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明末之新帝国 >

第597章

明末之新帝国-第597章

小说: 明末之新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吴三桂说道:“末将明白。”

    刘布说道:“本帅知道,在尔等之中,还有许多人,有一些小算盘,现在本帅可以告诉尔等,金樽同汝饮,白刃无相情。”

    吴三桂再次磕了一个响头,说道:“末将明白。”他可不敢像茹太素那一个楞头青,还回了一句:“丹心报皇恩,勿避圣心焦。”

    刘布道:“既然来了,刚好到了饭点,咱就一起去吃个饭吧?”

    吴三桂恭恭敬敬的说道:“谢大帅赏饭。”

    刘布这时候走了下来,他将吴三桂扶了起来,说道:“谈不上赏,大家一起合作,共同富贵。”

    刘布领着吴三桂等人,来到了华夏军的饭堂,一起吃饭,所到之处,所有的士兵都对刘布行礼。

    刘布虽然是在军营之中,这里是十分的安全,没有任何人可以威胁到他的安全,但是他依旧穿着那一身令人望而生畏,威风十足的铠甲,这是因为他知道自己的气场不够,威风不足,必须用这些东西来加强自身的威严。

    果不其然,士兵们看见了他这一副行头,那是十分的敬畏和敬仰

    刘布来到了饭堂之中,像普通的士兵一般,排队去打饭。

    吴三桂是一个精明人,既然刘布不说话,他就跟着在刘布身边吃饭,刘布打什么,他就跟着打什么,亦步亦趋,刘布随便找了一个地方做,坐了下来以后,吴三桂也身边坐了下来,一起吃饭。

    刘布道:“是不是有些失望,华夏军没有什么军官馆,更无山珍海味,将领跟普通士兵们一起吃饭,军官们吃什么,士兵们就吃什么。”

    吴三桂说道:“不敢!”

    平心而论,华夏军的饭堂很好,但是这些明军的将领,个个都是地主小老板,有的是钱,他们吃的更好,但是这些普通士兵就不同了,即使是家丁兵,也都没有这般的吃法,没有这般好的福利待遇。

    但是他看见所有人都是如此,连刘布刘大帅也是在普通的饭堂里面吃饭,他们也都不敢造次,甚至还有人说道:“与士兵同甘共苦,这是古代名将之风也!”

    。

 第922章惊天巨变

    吴三桂知道华夏军这一种福利政策,对军官吸引力不大,但是对于普通的士兵来说,那就是不得了,简直就是梦寐以求的幸福生活。

    吴三桂可以肯定一点,如果让士兵们享受了这种福利待遇,就算被收了心,他们关宁军想再控制这一支部队,这就难了。

    关宁军的高层,都是一群人精,他们也都明白这一点,他们也都知道,如果让华夏军给这些士兵们发放粮响,就断了军官们的财路,以后再想私人拉拢这些官兵,这就难了,人心散了,队伍就不好带了。

    但是他们可以拒绝吗?归顺华夏军,这是大势所趋。

    在锦州方向,那是虎视眈眈的孙传庭部,在关内,在以前他们还会有大明作为后盾,只是现在华夏军从天津卫登陆,可以这般的说,一切大局已定。

    吴三桂还是相当的欣慰的,刘布没有对他另眼相看,也没有对他这他们岐视,而是独立的划给了他们一个防区,给的就是华夏军诸位大将同等的待遇,到了这一个时候,他们才加入了华夏军,他们不敢要求获得什么优厚的待遇,只求不被针对就好了。

    看到了刘布,吴三桂认为此人乃是枭雄之才,喜怒不形于色,威严而又强势,对部队有着很强的掌控力,投奔这种人,他们不会吃亏,以后的富贵有了保障。

    而且吴三桂暗中的观察,华夏军是一支刚崛起的部队,他们士兵跟军官都是一样,充满了斗志,吴三桂就没有看见过一支部队的士气会这么的高。

    部队拥有这么高的士气,这拿着刀枪,都可以成为天下雄狮,而他们装备的又是天下之中最为强大的武器装备。

    吴三桂算是识货的人,他知道一支军队之中,火器的比例越大,战斗力就越强。

    要知道当年纵横天下的戚家军,其实就是一支半火器的部队,但是其后,因为大明贪污腐败,所制造出来的火器根本都不能使用,这才令大明的火器部队,走向了没落。

    而华夏军,几乎是一支全火器的部队,这支部队战斗力有多强?才两年的时间,就打下了大明的半壁江山,来头十分的凶猛,非常的厉害。

    也就是因为华夏军来头如此的凶猛,如此的厉害,给他们以及其强势的感觉,不追随他们,只能够像他们传檄天下令中所言:“反我者,自蹿塞外,以免千刀万剐。”

