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绣楼记 >

第14章

绣楼记-第14章

小说: 绣楼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佩东没有想到这么多,从旁边座位上拿起一把黑色的绸伞,说道:“那我就不送你进去了,你撑上伞,免得淋病了。”
曼云接过伞,笑道:“那我什么时候还你呢?”
佩东笑道:“一把伞而已,说这些做什么。快进去吧。”
曼云点点头,开了车门,撑着伞跑了出去,拍拍大门,不一会儿,便有人把曼云迎了进去。
舜卿在后面看见大门合上,觉得曼云既然不叫那个男人进家门,两个人定然是偷偷摸摸出去的。她叫自己吃了这样大一个败仗,竟是因为这个人么?兴许他们是后来认识的,那么这么快他们竟发展到这个程度了么?
舜卿握着方向盘的双手暗暗用力,关节处有些发白。想着,心中的怒火无处发泄,便狠狠地按了按喇叭。“滴滴”的声音在这个雨夜显得有些尖锐刺耳。
佩东一惊,回头看看,竟是一路追着自己过来的汽车。佩东不禁凝眉:他出身行伍,警惕性自然很高。只是黑暗里看不清是什么车,更不知道里面是什么人。便握紧了腰间的枪,自己也按了按喇叭。
舜卿存了心思要看看这个男人,便往后退了一段路,把胡同口让开。佩东见他这么做,也不知道是有埋伏还是已经走了。便小心地倒车出来,看见车还停在胡同口,不禁警惕起来。再看车里,似乎是有人在抽烟,一个红点若隐若现。佩东小心驶过去,在两辆车相交而过的刹那,他看清了车上舜卿有些敌意的眼神。
佩东想起那天晚上,又联想现在,猜到舜卿可能对自己有了什么误会。他只是开着车一路往前走,从后视镜里,他看见舜卿的车还停在那里,不由得摇了摇头。
舜卿停了一支烟的功夫,掐灭了烟头,便开车离开。只是这一路上一直板着脸。他先去了原来那家洋行,问了这个阮团长的来历,竟是那天搜查的军官。他们竟然是认识的,是故意演戏给自己看,都自己玩么?还是这短短几天,竟亲密成这个样子?舜卿气不过,却无处发泄,一路开着汽车回了家里。
直到进了何公馆,舜卿也依然是一副怒气冲冲的样子。谁知刚进门就撞见自己的侄子,二嫂家的小孩小善。这孩子瞪着大大的眼睛问道:“四叔,谁得罪你了吗?”
舜卿一见小善,就猜到自己的父亲母亲只怕也在这里。原来篆钦和何太太年纪越来越大,子女又都已经成年,自觉可以放手休息了。便不再过问家事,只在何公馆最后面的一栋楼里居住。二少爷害怕两位老人寂寞,便叫自己孩子小善日日在身边陪伴,两位老人过得倒也怡然自乐,轻易不到前面的楼来。今天舜卿看见小善在,就知道只怕父母也在这里。
正想着,佩卿过来抱起小善说道:“四叔才不是生气,你记得今天送来的那一箱橘子吗?这个东西吃多了上火,四叔是虚火旺盛。”佩卿一边说,一边忍不住笑着冲楼上努嘴。
舜卿皱着眉,指着佩卿。这时听见楼上传来中气十足的声音:“老四又闹什么呢?”

