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明末之新帝国 >

第675章

明末之新帝国-第675章

小说: 明末之新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失望透顶,估计往东宫里面送的补品,得按车来算了。

    这玩意偶尔吃点,非常的好,可以调剂生活,如果整天都在吃,天天都在吃,那简直就是要命的事情,刘布就是吃多了这种东西,感觉到都有点不太舒服了。

    不过刘布身为太子,刘家集团的二号人物,他想什么都不理,就过着舒心的日子,这是不可能的,毕竟皇族人口如此凋零,很多事情,还是要他们亲自出马去做的。

    第二天,刘远桥颁下旨意,命令由刘布负责筹备皇家军校,这军校分为陆军学院和海军学院两大学院,主要就是培养专业的军事人才。

    这一个建议,本来是刘布早就上书了,但是朝廷一直搁置着,因为朝廷一直在用兵,也都抽不出时间来做这些事情,但是现在天下逐步太平了,他们不可能通过战场上来培训合格的指挥人员,那只能先选择在学院方面进行培养,然后再下放到部队那里去实习,这几乎是别无选择的办法。

    连刘远桥都意识到了一点,如果战争结束以后,他们和平年代,是很难以培养出合格的军官。

    像在大明的那种体制之下,是很难以得到足够的满足于战场上需要的军官,所以他们改革,通过培养的方式获得。

    这一个建议,一开始是刘布提出来的,提出来以后,因为种种原因而没有办法实现,刘布都以为,朝廷已经是忘记了。

    那时候刘布雄心勃勃,要为刘家军打造成为一个正式而又庞大的团队,但是自从他决定韬光养晦以后,这些事情他就不再推动和关心了,连军队他都不管了,更不用说为军队培养军官方面的事情,现在的华夏军已经自成体系,军中也有无数的能人,也在逐渐地把这一支军队变强和完善。

    谁知道他老爹在此时旧话重提,重新提出了这一件事情,并且由刘布负责。

    刘布他知道,这是他老爹对他韬光养晦最大的认可。

    刘布他是有意思韬光养晦,也无心争权夺利,先把天下让给父亲,等到了自己的时代的时候,再走出舞台。

    刘远桥对此应该是非常欣赏,非常认同的,但是并不代表他就完全的接受了儿子的这一番好意,这就意味着他对儿子的猜忌,容易给别人以利用和挑逗的空间。

    刘远桥自问他跟儿子之间没有隔阂,没有矛盾,不存在什么利益冲突,天下都是老刘家的,也是他们父子抢回来的,大家都有份,大家都可以掌管,如果刘布像前朝太子一般,夹着尾巴做人,连什么事都不管,这传了出去,别人会怎么想?

    刘远桥也充满了自信,他可以处理好父子之间的关系,自己儿子,没有必要完全夹着尾巴做人,他按部就班做好他的太子就好了。

    刘布在行军打仗方面相当的出色,天下名将不是吹牛吹出来的,而是打出来的,但是在行政管理方面,还有欠火候,这都需要时间的积累,就让他慢慢学习,慢慢积累好了。

    刘远桥他始终认为,这天下最终还是要交给刘布,现在也就是不可能完全干涉他对政权的染指,但是必须让他学习这方面的事情,以防止有朝一日必须承担责任的时候,他什么都不懂。

    作为当朝的太子,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他应该有的权利,应该有的待遇,还是应该有的,让他负责筹办军校,为国培养更多的人才,也为他自己培养更多的人才,等到有朝一日,他登基为王的时候,身边也有可用之人,不至于临急抱佛脚。

 第1044章大分红利

    刘远桥所做的安排,还不止这一步,在下了这道旨意以后,同时又下达了第二道旨意,命令刘布前往莱州,负责筹建登莱直辖府。

    登莱直辖府是刘远桥的一个构想。

    刘家就是莱州本地的巨府,同时此地也是他发家龙兴之地,可以说有重大的意义。

    自古以来,帝王的故乡,都是龙兴之地,天下的根本,要大举建设的。

    想当年朱元璋当了皇帝以后,硬是将凤阳这一个小地方,建造成了一个中都凤阳,本地等级地域不够分配,就把江淮地区最富裕的几个府,都划给了他来管理,成为天下第一府,而且还在这里仿照都城的规模,新建了一个巨大的都城,据说朱元璋,是有意思准备迁都至这里的。

    正如西楚霸王所言,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把国都建造在中都凤阳,也是非常风光的事情,但是终究因为种种原因,未能成行,但是中都凤阳的地位,却提升了起来,这里有他的祖陵,也有各种各样的圣地。

