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绣楼记 >

第4章

绣楼记-第4章

小说: 绣楼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曼云和曼珺在客厅上过两回课后就发现,先生们似乎都极为重视曼珺的成绩,教课的进度也全凭曼珺的水平。曼云心里大概有数,不想为争先生碍了某人的眼,因此只说自己怕客厅吹风,便经常不去听课。但是,偶尔去一次,便跟先生要练习簿,回去认真做过,再由小璃送来给先生改。先生偏袒一个学生,本来有些过意不去,见曼云这样肯学,成绩又似乎很不错,便很乐意私下里帮这个忙。当然,曼云也搭进去不少好处。
没有交际应酬,没有来来往往的虚假,这两个月对曼云来说十分的惬意。曼珺却恨极了这样的生活,巴不得早日考上贝满女中好凑热闹。
转眼,到了初夏,世番考进了育英,成绩也算差强人意。大概一个星期后,曼云和曼珺迎来了贝满女中的入学考试。
灯市口大鹁鸪胡同附近,已经停满了汽车或马车。衣着光鲜,举止讲究的少女们由家人陪着陆续进入学校。她们都是来参加入学考试的,这所名震京师的学校堪称是贵小姐集中营。每一个女孩都有显赫的家庭背景,她们希望来到这里就读,为她们披上一层才女的外衣,将来凭借着美貌和智慧,成为社交圈的宠儿。每个女孩都希望成为光彩四射的人,谁也不愿意被谁比下去。
曼珺也是一样的想法,她身上的衣服是法国货,靓丽且时髦;曼云就从容多了,穿了一件银白上衣,下面是黑色裙子,露出由白色袜子包裹的小腿,漆黑的皮鞋,显得青春而秀气。
直到领了号码牌,进了考场,喧闹的气氛才算渐渐平静下来。
试卷发下来,曼云先大略看了一下,发现并不是很难,以自己的水平,优秀是没有问题的。便沉下心开始写起来。做完了国文和英语,曼云微微抬起头,脖颈有些发酸。却无意间看到斜旁边的曼珺的侧脸,似乎是一脸的愁容。

