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欢乐土匪闹民国 >

第196章

欢乐土匪闹民国-第196章

小说: 欢乐土匪闹民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接过这面旗帜展开,莫洛奇科夫斯基更是一阵激动,这面旗帜当然不是苏维埃的镰刀斧头,但也不是白俄通用的红蓝白三色旗,而是代表帝俄的双头鹰旗帜。

(红蓝白三色旗是苏联二月革命之后国家杜马选定的国旗,十月革命后换成了苏维埃红旗,上世纪末苏联解体后,三色旗再次成为俄罗斯国旗,沿用至今。)

啪!莫洛奇科夫斯基举手敬礼,看向曲南杰的眼神中充满了感激,一切尽在不言中,如果鸀脚兵愿意扶植自己杀回俄罗斯,这支白俄雇佣军不介意重新投靠肖林。

除了一千多白俄雇佣军,还有一万多直鲁联军,这是一支中俄联军,将团结所有流亡的白俄向布尔什维克再次发起挑战。

“乌拉!”

双头鹰旗帜升起后高高飘扬,场中的白俄士兵发出齐声欢呼,就连那些穿着哥萨克服装的直鲁联军也跟着大喊大叫。

 三四七章临保会委员上

自七月末至九月中,张作霖的丧事整整办了七七四十九天,终于告一段落。

在大帅治丧期间,整个东北三省加口外三省(绥远、察哈尔、热河)都举办了大规模的祭奠活动,从奉天到哈尔滨,从归绥到张家口,乃至于榆树、双城、临江、抚顺、海城等地都设置有吊唁灵堂,直到烧过七七之后才拆除。

丧事办完之后,张作霖的灵柩移至帅府东门房,准备等陵园修好再入土安葬。大帅府也终于撤去重孝,灵堂牌坊全部拆除,只有府中众人的胳膊上还戴着黑纱,以寄托对老帅的追思哀悼。

这天上午天色阴沉,空中时断时续飘着雨丝,帅府大门处却有几名卫兵一直在忙碌,架着梯子将门楣上挂着的白色灯笼取下,重新换上红色灯笼。

突然传来两声汽车喇叭响,一辆黑色的小汽车拐入德隆胡同,直接停在帅府的正门前。

谁这么没规矩?

正扶着梯子的一名卫兵皱了皱眉头,撇着嘴刚要骂,后背上却被重重拍了一掌,一句“妈了个巴子”又咽回肚子里。

回头一看,却没看到是谁拍他,只有一条身影快如闪电般迎向汽车,那卫兵只觉眼前一花,就看到自家排长满脸带笑,敬礼躬腰拉开车门,请下来一位年轻的中将。

年轻也不稀奇,中将也不稀奇,年轻的中将就有些稀奇,那卫兵站在一旁没敢多说什么,只看着那中将被毕恭毕敬地送进了帅府。

“排长,这个中将什么来头?很牛气吗?”看着自家排长恨不得溜沟舔腚的巴结,那卫兵稍稍有些奇怪。奉天城里上将满地走。中将多如狗,自家排长在帅府当差多年。在张总司令面和夫人前都能说上话,何必对此人如此巴结奉承?

“这位可不是普通的中将。”排长瞥了他一眼,指点道:“他就是肖林,张总司令面前的红人,东北临时保安委员会的委员。”

“临保会的委员?!”那个卫兵还算有点见识,知道保安委员会的厉害,脸色也凝重了许多。

自东北联合议会特别会议之后,公推张学良担任东北保安总司令,同时成立东北临时保安委员会。

东北临时保安委员会是当前东北的最高权力机构,由张学良担任委员长。袁金凯副之。这个委员会一共十几名委员。个个都是奉系的头面人物,大权在握,如张作相、杨宇霆、汤玉麟、刘尚清等等,总之一句话,能够在临保会中担任委员。就等于进入了奉系的权力中枢。

没想到,这个肖林如此年轻,竟然也是临保会的委员!

那卫兵其实并不知道,以肖林的身份资历,在临保会中担任委员还是单薄了一些,只是张学良一力推荐要酬他从龙之功,其他委员才不得不卖了少帅一个面子。

但这个突破对肖林却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从此之后,他进入了奉系的核心领导阶层。并逐步发挥个人影响,改变着历史的进程……

但此时此刻,肖林却正在挨训。

小青楼老虎厅中,两只老虎标本惟妙惟肖,张学良坐在黑皮沙发上,肖林站在他面前。一脸愧疚之色。(这两只老虎是汤玉麟送给张作霖的,后来一只赠给了同泽中学,另一只损坏遗失。)

“肖林,我来问你,张宗昌和褚玉璞在哪里?你眼里还有没有我这个总司令?”