    吴三桂追随刘布,吃完饭了以后,刘布就带着他再次进入的帅营,把他介绍给另外的这些将领们认识,然后再一次分配的任务,便打发吴三桂回去了。

    如果是刚来的时候,见到吴三桂这种名人,刘布不免感到稀罕,但是经历的多了,见识的太多太多的名人,这些都是历史上的名人,他已经没有这方面的惊喜感了。

    现在在刘布的眼里,不是朋友就是敌人,如果是朋友,那就是并肩作战,共谋富贵,如果是敌人,无情铲除。

    刘布现在也是踌躇满志,他现在指挥的军队,虽然才数万之众,但是各路援军陆续的抵达,他们也都初步的完成了对京城的包围。

    现在基本上已经可以判定,京城之中,已经组织不出可以跟他们一较高低的军队,对方除了城墙可以暂时抵抗华夏军的刀锋之外,就没有别的办法。

    现在的刘布,都接到了消息,那就是洪承畴和杨嗣昌,先后接受了华夏军的条件,正式的进入了济南城,跪在刘远桥的面前,向刘远桥宣誓效忠。

    大明三大重兵集团之二的洪承畴部,杨嗣昌部,正式成为了华夏军的一员。

    这一个消息传了出来,称得上是晴空霹雳,如雷贯耳,轰动天下。

    别的不说,南路军的朱燮元部,听说了这骇人听闻的消息以后,亡魂大冒,惊骇欲绝,他们本来已经占领了泰安,前锋已经直接地抵达了济南南门。

    但是他们在听到这消息以后,马上狼狈而逃,退回了泰安,在退回了泰安以后,马上又迅速的往兖州府方向撤退,一路丢盔弃甲,惶不可终日有如丧家之犬,凄惨至极。

    这时候,即使朱燮元是见惯了大场面,见惯了大风大浪,此时他也都是惊疑不语,惶恐不已。

    杨嗣昌部、洪承畴部的兵力,俱在他之上,作为围剿山东三鼎足之一,三鼎足,三去其二,不塌才怪。

    可以这般的说,如果他不迅速的撤出山东,让对方回过神来,只怕会把他们都留在这里了。

    朱燮元就是一个知兵之人,他在听说刘布从天津卫登陆以后,他就知道局势要迅速的崩溃了,天要塌了!

    如果他们能在短短的几天之内,攻下了济南,还有回天之力。

    但是他们能够在短短的几天之内,攻下济南,这就跟能铲平泰山都没有什么分别。

    朱燮元还派出了使者,迅速的跟杨嗣昌和洪承畴联系上,希望能跟他们连共同密谋,用尽了所有的兵力,不惜一切代价,往济南进行攻击,说白了就是想把七十万人都派上去,对济南进行致命一击,如果能够攻下济南府,活捉刘远桥,他们就可以死里求生。

    但是他万万没有想到,洪承畴和杨嗣昌,在听说敌人从天津卫登陆以后,就完全没有了斗志,一下子就垮了。

    当统帅都没有了斗志,一下子都垮了,其他的人也就更加的支撑不住了,他们几十万人的军队,居然在短短的几天之内,就宣布向对方投降……。

    而更令朱燮元感到绝望的,就是前去劝降洪承畴和杨嗣昌的,不是别人,居然还是名闻天下的静云公,像静云公这种人,居然都为刘远桥所用,大明真的是黔驴技穷,无以为继了?

    为了保证大明的最后一点兵力和血脉,朱燮元也都别无办法,只能够迅速的撤退。

    马啼南去人北望,众将士相顾无言,泪流满面。

    朱燮元跪地悲呼:“皇上呀……!

    在山东,他们是无法立足的了,他们在山东实行的是以战养战,就食于敌的政策,这种政策确实是可以给敌人以巨大的打击。

    但是也都令他们民心尽失,他们所到之处,处处被当地的百姓敌视,他们打着官军的旗号,却连贼兵都不如,当地的百姓对他们恨之入骨。

    朱燮元就知道,实行这样的政策,其实就是把这些百姓都往华夏军那里推,朝廷要在这里收拢民心,这就难了。

    当时朱燮元还在想,这都是小事,只要能够打败敌人,击垮刘远桥,民心散了,可以继续的收拢,继续的收买,多花几十年的时间,就好了,只要大明还在,天下还在,就不怕。

    现在好了,敌人的前锋部队,突然出手袭击京城,京城危在旦夕。

    他们几十万大军都没有办法及时回防,坐视大明被斩首。

    在此之前,许多人都认为,在北方,大明是占据有优势的,他们是属于进攻的一方,七十万大军,浩浩荡荡攻入山东,好大的声势,轰动天下。

    这令天下各大势力,都停止了自己手上的军事行动,坐看大明与华夏帝国之间的这一场总决战。

    因为他们都担心,双方正在决战的时候,不知道鹿死谁手,他们提前的站队,很容易就会站错队,押错宝,那时候后果是很严重的事情。

    很多人都认为,这一场激烈的,惨烈的大战,会旷日持久,他们有的是时间,静观其变,坐收渔翁之利。

    有人认为,华夏军会惨胜,也有人认为,大明会取得胜利,但是从来没有人会想过,大明败得这么惨,败得这么快。

    前一刻,还风光无限,出动几十万大军,围剿敌人,转眼之间,他们的大军,就烟消云散,这一次大战,就是大明朝最后的拼死一博,垂死挣扎,这一次也都没有办法击垮敌人,大明就真正的没有办法了。

