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1955共和国将帅大授衔 >

第26章

1955共和国将帅大授衔-第26章

小说: 1955共和国将帅大授衔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四,十大大将的战伤,印证着他们的卓著功勋。
许光达,南昌起义部队南下,许光达在三河坝战斗中负伤,被组织安排在大埔北茂之前村一户农家养伤。1931年1月31日,在瓦庙集战斗中,胸部被炮弹片击中,身负重伤,昏迷不醒,子弹头离他的心脏只有10厘米左右。由于医疗条件所限,手术整整做了3个钟头,子弹仍然没有取出。后来,贺龙果断决定派人送许光达去上海治疗。历尽千难万险,伤势严重的许光达终于送到了上海那家由地下党组织控制的医院,但想不到的是那家医院却遭到了敌人的破坏,许光达又只好经地下组织安排,辗转去了苏联治疗。在莫斯科,那颗距心脏只有10厘米的子弹头才被取了出来。

十大大将在战争年代的任职、级别很高,战功卓著(4)
徐海东,1934年12月在陕南庾家河战斗中,被一颗子弹击中头部,当即倒地昏死过去。这是他第九次负伤,也是最重的一次,四天四夜昏迷不醒。幸亏护士周东屏的及时护理和细心照顾。徐海东负伤那天,头上脸上全是血,喉头被血和痰堵着,呼吸极为困难,情况万分危险。医生们急得不知怎么办才好。这时,周东屏走上前说:“让我试一试。”说着,就伏在徐海东床前,口对口地吸出了堵在徐海东喉头的血痰,险情很快排除了。在徐海东昏睡的四天四夜里,她替他打针换药,擦洗身子,换洗衣服,还不时地往他嘴里润水,到第五天醒来时,他问身边人的第一句话是:“现在几点了?部队该出发了吧?”
在后来朝夕相的日子里,徐海东和周东屏,从相互钟情到结为革命伴侣,他们又走过了一段风雨历程,直到长征到达陕北后才举行婚礼。婚后,徐海东得到周东屏的精心照顾,因此徐海东常常感叹自己是一个幸运的人,是一个“因祸得福”的人。
粟裕在战争风云中从士兵到将军,走过了一条洒满鲜血、荆棘丛生之路。他戎马一生,六次负伤。
粟裕第一次负伤是在1927年10月16日,随南昌起义军南下进至闽西南,参加武平战斗时,头部中弹负伤。当时,一颗子弹从他右耳上侧的颞骨穿过,顿时血流如注,昏迷过去。排长以为他牺牲了,便摘下了他的枪,三鞠躬后带领剩下的战士默默地撤走了。后来,粟裕从昏迷中苏醒,他忍着剧痛,顺着山坡滑下去,艰难地爬行到路边。恰巧走过来几个同志,替他包扎好伤口,搀扶他赶上了部队。
1929年2月,粟裕参加宁都战斗时,臀部负伤。
1930年3月初,在富田战斗中,被炮弹炸伤头部,弹片一直留在颅内未取出。淮海战役时,粟裕日夜守候在指挥所,注视着战场情况的变化,设想着临机处置的方案,曾经连续七天七夜没有睡觉。头疼得受不了,他就让警卫员反复摁头,或用凉水冲头,或者用看地图来分散疼痛,带病指挥作战。后来,医生给他做了一个简陋的“健脑器”,头发热了,就把它戴上帮助头部散热。但这还是解决不了问题,他的头部还是又烫又痛,他总是不言不语地用冷水浇头。这三块残碎的弹片,竟伴随粟裕度过了漫长的岁月。最后是其逝世后,从他的头颅骨灰中发现的。他的夫人楚青用颤抖的双手捧着三块弹片,翻来覆去看个不停,她终于找到了丈夫多年头痛的真正原因。
1933年5月,在硝石战斗中,敌人的一颗子弹飞过来,击中他左臂,动脉血管被击破,鲜血喷出一米多远。他昏死了过去。负重伤后,由于医疗条件简陋,左臂已经感染,出现坏死现象。医生要把他的左臂锯掉,在他的连声反对下,医生不得不施行手术。后来经过整整5个月治疗,粟裕的左臂奇迹般地保住了,但左臂留下了残疾。
1934年9月下旬,粟裕转战于皖赣边区的战斗中,右臂负伤,弹头到1951年才取出。
1936年夏,在浙西南云和县的战斗中,粟裕脚踝负伤。这是他第六次负伤。
罗瑞卿,南昌起义前夕,因第二方面军军官教导团被张发奎缴械,罗瑞卿便离队回武汉寻找*党的组织。患伤寒因无钱被医院推出门外,经历了第一次大难不死。1931年5月,在第二次反“围剿”战役的抢占观音崖隘口战斗中,头部左颊负重伤,在后方医院做左颊动脉血管吻合和颞颌关节复位手术。因根据地医药困难,术后仍高烧不止,昏迷不醒,数日后方才清醒。经历了第二次大难不死。
陈赓,南昌起义任营长,率部在会昌与阻截起义军南下的敌人进行的一场恶战中,左腿三处负伤,胫骨、腓骨被打折,不能动弹。敌人搜索时,他急中生智,脱去外衣,滚到附近一条田沟里,弄得满身血污。等敌人走到他身边时,陈赓闭眼屏息,纹丝不动。敌人以为他是死人,踢了一脚就走开了。陈赓在那里躺了两三个钟头。这时,叶挺带起义部队反攻上来,把敌人打垮了。陈赓判不清是敌还是友,仍不敢动。起义军的搜索部队过来,见他身上只穿有短裤和背心,就把他当敌人打了一枪托。陈赓睁开眼睛偷看,见他们领子上都挂有红带子,知道是叶挺的部队,便高兴地说明自己的身份,这才被救了下来,并被送往广州的福音医院施行手术,总算保住了伤腿。在1932年初的商潢战役中,已担任红四方面军第12师师长的陈赓,右腿小腿骨中弹负了重伤。组织上送他化装去上海治疗。1933年3月,陈赓在上海被叛徒发现而遭捕。不久,经过党组织和宋庆龄等人的营救,陈赓逃离了虎口。
王树声,1932年初,在红四方面军进行的商(城)潢(川)战役中任红11师师长,战斗激烈时,一颗子弹从他的肩胛打进去,从后腰穿出,差一点击中心脏。