入学

曼云心里一沉,停下了笔。她从小与曼珺一起长大,虽然不是很亲厚,但还是很有些了解。知道曼珺性情好动,从来不喜欢坐下来认真读书,最头痛的就是算术。不过曼珺很向往欧美文明,所以还是肯用心学习英文。国文水平未必很好,但是比起现在一些女学生,总是强些的。综合考量一下,曼珺应该能合格,但是成绩不会很好。
闫氏的想法曼云清楚得很,以往私塾先生夸自己夸得多了,闫氏就要额外给曼珺加课。今天报考贝满女中这样的大事,自己如果把曼珺甩得太远,闫氏面上无光,以后不知道要怎样给自己暗亏吃。
曼云凝神看着试卷,思量了许久,咬了咬下唇。
一个礼拜后,贝满女中放榜,曼云和曼珺勉强合格。
这个成绩,倒令汪太太松了口气。总之没有差得很远,而且曼珺最起码也进了贝满女中,在伯荪面前也不至不好交代。
伯荪是很有些高兴的,他的三个子女以前都是家塾先生教的,比起那些几岁就开始上洋学校的人,基础就差了很多。如今都考上了这样的名校,可见都是很聪明的孩子。他作为很聪明的孩子的父亲,自然是教导有方的。他在局里的下属听到这样的消息,也都纷纷恭维,使得伯荪越发觉得这是极了不起的事情。尤其是曼珺,成绩竟然与曼云不相上下,可见这几个月确实是下了苦功的,便由着曼珺提这样那样的要求。短短几天的功夫,曼珺的漂亮衣服,香水,皮鞋集了几只大皮箱,伯荪夫妇当然不能厚此薄彼,也给曼云添置了不少东西,曼云也都乖乖笑纳。
而对于世番的奖励,则是与高官的结识周旋。伯荪觉得,世番也应该见识见识成人的世界,也好为将来进入仕途铺路。
转眼间到了炎夏,汪家的三位少爷小姐考进名校的喜悦逐渐被一片说不明的忧愁掩盖,伯荪每日回家,总是一脸疲惫。有什么社交活动,也不大带世番同去。汪太太有些担心,想从世番那里打听些什么,可世番也说不清楚,只说现在政局动荡,怕是又到了攸关的时刻。
曼珺从不关心政治,依旧过得开开心心。曼云多少从报纸上读到些时事,知道现在皖系军阀正与直系军阀闹得一触即发,父亲主管邮政,也是很有些影响的部门。今天要选择投靠谁,关系到汪家的安定,父亲的仕途甚至性命。曼云只在家里看书作画,写字绣花,不问任何事情,除了请安,不去打扰伯荪。而曼珺应该也是得了汪太太的授意,收敛了很多,不敢惹伯荪心烦。
汪府就这样压抑了许久,直到七月下旬,安国军段司令通电下野,北京易主。伯荪并没有受到什么牵连,依旧风风光光的做他的邮政局长。汪家的一片阴云,也渐渐散去。
遭遇了易主剧变的北京城,似乎还是很平静。有钱人有有钱人的活法,穷人有穷人的活法,这世界仿佛没有任何改变。唯一不同的,是新近考入贝满女中的女孩子们。她们穿着制服从精致豪华的马车上走下来,手里拎着做工精良的黑皮书包,目不斜视,优雅端庄地进入学校。心里却在打量别人的行头,或有开着汽车来的,就暗暗记下车牌号,打听是哪位总长或巨富的女儿。
曼云和曼珺入学的第一次活动,是名人演讲。用以激励学生追求民主自由,不断拼搏奋斗,以提高学校的声誉。学生们都窃窃私语,各自猜测这次的讲演者。等到一位穿着西洋套装,两鬓有些斑白,举止优雅,端庄大方的夫人走上讲台时,学生们才惊觉本次的演讲者竟然是全国威望极高的民主人士康广儒的夫人李茹荃。
康广儒在中外都是极富威望的,从逊清末年就开始从事民主运动,中年时代流亡至日本。民国初被袁总统请回国,在发现袁的野心后愤然离去。据说在去年回国,一直关注振兴实业和教育事业。而康夫人生死相随的动人故事也被海内外媒体报道过,夫妻两人简直就是当代夫妻的示范楷模,当属国人心中最受尊敬的两个人。
康夫人在台上侃侃而谈,从中国妇女几千年的压迫到如今的觉醒,从以前的无才便是德,到今天才女辈出,可谓是引经据典,滔滔不绝。底下有人不由感叹:“整日看康先生的文章,都不知道康夫人也是才华横溢!”
曼云不由看过去,见是一个烫着头发的时髦少女,黑白分明的眼睛里透着光亮,一看就是非常灵透的人。曼云看了看,就又把目光转移到康夫人身上。
“妇女之解放,在于独立,独立之根本,在于能力。只有学得一技之长,才能在社会中屹立不倒,只有在社会中站稳脚跟,才能够把握自己的命运!”康夫人的讲演在这样话语中结束,全场报以热烈的掌声。礼堂的学生们被引着回到自己的教室,校长则把康夫人请到了办公室。
“茹荃,你现在是越发有风采了,真是令我这个俗人望尘莫及。”教务主任与康夫人私交甚好,称呼起来也很亲切。
“我有什么风采可言?不过讲些最平常不过的话了。”康夫人微笑道:“在这样人才济济的名校里,我没有贻笑大方,已经很庆幸了。”
校长说道:“都是些刚入学的新人,也不算什么人才。”
教务主任便说道:“总是有好苗子的。比如甲班的汪曼云,文章写得实在是好。”
校长回想了一下,说道:“我记得前三甲中没有叫汪曼云的,她是什么名次?”
教务主任说道:“不过是二十多名,勉强合格。可是国文这一科,却是最高分。”
康夫人出身书香门第,酷爱读书,听说曼云的文章写得好,便来了兴致,一定要看。校长便吩咐秘书将试卷拿来,找出曼云的卷子。才展开试卷,康夫人就赞道:“好齐整的簪花小楷!”
曼云国文用的是毛笔,英文和算术用的是钢笔。不过这两种笔曼云写出的字都很娟秀,光从外观看,就让人觉得赏心悦目。
“现在白话文和文言文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歇,贵校让学生自选,果然很有新意。奇的是这个女孩竟然用白话文和文言文各写了一篇,而且都通顺流畅,情深意切。”看完曼云的试卷,康夫人赞叹:“谁家培养出这样一个女儿,我倒很想见见她。”
校长笑道:“康夫人想见她,那也算是很好的一段经历了,她一定很愿意的。我这就叫秘书把她找来。”
