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时间中的侦探 >

第8章

时间中的侦探-第8章

小说: 时间中的侦探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最后一个问题。”麦卡锡在听完所有叙述后问道,“是你干的吗?”

“什么?”

“是你杀了她吗?”

马库斯先是愣了一下,然后像一头公牛一样爆发了:“没有!他妈的不是我干的!你是谁?告诉我你的名字,我他妈的要投诉你!我知道你们这些混蛋警察在想什么,你这杂种打从一开始就想把这罪名安在我头上,这样你们可就轻松了。他妈的你这浪费纳税人钱的杂种!”他的手指几乎戳到了麦卡锡的鼻尖。两个制服警员冲过来将他拉开,杰森和肖恩也闻声跑了过来。

“发生什么事了,伊恩?”

麦卡锡耸耸眉毛:“我只是问是不是他干的。”

“得了吧,伊恩。杀手再回到现场?那种事儿只有在电影里才会发生!我盘问过他,绝不会是他干的!”杰森道。

“我也觉得不像,保险起见,让弗兰克查一查他的不在场证明。”麦卡锡转向肖恩,道,“嘿,肖恩,你懂钓鱼吗?”

“懂一点,我曾经参加过一个垂钓俱乐部,但已经很久没去了,怎么?”

“这儿是冬天钓鳟鱼的好地方?”

“没错,鳟鱼喜欢冰冷流动的溪水,在伊利湖那种平静的大湖里是钓不到鳟鱼的,得这种小溪才行。这和案子有什么关联吗?还是你忽然对钓鳟鱼有了兴趣?”

“没什么,只是一时好奇。”

“现在,我要去关照一下我们的证人了。”肖恩·迈尔斯对两位警探做了个“回见”的手势,然后对麦卡锡道,“伊恩,你真不该那样问他问题。”

麦卡锡站在溪边。尸体已经装进尸袋被运走了,凯瑟琳和她的现场鉴证小组也已经撤离,肖恩去外边应付媒体和关照证人,只有杰森在对两名留下的制服警员安排最后的善后工作。麦卡锡看着潺潺流动的小溪,溪流大约有三十码宽,清澈见底,从这里看下去,仿佛只深到脚踝,即使考虑到光的折射,也不会深过膝盖。仔细看的话,的确能看见有鱼在逆流而上——那是否是鳟鱼,麦卡锡认不出。溪流对面是和这边一样浓密的杉树林,没有路,也没有像这边一样方便立足的鹅卵石滩涂——比这边难走得多,这就是为什么垂钓客都聚集在溪流的这一岸的原因。麦卡锡望着对岸,忽然血液上冲,头皮一阵发麻,他忽然想通了为什么凶手能够不留痕迹地弃尸这里。

“杰森!”他大喊道。

杰森回过身三步并做两步跑来:“什么事,伊恩?你吓我一跳!”

“杰森,你觉得这条小溪的水深、流速怎么样?你能倘过去吗?”

“你就问这个,伊恩?实在太简单了,就是水有点冷。”

“你们查过河对岸了吗?”

杰森望着麦卡锡严肃的表情,马上就意识到了他们的疏漏:“没有!妈的,伊恩,我们谁也没往那个方向想!我这就给鉴证小组打电话,叫他们马上赶回来!”

十五

现场鉴证小组在溪流对岸发现了一些新鲜的痕迹——脚印、林子边的车胎印,以及被树枝蹭下的车漆——他们相信那正是凶手留下的,凶手将车停在森林边缘,用类似尸袋的防水包裹物裹住尸体,小心地进入森林,倘过小溪,将尸体抛弃在溪水这一边,然后伪造了这个弃尸现场的地面痕迹,令它看上去就像案发现场——实在是个天才的计划,流动的溪水不会留下任何搬运尸体的痕迹,而一旦警方认为这就是案发的第一现场,“对岸”就成为了一个心理盲区,没有人会想到在对岸还有另一个现场。

——除了在“时震”中回到过去的麦卡锡之外,没有人。

之前几乎已经陷入死局的案子又令麦卡锡看到了一丝曙光,他相信新的线索一定能指引他找到那个连环杀手,他一定能够改变结局,扭转第三个受害者的命运,同时也扭转他自己的——若非如此,那“时震”的发生,又有什么意义呢?