夜雨

舜卿立刻回道:“并没有做什么,和小善闹着玩罢了。”
这时篆钦已经走了下来,他虽然受过国外的教育,也自诩开明,可是对待子女,倒是自觉地担当着严父的角色。虽然如此,几个子女却不怕他,都是以敬重为主。
他年纪越大,越是觉得中国式的长衫罩衫穿在身上,是再舒服不过的。因此近来在家中,穿的竟都是中式的服装。这时他叼着雪茄烟慢慢下楼来,坐到沙发上说:“前些天,我总看不见你的影子,问其他人,也不知道你到底去了哪里,这几天倒是知道你的去处了,可是竟不是泡在工厂,就是待在银行的办公室,倒叫我起疑心,怎么这几天这样的大起大落?”
舜卿也坐下,说道:“前几天刚刚回国,认识了一些朋友,朋友已经交了自然就认真工作罢了,这里难道还能有什么故事?”
篆钦叹道:“你虽然年轻,但是已经独立,还有了自己的事业,我是不该多管你了。你不是在外面看房子么?选到合适的没有?”
舜卿道:“不是太大就是太小,不是太闹就是太偏僻,竟没有合适的。我想着,干脆自己选一块地,找人设计自己盖的好。”
篆钦说道:“这样确实是很好,咱们这里不就是找人设计的么?这些年我住着一直觉得很满意。不过你们要是都走了,这样大的房子,太空了。”
舜卿知道父亲一贯性格温和,但是对子女要求甚严。今天这话竟满是沧桑,抬起头来,舜卿看见父亲花白的头发,不由得心里一动,说道:“我只是觉得,既然已经成年,就应该自立,独立生活。不过自立也分许多种的,今天就算住在家里,也不算是依赖父母,所以我也不算是违背了父亲的教导。”
篆钦吸了一口烟道:“算了,既然想搬走,那就搬走吧。我毕竟一直教育你要独立,恐怕这也是你的心思。你二哥不离家,也是不想和小善分开,我都晓得。等小善再大些,二房怕是也要搬走的。在别人眼里,兴许觉得我们家不近人情,我却觉得这代表你们都已经有了独立的经济实力,是件好事。只是我不在你身边,你可记住生活不要随便。”
舜卿知道父亲绕了这样大一个圈子,最想说的就是这句话,便回答道:“父亲真是多虑了,我何尝随便过?”
篆钦笑道:“是我失言了,你的事情我也不好多干涉了,只是以后遇见了合适的女孩子,可要收收你花花公子的作风。我也乏了,今天就在东楼歇着了。你母亲已经睡了,你们注意安静些。”
舜卿点点头,佩卿也起身送篆钦上楼。直到见篆钦进了房间,才出声道:“四哥哥,你这火气,下去了没有?”
舜卿看着佩卿晶亮的眼睛,他们兄妹俩的眼睛尤其的像,有时候舜卿看着佩卿,竟像是看自己一样。对于这个妹妹,他实在是发不了火,一肚子的怒气倒先消了一半,就问道:“你又拿我开心!二嫂和三姐呢?”
佩卿说道:“刚才我们和母亲说话,她老人家提到现在的女孩子都不大会做手工,说得三姐心慌慌,自己躲在屋子里跟着二嫂学织毛衣呢!”
舜卿笑了起来,说道:“三姐夫也要等到明年夏天回来呢,回来了叫他穿毛衣过夏天不成?”
佩卿笑道:“三姐姐这次可下了决心,怕是入冬前就能出成果,要托人带过去,今年冬天就能温暖姐夫了!”
舜卿说道:“你这小东西,什么话都说得出口,哪天你出去交际,不小心也这样说话了,我们都跟着你丢人!”
佩卿不以为然:“我嘴里说的,都是我心里想的。又不是脏话,也不是咒人,凭什么说不得?不像某些人,嘴上说些好听话,心里不知道什么龌龊想法!”
舜卿道:“了不得,果然是真名士自风流,可是你后两句话倒是在骂谁?”
佩卿笑道:“你也忒多心了,难道我在骂你吗?不过是这种事情多了,我都骂上而已。对了,你刚才怒气冲冲的,到底是因为什么?”
舜卿脸色有些不悦,说道:“并没有什么。”
佩卿哼了一声,说道:“你做什么都很顺利,脸上什么时候不是一副意气风发的样子?就刚才那脸,简直就像黑锅底,难得难得,你也有这样的表情!我手里是没有照相机,要是有,拍下来给你瞧瞧。”
舜卿坐在沙发上只是沉默,佩卿见状,奇道:“真是奇怪,你以前有事情,总肯跟我说的。现在神神秘秘的又不知道在做什么,问你,竟连一点口风都不告诉我。算了,我也别白操这个心了,倒叫人厌烦。”
佩卿这样说,舜卿也没有开口劝阻。佩卿见舜卿这个样子,自己倒有些下不来台,便说道:“你能有什么事情,恐怕是看上哪家的小姐,又失了手。今天你不肯告诉我,将来你成了事,家里的事情,可别指望我帮你。”
舜卿一听,倒觉得好笑,便说道:“我们家向来提倡自由婚姻,就是三姐的婚事也是自己做主,我将来还要你的帮助么?”
佩卿听他这样说,便笑道:“听你这么说,看来真的是倾心于某位小姐了,估计你是没有把握,不肯现在就公之于众。我记住了,今后你娶了四嫂,我要在她跟前大大的提一提这件事!”说着,在茶几上的果盘里拿了一个橘子,便往自己轻手轻脚地往自己房间里跑了。
舜卿被她一搅,原本的怒气少了许多。细细想起来,也觉得无聊。既然曼云已经成了过去式,自己也打算再不去招惹她了,何必在意她有没有男朋友呢?可是越是这样想,越是放不下。自己也觉得意外,什么样的女孩子自己没有见过?以前在美国就是戏剧明星也一同交往过,也没有像对她这样上心的。想到这里,舜卿心里不禁一动:若是真的跟她走完一生,会是什么样子?
