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我来到了元朝 >

第86章

我来到了元朝-第86章

小说: 我来到了元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确属无奈,微臣同意颜大人的观点,应以安抚为主,只要擒拿贼首黄胜许即可,其他跟从者可予以赦免。”
  铁穆耳转眼看着丽君,细心如他,很快就发现丽君腰上那块用明黄色丝绦拴着的玉佩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块用青色丝带系着的普通玉石。一夜之间,变数突生,其中含意,不言而喻。铁穆耳慢慢把目光从丽君身上收回来,脸上神色未变,放在龙椅上的手却慢慢握紧,暴露出他内心的激动。
  大殿上,还有一个人敏锐地发现了这一切,一抹淡淡的笑意从他嘴角浮起,慢慢扩散开来。
  第六卷 官场浮沉(上) 第八十七章 长春百子
  铁穆耳坐在龙椅上,默默地看着我,一语不发。
  我察觉他目光有异,心中忐忑,本待悄悄退回朝班中,转而想到那五万叛军,都是被逼无奈,铤而走险的无辜百姓,倘若朝廷真得调兵镇压,又会演出多少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人间惨剧,迟疑片刻,终于硬着头皮上前拜道:“皇上,江南虽以汉民居多,但他们也是大元的子民,微臣恳请皇上,下旨赦免他们吧。”
  颜成道和伯颜互相对视了一眼,一起出列道:“张大人言之有理,臣等深以为然,此次江南叛乱之人,多为无房无地的饥民,一向忠于朝廷,只是受山贼挑唆,又被田主催逼,才无奈造反,皇上若能下旨赦免,正可昭示我朝天恩浩荡,使汉民归心。”
  脱欢还欲再言,铁穆耳抬手道:“好,就依几位爱卿之言,枢密院事陈国杰,右卫将军梁德意听旨。”
  陈国杰和梁德意一起出列道:“微臣在。”
  铁穆耳笑道:“朕闻陈爱卿和梁爱卿都是江南人,此次朕便派你们前往湖南,安抚百姓,捉拿黄胜许,希望你们不要辜负朕的期望。”
  陈国杰和梁德意一起道:“微臣领旨,此次前去一定尽心竭力,绝不敢有负皇上重托。”
  铁穆耳转头看着我微微一笑。我拱手道:“皇上英明,臣还有一事,想请皇上恩准。”嘴上说着话,心里却捏着一把汗,方才木山还在说皇上对我的恩宠,无人能比,这会子又来当出头鸟,锋芒毕露,那些被我得罪的人,想必正在暗处挫牙,恨不得把我当庭击杀吧。还是那句话,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唉……
  铁穆耳看了我一眼,笑道:“张爱卿不妨直言。”
  我朗声道:“臣想请皇上颁下一道恩旨,诏令江南的田主减免佃农十分之三的田租,这样皇上的恩德才能真正施给广大生活贫苦的百姓,江南也才能够永保安宁,再无叛乱之虞。”
  铁穆耳脸上笑容依旧:“好,就依张爱卿之言。传朕旨意,从今年起,江南所有田主所收田租,减去十分之三,违旨者严惩不贷。”
  我跪下道:“微臣替江南所有百姓叩谢皇上天恩。”
  铁穆耳抬手道:“爱卿请起。”
  我拱手道:“谢皇上。”站起身回到朝班中。
  九王爷回头看了张好古一眼,双眉微扬,嘴角笑意渐趋浓厚。
  散了朝,我刚走到宫门前,后面忽有一人道:“张大人留步。”
  我回头看着他,有些惊讶:“下官拜见伯颜老大人,不知大人有何指教?”
  伯颜上前一步,拉住我仔细打量了一番,笑道:“听闻张大人极善丹青,老夫近日得了一幅苏汉臣的《长春百子》,想请张大人鉴赏一番,不知大人意下如何?”
