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黄安口女人 >

第11章

黄安口女人-第11章

小说: 黄安口女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哭声惊天动地,有人说她还没走远还能听见,有人说她的魂灵还在屋子里。一盏豆油灯在静静地燃着,“扒路鸡”在默默地站立着,这是当地的习俗,人一死了这两样必须先做好的,供菜是后做出来的。油灯是照亮死者西行的路,鸡是给开路的。老太太躺在排子上,劳累了一生,这会儿真的应当休息一下了,八个儿子跪在灵前,说:“额娘,你辛苦了!”八个媳妇也纷纷跪下,也喊了一声:“额娘我们给你请安!”三十几个孙子孙女也纷纷跪下,又哭成了一片。
是啊,一个小老太太,怎么能创出这么大家业,繁衍出这么多的子孙,多少辛苦多少劳累只有她自己的才知道。图兰格拿出厚厚一摞子白花旗布,指定一个明白孝事的女人,是园子外的赫希礼媳妇在那儿给扯孝带,宽窄大小是有说道的,儿、孙、媳妇、女儿女婿都要是披孝,做成衣服穿在身上。侄男外女是宽孝,一幅整面子布扯出半丈长。远房一点的是窄一些的,就是一幅整布一扯两半儿。人来了要报上自己的号,以便自己穿戴上合适的孝,有明白的主动请孝。傍晚的时候,大家都穿戴上孝了,院子里一片白花花的,一时间认不出谁是谁,来了客人磕头行礼,家里的人都跪下还礼,众人从屋子里一直跪到门外院子里和大门外,天气太热了,就在院子里搭了棚子。帮忙的,做饭的人多的是,吹鼓手在院子西南角上一个小棚子下吹打着呜呜咽咽的,好不悲伤。
供菜也是五种,这菜不是给死人吃的,是死者用来请客的,用来答谢来送行的人。人越来越多,很快各院子里都站满了人,也找个阴凉的地方坐在地上。太阳下山的时候,远道的住下分散在园里园外各人家住下,近处的都回了自己家,留在灵前左右的都是赫家的家里人。
 
 
葬礼一共是七天,天也热,人们从山洞里取来了大量的冰块,围在灵床的周围,但很快就化掉了,再换上新的,一遍遍地换,到了第四天也感觉有了异味。人们都很困乏,好容易熬过了六天。出殡的前一天晚上有三件事:一是入殓,按照满族的一个习俗,遗体是要从南窗户出去的,不能走门。棺木在停院子里,入棺时长子抬头其它儿子抱脚。赫老太太的遗体装入了花头棺材,紫檀色的灵柩上画着鸟语花香的世界,上面有一行字:一梦千秋。第二件事是:送盘子,就是烧些纸活儿,和一些隨身带去的衣物。三是辞灵,也就是是向死者遗体告别。 
按当地的习俗,女儿要哭“九场儿”,那有一段很动情很悲伤的台词,亲生的女儿是哭不了的,请了专门的人给哭,哭述着母亲从怀胎十月养儿育女到生老病死全部的劳苦和辛酸,那女人哭得抑扬顿挫,悲悲切切,周围的人都忍不住跟着小声哭泣,乌拉和索罗跪在那里泣不成声。 
辞灵时也是左三圈儿,右三圈儿,嘴里喊叫:“奶奶辞灵了!”也有的叫太奶奶,也有的叫姑奶奶,也有的叫嫂子,有的叫老太太,叫什么的都有。这样辞别的仪式进行到深夜,就在大家准备暂时结束休息一下的时候,图兰格突然钻到担在木架子上的灵柩下面,放声的哭起来,一口一个额娘,一口一个我的老妈妈,在场的人们都跟着哭起来,希礼媳妇上前来拉她,拉一下也拉不动,她哭着说:“你就让我哭哭吧,我憋了二十多年了,”主事的说:“让她哭,让她哭,哭出来就好了,哭不是坏事,人总不哭会生病呢” 
