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邓小平和世界风云人物 >

第29章

邓小平和世界风云人物-第29章

小说: 邓小平和世界风云人物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见面,两位议长都对邓小平的来访表示欢迎,并给予高度评价。
  保利茂说:“我迎接阁下一行,深切感到,日中两国间的和平友好关系不只是空喊,而是具有实际内容的。”
  安井谦说:“过去的日中关系未必都是幸福的。但是,日本以第二次大战的结局为转机悔过自新,作为和平国家投入了新的建设。作为最后的总结,缔结了日中条约。”
  对两位议长的讲话,邓小平表示了感谢,并幽默地说:“诸位都是老朋友,彼此都是老相识。今天的好天气就象征着两国之间的未来。”
  之后,邓小平在日本国会会见了日本社会党、公明党、民社党、新自由俱乐部、社会民主联盟和共产党等6个在野党的领导人。
  邓小平对新自由俱乐部的代表河野洋平亲切地说:“你还记得我们在北京见面时说过的话吗?为了中日友好,需要太平洋的稳定,所以我牢牢地记住了你的名字———洋平。”他还说:“请你永远不要改自己的名字。”
  邓小平的幽默诙谐让河野洋平一开始还有些不知所云的诧异。
  邓小平就又解释说:“太平‘洋’和‘平’是我最大的希望。”
  河野洋平这才恍然大悟,十分感动。对百忙之中的这位中国领导人还记得去年秋天自己访问中国时说的话还记得如此清楚,河野洋平不禁对邓小平投来尊敬的目光。事后他对记者说:“还是邓小平善于掌握人心。”
  在短短的15分钟恳谈中,邓小平引用中国的徐福东渡日本寻求长生不老之药的传说,轻松地把话题一转,说道:“听说日本有长生不老药,这次访问的目的,一是交换批准书,二是对日本的老朋友所做的努力表示感谢,三是寻找长生不老药。”
  邓小平话音一落,议长室内就爆发出热烈的笑声。
  邓小平接着补充说:“日本早有蓬莱国之称,听说有长生不老药。这次访日,也是为了得到它。或许没有长生不老药,但是我想把日本发展科学技术的先进经验作为礼物带回去。”
  邓小平的幽默一下子让恳谈的氛围中充满了“药”味。
  公明党的竹入委员长说:“最好的药不就是日中条约吗?”
  民社党的佐佐木委员长说:“日本正处于药物公害,最近对中国的中草药评价很好。”
  邓小平接过话头说:“由于山区开发,草药也不大容易弄到了。所以,最近在进行人工栽培。”
  恳谈结束后,保利茂和安井谦在众议院举行盛大的室外酒会,款待邓小平一行。300多名日本国会议员用长时间的热烈掌声对邓小平的来访表示热烈欢迎。
  保利茂议长代表众参两院致欢迎词说:“邓小平阁下的访问,是揭开两国新时代之幕的第一步。”
  邓小平在祝酒词中代表叶剑英委员长转达了中国人民对日本人民的诚挚问候和良好祝愿,并对为中日友好做出贡献的人们表示感谢,他还强调说:“《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了,但是我们的任务并没有结束,我们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任重道远。在座的各位都是日本的政治家,肩负着日本国民的重托。我们愿意同各位一起,再接再厉,为在《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的各项原则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两国的睦邻友好关系和各方面的交流,为两国人民世世代代友好下去而共同努力。”
  酒会结束时,邓小平端着酒杯来到保利茂议长的身边,说:“我俩一起走走。”
  这时许多议员也都跑过来“祝贺”。
  保利茂对邓小平说:“这些议员都为国会通过日中和平友好条约作出过努力,他们都是中国的好朋友。”
  邓小平笑着说:“看见这么多朋友,我非常高兴。”
  保利茂说:“我想带这些议员到中国与您见面。”
  邓小平高兴地说:“欢迎,欢迎!”