    现在刘家发财发迹了,也忍不住有这方面的动作,刘远桥早就有这方面的想法了,但是因为一系列庞大的军事行动而暂时搁浅了,现在抽出手来,就要开始在这方面动手了。

    刘远桥的意思,是将家乡建为直辖府,直接由朝廷掌管,就是把整个东三府的青州、莱州、登州三府之地,并为一个府,在这里建造一座新的都城,建设皇宫,名曰东都,如果刘远桥回来的时候或者是闲暇无事的时候,就来东都这里暂时居住。

    同时也都大举的兴建皇陵,既然刘远桥已经把祖宗三代,都封为皇帝皇后,那么他们的坟墓,就由以前三品官员的规格,升级为皇陵,所谓陵者,开山为陵,说白了就是要新建一座巨大的宫殿群和地宫群。

    这些都是势在必行,理所当然之事,历朝历代的开国皇帝,坐了天下以后,都会做这些事情,他们认为,他们能够做夺取天下,当上了皇帝,全靠祖宗的保佑和坟墓的风水,这些东西可是重中之重,连刘远桥都不能免俗。

    刘布就不知道刘家以前的风水是怎么样的,据他所知道,他们家的祖坟,也是在太公发迹以后,才从重新兴建的,一开始是按照七品官员的规格,他们家的风水,应该就是很好的,但是也没有好到,后来全天下的人都说,刘家的祖坟其实是埋在了龙脉之上的地步。

    如果不是祖坟埋在了龙脉之上,也都不可能发的这么兴旺,这么快,刘布他不相信这套,不以为然,而刘远桥则深深以为然,认为全靠祖宗的保佑,才有今天的兴旺,所以命令刘布在祖坟的基础上,新建皇陵,这可是一项投资巨大的工程,初期资金投投入百万。

    既然刘布不想参与朝政方面的管理,与皇帝产生矛盾,干脆就把他打发来老家,让他兴建东都,新建皇陵,建造由朝廷直接管辖的登莱直辖府。

    这是一项浩大的工程,必须有一位皇族中人前来主持和掌管,才能放心,这要投入很多的资金和材料,人力物力更是不计其数,没有一位顶级的重臣在此坐镇,未必就能够协调各方面的资源。

    同时也是对刘布的一种锻炼,他不想参与朝政的管理,但是还是必须接受这方面的培训,干脆就让他来到这里,把这一块地方划给他,让他来管理,看能折腾出什么样子来,这里距离京城很近,父子要相见,也都容易,并且如果有了什么事,刘布也可以迅速的反馈,刘远桥有什么指示和要求,也可以迅速的传达出来,相当的方便。

    刘远桥已经考量己久,才决定搞这一项事务的,本来他是想把这些事情交给他堂弟刘远山,由他来负责,但是刘远山对此兴趣不大,还是喜欢呆在京城里面。

    所以他才会把这一项任务,交给刘布,这可是非常重要的一项事情,刘布看见皇帝下了几道旨意,心里感到有些惊讶,也有些暖洋洋的。

    他可知道老爹肯定是明白他的意思的,这父子不想冲突,只能是选择这样子的方式,刘远桥算是默认了他的做法,同时也给也对他的做法给予了奖励,毕竟刘远桥是要把皇位传给这儿子的,还是要对他有所照顾。

    郑紫宁看到了这道旨意,她倒是有些惊讶,她说道:“这会不会是老爷子的试探?”

    在公开的场合,他们称刘远桥为皇帝,在私下里则称之为老爷子,当然是完全无人的时候,在有外人的时候,还是称为皇上的。

    刘布说道:“试探什么?有什么好试的,江山毕竟是老刘家的,只有老刘家的人才能够坐天下,他不这样做,又有什么别的选择?而我们刘家的祖陵,也是要修一修了。”

    刘布对于新直辖府,他是有些感兴趣的,东三府就是十分富裕的地方,如果把整个地方变成了经济特区,带动本地的经济,这将令本地更加富裕。

    他们作为莱州子弟,既然坐了天下当了皇帝,离不开家乡老百姓的支持,现在依然是如此,老刘家吃肉,别人喝汤,也得给别人一点好处才是。

    他们可不能学朱元璋,自己当了皇帝,在家乡里面大修皇陵,建造都城,却是把家乡的百姓折腾得不轻,正所谓当地的老百姓唱的一首儿歌:“说凤阳,道凤阳,自从出了个朱元璋,十年倒有九年荒。

    当地是出了一个皇帝,但是却像耗尽了本地的元气,耗尽了本地的精华一样,当地权贵是多,富户也多,但是老百姓却是风不调,雨不顺,大多数都吃不饱饭,日子过得不好。

    而刘家坐了天下以后,想的事情,也是想如何做出一些事情,回报本地的老百姓们,刘远桥能坐天下,是离不开东三府老百姓的全力支持,因为有这一地区老百姓的支持,这才令他们迅速的强大起来,集结大量的力量,跟明军争夺天下。