  我听他话语极为客气,一时不好推辞,只得道:“那下官就恭敬不如从命了。”伯颜大喜,拉着我出了宫门,坐上官轿,向平章政事府而去。待两人官轿去远。九王爷和驸马、御史大夫、吏部尚书等一干人,从宫墙后转出来,九王爷看着远去的轿子,脸上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驸马在后道:“九弟,那张好古一个小小的汉官,竟敢杀我的侄子,实在可恶之极,此人不除,难解我心头之恨。”
  御史大夫在旁附和:“驸马说得是,王爷下令吧,下官马上去召集人手,一定要除掉张好古这个眼中钉,肉中刺。”
  九王爷用阴沉的声音道:“张好古这个汉官确实可恶,自上朝以来,屡次与我们作对,此人若不除,必成心腹大患。只是这厮如今甚得皇上宠爱,若贸然行事,只恐走露风声,反被人所趁,不如静待时机,再作打算。”
  他说完话,见驸马面露焦躁之色,很快笑着补充道:“请姐夫放心,此事包在小弟身上,等时机成熟,小弟一定亲自选派人手,为姐夫报这杀侄之仇。”
  驸马疑惑地看了他一眼,见他嘴角含笑,似乎成竹在胸,心下顿安,笑道:“好,九弟,就依你之言,姐夫等你的好消息。”
  九王爷微笑拱手:“姐夫慢走。”
  驸马拱手回礼,转身上轿而去,九王爷看着他的背影,眉头不易察觉地皱了一下。御史大夫和龙卫将军等人在旁齐声道:“下官告退。”九王爷笑道:“去吧。”众人躬身行了一礼,转身走了。九王爷立在原地,向张好古离去的方向望了一眼,脸上神情忽明忽暗,沉默了一阵,也上轿往王府而去。
  我跟着伯颜到了平章府,伯颜拉着我,一直走到书房,命下人捧来一个精美的匣子,打开来,到里面轻轻取出一卷画轴,慢慢展开,只见一幅色彩鲜艳,笔法生动,勾勒的栩栩如生的百子图呈现在我面前,我仔细看了一眼,出声赞道:“好一幅《长春百子》图,好深厚的画功,正是前朝苏汉臣的真迹。”
  伯颜抚须笑道:“这样老夫就放心了。”随即命下人收起画轴,放回盒内,挥手叫他退下,对我道:“皇太后的寿辰将近,老夫想请张大人为太后画一幅观音像,大人以为如何?”
  我想了想,拱手道:“但凭大人吩咐。”伯颜叫下人铺好纸,笑道:“老夫到后堂有事,大人便在这里静心做画吧。”我向他拱一拱手,伯颜转身走了出去。
  我站在书案前,静静想了想,太后年纪大了,自然喜欢慈祥和蔼的观音,想到这里,我下笔如飞,转眼一幅观音像已经完成,我又用毛笔稍稍润了润色。抬起头望窗外,忽见一个红色的身影一闪而过。我心中生疑,飞步掠到门外一看,却是当日那个手执马鞭的蒙古少女。她见我发现了她,脸上绯红一片,怒道:“臭小子,看什么看,没见过本姑娘吗?”
  我苦笑了一下道:“在下在为太后画画,不知姑娘到此何事?”
  少女横了我一眼道:“这是我家,我不在这里,又在哪里?”
  我惊道:“你家?那伯颜大人是你的什么人?”
  少女骄傲地抬头道:“是我爹,怎么你怕了?”