  大家开开心心地畅所欲言,酒会始终洋溢着亲切友好的氛围,真是欢欢喜喜。参加酒会的日本首相福田赳夫对外相园田直亲切地说:“今天又是老邓唱主角。”
  邓小平在国会受到了日本众参两院的欢迎是热烈的,也是坦诚的。
  中国人不忘老朋友,饮水不忘挖井人。下午5点半,邓小平和夫人卓琳又在下榻的赤阪迎宾馆亲切会见了已故的日本友人———前首相片山哲、前社会党委员长浅沼稻次郎、前农相松村谦三、前首相石桥湛山、前企划厅长高崎达之助、前邮政铁道相村田省藏———的家属,对为中日友好做出贡献的前辈表示感谢,对他们的亲属表示慰问。
  邓小平首先抱歉地说:“饮水不忘挖井人。本来应该到大家的家中去拜访,但因为没有时间,所以就请大家到这里来了。”谈话中,邓小平两次引用周恩来总理在中日邦交正常化时跟日本友人说的民谚“饮水不忘挖井人”。
  邓小平说:“松村谦三、高崎达之助、石桥湛山、浅沼稻次郎、片山哲、村田省藏等各位先生都是有远见的政治家,也是挖井人。在中日两国关系尚处于不正常状态的时候,他们就坚信两国关系一定要正常化,他们不惧艰难不怕压力,为中日友好事业进行了不懈努力,有的朋友为此贡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当邓小平讲到这里时,坐在他右边的片山哲先生的遗孀83岁的菊江女士摘下眼镜,用手帕擦起了眼泪。坐在他左边的浅沼稻次郎先生的遗孀74岁的京子女士也流下了感动的泪水。
  邓小平看着这动人的场面,动情地说:“诸位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的亲属,当然也是中国人民的亲戚。你们有的已经是为中日友好努力的第二代、第三代了,从你们身上,使我更加坚信中日两国人民一定会世世代代友好下去。我欢迎你们多到中国去看看,常来常往,像走亲戚一样。同时,我也请你们转达我对没有出席今天会见的老朋友的家属们的慰问和感谢!”
  邓小平一腔肺腑之言温暖了日本朋友的心。村田省藏的大儿子、61岁的村田震一先生感动地说:“父亲去世已经20年了。尽管如此,你们还没有忘记我们,把我们请来了……”
  这天晚上,邓小平在出席日本国际贸易促进会和日中协会等10个友好团体举行的盛大欢迎酒会上,再次发自肺腑地说“饮水不忘挖井人”,再次赢得了日本人民的欢呼和掌声。
  而在这天的下午,邓小平和夫人卓琳在川又克董事长和石原总经理的陪同下,抽空参观了日产汽车公司神奈川县座间市的日产工厂。在这里,邓小平和夫人乘坐电动汽车,通过麦克风听取工厂厂长末松先生的介绍,参观了以设备最新引以自豪的车体工厂和组装工厂。
  当在车间看到48个产业机器人在依次焊接车体,自动化程度达到96%的时候,邓小平兴奋异常,一边仔细查看一边不停地感兴趣地问道:“这里的工人都受了什么教育?”“零件都是在公司生产的吗?”“工人的工资有多少?”当邓小平来到组装工厂时,他了解到这个工厂比中国最先进的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的人均年产量竟多出93辆!他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参观结束的时候,邓小平在日产广告馆答谢时,发表了即席讲话。邓小平说:“我懂得了什么是现代化了。欢迎工业发达的国家,特别是日本产业界的朋友们对中国的现代化进行合作。这也将加深两国的政治关系。”
  当工厂摆好钢笔和纸请邓小平题词留念时,邓小平却欣然要求用中国的毛笔挥笔写下了“向伟大、勤劳、勇敢、智慧的日本人民学习、致敬”的题词。卓琳也挥笔题词。邓小平夫妇一起为日产公司题词,让日本朋友受宠若惊,说:“这真是了不起的纪念。”
  随后,日产公司向中国政府赠送了一辆最高级的价值380万日元的“总统牌”轿车。邓小平则向日产公司赠送了一幅吴作人的熊猫画。
  在第二天与日本经团联合会会长土光敏夫谈话时,邓小平强调他将致力于中国的生产管理现代化,坦率地承认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比世界落后20年。
  “一定要抓管理。”“不能只是生产东西,还要提高质量,严格地进行管理。”邓小平说,“中国荒废了10年,在此期间,日本和其他国家进步了,因此,里外落后了20年。”
  这次会见,邓小平给向来沉默寡言严肃谨慎的土光敏夫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对邓小平油然而生一分敬意。他甚有感慨地说:“我深刻地感受到了他说中国还很落后,必须进行学习,必须向先进的日本学习这种谦虚态度和对于实现现代化的坚强决心。从历来的中华思想来说,这是不可想像的。”
  午餐会后,土光敏夫又对他后来的继任者稻山嘉宽说邓小平是一个“坦率,不拘束的人”。稻山嘉宽也说:“越是有信心的人,就越灵活,不拘泥于小事。在日本逗留期间的日程,邓先生也只就根本的问题说了话,后来一丝不差地听外务省安排日程。听说迄今为止还没有过这样的公宾,而且是一位有肚量的人。因为有信心,所以谦虚。”
  26日上午,邓小平在稻山嘉宽的陪同下,参观日本的钢铁大本营———新日钢铁公司君津钢铁厂。而日本现代钢铁业的创始人稻山嘉宽正是这个公司的董事长,他还担任日中经济协会会长。参观之后,邓小平与这位日本“钢铁帝王”立下了君子协定,一定要把中国的宝钢建设得比君津钢铁厂更好。
  在大阪,邓小平用一个小时的时间参观了松下彩色电视机生产线,并与有“经营之神”称号的83岁的松下幸之助先生进行了长达20分钟的交谈。邓小平说:“值得我们学习的东西很多,希望松下先生和各位给予援助。”邓小平的意思是希望在电子技术设备方面支持中国。松下幸之助愉快地回答说:“我们什么都传给你们。”大家报以热烈的掌声。
  26日下午,邓小平夫妇一行在园田直外相和驻华大使佐藤的陪同下,乘新干线“光-81号”超特快列车前往日本关西地区访问。在时速高达210公里的列车上,邓小平感慨地说:“很快,就像风一样快。有一种被人从后面鞭打,被人追赶的感觉。我们现在需要的是快跑!”
