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崛起在黑土地 >

第200章

崛起在黑土地-第200章

小说: 崛起在黑土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五部走向辉煌 273章“扼杀”小胡子
   
法国政府惊闻鲁尔工业区被德国军队强行占领,法国政府顿时气得暴跳如雷。德国政府悍然出兵,强行拿回鲁尔工业区,这种公然挑衅的行为,无疑是战争宣言。法国政府迅速告知美英两国,与此同时,责成驻德大使和德国政府进行谈判。而美国国务卿和英国外交大臣,从本国紧急飞往柏林,进行政治斡旋,防止两国爆发军事冲突。
次日,德国政府发表声明,拿回鲁尔工业区,完全是德国的内政,同时也是为了平息民众的不满情绪。声明中态度最强硬的是,希望它国本着睦邻友好的态度,不要干涉德国的内政。如果要采取军事行动。德国政府和人民,会不惜一切代价,捍卫自己的领土。
而中国政府也在第一时间发表公告,完全支持德国政府的合理、合法行动……。美英两国面对如此危局,只好站在现实的角度,游说两国保持克制。毕竟美英两国和法国是军事联盟集团,一旦法国和德国爆发军事冲突,那后果简直不堪想象。
其实法国人想用兵也是枉然,由于鲁尔工业区毗邻比利时边境,法军在比利时的驻军并不多。而德法边境,由于有横贯边境地带的山脉作屏障,法军在边境地带只有少量的驻军,法国人进入两难之地,如果速调大军,没有几个月时间根本不可能。再加上柬埔寨那边是重头戏,法国人更加面临决断。
经过几天的斡旋,美英两国特使,在柏林首先说服德国人必须给予法国人必要的补偿,主要是为了平息法国人的怒火。而法国人得知德国的空军部队已经在德法边境布防,德国的装甲部队突然变得如此强悍。出于对德国人的传统恐惧,法国人只好作罢。
美英两国获得了所要的结果,德国人达到了目的。唯独法国人蒙受巨大的损失,但是有什么办法,在这非常时期,若想和德国爆发军事冲突,别说美英两国不答应,就是本国民众恐怕也不答应。因为一战的阴影,还在他们心头萦绕。
一场闹剧草草收场,几家欢乐几家愁。表面上看似乎波澜不惊,其实则不然。它导致的后果是,法国人不得不在德法边境增加兵力,并且投入人力物力加强边境防御,后世马奇诺防线提前出现了。随着美英两国绥靖政策,随着法国人的“忍辱负重”,不久以后,德国这匹脱缰的野马,更加难以驾驭。自信心膨胀的德国人,开始打起奥地利的主意。
有人说德意志民族天生呆板、缺乏灵活性,甚至有点儿不通人情。其实则不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德国人非常守时和遵守纪律,凡是约定俗成的东西,他们会自觉遵守,凡是明确禁止的东西,德国人绝不会去碰它。尤其是德国人的团队精神,在欧美国家堪称典范。细细想来,德国人的“不灵活”,甚为有益,没有纪律,何来持序,没有规矩,何来认真?德国陆军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军队,足以说明问题。另外,德国人的韧性也堪称一绝,他们认准的事情,会一条道跑到黑的。
拿回鲁尔工业区,对于德国人来说,仅仅是战略部署的一个开端。雄心勃勃的德国人,又开始在暗中策划另一项阴谋。这天,兴登堡总统把情报局局长纽曼找来,他要了解一下奥地利的情况,下一步图谋整个奥地利,已经成为总统的头等大事。
“纽曼先生,奥地利的情况怎么样?”兴登堡总统没有任何客套,一见面就直言不讳问道。纽曼回答:“总统阁下,大批人员已经陆续进入奥地利境内,准备工作正在进行之中。如果没有什么意外,预计在8月中旬,分别在维也纳、萨尔斯堡等大中城市同时发动骚乱,为我下一步出兵创造条件。目前煽动工作已经取得成效。”
“很好,我已责成陆军部拟定出兵奥地利的行动方案,目前新组建的坦克师和机械化师正在向边境地带集结。”总统兴登堡说完后,似乎想起什么又接道:“前不久,犹太共和国总统卢比尼先生,给我寄来一封信。对国内尤其是民间强烈的排犹情绪,表示强烈的不满,他认为我们政府是默认了这种行为。看样子中国总统的提醒不是没有道理,有必要颁布法令法规,明确禁止这种行为的发生,借以保证我们对外战略的有效实施。”兴登堡总统似乎有些忧心忡忡。