    现在他们已经坐了天下,就是要大发红利的时候了,至于这红利该如何的发,这就不好说了,总不能每个人都发钱,总不能每个人都封一个官吧?这一个重任,就交给了刘布,刘布是这方面的行家里手,如果由他来处理,相信他会妥善的处理此事,把这一切都搞得妥妥当当的。

    因为刘布在以前,就已经提过这方面的问题,这样的建议,也十分对了刘远桥的胃口。

    刘远桥一直都是十分爱惜自己的羽毛,(这只是他自己的一种认为,在别人的眼里,刘远桥其实就是一种重利的枭雄),但是有一点却是真的,他对身边的人,相当的不错,对家乡的老百姓,也都相当的不错。

    要知道在浮山一代,刘家的地占了五成以上,但是他们每年所收的租却是最少,在灾年的时候,还会减免,还会回馈给老百姓,当地的老百姓对他是非常感激,在当地的威望非常的高。

    再后来,他担任登莱巡抚以后,也把这些政策推广到了全地区,让大多数的老百姓都得到了实惠,刘远桥他为什么会获得本地老百姓、乡绅的支持,自然就是因为他这种政策,大家一起发财的政策,才是令他们立足的根本。

    他们已经当了皇帝,富有四海,自然就是进一步发放福利的时候。

    别人心里面会不会如此的期盼,刘远桥他不知道,但是刘布父子他们却觉得有一种众望所归的荣誉感,当然就是到了发钱、发糖的时候了,所以派出太子刘布前去老家,以太子之尊兼知直辖府,这也是情理之中,许多人都认为这没毛病。

    在第二天,刘远桥就着召集了三品以上的官员,在军处集合,一起开会,听取刘布关于登莱直辖府的一些构想。

    一开始,很多官员是持反对的态度的,因为国家刚刚才统一,百废待兴,需要用钱的地方非常的多,现在还有许多老百姓在挨饿,也有许多地方是处于非常贫穷的状态,国家集资开发一地,并非良策。

    天下人者,不患寡而患不均。

    不过当他们听刘布在解说,除了皇陵和皇宫部分需要朝廷的拨款以外,其他的资金,都是自己筹备,不会让朝廷拔银子,只会需要一些政策。

    需要政策的话,那还不是一句话的事情,天下就是老刘家的,刘布跑去家里面回馈槡梓,该怎么样搞,就怎么样搞。

    这是赢得了朝廷诸臣一致的赞同,这些大臣们心里面还在想,这老朱家的内帑里面,有钱到了这种地步,居然还不用国库的钱,自己拿钱出来。

    皇帝有钱,这是大好事情,意味着大家在困难的时候,可以往这方面伸手。

    这一场朝会,刘布得了他所谓的政策上的支持,那就是获得了十年免费的特权。

    当然这所谓的免税,并不是这一块地方就完全不用收税,而是取之于彼,用之于彼。

 第1045章顺利通过

    大臣们在听取刘布关于直辖府的建议时,大臣们最为关心的地方,就是担心要投入巨资。

    这是用眼就看得到的,新建一座巨型的城市,一座皇宫,还有皇陵,这得花多少钱?华夏帝国收入很高,是大明的几倍,但是也架不住这样子的巨大的开支?国家要用钱的地方也多。

    而刘远桥因为自身原因,他又不想像朱元璋一样,大举征召天下的老百姓负徭役,免费的为朝廷干活,这就意味着他们的成本将进一步的提高。

    在大明一百两银子能做完的事情,在这里可能就要四百或者是更多。

    大臣们对于皇帝新建一座新的直辖府,一座新的皇宫,他们是敢于反对的,因为这是可有可无的东西,这紫禁城它不香吗?南京皇宫不香吗?

    但是没有一个大臣敢反对皇帝重修皇陵,如果皇帝要重修皇陵,你们这些人都大力的反对,都不知道你们在想什么,是不是想造反?这叫图谋不轨!

    皇帝就要把你给灭了,都是一句话的事情,所以皇帝一句话要修陵,大臣们就算是从牙缝里面抠出来,都得把银子抠出来,这事是绝对不能停,绝对不能耽搁。

    历朝历代的皇帝,基本上在登基的时候,就开始修自己的皇陵,这好像是从秦始皇的时代树立的传统,赢政当上了皇帝以后,就开始造自己的皇陵,大造特造,直到自己死为止。

    而后来的汉武大帝,也是如此,这就成为了历朝历代皇帝的惯例,前朝皇帝祟祯,他为了省钱,没有及时的修皇陵,而且也因为信了钦天监的话,说没有好日子,结果到最后要用的时候,根本没有,这就尴尬了。

    新朝的皇帝,是不可能花巨资为前朝皇帝制造一个金碧辉煌巨大的皇陵,如果有,不妨拿来用,因为皇陵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