兰格坐了起来,灵柩下都是谷草,她坐在上面,后背上头发上粘了几根谷草,她一边哭一边数叨:“我前考虑后考虑你没有了这个儿啊,好好歹歹我陪了你这二十多年,早上睁眼儿我就能看见你,晚上睡觉你在我身边儿,我一时一刻没离开过你,我的苦命的老妈妈……你们都去见面了怎么狠心把我扔了啊,把我坑了啊,我那死冤家啊,我年轻轻地你就把我扔了不管了,我才三十六岁啊,我那可怜的孩子还在娘的肚子里,没看见你这个爹啊,我那可怜的儿子啊……。这会儿你们都团圆了,我上哪儿看你们啊……” 
图兰格哭一句拍打一下棺材,发出沉闷的响声…… 
兰格哭的不都是对赫老太太的怀念,而是她自己的苦楚,哭她自己的命运和如同那园子里海棠花一样的美好的青春时光就这样流逝了…… 
有几个女人上来拉她,她还是不起来,说:“我都苦死了,谁知道啊,啊……” 
女人们都陪着哭,男人听了也是站不住脚,就都说:“站起来吧,明天还得下葬,这么大岁数的老人了,早晚得有这一天,还是顾活的吧。”大家都这么说,这么劝,图兰格也就停了下来,从地上站起来,掀起衣襟,抹了泪水,说:“这会儿,我也熬上老太太了,日子还得过!” 
赫老太太的葬礼比李老太太要隆重的多,是她在赫家功高名就,再说孙男弟女都是自己身上劈下来的肉,都说狗肉贴不到羊身上,就是这个理儿。她死得不孤单,赫家园里园外,老垃子图家堡子瓦尔喀什冬古河来的人足有上千人。出殡的队伍浩浩荡荡,纸牛,金库银库童男童女,宅子,样样具全,纸钱纷纷扬扬,满天飘荡,吹鼓手低着头一个劲地吹,呜呜咽咽,人们一个跟一个人,一片白孝,看不出谁是谁,队伍像一条长龙在小平原上摆动着。 
老太太的灵柩上了黄安口大坡,进了祖坟,在大坡东面山坡上一片朝阳的地带,和赫老太爷和葬了。 
这是她一生追求的结果和归宿,她认为这是女人最后最好的结局。进入祖坟,这是祖上对你这个媳妇一种身份上的认可,表明你是这个家族的一员。赫老太爷娶过的那个小老婆,现在埋在老太爷的左边,两人中间早就留好了一个宽大的位置,这是赫老太太的位置,棺材放进去,盖上土,重起一个大坟丘,三个人在一起,那小老婆只能在一边儿上给儿孙满堂的李腊月挡风了。 





第十二章

老太太走了,东屋子空了下来,祁玉一个人坐在北炕沿上望着南坑发呆,少一个人少了这么多。自从来到赫家园子那一天起,就生活在老太太的身边,她严厉与慈爱同在,给了祁玉温饱的生活和家的温暖,但也剥夺了他爱的权力,还强行加了他一段感情和不平等的婚姻
这院子和屋子仿佛一下子静了下来,中屋子里住的小四和小五,基本上不在家,这个院落几乎就是兰格和祁玉了两个人的家了。如今,图兰格真真正正地成了赫家园子的女主人。
图兰格把五个儿子叫到眼前,好像从来没有机会这样细细看过这些已经长大成家有了孩子的儿子们,说:“你们奶奶走了,在这个赫家园子,在这黄安口,再也没有人像老母鸡护小鸡一样的护着我们了,再也没有了给我们遮挡风雨的人,没有了给我们壮胆子想主意的人,没有了,没有喽!”图兰格看着窗外摇着头眼睛里饱含泪水。韵贵说:“额娘,你别难过,人都有这一天,奶奶也是高寿了,再说我们也长大了,都能护着你护着这个家了。”小四小五也这么劝图兰格。