十大大将个个威名远播。毛泽东的赞誉幽默(1)
十大大将几乎都有改名字的经历。
粟裕,幼名“继业”,原名“多珍”,字“裕”。17岁离家外出读书以后,即把字改成名。一下子改成好名字。立志做沧海一粟,抱负远大。战争年代,曾经化名“金米”、“余良”、“苏群”,与家人通信时称“季业”、“季业之”。名字既与民以食为天的粮食有关。
黄克诚,原名“时瑄”。上学后改名“克诚”。
谭政,原名“世铭”,学名“清河”,号“举安”。1927年春,入伍到国民革命军第四集团军特务营时,其妻舅陈赓取出花名册说:“投笔从戎,参军了,你把名字也改改吧!”谭世铭思索片刻说:“那好吧,我从此之后不再叫谭世铭了,就改两个字叫谭政。”
萧劲光,原名“玉成”乳名“满哥”,后改名“劲光”。在苏联莫斯科东方大学留学时,萧劲光还有一个俄文名字,叫“查戈洛斯基”。
王树声,原名“宏信”,乳名“国荫”。7岁离家外出读书以后,改名为“树声”。
陈赓,乳名“福哥”,原名“庶康”,字“传瑾”。其名为爷爷陈翼琼所取。陈翼琼出身贫寒,后奋而投奔湘军,骁勇善战,擢升相当于师长的花翎副将,御封“武显将军”。幼年的庶康对爷爷传授的“幼从戎为官致富,善战闻于当时”,印象颇为深刻。所以,他13岁投湘军当兵时,遂改名“赓”。赓的本意即继续、连续。所以,陈赓是为了继续传承爷爷的事业,决心“效命沙场、建功立业”。
罗瑞卿,乳名“吉娃子”,14岁上高小时,老师他取了一个新名字“瑞卿”,老师解释说:瑞者,好也;卿者,官也。
张云逸,原名“运镒”,乳名“益友”,又名“胜之”。后以谐音改“云逸”。
许光达,原名“德华”。本来,如果按家谱取名,父亲应给他取名叫“德贵”,但与父亲“子贵”的名字冲突犯忌,于是,父亲给他取名“德华”。1929年初,德华在白色恐怖下辗转河北、北平,又南下江苏、安徽找党,行前他借鉴李白的诗句,改名许泛舟,希望像只凫雁似的小舟,即使泛遍天涯海角,也要找到党。后来终于在安徽找到党组织。1929年10月,被分配到洪湖根据地从事武装斗争前夕,他更名为许光达,意在经过不懈地奋斗,必达光明的彼岸。几十年的戎马生涯作证,许光达正是凭借他不懈的奋斗,最终抵达了光明的彼岸。
徐海东,原名“元清”。1926年参加北伐军时,他改名徐少奎。黄麻起义失败后,他的家被抄,房子被烧,亲属20多人惨遭杀害。但他毫不气馁,把这血海深仇牢记心里,毅然又改名为徐海动,就是决心像大海的波涛一样把反动统治搞个天翻地覆。后来人们把海动听成了海东。最后,他干脆就叫海东。
十大大将的籍贯:湖南籍6人,粟裕,会同县伏龙乡枫木树脚村人;陈赓,湘乡县龙洞乡泉湖村羊吉安人;黄克诚,永兴县油麻圩下青村人;萧劲光,长沙县岳麓山乡照洲港村人;谭政,湘乡县龙洞乡楠竹山村人;许光达,长沙市东乡镇萝卜冲村人。湖北籍2人,徐海东,黄陂县夏店区徐家桥村(今属大悟县)人;王树声麻城县乘马岗区项家冲村人。四川籍1人,罗瑞卿,南充县舞凤乡清泉坝马家坡村人;广东籍(现海南籍)1人:张云逸,文昌县头苑区造福乡上僚村人。从统计结果看,十大大将大部分出生在长江流域以南,个别出生在长江流域边沿,所以,他们都是通常所说的南方人。