沉重的尸体让脚印异常清晰,四十四码半的防水胶鞋,园丁最常用的那种,无法追查——早就在麦卡锡的意料之中。由鞋的大小推测案犯的身高大约在五尺九寸到六尺二寸之间,但并不十分可靠,凶手太精明了,他可能穿小一码或大一码的鞋来对痕迹进行伪装,鉴证小组的人在现场用石膏浇铸了脚印模型,并取了一些泥土样本,以便在找到凶手的鞋时进行比对。

在森林边缘紧挨着公路的泥地上,现场鉴证人员发现了一进一出两组车胎印——275毫米宽的全地形胎。他们测量了两条轮胎印之间的距离,并且十分走运地在灌木丛的树枝上发现了少量被刮下的油漆痕迹,如果他们能够以此确定车辆的颜色和型号,那将是他们取得的第一条关于凶手的确切信息——他们将这些数据传至位于匡恩提科的FBI车辆数据库,那是全世界最大、最全的车辆数据库,全国所有的警局、犯罪实验室和其他各种机构每一秒都在发送请求查阅这个数据库,他们不得不排入一个等待名单,或许像连环杀手这样重大的案件会取得一定的优先权,但等待依旧漫长得令人难以忍受。

在六个半小时之后,匹兹堡警局犯罪实验室收到了一份来自FBI的回复——他们所要找的,很可能是一辆2003年后出产的墨绿色JEEP,可能是大切诺基,也可能是指挥官,总之是那种深受做着探险梦,却又缺乏冒险精神的中产阶级青睐的车型。自2003年的小改款起,克莱斯勒公司开始在JEEP全系列车型上使用这种配方的油漆,直到现在。这种车在匹兹堡一共卖出了2620辆,其中有303辆是墨绿色的——这还没有考虑到凶手给车子重新喷漆、二手车以及从其他城市购买,开来匹兹堡的情况。

调查依然十分艰难。

麦卡锡走出玻璃隔间,大办公室空空荡荡,杰森和弗兰克坐在他们各自的座位上,喝着咖啡,看着两份内容相同的卷宗,一脸的疲惫——这可是礼拜六的下午。

看到麦卡锡,两人放下手中的卷宗,站起身来,麦卡锡示意两人围过来。

“伙计们,你们都看到FBI的车辆调查报告了,那是一辆2003年后出产的JEEP。弗兰克,我要你去一倘车辆管理所,查一下这303个车主,首先排除女性,然后是那些婚姻美满、和家人同住的家伙——考虑到凶手在性方面的变态行为,我认为他不大可能拥有完整的婚姻,他很可能至今仍单身,或是结婚后很快就离婚了,看看他们中有没有人有家庭暴力和性犯罪的记录,把他们作为重点的调查对象。如果可能的话,我想在周一看到你的筛选名单。”

弗兰克点点头,麦卡锡转向杰森:

“老伙计,我需要你去交通部,去拷贝一份过去二十四小时中,92号高速公路监控摄像头所拍下的画面——就是通往溪流对岸的市郊的那条高速公路——然后把它送到犯罪实验室的影像处理中心,让他们找出每一辆经过的墨绿色JEEP,不管是大切诺基还是指挥官,记下它们的通过时间和车牌,尤其注意那些在二十四小时中来回的车。我要你盯着他们,优先处理我们的案子,用最快速度给我结果,可以吗?”

“没问题。”

“凶手两次犯案当中的间隔是一周,我们的时间不多了,伙计们,行动起来吧。”

——事实上,只有麦卡锡自己心里明白,到发现下一具尸体为止,这次留给他的时间,只有四天了。

十六

事情出了些岔子,应当说,是我太小看抢劫凶杀组的那些家伙了——他们识破了移尸的计谋,找到了一些我留下的痕迹,今后我必须加倍小心才行——那些警察虽然没聪明到与我相匹敌的地步,但他们的确很厉害。

这座房子很安全,也很安静,是很适合静下心来思考的地方,也很适合做一些私密的事情。现在,我需要让壁炉里的火焰再旺一点,将房间烘得暖暖地,然后给自己倒一杯纯麦芽威士忌。我需要放松一下,不必上床,就在沙发里好了,我需要检讨一下这几天所发生的事——

搬运尸体时,我穿着全套特卫强防护服,所以可以确信没有留下任何纤维证据;那种防护服很结实,在搬运过程中,我还特意小心没有让树枝挂破防护服;我套了三双棉袜子,然后穿上了大一码的普通防水胶鞋,所以警方对我的身材的推断也是错误的,而袜子已经烧成了灰,胶鞋则扔到了四十英里外俄亥俄河的深处,他们永远都找不到。

比较麻烦的车的痕迹——轮胎印,以及被灌木丛刮伤的油漆,这是不可避免的,但我选择在克里夫兰购买这辆丰田陆地巡洋舰就是为了应付这种情况——购买这辆二手车用的当然是假名。丰田陆地巡洋舰与JEEP大切/指挥官的轴距只相差十毫米,在换装了同样的全地形轮胎后,两辆车的车胎痕迹几乎无法分辨——只需将车子用JEEP的油漆漆成墨绿色,所有的人就都会认为这痕迹属于一辆JEEP。那些警察和犯罪鉴证小组的家伙们对于三大汽车公司畅销车型的熟悉程度将制约他们的想象力——得了吧,轮胎、轴距、油漆,全都符合JEEP的数据,谁还会去查是不是一辆丰田?