    朱燮元部就像丧家之犬一般,从济南城下败退,退出了泰安,迅速退向河南

    朱燮元就知道一点,如果他们不及时的撤退,等待他们的只有死路一条。

    这样子的剧变,朝廷的君臣,还不知道,还被蒙在鼓里,这样的消息,可以说是轰动天下的消息,几天就传遍了大江南北。

    但是京城因为被华夏军封锁,消息其的滞后,根本就不知道,形势已经发生了如此骇人听闻的巨变。

    在京城官员的眼里面,现在的北京城,虽然被围,但是他们也都发出了勤王召令,天下各路兵马,都会迅速的入京勤王救驾,杨嗣昌、洪承畴部大军,会迅速的回防,这么多大军回来,刘布除了逃跑,就没有别的选择。

    当然这也是他们一厢情愿的想法,可能也是他们别无选择的想法,因为他们总不能想着,现在就开始投降吧?

    当然现在有许多人,已经发现大明不妥了,已经打定主意,改头换面,另投明主了,这就是崇祯皇帝下令早朝,却没有什么官员前来。

    这些官员,大多数都机灵的称病不出,皇帝哀叹不已,哪里有这么多人有病,这些人都成为了墙头草,随风倒了。

    如果是往日,他早就下令锦衣卫,去把这些人都抓拿了,通通的投进诏狱里面,但是今时不同往日,他甚至能使动的锦衣卫都不多。

    。

 第923章回天无力

    看到如此凄凉的局面,崇祯皇帝几乎急得哭了出来,他哀叹道:“何至于此!何至于此。”

    崇祯皇帝万万没有想到,堂堂的大明帝国,竟会有今天如此凄凉的局面。

    十年前他登基为皇的时候,可是意气风发,立誓做一个中兴大明的圣主。

    十年过后,他没有中兴大明,反而令大明陷入了将要崩溃的局面。

    如此惨烈的场面,不是他所能想象的,现在的大明有多么的凄惨?名义上他们还拥有北方七个行省之地,也都拥有百万大军,但是最为惨烈的地方就是,他们的百万大军在外,而他们最为核心的京城,却被敌人包围,团团围困,破城就在旦夕之间。

    崇祯皇帝本来是计划早朝的,但是看到了这样的场面,他也都感到了绝望,大臣们都不来,他也都没有办法。

    崇祯皇帝就问王承恩:“朕可曾辜负过这些官员,国难当头,这些人居然做了随风草?”

    皇帝如此哀伤,如此绝望的说出了这样的话,王承恩也都感同身受,他是真正忠于崇祯皇帝的人,君忧臣辱,君辱臣死,他现在也是到达了哀莫大于心死的地步,王承恩他不知道如何作答。

    许建强则愤愤不平的说:“皇上从来不曾辜负这些当官的,皇上每天只吃几个小菜,穿破烂的衣服,这些大官哪个不是锦衣玉食,大鱼大肉,国难当头,个个就当了墙头草,随风倒,无耻的小人,不当人子,微臣这便令锦衣卫去把他们一一的逮捕,就地捕杀,以儆效尤。”

    崇祯皇帝伤心的说道:“这样子做有用吗?人心崩坏至此?又岂是几个人的问题?”

    直到此时此刻,崇祯皇帝还是没有明白,他到底哪里做错了,怎么会就会令天下和江山陷入如此悲惨的局面之中。

    不单止崇祯皇帝不明白,就连他的亲信王承恩、许建强等人,也都不明白,他是一个好皇帝,他爱民如子,忧国忧民,从不贪图享受,连美色他都不喜欢,就扑在了朝廷政事之中,希望能够做更多的事情。

    然而江山却崩坏到了极点,内忧外患,万般皆来,而刘贼的崛起,更成为了压垮大明的最后一根稻草。

    一时之间,整座皇城陷入了灭亡的凄风苦雨之中。

    他们之中,就连最为乐观的许建强,也想不到,形势崩坏的如此之快,前一刻他们还风光无限,下一刻他们就陷入了兵败之国之地。

    皇帝在御书房之中,自艾自怨,无心政事,许建强和王承恩本人,也都没有办法。

    许建强没有办法,不知道如何的劝皇帝,只好走出了皇城,回到东厂,他在想,该想出一个什么样的办法,这才可以挽回败局。

    别人都已经认命,已经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