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明末之新帝国 >

第682章

明末之新帝国-第682章

小说: 明末之新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以前他们每次损失人手以后,就会派兵前往白山黑水之间,去捉生女真补充。

    但是现在的生女真人,都已经开始害怕跟他们进行合作,并且知道建奴的人头值钱。

    不等他们来主动的袭击生女真部落,反而他们攻击建奴的村庄,袭击他们的部落,这令他们鹤唳风声,草木皆兵,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孤立的地步。

    其实华夏帝国是对后金国实行的极其严厉的封锁政策,在其封锁之下,后金国再也没有办法从华夏帝国境内,获得物资的补充,得不到一块铁,一颗粮食,有钱都买不到,也没人敢卖给他们。

    以前还有蒙古部落的人,总是这些东西卖给建奴,因为这可以轻易的获得极大的利润。

    但是自从华夏帝国攻破了察哈尔部落,踏平了白城以后,草原上的部落,对华夏帝国是畏惧万分。

    华夏帝国痛恨和敌对一切向建奴输送物资的人,把这定为死罪,不论对方是谁,只要把粮食和布匹等物品到卖给建奴,就是华夏帝国的敌人,不可原谅,不会接受其投降。

    在这种策略之下,真的是没有人敢卖东西给建奴,让他们没有办法从外面获得任何的补充。

    其不知不觉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孤立之中,这样子的局面,令他们处处受敌,四面楚歌。

    华夏军数路大军,步步逼近,他们稳步的推进,所到之处,将建奴在当地的势力,连根的拔起,这里可算是建奴的主场,他们主场作战,而华夏军则是劳师远征,但是建奴在对上华夏军的时候,可是没有占上任何的便宜,处处的被动,处处的挨打。

    面对逐步推进的华夏军团,建奴高层小庙失火……慌了神。

    本来皇太极他在后金国之中,乃是大权独揽的,但是当他打败了一系列的大战以后,再也没有底气,再也没有权利敢乾纲独断了,而是把权力,分享了其他的各大贝勒。

    这是来自于下层建奴们的渴望,他们认为,恢复开国之初时的那种四贝勒辅国,群策群力、集思广益的做法,才是最好的,面对这种趋势,皇太极也无可奈何。

    因为他现在也知道,现在就是生死关头,如果不能够打退敌人,他们争到了再多的权利,也都没有用,在华夏军兵临城下的时候,他们就会家破人亡,一无所有。

    华夏军对待他们的政策,极其的残酷,不留余地。

    这令他们也都不心存幻想,也让他们知道,除了拼死一战,别无选择。

    其实华夏军队对建奴的政策,也不算是特别的残忍,这其实跟后金军队对付大明人的手段,基本上都是差不多。

    想当年,后军国的马队所到之处,城市变为了废墟,村庄变为了荒野,平民百姓,不是被杀死,就变成了奴隶。

    只是现在以彼之技,还施彼身,现在遭殃的是建奴而已。

    虽然他们还占领了半个辽东地区,这还是辽东的核心和关键之处,但是却给不到他们任何的安全感和优势。

    这一片土地,虽然十分的辽阔宽广,十分适合他们打游击战和运动战。

    但是在对上这些华夏区的时候,他们没占任何便宜,而是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

    一系列的“胜利”以后,斩下华夏军上万首级,他们退至沈阳。

    而敌人的大军,泰山压卵一般的推进过来,所有的建奴人都知道一点,华夏军大军推进至沈阳这里,就是他们丢失这一块土地之时。

    这令他们十分的惊恐和害怕,连夜的召开的紧急的会议,共商大计。

 第1055章不得不打

    最高会议才刚刚开,皇太极感到了绝望。

    因为几乎所有的将领和贵族们,都同意了撤退,他们没有死守盛京之心,因为他们知道不是对手,现在守城跟以前已经完全不同了,对方把红衣大炮拉上来,他们除了被轰成渣,就没有别的选择,放眼建州,哪里有这么多的人命供消耗?

    更重要的是,没有了战斗的勇气,作为冷兵器部队,没有了勇气,这场仗你就输了五成,这场仗还怎么打?