“汉公,我今天是来向您请罪的。张宗昌与陕军李虎臣发生冲突,我事先失察,事后失措,以至于局面失控,直鲁联军被陕军逐出归绥。”

肖林态度很诚恳,但这件事昨天就上报过,今天再认一遍错,张学良虽然面上不得不训斥他一番,心里却懒洋洋地提不起劲头,没多大火气。

“请汉公放心,冲突发生后,我立刻派精锐部队赶到都统府加以保护。现在张宗昌与褚玉璞两位司令都非常安全,万无一失。”肖林抬眼看了看张学良,又说道:“不过张司令的情绪一直很激动,我担心引起不必要的麻烦,暂时还请他住在都统府里,一直没有外出。”

肖林说的委婉,却隐隐含着试探,直鲁联军已被一口吃掉,张宗昌和褚玉璞怎么处理?

张学良眉头挑了挑,没有直接回答,又反问道:“听说直鲁联军全员被白俄鼓动哗变,到底是怎么回事?”

“噢,这件事的确属实。直鲁联军和陕军发生冲突后,白俄雇佣军指挥官莫洛奇科夫斯基控制了直鲁联军,并带着这支部队离开归绥北上草原,后来跑到哪里去了,我也不知道。”肖林说到这里,嘴角露出一丝狡黠的笑容。

“你真的不知道?”张学良眼一瞪:“少给我装神弄鬼!”

“汉公明鉴,直鲁联军都是一伙兵痞,军纪败坏。东三省不要,热河和察哈尔也不要,为什么偏偏给我绥远?他们到了绥远才一个多月,就闹得到处鸡犬不宁,让人头疼的厉害。请神容易送神难,趁着这次兵变将他们赶走,正好卸掉一个包袱,让他们去反攻苏维埃,祸搅老毛子吧。”

肖林接着又笑道:“直鲁联军在国内就是过街的老鼠——人人喊打,正在走投无路的时候,张宗昌和褚玉璞又不在,他们只好跟着那些白俄混下去,我给他们一人提供了一身冬装,那一万多人就一路向北杀了过去,我估计现在最少也到了蒙古境内了。”

张学良沉吟片刻,说道:“老毛子在中东铁路上得寸进尺,我早想对付他们了,有直鲁联军给他们捣乱,倒也是一件好事。不过你要注意,对那个莫洛奇科夫斯基支持归支持,手尾一定要撇清,免得惹来外交事件。”

肖林连连点头,少帅在这一点上和他想的完全一致——白俄反攻苏维埃,这是俄罗斯人自己的事情,和我们奉系什么关系都没有。

撒下老莫同志这个棋子,将来也许会有意外的收获。

 三四八章临保会委员下

在张学良看来,把直鲁联军打发到外蒙不失为一步好棋。/

苏俄成立后出于自身的利益考虑,一直大力扶植外队进入是合情合理的事情,只是国家孱弱,才被迫接受了这个事实。

民国初年,还有徐树铮收复外蒙,但现在已经不是当初那个时候,再想对外蒙用兵,必然会遭到苏俄的强力干预,有莫洛奇科夫斯基打着白俄复国的旗号,最少也能把那里的水搅浑,从而分散俄国人的注意力,对东省特别区也是一个支持。

(东省特别区是中东铁路沿线区域,包括黑龙江和吉林两省部分地区,哈尔滨等重要城市,现任行政长官为张景惠。因为中东铁路在苏俄手中,所以沿线区域也被苏俄的势力覆盖,张作霖将这块地方划了出来,搞了一块民国时代的特区,东北和苏俄的主要矛盾也集中在这一区域。)

除了牵制俄国以外,顺便还解决了直鲁联军这个祸胎,老帅还在世的时候,直鲁联军就请求退出关外,但因为这支部队的军纪太差,张作霖不敢放他们出关,干脆扔到绥远草原上,天高皇帝远,随他们祸害。

到了张学良掌权,对直鲁联军更加不待见,当初要和北伐军作战,直鲁联军不失为一条咬人的恶狗,但此时奉系已向北伐军投降认输。再留着这支部队也没什么必要。

京津已丢。肖林又是他的嫡系亲信,绥远地盘越发显得重要,值得好好经营,肖林出手解决了直鲁联军,正符合张学良的心意。

考虑了片刻,他对肖林指示道:“只要莫洛奇科夫斯基能在外蒙立住脚,可以提供一定的经济支援,甚至必要的武器弹药。总之一句话,直鲁联军以后不能再回国,就在蒙古草原上自生自灭吧。”

“卑职明白。不过张宗昌和褚玉璞该如何处理,还请汉公示下。”

张学良白了肖林一眼,不满地说道:“这两个人是你抓起来的,还来问我干什么?”

“汉公。误会,误会了!”这个罪名死活都不能承认,肖林腾地站了起来,一脸惶恐解释道:“陕军和直鲁联军发生冲突,我部事先毫不知情,为了避免乱兵伤害张都统,才派部队加以保护……”

直鲁联军赖在归绥,严重影响了肖林的发展,如刺在喉,不得不出手加以解决。但这件事免不了先斩后奏。最犯上官忌讳,因此才假以李虎臣之手借刀杀人,肖林也算煞费苦心。但是再完美的阴谋也会留下蛛丝马迹,何况对付张宗昌这么大的行动,只要张学良有心,肯定能查到肖林就是幕后主使,不过只要没有证据,肖林就不会当面承认。