而避开92号高速更是一个妙着——溪流那边的92号高速比这边的139号高速车流要少一半多,很容易就会被监控摄像头盯上,我选择了走139号高速,在抛尸地点再往西三十英里的地方有一个浅滩,开着陆地巡洋舰很容易就能倘过去,然后开上一个斜坡,调头——半个小时之后我就能到达抛尸地点的对岸。这样,一个镜头都不会留给交通监控摄像头。

没问题,计划依旧很完美,他们没有任何能够指向我的证据。

好了,放松点,现在是该验证一下猎取下一个猎物计划的时间了——想让我停下来?休想!你不知道吗?当魔鬼被放出盒子,就不可能再把它塞回去了!调查并不能拖慢我的进度,或许我反而应该把计划提前一点,给他们一个“惊喜”,这次的“猎物”,比以往都更有意思一些。

想到这里,他开始兴奋起来,他拉开裤子的拉链,将手伸进裆部……

由于预算不足的缘故,城郊高速的监控摄像头并没有被包括在上一轮的硬件升级中,它们拍下的依旧是低分辨率的黑白图像。杰森和犯罪实验室影像处理中心的同事花了大约六个小时看完了所有的图像,从中辨认出了五辆JEEP大切诺基和指挥官——四辆本地的和一辆挂俄亥俄牌照的,其中四辆由原路返回——但令人恼火的是,最终调查显示,这五辆车没有一辆是墨绿色的。

该死,墨绿色不是JEEP的经典颜色吗?难道现在不流行了吗?

当杰森在电话里把这一调查结果告诉麦卡锡的时候,探长马上意识到,凶手根本没走那条高速公路,他不是绕了道就是耍了其他什么花招。

而弗兰克依旧被困在车辆管理所,对于他这样一个新手来说,这三百零三个车主的排查任务仿佛无穷无尽。可疑的家伙实在太多了,他无法排除其中任何一个人的嫌疑,一整天过去了,可疑名单依旧超过一百人,如果一个个地去调查,需要两个多月的时间,而更糟的是,真凶可能未必就在其中。

傍晚时分,麦卡锡听完两人的汇报,疲倦地放下电话,他意识到,又一个一无所获的调查日即将从他指缝中溜走,他犹豫着,要不要抓住那根最后的救命稻草——从“未来”带来的与案件有关的最后一点记忆,第三个,也就是还没遇害的那个“受害者”的名字——如果不到万不得已,他是不愿这样做的。与查询全美犯罪指纹库和CODIS不同,在新版警局专用数据库查询平民档案会留下记录,虽然可能性很小,但一旦有人注意到这次档案查询,他将不得不向内政部的那些爱找茬的混蛋们解释,为何他在案件发生之前“恰好”查阅了受害者的档案——“巧合”这个回答是无法蒙混过关的,而一个“时震”的故事则可能让事情变得更糟,最坏的可能是,他将彻底丢掉这份工作——为了救一个素不相识的女人,值得吗?

麦卡锡决定先碰碰运气,他打开网络浏览器,在Google搜索引擎的搜索栏中键入“浜田贺子”和“匹兹堡”这两个关键词——他能够记住这个日本名字的拼写还要感谢他大学里的日本女朋友,为了她,麦卡锡可没少受片假名和平假名的折磨——如他所料,搜出的只是一些不相干的内容,他又加入了“医疗器械公司”这个关键词,这已经是他所能记得的所有线索了,但是屏幕上依然没有出现他想要查询的内容——显然,接下去即将被列上死亡名单的“第三名受害者”浜田贺子小姐的职位还没有高到出现在公司网站的“管理层介绍”中,又或者,与许多日裔美国人一样,她日常所使用的,是另一个英文名字。

无论对于谁来说,这都是艰难的一步,麦卡锡犹豫再三,最终他还是意识到,在一条人命和其他东西之间,他不可能作出第二种选择。他启动了那个以盾牌为图标的信息查询程序。在与电脑相连的智能卡读卡器中插入自己的身份认证卡,在“登入”对话框中,他依次输入自己所属的警局、警衔、姓名和十六位的身份识别码,经过几秒钟的连线,他的电脑已经与庞大的警局专用数据库接通,屏幕上跳出一句欢迎词:

“欢迎,伊恩·麦卡锡探长,请输入您所要查找对象的:姓名/住址/社会保险号码/一个电话号码/其他关键词——其中一个或多个的信息。”

麦卡锡在下方的对话框中输入“浜田贺子”这个名字,并点选了“本地查找”复选框,然后重重地按下了“回车”键。机器只用了不到零点一秒就显示出了他要找的那个人——在匹兹堡,只有一个叫“浜田贺子”的女人,麦卡锡用鼠标点击她的名字,关于这个女人的一切信息瞬间在他的屏幕上展开。

那是一份长得令人难以置信的信息表,仅供拥有A12以上权限的执法者及相关人士查阅,不能存储,不能打印,也无法截屏;除了头像照片、姓名、别名、国籍、种族、体貌特征、亲属关系、居住地、曾居地、社会保险号码、驾照、违章记录、教育及工作简历、联系方式、指纹等常规信息之外,信息表还通过超链接和图表的形式详细罗列了浜田贺子的工作记录、财务状况、三年以内的所去过的城市、可记录的GPS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