纽曼道:“总统阁下,目前排犹情绪已经蔓延到党社团体。尤其以国家社会工人党为甚,它的党章基本内容就是反对犹太主义。说什么德国人的钱财,都装进了犹太人的口袋,德国人被犹太人剥削,德国人变成了犹太人的奴才等等。另外工人党有自己的电台、报刊,极具煽动性,目前他们已经形成了很大的势力。”
兴登堡道:“奥,对了,那个希特勒情况怎么样?”纽曼回答:“前年慕尼黑啤酒馆事件后,此人于年底被逮捕。由于首席法官非常赞赏他的思想,只判他监禁5年。可是此人服刑8个多月就出来了。在服刑期间,此人利用他的煽动性和人脉,使该监狱绝大多数人都成为他的追随者,而且他在服刑期间,还写了一本书。”
“什么书?”兴登堡问道。纽曼答:“书名叫{我的奋斗}。其中心内容就是采用暴力手段,解决一切问题。目前和我们制定的国家战略有些吻合,但是书中通篇内容,暴露了此人的野心。后来书被我们查封了,没有出版。”“此人现在的情况怎么样?”总统问。
纽曼答:“今年初,我们对此人进行监视。没有发现他再从事颠覆活动,但是此人口才极好,公开演讲比以往更多,通篇都是号召人民对犹太人进行清算。不仅在慕尼黑,甚至蔓延到整个巴伐利亚省,已经形成很大的势力。前几天,慕尼黑有两家犹太人的店铺被洗劫。”
兴登堡总统突然意识到此人很危险,随即说道:“纽曼先生,种种迹象表明,希特勒是一个极其危险的人物,关键是他周围聚集了一大批追随者,这是十分可怕的。中国总统说得好,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目前这种排犹的思潮一定要遏制,疯狂并不代表理智,为了德意志整体的利益,希特勒必须除掉。为了不至于引起大的骚乱,你们情报部要拟定一个周密的行动方案……。”纽曼领命而去。
这天,阳光明媚,慕尼黑一处广场,出现了一个临时搭建的讲台,周围聚集了众多的人群。一个蓄着小胡子的家伙,正在口若悬河、滔滔不绝的演讲:“…伟大的日耳曼人,是最高贵的民族,是这块土地真正的主人…。狠毒的犹大,他们背叛上帝的意志,在我们德意志领土上疯狂的榨取我们的钱财,我们绝不容忍。伟大的德国公民们,拿出你们的勇气和智慧向世俗宣战吧……。”周围爆发出一片欢呼声。
远处站着两名穿风衣、戴礼帽的家伙,冷冷的注视着希特勒,俩人还不时的交流几句,大概对希特勒出色的演讲有赞赏的嫌疑。希特勒演讲完,他的左膀右臂赫斯和戈林簇拥着他,冲锋队员排成数行,后面是大批民众,他们唱着歌曲,开始yx。
当天晚上,希特勒在一个啤酒馆庆祝。酒足饭饱后,他和戈林、赫斯乘坐一辆轿车返回驻地。拐过几个街区,突然一辆戴蓬大卡车挡住了去路,紧接着跳下几名手拿短枪的便衣。他们不由分说,把希特勒、戈林、押上卡车,然后向郊外飞驰而去。
当天午夜,从柏林专程赶来的情报头子纽曼,在慕尼黑郊外一个小镇,对希特勒、戈林、赫斯分别进行突击审问。“希特勒先生,你操纵民众,试图暴力颠覆政府,交代你的罪行吧。”纽曼一见面,望着希特勒傲慢的神态,不容他多想就给他定了罪。“我是为德国民众着想,是代表民众的呼声,你们这帮卑鄙无耻的小人,采用绑架的手段……。”希特勒开始咆哮。
纽曼没有吱声转身离去。经过严刑拷打,一直持续到天亮,倍受煎熬的仨人分别就范。然后他们在悔过书和认罪书上分别签上自己的名字。临走前,纽曼吩咐手下把希特勒等仨人秘密处理掉。可怜的希特勒,即使在阴曹地府也想不到,黑手居然来自遥远的国度。
第二天,大批军队开进了慕尼黑,对工人党党部和冲锋队进行了洗劫。一辆辆军车把不明真相的冲锋队员,送往各地的军队。正好德军要扩军,他们就是最好的兵员。紧接着慕尼黑电台、报纸,在第一时间纷纷披露希特勒的罪行和他的悔过、认罪书。尽管慕尼黑混乱了几天,但在军警的严密控制和媒体的大肆炒作下,很快归于平静。
接着总统兴登堡在首都柏林发布政令,禁止一切歧视、陷害犹太人的行为发生。柏林一家最有权威的报纸,开始登载犹太人杰出人物如何为德国做出贡献,犹太民族如何融入的德国社会…。这些举措,使日后德国政府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成果。





