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崛起在黑土地 >

第165章

崛起在黑土地-第165章

小说: 崛起在黑土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药,足够我60万大军一年只用。
经过侦查,尼斯可门的苏军戒备非常松懈,机不可失,一个大胆的想法在林彪头脑中产生。他一面给团部发电报,一面召开了一个简短的军事会议:“目前苏军还蒙在鼓了,我认为我们因该秘密潜入城中,待战斗打响后,突袭苏军的司令部,打掉他的指挥机关。”
林彪即没等团部的指示,也没容部下的同意,便发布了行动的命令。林彪要求一律轻装前进。随后数百条身影借着夜色,他们偷偷干掉苏军的哨兵,越过数条战壕,剪断铁丝网,潜入城内。但是出现了一个难题,苏军的指挥部在哪里?
如果现在抓俘虏,肯定会打草惊蛇,这百十来人很快就会被消灭的干干净净。林彪沉思了一下、果断说道:“战斗打响后,那里天线最密集,我们就打哪里。天线最密集的四方,肯定是苏军的指挥部。”此时此刻,没有任何人提出异议。
团部接到林彪的电报,没有怠慢立刻上报前指,前指来电:对林彪的大胆想法高度赞赏。当团长再给林彪发报时,林彪已经开始了行动。这位团长对林彪的果敢,深深的佩服。果不其然,小小的年纪军事造诣竟如此不简单,看样子不是徒有虚名。
午夜时分,苏军发现了我军的踪迹,但是为时已晚。凌晨两点,我军对被包围的苏军发动了进攻。躲在城内的林彪趁此机会也发动了进攻。他们冒着我军的炮火,在混乱的城中,很快发现了苏军的指挥部——一座东正教的教堂。
林彪连队携带的枪榴弹发挥了意想不到的作用,他们分别干掉了教堂门前和教堂上面四挺苏军的重机枪,勇猛的冲入教堂内。一群苏军高级军官,被突然冲入教堂的中国士兵造懵了。一名苏联军官试图拔枪反抗,顿时数支把那名军官打成啦马蜂窝。林彪挥舞着手枪,用俄语低声喊道:“放下武器,缴枪不杀。”
失去指挥的两万苏军,很快被我军突破防线,接着苏军被分割包围……。战至天明,尼斯可门两万苏军全部被歼。林彪和他的连队,没等打扫战场,一道命令,又让他们坐上汽车,向苏联境内的鲁布佐夫思科挺进,刚刚经历一夜战斗的士兵,坐上汽车就睡着了。