  我微微一笑道:“谈不上怕,只是昨日之事,却是姑娘有错在先,伯颜大人心胸开阔,自然不会同在下计较。”
  “好,说得好,张大人果然深知老夫。”伯颜大笑着走过来,随即对少女道:“也花,还不拜见张大人。”
  也花噘起小嘴,见父亲目光严厉,只好匆匆行了一礼道:“小女子见过张大人。”
  第六卷 官场浮沉(上) 第八十八章 中秋佳节
  我微笑回礼:“也花小姐不必多礼。”也花哼了一声,别过脸去。我笑了笑,向伯颜拱手道:“大人。下官已经画好了观音像,请大人过目。”
  伯颜走进书房拿起画看了看道:“很好,老夫马上进宫将这幅画呈给太后。”我听了道:“如此,下官先行告辞了。”伯颜拱手道:“张大人请。”我转身出门,感觉到背上有两道目光一直跟随着我。心道:这个刁蛮的丫头原来是伯颜的女儿,怪不得那么嚣张。
  我从平章政事府出来,刚回到自己府中,便听到门外太监道:“皇上有赏,翰林院编修张好古领赏。”
  我走到前厅跪下,来传旨的太监正是皇上身边总管卫良,他看着我笑了笑,展开圣旨念道:“赏翰林院编修张好古上等杨梅十篓,御用宫灯二十盏,月饼十盒,各色糕点十盒。”
  我叩头道:“谢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卫良笑道:“张大人真是很得皇上宠爱啊,连咱家都有些羡慕呢。”
  我从地上徐徐站起身,微笑拱手道:“公公过奖了,不如喝杯茶再走吧。”
  卫良笑道:“不了,咱家还有事,先回宫了,告辞。”我笑道:“公公慢走。”一直将他送出府门,看着他上了轿,方才回来,望着那十篓杨梅发起愁来。
  想了想,我叫来管家,对他道:“李全,你叫人送两篓杨梅到怡红院去,给玉姬姑娘。再送两篓杨梅到皇甫将军府。”说完停了停,又道:“还有李将军府和宣慰使都林府,也各送两篓杨梅过去。”李全应声去了。
  我想了想,又叫道:“小兰,小蝶。”两个人应声出来道:“公子有什么吩咐?”
  我笑道:“这里还有两篓杨梅,你们和府里的丫环们分了,再把所有宫灯挂起来,月饼和糕点留着今天晚上吃。”
  小兰和小蝶一起笑道:“公子,你不吃杨梅么?”我想了想,上前抓了一把道:“够了,其它的都归你们了。”
  小兰和小蝶喜道:“谢公子。”欢欢喜喜地叫人抬了杨梅下去了。我待她们走远,低下头,在手上数了一下,一共六颗,大大的,红红的,闻一闻,有一股清香的味道。我轻轻拈起一颗,慢慢放到嘴里,甜甜的滋味,带着一点酸。心中不禁涌起许多感慨,忙甩了甩头,快步走回房中。
  玉姬很快差丫环送了一纸信笺和几色飘香居的花样小点心过来,我打开信笺看了看,很娟秀的字迹,感谢之余,问我何时移驾前往怡红院,看罢信笺,我走到书房中,执笔写了一封回笺,言明忙完这几日,一定亲自登门拜访,写完了,便叫下人送了过去。
  李将军和都林府上也很快回了贺礼,都是一些月饼糕点等物。皇甫将军府回的则是一篓极鲜活的螃蟹,只只膏肥黄满,还有新上市的蜜桔和葡萄,也各装了两篮送过来。我见了这些东西,知道是少华的心意,忙叫小兰把螃蟹拿去厨房收拾,水果则先收起来。到了晚饭时间,忽想到李正风,他一人在大都,又无父母亲人,值此中秋之际,心中一定十分伤感,不如请了他来吃顿团圆饭吧。一念及此,我亲自骑着马,赶到将军府,请了李正风过来。
  回到府中,宴席已经准备好了,我请李正风坐了客席,又叫了张渔四人过来,还有李全,小兰,小蝶和章实,和我一共十个人,团团坐了一桌,拿出库房中藏着的几坛酒,只管放开肚量,开怀畅饮,一边喝酒,一边赏月,其他的丫环仆人则在院中开了几桌,一起吃了个痛快。