第五部走向辉煌 274章走向战场的女人


卢一鸣召见从朝鲜风尘仆仆赶回来的工业部长宋占一,他要听取朝鲜金刚山钢铁厂的情况。眼下连年的战争,对钢铁的需求达到了恐怖的地步,因此卢一鸣对钢铁生产尤为重视。宋占一汇报说,朝鲜金刚山钢铁厂,已经恢复生产。在前日本原有的基础上,经过改造,目前月产量能达到5万吨,年底能达到8万吨,基本能恢复到战前的水平。
卢一鸣很满意,有关工业方面的事情,又和宋占一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不知不觉太阳落山了。宋占一告别,卢一鸣本想留他用餐,但是又一想占一去朝鲜达两月之久,一回来就马不停蹄的向自己汇报,连家也没有回,便由他去了。卢一鸣从会客厅出来,沿着走廊向住处走去。走到门前,透过虚掩的门听到里面传出几个女人的说笑声。
显然家里来了客人,卢一鸣推门而入。“吆,家里来客人了,是什么风把我们的美女吹来了?”夫人宝珍接过他脱下的上衣白了他一眼衣嗔怪道:“都当总统的人了,还这么没有正形。”“当总统又怎么了,总统也是凡人嘛,也有七情六欲吗,请问我们的女部长,我说得对不对呀?”卢一鸣说完眼晴瞄向林婉秋和她的表妹杨雪小姐。
“还说那,我说总统大人,你瞧都几点了,还在忙工作。对家的观念都这么淡泊,还提七情六欲那。”林婉秋站在那里,落落大方的反驳,而杨雪却显得羞怯和拘谨。卢一鸣笑道:“好一个伶牙俐齿,我虚心接受你的批评。为了表达我的诚意。今天晚上我陪二位美女好好地吃一顿饭,喝它几杯。”宝珍会意忙下去张罗去了。
林婉秋道:“今天我们来,是有一事相求?”“奥,什么事情?”卢一鸣诧异问道。林婉秋答:“我表妹想从军,我只好到你这走后门了,你务必得答应。”卢一鸣顿时什么都明白了哈哈笑道:“杨雪小姐恐怕是思念自己的情郎吧。“杨雪顿时羞得满脸通红。
卢一鸣随后说道:“没有问题,如果把婚礼举行在战场上,对于前线英勇作战的将士,肯定是莫大的鼓舞。好,这个后门我开。这样吧,你到第三方面军司令部担任随军记者,意下如何?”杨雪依然脸色通红的点点头……。
5月初,一列通往外蒙库伦的列车,在北京车站正在等待始发。站台上大批旅客开始登车。站台上一名漂亮的女军人,格外引人注目。此刻,杨雪身穿一身得体的军服,没有戴军帽,一头秀发在后面披散着。她正在和表姐话别。林婉秋絮絮叨叨说了很多,但大多是叮嘱。杨雪不住的点头,其实她的心早已飞向前线,飞向新西伯利亚。
随着一声长笛,列车开始启动,两边的景物开始快速的向后面移动。坐在车厢里向外观望的杨雪心情也越发激动。一年多了,他和蒋先云一直保持通讯往来。但是她寄出的信多,收到的信少。由于蒋先云一直在作战,地点根本没有固定的地方,因此造成了回信的困难。
日思夜想的杨雪,随着时间的流逝,她的情感越发浓烈,时常半夜被噩梦惊醒。每次做梦都梦见蒋先云鲜血淋淋的出现在她的面前。这种煎熬让她实在无法忍受。因此毅然决然、下定决心上前线去。如果再这样等待下去,她恐怕会崩溃的。
列车到达库伦,杨雪换乘一列军火列车。一般的军火列车都加挂一节客车车厢,主要是方便人员和伤员的往来。一个月前,新西部利亚到满洲里的铁路线,经过抢修已经全线贯通,因此对于前线的后勤补给有了充足的保障。眼下这条铁路大动脉,运输十分繁忙。主要是满足6月份即将开始的秋明战役,大批的作战物资要向前线囤积,后勤保障必须走到前面。
一觉醒来,杨雪向车窗外望去,发现列车正沿着贝加尔湖岸边行驶。她立马来了精神,自从进入“俄国”境内,优美的自然风光,使杨雪时常陶醉在兴奋之中。她望着贝加尔湖壮丽的情景,几乎进入痴迷状态。
列车过了库尔斯克,杨雪才感受道战争的气氛。她发现铁路沿线,到处是骑兵马队在巡逻。在一座大桥前,列车足足耽搁了5个多小时,原因是苏联的游击队袭击了这座大桥,虽然大桥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大桥前面的铁路钢轨被游击队破坏了。必须要进行修复方能通车。在等待其间,杨雪还看见了被抓捕来的苏联游击队员,里面竟然有女人。
杨雪经过11天的长途跋涉,终于看见新西伯利亚城内,东正教堂那高高的塔尖。她的心情又开始怦怦跳动起来。这次她来,事先并没有通知蒋先云,她怕蒋先云不同意,另外也想给蒋先云一个惊喜。
在新西伯利亚西南方向,距离新西伯利亚大约20公里左右的地方,有一个小镇。蒋先云的全旅人马就驻扎在这里。此刻,蒋先云亲自驾驶军用吉普车来到1团驻地,检查他们的准备情况,因为部队已经下发命令,第三方面军将要开赴秋明防线,协同第二方面军担任主攻任务。但是他到一团还要处理另外一件事情。
“旅长,怎么对我不放心,还要你自己来亲自督察?”陈明仁一见面就不客气的问道。蒋先云笑道:“就要出发了,到你的防区来视察,莫非我这个当旅长的,要事先向你禀报?”“那里、那里,我不是那意思。说实在的你那点心思我还不知道。你放心吧,我会把玻璃大棚完整的交给兄弟部队。”陈明仁说出了蒋先云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