第五部走向辉煌 220章挺进
  

清晨塞梅伊防线东部,传来了激烈的枪声。从布尔津出发的我左路援兵与苏军第一兵团的警戒部队遭遇。鏖战了一个小时,在我猛烈的攻击下,苏军的警戒部队溃败。与此同时,塞梅伊防线南部,苏军担任东部警戒的一个骑兵旅,在我强大坦克集群面前狼狈逃窜。
毕竟司令官伏罗希洛夫有了一定的准备,面对如此情况,一支疲惫之师也许很快就会溃败。他发布的第一道命令,让朱可夫所部迅速向西北方的克列库撤退。与此同时,他让驻守在卡拉干达10万苏军,视情况向西部撤退,必要时与图哈切夫斯基统帅的第三兵团会和。
而伏罗希洛夫将军所率领的本部人马,也拉开了撤退的序幕。鉴于尼斯可门的两万苏军被中国军队右路兵团迅速歼灭,同时考虑到后方鲁布佐夫思科防守兵力的空虚。他做出了一个正确的决定,整体向克列库撤退,最后和朱可夫所部合兵一出,撤往苏联境内。
在巴尔喀什湖北岸的巴尔喀什,老虎十多天时间,迅速组建了20万反击兵力。沿着东北方向,向卡拉干达攻击前进。他们要在卡拉干达城下与向西挺进的我装甲兵团合兵一出,然后向阿斯塔纳挺进,主要目的就是解除阿斯塔纳被围之困。
顷刻之间,哈萨克斯坦战局再一次发生逆转,攻防的的位置变成了苏军撤退、我方攻击前进的局面。一个多月时间,苏军一直在攻击作战,虽然没有伤筋动骨,但是已经成为疲惫之师,若想有效阻止我强大的攻击势头,根本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进行整体战略的防御。
在塞梅伊防线北侧防守的战壕内,我饥寒交迫的士兵,目睹苏军匆忙的撤退,不少士兵掩面痛哭,因为他们经历了一次人间最残酷的洗礼。尤其是兵团司令郝强闻听苏军撤退的消息,喜悦的情绪还未经表达,便一头栽倒在床上沉沉睡去。
朱可夫由于事前有充足的准备,因此他们这一路撤退的最从容。虽然朱可夫所部在东部的警戒部队,遭到了我坦克集群的痛击,但是损失不大,朱可夫所在的三个骑兵军,毕竟机动速度快,不到一天他们交替掩护的撤出了整条防线。
林彪所在的先锋团,一路疾驰很快兵临鲁布佐夫思科。由于鲁布佐夫思科与塞梅伊之间有铁路线相连,对于伏罗希洛夫大军来说,是来自后方补给的重要生命线,其战略、军事价值十分重要。因此我军选择攻占鲁布佐夫思科,目标十分明确。
首先我空军部队与苏联的空军,在该城上空爆发了自开展以来第二次激烈的空战。双方的战斗机大打出手,同时有效的阻截了双方轰炸机对地面有效的支援。双方损失了几十家飞机后,空战便告一段落,好像某种默契似的。从布尔津沿线起飞的我航空兵部队,再一次进驻塞梅伊防线的野战机场,似乎预示着双方大范围的空中较量正式开始。
驻守在鲁布佐夫思科的苏军,只有5000兵力。这个几乎不设防的边境小城,很快被我机动部队包围。林彪所在的团首先运动到该城西侧,随即便发动了进攻。防守鲁布佐夫思科的苏军指挥官,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因此导致了全军覆没。
当初尼斯可门发现我军以后,伏罗希洛夫立即给鲁布佐夫思科指挥官发来电报,让他视情况而定,向北面撤退。可是该城指挥官认为中国军队不可能如此神速。由于他麻痹大意、行动迟缓,被我快速赶到的机动部队团团围住,成为瓮中之鳖。
战斗可以说没有任何悬念,我攻击部队从四面八方潮水般的发起了攻击。林彪所在的团从西侧率先冲进鲁布佐夫思科,苏军被迅速分割包围。经过一个上午的激战,5000苏军被歼灭,鲁布佐夫思科被占领,紧接着我攻击兵团沿着苏哈边境线向西挺进。
就在塞梅伊防线苏军整体退却之时,阿斯塔纳防线的战况依然激烈。图哈切夫斯基统帅的第三兵团,经过几天的连续攻击,取得了很大的战果。他在阿斯塔纳南侧的中部防线,采用重兵连续攻击战术,英勇的苏联军队,的确爆发了强大的战斗力。
双方经过几天的惨烈厮杀,我中部防线被撕开了口子。眼下图哈切夫斯基已经兵临阿斯塔纳城下,他即将书写军事生涯最辉煌的一笔。可是就在这时,苏联统帅部发来命令,让他做好战略撤退的准备,因为卡拉干达已经被我军夺回,10万苏军已经向他靠拢。而我凶猛的装甲兵团正在尾随其来,紧接着北上的20万我军攻击部队,也凶猛的向阿斯塔纳扑来。而支援塞梅伊的我30万左路兵团。根本没有在塞梅伊停留,他们一路向西剑指阿斯塔纳。