    如果是以前,他们见机不妙,迅速的撤往辽北,撤往建州的深山老林里面,就可以让对方长鞭莫及,但是现在不同了,现在的华夏军拥有很强的后勤保障能力,他们有能力往这建州投送兵力。

    如果是明军,只能一步一个脚印,从辽镇打到建州,中间要穿越许多地方,会给他们造成很大的困难。

    但是华夏军是不同了,他们完全可以走水路,从图门江登陆,然后直接攻击他们的老巢。

    华夏军连续几次登陆作战,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也令这种战术广为推广,也都令其他的各大势力,开始对大型的码头进行重点的防备。

    因为只有大型的码头,才可以供军舰装卸物资,才能够实现这一种攻击方式。

    唯一令皇太极感到欣慰的就是,图门江沿岸,都没有一个大型的可供他们大规模装修物资的码头,但是令他们觉得坑死人的就是,华夏军同样可以派出轻型的船只,对这一带进行攻击。

    也就意味着他们的老巢,随时处于华夏军的攻击之下,这令他们非常的头痛。

    所以皇太极他算是明白一点,即使退回了建州,也不见得就是安全,他们就算是逃到了天边,华夏军也会追上,但是眼前全力以赴的死守着,也都不是办办法,真真正正的进退两难。

    现在都令这些满洲贵族们十分的恐惧,十分的为难了,他们现在开始有点后悔,不应该当初对明人那么的狠,那么的绝,现在的华夏军,用同样的手段在对付他们,他们称之为: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华夏汉和大帝刘远桥更声称:无人可杀害汉人而不受惩罚。

    而且华夏军,把他们列为叛党逆贼籍,列为不可接受投降的那一类人。

    华夏愿意跟关外的各大势力、各大部落合作,跟他们做生意,接受他们的投降,甚至他们接受投降的话,还会获得华夏帝国的封赏,承认他们对某一个地区的特权和势力范围。

    只有他们断然的拒绝了建奴的投降和议合的要求,即使他们派出了使者求和,直接就把他们给砍了脑袋,华夏方面是公开的宣布,建奴是他们不会接受投降的一个势力。

    这令皇太极非常的愤怒,非常的生气,凭啥不跟咱们议和?凭啥不跟咱们合作?你刘家不也是背叛大明起家的吗?大家都是反贼,老大不笑老二,凭啥就不接受咱投降,凭啥就敢鄙视咱们?

    是的,华夏军是背叛大明,谋朝篡位,而获得的皇位,但是他们对于忠义,也都非常的看重,虽然他们是出生于叛军,但是他们对于叛臣却极度卑视,特别是建奴,他们绝不接受对方的投降。

    这还不是太子刘布在策动,而是刘远桥在策动,刘远桥认为,当年的建州女真人,己走投无路了,在大明的收留下,才有了活命的机会,才有了生存的空间,在获得了大明的保护以后,才有喘息之机,繁衍生息,最后居然敢造大明的反,这种例子开不得,要不得。

    虽然中原皇朝对于关外广阔的部落和众多的游牧民族没有很好的治理办法,更不能将他们全部都杀死,但是有一点是十分的明确的,那就是既然敢反,就得杀,谁人敢冒头,谁就得杀头。

    建州卫受皇朝之大恩,居然敢造反,造成了大明内外交困,所以绝对不能接受他们的投降,这种敢于冒头和冒犯中原皇朝的权威的,一律必须砍头。

    华夏帝国是在推翻大明的基础之上建立的王朝,但是他们对于大明其实没有任何的深仇大恨,甚至在上层的统治者之中,对于大明许多的东西还是欣赏和赞美的。

    刘远桥其对大明的公开评价就是:有明二百七十年,不割地,不和亲,天子守国门,君皇死社稷。”

    在他们完全的夺取了天下以后,对于明朝的宗室都没有赶尽杀绝,而是采取了优待的政策,只要心向华夏,不从事反他们的政策的,基本上都会获得他们的礼遇,有活命的机会。

    这跟许多皇朝里面,对于前朝的臣子,赶尽杀绝,完全不同,华夏帝国也都完全的继承了大明帝国的霸业,认为大明帝国的所有权力和领土,都是他们的,是属于他们的,必须拿回来,所以对于叛逆的建奴,他们就非常的愤怒,非常的生气。

    这也是要树立一个样板,树立一个典型,给其他那些敢于冒险,敢于造反的人一个警省,没人可以造反,谁人敢乱来,就是畜牲,这是没有任何的人情可讲。

    因为这样子的政策,是刘远桥亲自制定的,朝中无人反对,也无人敢反对,所以对建奴的政策就是定了。

    虽然他们会因此而花上许多的钱粮,很多人觉得不值,但是刘远桥他认为,有些事情,不是钱可以衡量的,如果造反的人,都不加以惩罚,人们争相效仿,这又应该如何是好?

    当然如果有人敢质问刘远桥你也是造反起家的,凭什么就看不起别人?