想到这里,又摇了摇头,觉得曼云不过是个自卫过度的女子,把自己保护得太好了,滴水不漏。这样一个女子,太聪明,对自己,对他人,都未必是一件好事。
四年前在汪府的情景又一次浮现,舜卿觉得奇怪:一个健全的仕宦家庭的小姐,怎么会有这样的心思?
夜渐渐深了,外面的雨淅淅沥沥竟下了这么久,舜卿坐了起来,下定决心:这种事情也不必躲躲藏藏,他就是想追求这个女子了,大不了后几十年就交给她,不过是跟外面的花花世界说再见罢了,又有什么好留恋的呢!
念及此,舜卿走到窗前,看着雨水沿着玻璃留下来的痕迹,许久不语。
汪府里,伯荪正在书房加班,也没有留意还有一个女儿没有回家,汪太太自然是不多过问的。因此罗发的心也淡了,听门房说曼云到了家,就跟汪太太回了一声。
汪太太本来也不在意,突然想到了些事情,就问道:“既然不是家里的车接的,三小姐是怎么回来的呢?”
罗发一怔,便说道:“小的也不知道,我这就去问问门房?”
汪太太说道:“算了,既然回来了,又折腾什么呢?叫三小姐好好歇着吧!”
罗发答应着出了上房。这些年他也看出汪太太对曼云的心,竟不似表面上那样热情,老爷虽然疼三小姐,但是毕竟粗心。所以对东院,他也不算热心,能偷懒自然是不愿意多动的。
刘妈自从天黑就一直在门口等着,见曼云回来,忙把她迎进了东院。
东院这里,小璃正着急,看曼云提着一把黑绸伞回来,身上是好好的,看来是没有挨淋。便笑道:“姑娘这是去了哪里,急死我们了!生怕姑娘淋出病来!”
曼云笑道:“并没有挨淋,这不是好好的回来了嘛!”说着把黑绸伞递给小璃,小璃说道:“咦,这是男人撑的伞吧!”
刘妈一怔,也过来看:“可不是吗?姑娘怎么得来的?”
曼云不甚在意,说道:“是佩东哥哥借给我的。”
刘妈问道:“姑娘遇上阮少爷了?”
曼云说道:“路上觉得冷,就去洋行买衣服,结果遇上了佩东哥哥,替阮太太挑了两件大衣。”
刘妈说道:“哟,怎么阮太太的衣服,还要姑娘挑?”
曼云说道:“佩东哥哥也不懂得怎么挑选女人的衣服,我不过在旁边给个建议罢了。”
刘妈说道:“我说嘛,他一个男人,倒怎么给阮太太挑选衣服呢?不过他倒是很孝顺的,阮太太也算是熬出了头了。”
曼云叹道:“谁说不是呢,以前也不曾听说有这样一个亲戚,如今是成了冯司令的心腹,父亲才肯下心思结交的。当年也不知道孤儿寡母是怎么生活的。”想到这里,曼云又有些惭愧。
小璃端着碗茶过来说道:“姑娘先喝些姜茶吧,暖暖身子。”
曼云接过来,刚喝了两口,就听见外面一个老妈子说道:“三小姐,孙公馆的小姐来了电话。”
曼云一听,想起鹏清那边还有些事情,便答应一声跑了出来。
汪家有两根电话线,一根接到上房和书房,给伯荪用,汪太太偶尔也用它邀些太太过来聊天;一根接到暖阁,是三个子女平时用。曼云沿着回廊走到暖阁,拿起话筒,刚说了一声“喂”,就听到鹏清焦虑的声音。
“曼云,这可怎么办?我父亲找人把哥哥走得亲近的几个朋友全叫了来,已经问出了哥哥的下落,如今正要派人去石门拿人呢!”
曼云一听,知道老爷子下了狠心,忙安慰曼云道:“你也不用着急,伯父也是为了你哥哥好,毕竟事关名誉,并不是要真拿你哥哥怎么样。现在只求你哥哥和你父亲能达成一致。”
鹏清一听,说道:“我也晓得你的意思,可是我哥哥看来是铁了心要娶那个庞艳秋了,我父亲是一定不会同意的。这个东西怎么商量得来呢?”
曼云叹了口气,说道:“庞艳秋?就是那个花旦?”
鹏清说道:“是啊,也不是什么名角,刚登台几个月,经历也算清白,可是在我父亲眼里,到底是个戏子,父亲骨子里是瞧她不起的。”
曼云说道:“我现在也没有主意,毕竟你家里的事情我也不是十分清楚。但是你千万记住,最近不要出门,也不要替谁说话,多安慰安慰伯母,她肯定很伤心了。”
鹏清也知道曼云对自己家里的事情,终究是一知半解,给她打电话也只是为了安心,便答应着。两人又说了一会儿话,便收了线。
曼云望着外面的雨,缠缠绵绵下了半天,实在烦人。
这两天鹏清不得出来,曼云课后也没了事情做。好在她与其他同学关系也算不错,也没落得孤家寡人。这天刚上完魏晋文学,教务主任便过来通知周末要进行课外的活动,说是去工厂车间体会民族工业发展。
这话一出,底下的学生们就纳闷起来,这工厂车间,应该是工科学生去的,这民族工业,也是商科和历史专业的学生该研究的,文科的学生去那里做什么?这边疑问着,主任便解释道:“即便是文科的学生,也应该广泛了解各种知识,况且这是给你们班的特别待遇,别的班级竟是没有这个机会的。”
底下有个女生问道:“要去哪家工厂,是生产什么的呢?”
主任说道:“文华印染厂,这可是北方最大的印染厂,你们家里的窗帘桌布,衣服被单,用的花布恐怕都是这个工厂印出来的。”
底下的女孩子们,最低也是中产之家,并没有过去工厂车间的体会,所以好奇心更甚些,都兴奋起来。
曼云还是奇怪,何必停课去做一件文科生不适合的事情呢?但毕竟是集体活动,即便没有道理,也要跟着去的。到了周末,学校雇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