十大大将个个威名远播。毛泽东的赞誉幽默(2)
十大大将的家庭出身:
粟裕,小地主家庭出身。父亲粟周亨,字嘉会,是清末落第秀才,为人忠厚老实,写得一手好字。家庭主要靠分得祖产的30亩薄地过日子。母亲梁满妹,共生育了5个子女。粟裕在家中排行第三,6岁读私塾,9岁到第八国民学校读书,接受新学教育。11岁时,先后读私立初小和县立高小。17岁时,先后进入第二师范附小和常德平民中学读书。18岁时,进入湖南省立第二师范读书,校址在常德。粟裕的文化底蕴很厚实。
黄克诚,贫苦农民家庭出身。父亲黄清主,耕种家里的6亩土地。母亲邓龙桃,共生育了4个子女。黄克诚在家中排行第三,幼小时就拾粪、割草、砍柴、看牛,9岁读私塾,18岁读县立高小,20岁考入湖南省立第三师范,校址在衡阳。因家庭贫寒,黄克诚在20岁要出远门读书时,才有生以来第一次穿上棉衣。黄克诚的文化底蕴很厚实。
谭政,绅商家庭出身。祖父是晚清秀才,为当地圆数十里有名的绅士,父亲谭润区是湘乡县立第二高小的教书先生。母亲文氏,共生育了2子6女。谭政是家中长子,6岁至10岁在本村私塾启蒙读书,11岁又到相邻的二都乡柳树铺村继续读私塾,16岁考入湘乡东山学堂学习,19岁毕业回到家乡七星桥族立初级小学当教师。谭政的文化底蕴很厚实。
萧劲光,穷苦小手工业家庭出身。祖父和父亲以手工纺织为业,无房又无地。母亲共生育了4子2女,萧劲光在家中排行最小。祖父和父亲在萧劲光两岁时相继去世。母亲便带着6个孩子租地,盖了3间草房过苦日子。萧劲光12岁读私塾,14岁考上长沙长郡中学,和任弼时结成亲密的朋友。17岁与任弼时一道参加俄罗斯研究会,进行留学前的补习。18岁与任弼时、刘少奇等10余人一起,赴俄勤工俭学。萧劲光的文化底蕴很厚实。
王树声,小地主家庭出身。父亲王泽香,实际上是农村小知识分子,没有直接参与剥削,富于正义感。早年做粉房生意兼务农,中年时已有40余亩水田、数块山林的家业,属殷实之家。母亲王徐氏,共生育了4男1女5个孩子。王树声在家中排行第三,在堂兄弟中排行第五,人称“老五”。后来,父母因操劳过度,积劳成疾,在王树声6岁和9岁的时候,相继去世。家道中落,王树声在祖父母操持下,于7岁时读私塾。17岁时,进入武昌高小补习学校读书。18岁时,考入麻城县高级小学。19岁时,毕业回家乡任私塾教师。21岁时,任乘马岗区初级小学校长。王树声的文化底蕴很厚实。
陈赓,地主家庭出身。爷爷陈翼琼功成名就后,解甲归田,置产置地,热心公益慈善诸事。父亲陈道良,字绍纯,却爱文不爱武,管理着家里的数百亩田产,平时乐善好施,同情贫苦人民。母亲彭学娴,共生育了6子6女。陈赓本是家中次子,因其哥从小夭折,所以后来在家中排行老大。6岁至11岁入私塾启蒙读书。12岁考入湘乡东山学堂学习,在这里初步接触了一些新的社会思潮。13岁时,父亲作主,让陈赓娶一个比自己大两岁的富家女子为妻。性格倔强又受到新思想影响的陈赓不接受这种命运安排,为了逃避婚姻,便抱着闯荡世界的决心,离家入湘军当兵。四年的湘军生活,并不如陈赓当初所想的那么乐观。他在军阀混战中受尽磨难,得了疥疮,病倒在军旅,追随他投军的三弟也不幸病故,陈赓对湘军彻底绝望了。18岁时,陈赓脱离行伍,谋得长沙铁路局办事员之职,并认识了毛泽东。后来在毛泽东创办的自修大学学习,陈赓读到了《新青年》等进步刊物,他的政治觉悟提高很快,由一个旧时代的叛逆者成为自觉的革命者。陈赓的文化底蕴厚实。