此时曼云已经与刚才感叹康夫人才学的女孩子相熟,知道她姓孙,叫孙鹏清。鹏清是很爽朗的性格,也很喜欢曼云的娴静大方,不像有些人,开口必问令尊在哪里高就。两人倒是相谈甚欢,正聊着,就见一个老师模样的人向她招手,示意她过去。曼云便别了鹏清,往老师这里走,由老师带着进了校长室。
一进校长室,就看见刚才在讲演台上谈笑风生的康夫人。心里不由紧张。康夫人正与校长等人交谈,看见秘书进来,便偏过头看看她身后的一个女学生。之间后面一个十五岁左右的少女,穿着贝满女中的制服,梳着两个辫子,微微低着头走进来。
康夫人不知道为什么,竟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校长问道:“你是汪曼云?”
曼云点点头:“学生就是汪曼云。”
教务主任看她举止娴静,又不露怯,很喜欢,便问道:“康夫人看了你的文章,很喜欢,要与你谈论谈论。”
曼云有些惊讶,不知道自己的文章竟有这样的魅力,连大名鼎鼎的康夫人都来了兴趣。便提着十倍的精神,等待康夫人的问话。可是康夫人此时,却只是看着曼云,眼里似是闪过了很多东西,竟然久久都不说话。
许久,康夫人才说话:“你国文这样好,是在哪里学的?”
曼云答道:“学生并没有在公学里读过书,是家母启蒙,又请过几年的家塾先生。”
康夫人说道:“那你母亲对文学一定是很有研究的。你的字这样好,也是母亲教的?”
曼云想了一下,觉得康夫人和校长主任都是钻研学问,热心女子教育的人,不像一些老迂腐,见不得女子有才华,便坦然说道:“是母亲教的,可是我学的不好。”
办公室里,校长主任都来了兴致,想到曼云母亲一定是很非凡的一个女性人物。校长道:“如此说来,令堂竟然是位极有才华的母亲了。曼云同学好有福气。”
曼云低下头,说道:“我连我母亲的一半,也没有学到。”
康夫人说道:“若是有机会,定然要和令堂相识,他日秉烛夜谈,定是享受。”
曼云突然红了眼圈,说道:“家母已经仙逝了,没有这个机会结识夫人。”
康夫人心里一阵疼,握着曼云的手,竟有些说不出话来。
校长见状,连忙在旁边转话题,说道:“确实有些遗憾,曼云同学,你要勤奋学习,好告慰你的母亲。不过说起学习,你的算术实在是不好,要严抓。”
曼云勉强一笑,说道:“学生惭愧,以后一定努力补习算术。”
师生几个人互勉了几句,曼云便离开校长室回到教室上课。康夫人想起曼云的一举一动,只是觉得熟悉,心里便总是记着。
曼云回到教室,正赶上上课。国文老师是个中年的男人,长衫下是清瘦的身材,显得很有精神。一进来便扫视了一遍教室里德学生们,自我介绍后便开始点名。因为曼云国文是这一级的第一名,他便留心了一下,一堂课里两次叫曼云回答问题。曼云都对答如流,老师脸上露出极满意的笑容,可见是十分喜欢曼云的。一下子,班上的人便都知道曼云的厉害,对她多多少少都有些佩服。又见曼云满脸谦逊,毫无自满的意思,更是喜欢她,仅一天,曼云就与班里的学生们建立起了友谊。
下午,曼云曼珺一同回到汪府,伯荪特意安排全家在大厅吃晚饭,饭罢去花园的亭子里闲坐赏荷,听姐妹两个谈论今天学校的见闻。
曼珺很是兴奋,叽叽喳喳说个不停。无非是班上有个人是庶务总长的侄女,家里开汽车来的;有人刚从欧洲回来,身上喷的香水要好几百个法郎。
“你上洋学校,怎么就学这个回来?”世番对妹妹很好,一脸微笑地看着曼珺。
“就是,只看见这些。”汪太太一副调侃的语调,可是眼睛里却是有些不满的意思。
“曼珺认识这些人也是好的,这样家庭出来的女孩儿,家教必然严格。”伯荪眯起了眼睛,一旁的曼云握了握手绢。
“云儿也去了一天,有什么感觉?”伯荪问道。
“女儿觉得,一切都很新奇。既然有这么好的机会考进贝满女中,一定要好好和同学相处,好好做学问。”曼云的回答中规中矩。
“做学问?难道云儿还要做教授么?”汪太太笑道。
“我哪里做的了教授呢?”曼云连忙摆手:“只是多学些东西,总是好的。”
汪太太笑着点点头,对曼珺说道:“你瞧云儿多懂事,你也要努力,力争上游,给你父亲增光。”
曼珺跑到伯荪身后,环住伯荪的脖子,说道:“父亲对我这样好,我当然要好好报答了!”
世番指着曼珺笑:“你又打坏主意了,不捞些便宜你哪里肯用功?”
曼珺摇着伯荪,说道:“我那些同学气质都很好,弹得一手好钢琴。我们家里也应该买一架钢琴,让我学钢琴吧!”
汪太太一听,觉得很好。现在受西式教育的名门淑媛,大多弹钢琴极好,曼珺若是真的肯学,自然是最好不过。
伯荪一笑:“还好不是什么奇奇怪怪的要求,你要是肯下决心,自然没有不给你买的道理。可是,你要是今天弹两次,以后都不愿意了,怎么办?”
曼珺离开伯荪,坐在汪太太身边,说道:“父亲要是不信我,那我有什么办法?”说着,还抱着汪太太嘟起嘴。
“还是买了吧,她难得这样上心,以后跟那些女孩子交往,也不至于落得狼狈。”汪太太开始替曼珺说好话。
“唉,你要是下了决心,我就托人打听打听哪里的钢琴好,给你买一架吧!”伯荪说道,又看看曼云,这些时候曼珺添置了很多东西,虽然也没把曼云落下,总归跟姐姐的待遇相比差了很多。伯荪有些不忍,问曼云道:“云儿可想要学钢琴?请来了老师一起教你们可好?”
曼云是不会提要求的,但是曼珺已经求来了一架钢琴,她也很想学习钢琴很久了,有些不舍得放弃这个机会,便说道:“父亲要是喜欢我们学,我是很乐意的。”
伯荪点点头,汪太太也不说话,只是微笑着端起茶杯喝了口茶。

心结

没几天,曼珺的钢琴便送到了汪府,汪太太给曼珺请来一个家庭教师,二十多岁的文明女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