  将军府。
  皇甫驭风吩咐下人,就在院中摆了一桌酒席,款待柳翔天和柳如芳父女,皇甫少华心情愉快,脸上满是笑意,待他们坐定,便提着酒壶,为他们倒满了酒,站起身,举杯笑道:“爹爹、师父、师妹,中秋佳节,团圆之夜,我敬大家一杯。”
  皇甫驭风笑着端起酒杯,一口干了,看着他道:“少华,你今天怎么了,从早晨起来,嘴就没有合拢过,什么事这么高兴啊。”
  柳翔天在旁道:“皇甫将军说得是啊,少华,有什么开心的事,不妨说出来,让大家都高兴高兴。”
  柳如芳在旁冷哼一声道:“他当然高兴,自从他的张兄弟回来以后,他脸上的笑就没有收过,真不知道有什么好高兴的。”
  柳翔天瞪了她一眼:“又在胡说。”
  柳如芳不服气道:“我怎么胡说了,昨天在家里吃晚饭的时候,他坐在姓张的身边,又是倒酒,又是夹菜的,眼睛都没离开过他,后来在香满楼,两个人也你看我,我看你的,还说悄悄话,后来我们走了,他们还没走,他这么开心,不是因为他,又是因为什么?”
  皇甫驭风闻言心中一惊,扭头看着少华。少华一张脸顿时涨得通红,慌忙答道:“爹爹,师父,所谓酒逢知己千杯少,我和张好古上次一别,已有将近一年没有见面,这次能在大都再次看到她,在一起多聚一聚,也在情理之中。”
  柳如芳低声道:“谁知道呢。”端起面前的酒杯,一饮而尽。少华很快提起酒壶,给她满倒了一杯,递到她手里,笑道:“师妹,我们也喝一杯吧。”
  柳如芳接过酒杯,白了他一眼,将酒尽数倒入口中。吃罢晚饭,皇甫驭风唤下人收拾了桌子,摆上月饼糕点等物,还有两篓杨梅,柳如芳伸手拈起一颗杨梅,放到嘴里,尝了尝,笑道:“这杨梅又圆又大,味道也很甘甜,比街上卖的好得多啊。”
  皇甫驭风笑道:“这是张大人差下人送来的,说是皇上御赐的宫中贡品。平时难得尝到,柳姑娘即然喜欢,不如多吃一些。”
  柳翔天在旁笑道:“张兄弟文采风流,学识渊博,是位难得的人才,我听闻皇上对他也颇为赏识,朝廷之事多有倚重,看来以后飞黄腾达,升任宰相之职,都不无可能啊。”
  柳如芳听他们说得都是溢美之辞,心中不快,不假思索道:“什么文采风流,我看是风流才对,府里养着一个美貌的丫环,一点粗活都舍不得让她干,又和怡红院的头牌玉姬多有来往,说是有未婚妻,到现在也没见过她的人影,分明是不想正儿八经的娶亲。”
  柳翔天面露温色,出声喝道:“如芳。”
  柳如芳自知失言,红着脸站起身道:“我困了,先回房了。”不待他们答言,飞也似地往自己房中奔去。
  柳翔天看着她的背影摇头道:“这丫头,说话没轻没重。”
  皇甫驭风会意一笑:“张好古生得眉清目秀,又有才识,能得到女子的欢心,也不奇怪,所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少年人,风流一些,也是人之常情,以后若真得升到宰相之职,三妻四妾怕是必不可少啊。”他说到这里,摇了摇头,笑而不语。
  皇甫少华看了他一眼,使劲忍住笑,拿起桌上的小刀,把月饼切成几块,分别放在两人面前,低声道:“吃吧。”
  饭罢,我叫下人撤了杯盘,换上月饼糕点和一应水果,坐在院中赏了回月,李正风看看天色已晚,便向我告辞,我将他一直送到府门外,回来便将剩下的月饼糕点及水果等物,一起分给府里的下人,又吩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5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