    这一个人,肯定会被刘远桥杀死,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刘远桥他是造反起家,却是不会允许任何一个人提到这一点。

    而且他还命令他的政府部门,对天下所有的文人,都下了同样的指令,谁人在写书或者是出版书,提到华夏帝国的来历的时候,必须是:前朝压迫、忍无可忍、才揭杆而起,为民请命的。

    如果是提到谋朝篡位几个字,就得让写书的或者是出版书的,去追随崇祯皇帝去。

    虽然是这样子,但是并不妨碍皇朝对于剑奴的痛恨,也不妨碍他们对于叛乱的痛恨。

    刘远桥虽然是造反起家,同样十分尊重忠诚的,比如说他就大大的褒扬了关羽、岳飞这种以忠义名闻天下的人物,还下令各地建更多的庙,进行官方的祭祀,主要的就是会为了宣扬忠义之心。

    但是他们对于那些始终忠于明朝的官员,还有学者,都是非常的痛恨,打压、暗杀,无所不为,虽然这就是两面标准,但是刘远桥依旧还是这么的干了,因为刘远桥他就明白一点,一个国家和民族,能够流传下去的基础,就是忠义之心,如果人人都像他那样子,那天下早就大乱了,他的华夏帝国也维持不下去了。

    这些皇太极也都明白,只是当他的建州一族被刘远桥作为反面的典型的时候,他才非常的恐惧。

    而且华夏帝国对于建州人的痛恨,也是发自内心的,他们在进入了辽东以后,在拿下了任何一个城市所捉获的建奴,一律处死,没有别的选择。

    虽然他们知道这样子,会令敌人拼死的抵抗,不会向他们的投降,会令他们日后的战斗,更加的困难,会死更多的人,但是他们一直是执行了这样的政策。

    这样子的搞法,真心的令他们害怕之极了,也都让他们在考虑以后的行趾的时候,不知道怎么办才好,难道一直向北逃,逃到天边才好!

    想当年他们的祖宗努儿哈赤,就是逃到了森林里面,以打猎和采集蘑菇为生,最终还是凭借着坚韧不拔的奋斗精神,创下了偌大的后金国,打下了辽东千里之地,立下了帝国的根本。

    但是在他们拥有了这么多东西以后,也让他们变的奢侈起来,再也回不去以前那种日子了,皇太极就知道一点,如果他们丢失了盛京,退回更遥远的辽北,更遥远的白水黑山的森林里面,估计他们是没有办法坚持下去的,他们没有办法在那一种恶劣的环境中存活,同时也都没有办法跟当地的土著部落和野人争夺有限的资源,用他们很多人的话来说,与其过之前那种有如猪狗的生活,不如轰轰烈烈的战死。

    既然是这一般的想法,那他们就定好了规矩,那就是在这里坚持作战,跟敌人做最后的一搏,成王败寇。

    在定下了死守盛京的战略以后,他们就开始往这地方四面八方布防。

    华夏军拥有大量的火枪手和火炮,使得他们占据有火力上的优势,令防守的一方处于更大的危机之中,但是他们也都明白一点,此时他们不是为了荣誉而战,而是为了保命而战,他们也是到了不得不拼命的地步了。

    皇太极大声的对他的八旗贵族道:“现在咱们是为了保命而战,如果不能够保住盛京,就是掉脑袋之时,你们所有的财产,你们的子女,全部都会被华夏贼抢走。”

 第1056章四面楚歌

    建奴但凡是落入了华夏军之手,一律都被处斩。

    用他们的话来说,那就是死了的建奴,才是最好的建奴。

    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如果是他们的女眷,这就会被发放给有功之士,如果是他们的儿童,按照关外的规矩,高于车辕的,一律处斩,低于车辕的,就发放给有功之士,作为奴隶,此为关外千年之传统,深入人心。

    华夏帝国是禁奴的,但是这也不是死的规定,也不是全面的,在许多地方,尊重地方风俗的规矩,还是依旧实行当地的法律标准。

    比如说他们就允许在关外蓄养奴隶,但是有一个前提,必须是其他民族的,如果是其他民族的战俘,俘虏以后变为奴隶,这是合法的。

    只是有一条规定是死的,无论任何人,都不允许把汉人变为奴隶,有任何人把汉人变为奴隶,即使双方是自愿的,还签有契约,但官方都不会承认,刘远桥曾在他的圣旨中宣布了这一点,那边是:“汉人永不为奴。”

    而且伟大的华夏帝国汉和大帝也都颁下了旨意,他欢迎其他所有部落的各种民族的人,加入华夏民族,如果加入了华族民族,就会成为华夏帝国的一员,受到华夏帝国军队和法律的保护,也可以享受帝国所有的福利。

    华夏帝国的法律之中,是有名文的规定,在帝国之内,只有一个民族,那就是华夏民族,可以称为汉族唐人,如果继续坚持自己的民族,和坚持自己的风俗,这也不会招来华夏帝国的讨伐,只要不造反,守帝国的法律,都会受到他们的尊重,但是如却不能够享受华夏帝国的福利,即使他们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向华夏帝国求助,官方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