十大大将个个威名远播。毛泽东的赞誉幽默(3)
罗瑞卿,破落地主家庭出身。父亲罗春庭,母亲鲜氏,共生育了6个子女。罗瑞卿是家中长子。由于父亲不善于治家,还染上赌博和抽大烟的毛病,把祖上留下的遗产田地一块一块地赌掉和抽掉了,罗瑞卿的家道开始中落。家中的生计只能靠母亲维持。6岁读私塾。14岁考入南充北区大林寺高等小学。17岁考入南充县立中学学习。中途曾因家境困难,弃学到绸缎铺当过一段学徒。20岁考入成都高等蚕桑学校,但因凑不足学费未能入学。罗瑞卿的文化底蕴很厚实。
许光达,贫农家庭出身。父亲许子贵,母亲刘氏,共生育了5男2女7个子女。许光达在家中排行第四,在堂兄弟中排行第三,人称“五伢子”。8岁读私塾,8岁半到家乡许家园小学读书,11岁考上长沙县立第一小学高小部,13岁考入长沙师范学校。许光达的文化底蕴很厚实。
徐海东,贫苦窑工家庭出身。父亲徐重本,母亲吴氏,共生育了10个子女,徐海东在兄弟间排行第六。因家庭生活很苦,9岁时才入私塾念书,1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