分,一到大的战事,便到了大小军头们明目张胆、肆无忌惮祸害百姓的时候。

    也只有像山西这样民风剽悍之地还保留了如此多的丁口,若是放到河南以及江南一带,恐怕会减少得更加厉害。

    这些事情,出生于山西代县、后来逃荒到大夏的令狐有令自然清楚,他更清楚的是,逃荒的多是老实之人,留下来的多半是有些办法的。

    不过这些都不是王松开脱的理由,按照皇帝陛下的密旨,以及政务院的严令,在分田之前,必须要将那些为非作歹的土豪劣绅杀一批的,否则,也不可能将足够的土地收入官府囊中,再者,就算你强弄过来了,将来也是麻烦事。

    而眼前这位貌似忠厚的孙传库,实际上就是孙家少有的刁滑之徒,他能在短短五年时间弄到上万亩土地,除了别人的赠送,自己也是使了不少手段的。

    不过此人与王松不同,王松几代人都是阳明堡一霸,并且亲朋好友遍布忻州府以及五台、繁峙、代三县,行起事来自然嚣张跋扈,而孙传库却圆滑得多,它多半是采用暗示、威压的法子,明目张胆逼得别人家破人亡的事倒是没有多少。

    饶是如此,此人若是不能主动将家里的田地交出来,整个阳明堡的分田大事时肯定完成不了的。

    孙传库他自然处置不了,不过让这样一个人肉袒负荆来到阳明堡,示众的效果还是很明显的。

    果然,一见大夏国皇帝陛下的远亲竟然也肉袒负荆跪在地上,王松的气焰便很快就下去了。

    不过那王松祖送三代都是阳明堡的一霸,平素横行霸道惯了,此时一见这个状况,便知晓无论是县尊,还是乡长等人时准备要拿他来开刀了,这个架势,可不是仅仅将田地让出去就能了事了。

    他很快恢复了冷静,在县尊、乡长等人将视线转向那些丫环、小厮的家属时,他突然站了起来,还用力打了一个呼哨!

    阳明堡只是一个百户堡,自然规模不大,他这一唿哨,一看就是平素练过的,十分清亮激越。

    作为一个退伍的老兵,孙有田马上就反应过来了。

    “快关院门!”

    说完便扑向了王松,不过他终究腿脚不便利,被王松闪了过去,王松闪过去后并没有理会孙有田。

    他扑向了令狐有令!

    他是看出来了,院子里的几个人,只要拿下这位看起来文质彬彬的县令,自己至少在短时间里有逃脱阳明堡的机会,否则,若是落到这些人手里,就算不死也会扒下一层皮。

    当然了,院子里还有这许多人,他一人如何能办成大事?

    “哒哒哒”

    院子外面传来了一阵马匹疾驰的声音,没多久这声音便来到了院门外面!

    而此时,王松也从靴子处掏出了一柄短刀,他离令狐有令只有一步之遥!

    “砰!”

    就在王松想着挟持眼前这位县官,好让自己退到自己的家里,然后在家丁的保护下跑到五台山上时,眼前这位看似文弱的县官手里突然多了一个物件儿。

    一柄短铳!

    短铳射中了王松的大腿,而短铳击发的声音也让院外的马匹大声嘶鸣起来。

    “上墙!”

    这是孙有田的声音,此时,他的身边出现了三人,手里头都提着燧发枪。

    “砰!!!”

    这是院外王松的家丁撞击院门的声音,实际上,像这样的事情,在大明的时候,王松也干过,不过对付的不是乡长,而是下到百户堡的县衙典史,那时的王松因为牵涉到一件命案将典史招惹过来了。

    那典史是一名补缺的举人,年纪不大,刚刚做上典史时也是很想做一番事情的,当时所有的证据都指向王松,并且还有证据证明王松与五台山的盗匪有勾连,于是典史便带着十名衙役过来了。

    没想到当天晚上百户堡便遭遇了盗匪,盗匪“攻破”了堡子,将堡子里“洗劫一空”,当然了,像典史一行人天生是盗匪的大敌,自然杀干净了事。

    自那以后,就再也没有人来招惹王松了,何况王松还是大同总兵王朴的堂弟,在明末时分,武官正好又“跋扈”起来,于是那典史的事便不了了之,最后还是王松“含着热泪”出面出了一百两银子将典史、衙役等人收殓了。

    “砰砰”

    这次是火枪击发的声音,随着这声音的传出,至少有三骑被击落下马,不过此时院门已经被王松的家丁撞开了!

    一匹黑色的高头大马的闯了进来!

    一切都昭然若揭,王松的这些家丁自然不是普通的家丁,而都是五台山的悍匪,这些悍匪,以前都是王嘉胤的陕北“义军”流窜山西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