“以后啊,这个家就得靠你们了,靠你们哥们几个了。我们得把家业守住,只能大不能小,你们几个得一条心,兄弟是手足情,不要闹意见,不要听外人的馋言。”儿子们能听出母亲的话,外人就是指的儿媳妇们。
图兰格接着说:“人活着得活出个样儿来,活出一口气来,做什么事都要好好做,这土地的事呢韵全心里要有数,租出去多少地,收回多少粮得有个记性,小镇上的生意韵贵多用心,尤其是新开的药店要用心,药是人命关天的事,事事要小心,那几个孩子要带好,以后,赫家园子好不好全在于年轻人了,他们是赫家的未来。老三你跟你二哥多学一点,别总恋着玩,少去那赌馆,那不是什么好事不说,那里的人也杂,人得走正道。小四喜欢打猎,没事也收购些皮毛山货什么的,放在你二哥那山货店里,往外卖也行,换货物回来也行。总之,得往这道上悟,以后成家过日子得能顶起门户。小五上小镇上警暑做事都是你八爷的关系照着,以后路得靠自己走,额娘会老的,小四小五二十多了,我得快点给你们成家,要不然额娘老了就不能给你们娶上媳妇了,这样我有一天像你奶奶一样死了,可就闭不上眼了。”
小四小五说:“额娘看你说的。”
“我还是那句话,人活一口气,你们不是小草小民的后人,你们姥爷门儿老图家是皇清国舅,这你们从小就知道。我听你姥爷讲过,赫家祖上是康熙年驻凤凰城的将军,叫什么‘洼尔达’。如果不是赫家祖宗过人,哪有赫家园子这大片的土地和这一大片园子,拿出点“龙子龙孙”的气魄来!”
儿子们都走了,图兰格静静地坐下来,只有祁玉陪在身边,两个人面对面坐着,这二十年为了那份情感,两个人在与命运抗衡,相互坚守,与老太太抗衡,与园子里的女人和传统的伦理观念抗衡,自己超越自己,自己封闭自己,自己挑战自己,自己叛逆自己,累得已经是精彼力尽。可现在面对着面,谁也不语,现在什么障碍也没有了,可是两个人却是平静了下来。图兰格说:“是老了吗?”祁玉说:“我们不老,还会有一段很好的时光。”
老太太不在了,这时候妯娌们都说园子里好像是少了很多东西,大家关系似乎比从前好了许多,赵茑茑赵玉蝶和赵婉婷都过来坐坐,看看图兰格,有时候说是来借花样子。
赵茑茑一来就站在东屋子的万字炕边儿上,用手指轻轻在大板柜上滑动,然后停在柜上像黄月亮一样的铜柜俬剪子说:“这可是老老年的东西了,是老老太太传下来的,是镇宅之宝呢。”图兰格说:“你要是喜欢就让人抬过去吧,里面有老太太的东西,你留个念想儿也好。”
赵茑茑乐颠儿地叫来几个园子外的人,她不敢叫希斡和园子里的人,怕大家看不起她,急切地把柜子抬到园子西北角上她自己屋子里了。她没有心思和来抬柜子的人闲聊,就拿笤箒一个劲地往外扫地。人走了后,她迫不及待地打开柜子弯下腰,头冲着柜子里,使劲地翻,把老太太的东西一样一样的扔在地上,她直奔柜底夹层子,可是里面除了一些什么被面啊布啊洋肚子手巾白洋袜子再啥也没有了。奇怪了,那时她从窗户缝里分明看见老老太太给老太太那个金烂烂的匣子,老太太就是放在这个柜子里左边格子的夹层里,怎么不见了呢,这显然是老太太和图兰格做了手脚,要不然,图兰格为什么会这么大方,让把老柜抬走。
她沮丧地坐在地上,骂着:“老六份上的,你比赫老太太还狡猾。”这时候,图加亚刚好来借“汤子套”,说希胡要吃酸汤子,自己家的汤子套找不见了。进屋子一看,老太太的老柜放在地中央,赵茑茑坐在地上,一脸的汗水,就说:“大嫂,你干吗呢,这大的柜子放地中间像个什么啊,这么不好看呢!”