情况已经变得十分危急,苏联统帅部一天时间发来三道命令,让图哈切夫斯基立即向西撤退。可是就在这时,更大的厄运降临在图哈切夫斯基头上。我一支游击部队,袭击了苏军的后勤基地,几百万斤粮食被付诸一炬,图哈切夫斯基的撤退已成定局。
在莫斯科苏联统帅部,斯大林身披着大衣,神情沮丧的望着挂在墙上的硕大的军用地图,叼在嘴上的烟斗好久都没有吸一口。哈战局的巨变,让他心里蒙上了阴影。毕竟百万人的撤退,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请。坦率说在布尔津一线,我隐蔽的强大兵团把他打懵了。
此时此刻,苏军统帅部内的电报声不绝于耳,担任话务员的小姐,忙的不可开交。她们个个来往穿梭,倒也不失某种韵味,可是现在没人欣赏他们的身姿。苏军的整体战略被打乱了,由战略进攻变成战略防御,这种角色的转变任何人都无法适应。
斯大林发布了数道命令,一方面做好接应撤退大军的准备,一方面责成南方军区做好防御措施,同时命令高加索军区抽调大军向东部增援。斯大林的意图是,在苏联境内遏制中国军队的进攻,为整体战略的调整争取时间。然而令斯大林更没想到的是,一个想不到的地方,中国迅速的开辟了第二战场,中苏之间的战争真正拉开了大幕。
三月十日,中国在东起满洲里、西至恰克图近两千公里的战线上,同时发动了进攻。由姜春波率领60万兵力在恰克图一线向西北进攻。而刘云龙统帅的第四方面军,由满洲里一线向西进攻,东西两支铁拳要形成强大的攻势,有力的配合哈萨克斯坦的反击作战。
中国军队在东部发动攻击之时,伏罗希洛夫将军率领第一兵团,已经撤到克列库,随后和赶来的朱可夫所部合兵一出。他一面派出向东面的警戒部队,一面指挥部队沿着西北方向向苏联境内撤退,确切说他这一路是最危险的,但是也是撤退最从容的一路。
伏罗希洛夫在克列库临行之前,对担任后方掩护的朱可夫道:“朱可夫同志,鉴于你杰出的军事才能,你预判的不利局面都一一应验了,我会向统帅部如实禀告,你要有思想准备。”伏罗希洛夫准备游说统帅部,破格提拔朱可夫,让他挑起更大的担子。
朱可夫脸上显得很平静,趁机向伏罗希洛夫进言:“将军同志,我认为我们在撤退途中,应该在边境地带,实施节节抵抗,延缓中国军队的西进步伐,为国内的防御和阿斯塔纳防线的安全撤退争取时间。伏罗希洛夫没有犹豫采纳了他的建议。
图哈切夫斯基的30万大军,在阿斯塔纳残酷的攻坚作战中,战损了十分之一。再加上从卡拉干达会和而来的10万苏军,形成了浩荡的撤退人流。应该说他这一路撤退的路线最遥远。他必须一路向西,然后向北转向库斯塔纳,其困难可想而知。
好在向西部撤退没有设么风险,中国的坦克兵团追击到阿斯塔纳后便停止了攻击。图哈切夫斯基所面临最大的困难是给养问题。苏联空军动员了前线的全部力量进行空投,但是毕竟运输机有限。眼下图哈切夫斯基屠杀了大量的马匹,勉强维持大军最低度的补给。
叶戈罗夫的第二兵团,虽然撤退没有什么障碍,但是他在攻击作战中遭受了最大的损失,由于部队轮番作战十分疲劳,撤退的速度是最缓慢的一路。由于阿斯塔纳防线有20万中国军队,因此保留了一定的预备队。原本是在最关键时使用的部队,现在反而派上了用场。
他们一路尾随叶戈罗夫的撤退部队,猛打猛冲,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战果。在阿斯塔纳的攻防作战中,叶戈罗夫战损了5万人马,而在撤退过程中居然被歼灭了三万人。叶戈罗夫做梦也没有想到,阿斯塔纳的中国守军,竟然能派出凶猛的追击部队进行鏖战。
战后进行清点,塞梅伊防线我军只剩下了三万多人。阿斯塔纳战损了四万多人。而苏军在两个月的攻击作战中,损失了近15万兵力。哈萨斯坦的鏖战即将告一段落,双方都需要休整一段时间,大规模的战斗在短时间内不可能再发生。
然而,西方不亮东方亮,西部硝烟刚落幕,东部战场便如火如荼的展开,一场惨烈的攻坚作战在苏联国土内开始上演……。