为了应对张学良的盘问,肖林事先准备了几套说辞,真闹得不可收拾。大不了辞去这个临时安保会的委员,回绥远专心带兵。

“好了,好了,你那么紧张干什么?张宗昌和褚玉璞不是什么好东西,抓起来就抓起来了。”张学良摆了摆手。一副不以为然的样子。

如果换做老帅张作霖,必然会因此对肖林起疑。甚至直接发作。但张学良却是个公子哥的脾气,只凭个人好恶来判断对错,根本没有深究的意思。

要依着张学良的本意,最好就此将张宗昌和褚玉璞打翻在地,永世不得翻身,这两个家伙都是奉系叛将,一向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但考虑了半天,理智还是战胜了感情。张宗昌是外来投靠奉系的,像他这样的还有不少,收拾一个张宗昌不难,却会令这一大批人寒心。

手下没兵,自然没有实权,也免不了被人架空,张宗昌这个都统只是个摆设,多留些日子也无妨。

“别人倒还罢了,张宗昌到底身份不同,这个都统还得他来做。这样吧,等到归绥局面稳定了,尽快把他放出来,恢复都统府的秩序。”张学良顿了一下,又向肖林透漏道:“东北六省正在和南方以后,估计很快就要易帜,都统督军都要撤销,到那个时候再请张宗昌赋闲休息不迟。”

张学良上台后会和南方政府议和易帜,肖林对此早有思想准备,只是没想到这件事发展极快,奉系刚刚出关两个月,就和南方政府基本谈妥,只因杨宇霆等人一力反对,所以暂时没有执行。

这件事太过敏感,不便发表意见,肖林只是点点头,接着追问和自己有关的事情:“褚玉璞又该如何处理呢?”

“下野吧,让他自己发个下野通电,以后就做个富家翁吧。”褚玉璞背叛李景林起家,张学良以前对他不过是利用,但下意识里也不齿他的为人,没什么好感。

“是,我立刻命人安排,保证风平浪静地处理了此事,不会引起任何反响。”肖林心中暗暗得意,少了褚玉璞相助,手下又没有直鲁联军做依仗,想要架空张宗昌太容易了,以后绥远就是自己的大本营,姓肖不姓张。

先斩后奏擅自兼并直鲁联军,这件事是不得已而为之,看张学良此时的态度,自己无疑又过了这一关。

肖林已将少帅的脾气摸了个七七八八,此公是个顺毛驴,只要顺着他的意思投其所好,哪怕把他卖了也没关系。如果梗着脖子硬顶,哪怕是为他好,也落不了好果子吃。

就好比杨宇霆,总是一副维护老帅基业的样子,极力反对易帜加入南方革命政府,平日里又以长辈自居,在张学良面前傲气十足,不知不觉已经触动了少帅的逆鳞。

正在胡思乱想之间,只听张学良突然问道:“肖林兄,你对杨总参这个人怎么看?”

这个问题更加敏感,张学良此时问出来,其中的含义意味深长,肖林莫名其妙地感到一阵紧张,斟酌着说道:“杨总参一向精明强干,堪称我军的栋梁之才,其地位……不可蘀代。”

 三四九章袁金铠

离开大帅府之后回到自己的住处,肖林脸上的表情一直阴晴不定,既有几分得意,又有几分心惊。

得意是因为又赌对了,成功解决掉直鲁联军这个眼中钉,还在张学良面前顺利过关。

心惊是因为张学良对杨宇霆的态度,少帅在肖林面前毫不掩饰,话里话外的恨意十足,不难看出,他对杨宇霆的忍耐已经接近极限。

自从郭松龄身亡之后,这两人就面和心不和,一直明争暗斗,经过这次推举东北保安总司令的风波,两人之间的矛盾更加尖锐,近乎公开化。

除了权力斗争的巨大分歧外,张学良和杨宇霆个人之间也互相看不顺眼,两个人如同针尖对麦芒,只要一碰上,三言两语间往往就会争执起来,最后必定不欢而散。

少帅年轻气盛,本是性情中人,除了张作相这样的厚道人,能和他相处融洽的并不多。当然,像肖林这样别有用心、刻意迎合的,却要另当别论。

偏偏杨宇霆的个性也很强,对张学良这位年轻的“少主”毫无恭敬之意,往往摆出一副托孤重臣的架势,动不动就要训斥少帅两句,总以长辈身份自居,难怪张学良对他如此憎恶。

当然,这也许是杨宇霆不得已而为之,他要维护“宰相”地位,免不了要和“少主”争权,气势相争,不肯相让,在外人看来难免显得有点嚣张。

听话听音,少帅明显想要动动这位杨总参。所以才和肖林这位心腹干将试探商议,令肖林不安的是,张学良的话语中竟隐隐透出几分杀机……

泡了个热水澡,换上一身干爽舒适的睡衣。倒上一杯清茶刚刚坐下,警卫连长黄东军走了进来,敬礼禀告。

“报告军长,袁金铠袁参议和于冲汉于参议来访,正在门外候着,要不要请他们两位进来?”

袁金铠?于冲汉?这两位都是奉系的老前辈,东北文官政客的代表人物。肖林连忙站起身来,说道:“尊老敬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