赵茑茑怕是她看出了其中的端倪,就坐起来说:“哎,一看这柜子,就想起老太太了,就是想抬过来留个念想儿。”说着赶紧起来把地上的布啊毛巾啊袜子啊一骨脑儿装进柜子。嘴里只说:“放哪儿了呢?”
黄安口小镇是黄安口地区的经济文化中心。
这是一个古老的满族小镇,说是小镇,方圆真不小呢,住着上万户人家儿。一排排房屋和商号非常整齐地排列,东西方向称街,南北方向称路,四条街,六条路。那古老的宅子,小街小巷,房子上的琉璃瓦,在阳光下泛着光,上面长满了瓦松,有的房子的脊角上有几个小麒麟在守护。从青砖铺面的街面来看它一定有过辉煌的过去。整齐的街道两边儿长着房子高的梧桐树,冬天有卖糖葫芦和麦芽糙糖的叫卖声,街面上有各种各样的招牌,有卖酱肘子、烧饼、点心、粘糕、萨琪玛、面肠的。有粮油店,有小杂货铺,有卢氏黄酒,也有赌馆,有妓院和唱戏的耍杂技和皮影的。最显眼的是赫家新老买卖五家,赫氏当铺、春来客店、索罗丝稠、新开的兰格中药和五虬货栈
关于“五虬”这两个名字,韵贵是这样解析的,是为了纪念他们的阿玛希虬,虬是一种龙,阿玛有五个儿子,都会像父亲一样好好发展赫家的家业,成为五条龙。图兰格说:“这个名字起的好,真没想到你们能这样用心,这样,你阿玛,你奶奶没有白疼你们。”
其实,这个新上的贸易货站,是图兰格看好要做的,在老太爷时就开过一段,把黄安口及周边地区的山货收集起来送到西边码头上的交易中心,获利极大。这里的人参鹿茸蘑菇草药在市场上是最受欢迎的,这里的黄烟是有名的“关东烟”。这黄安口地区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山大,土质好,树木参天,水量充盈生长期较长。前面的牛毛大山还有近处的黄安口大坡,都是丰富的自然产区,这里的满族人家世代都在这山上打猎采山菜和药材。
这五个买卖都在小镇中心的正街面上,很热闹。韵贵和韵专在里外忙活,园子外的韵路韵则韵生是雇来的,还从小镇上雇用了一些临时的短工。每天来货栈的人络译不绝,多数是来送货的,都是本地产的山货,榛子,核桃,山里红干,还有梨坨儿,干豆角,干灰菜,干刺嫩芽、蕨菜、干蘑菇。这地区的山菜最出名,特别是牛毛大山上的大叶芹,足有膝盖高,特别嫩,有很多地区的商客都点名要牛毛大山上的大叶芹,这是不能晒的,要用盐淹,这样保鲜。
韵贵亲自验货,不能有差错,货的质量就是货栈的生命。
韵贵很像阿玛赫希虬,不但长得像,说话也像,就连走起路来的姿态也像。
这时候的图兰格已经娶回了三个儿媳妇,老大韵全媳妇叫李那因,老垃子的姑娘。这一份儿上生有五个孩子:赫春雷、赫单红、赫双红、赫一声、赫万里。老二韵贵媳妇董梅琪是冬古河老董家的姑娘,这二份儿上生有四个孩子:赫克晴、赫洪波、赫文轩、赫文辕。老三韵专媳妇马拉里是图家堡子接生婆马婆子的孙女,结婚好几年了还没有孩子。
单说这个马拉里,还是在图兰格生老五韵志马婆子给接生的时候,就说了这个话儿,她有一个孙女儿叫拉里挺可爱但就是厉害,想给赫家做个媳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