第五部走向辉煌 221章攻坚
   

三月初的西北利亚依然寒冷,临晨姜春波司令员在库伦发布命令,蒋先云带领先锋团率先越过边境线。此刻天上飘起了鹅毛大雪,几十米外几乎看不清楚什么。并不激烈的枪声响了一阵,不一会儿前锋来报,边防站的苏军已经被解决。部队沿着铁路线向前急进。
库伦——恰克图——苏联境内的捷尔斯克的铁路,是当年卢一鸣撺掇袁世凯,鼓励外国人承建中国的支线铁路,俄国人可以说是费了很大的力气,才获得了承建这段铁路的工程。俄国人的目的十分明确,美其名曰和中国政府共管这段铁路,其实俄国人梦寐以求的还是外蒙这块土地。因为这块土地涉及到远东的战略问题。
一战爆发后,俄国人依然没有中断这段铁路的建设。恰好是俄国国内爆发革命那一年,这段铁路竣工。确切说俄国人还没有来得及剪彩,中国政府便以俄国政局不稳为由,接管了这段铁路。后来的高尔察克临时政府,由于需要中国的援助,因此这段铁路包括中东铁路,一直是放任自流,因为他们根本无暇顾及这件事情。
后来的苏联政府,进行了连年的国内战争,前朝的商业利益更是没有时间去处理。再加上中苏的敌对关系,双方又没有大使级的来往,因此这件事情一直搁浅。眼下中东铁路和这段铁路,已经基本上成为中国的囊中之物,看样子所有的善后,中苏两国必须经过战争手段来解决了,强者不需要任何理由,这就是当代世界上的“森林法则”。
国防部制定的战略计划,考虑到整个西北利亚地区人烟稀少,而苏军的主要军事力量,又大都集中在铁路沿线附近,因此攻占铁路枢纽就成了首选。而我进攻部队主要是沿着铁路线前进,沿途的一系列攻坚作战,是摆在我攻击部队面前的最大障碍。
在朝鲜战场打了一年多,蒋先云和他的战友们,在和日本人的对决中,一直是拔营夺寨,从来没有停止过攻坚作战。可以说他们的攻坚经验相当丰富。此刻冒着纷纷扬扬的大雪,部队沿着铁路线,艰难的徒步跋涉,向着苏联边境城市捷尔斯克挺进。
中午时分,纷纷扬扬的大雪停止了,随即悠扬的号角吹响,部队开始了简短的休息。四周的原野白茫茫一片,洁净的令人炫目。部队官兵三一群俩一伙围坐在一起,不一会儿飘起了袅袅的炊烟,扑鼻的香味开始向四外扩散,每个人的胃肠恐怕都要按耐不住。
蒋先云从翻滚的铜火锅里,夹出一筷子羊肉卷,开始大口咀嚼。旁边的一位团部参谋抹了一下油汪汪的嘴道:“团长,后勤工作真是做到家了,这么冷的天吃一顿热呼呼的火锅,简直美极了,这种吃法太好了。平时在家感觉不出来,这到野外来就是不一样。”
未等蒋先云说话,一营长陈明仁从前方跑过来,人未到嗓门先到:“团长,大冷天喝两口,正好我这有一瓶高粱烧。”几名团参谋不约而同,眼光瞄向蒋先云,这种时刻团长不发话谁敢喝呀。可是陈明仁却不管这些,大大咧咧坐下来,拿起军用磁缸便斟满了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