  在关西,邓小平冒雨登上岚山,缅怀周恩来总理。
  在关西,邓小平来到与中国西安结成“姐妹城市”的奈良,参观了公元763年由唐朝鉴真和尚建立的唐招提寺,邓小平还邀请鉴真和尚回国和森本长老访问中国。
  在关西,邓小平受到了日本人民的热烈欢迎,所到之处尽是歌声和掌声……
  □邓小平是继秦始皇、孔子、毛泽东之后中国历史上的第4号人物。日本媒体更是将邓小平访日在日本掀起的“中国热”形象地称作“邓小平旋风”。
  □邓小平在日本访问期间扮演了一个中国超级推销员的角色。
  有“毛泽东研究权威”之称的日本著名学者竹内实教授,在1978年中共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开始转向研究邓小平。他十分关注邓小平推行的改革开放政策,对邓小平的理论与实践作了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早在1992年11月,他就从大历史的角度,在日本《外交论坛》杂志撰文提出了一个在中国乃至国际学术界上引起震动的独特观点———邓小平是继秦始皇、孔子、毛泽东之后中国历史上的第4号人物。
  竹内实教授在他的文章中分析说: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人应选秦始皇,因为他他统一了天下,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国家———“秦国”。而第二人应该要算孔子了,因为孔子使中国具有“中华文明”的世界之“面貌”,他的思想直到今天仍然影响着中华民族并且还将永远流传下去而不朽。而在20世纪,“中国出了个毛泽东”,再次结束了中国近代以来军阀混战、四分五裂、任人宰割的状况,成为一个既有政治权威又有思想权威的中央集权的领袖人物,没有毛泽东也就没有了中国革命的历史,第三人非他莫属。而中国历史上的第四人就是邓小平。
  竹内实说:“邓小平在第三次复出后,面临的问题堆积如山。毛泽东时代建立起来的各项政治制度以及不成文的规定和思维方式,明显地而且牢固地存在着。要想突破这些框框,需要极大的勇气和努力。人们虽然厌恶这些东西,但是惰性和懦弱却在蔓延,而且从这些框框中的受益者和阶层并不希望发生变化。邓小平让‘文化大革命’中丧失地位的人复出了,给已僵化的中国社会带来一股新风。说句公道话,我觉得不能无视毛泽东逝世后邓小平在政治上的业绩。积极推进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自然是邓小平。虽然周恩来提出过‘四个现代化’的目标,但是在周逝世后为了改变政治潮流而一步步地采取措施朝着这个目标前进的,是邓小平。现在中国的经济很有生气,商店里食品、服装等琳琅满目,电视普及,近年来中国人的生活水平在提高,这都是邓小平新政策带来的结果。如果说毛泽东发动的‘文化大革命’,在国家这部车子前进的道路上挖开了一个大坑,而且他就那样地离开了人间的话,那么填埋这个大坑使车子和人们能够顺利通过的是邓小平,不仅如此,他让中国这部车子跑起来了。这部车子不是沿着锁国的方向,而是沿着开国的方向疾驰着。可以说邓小平是在干前无古人的事业。”
  竹内实教授的分析自有其一定的道理。1980年,他在新出版的《友好易,理解难》一书中,又对邓小平1978年10月22日至29日在日本8天的访问和给日本人民留下的印象作了全面客观的纪实描述,并对邓小平访日作了高度评价,称“邓小平在日本掀起了一股‘邓台风’”。他说:“宛如台风经过一样,邓小平副总理访问了日本,日程安排显示了他的精力十分充沛。台风过后,我们带着轻松愉快的心情,仰望那爽朗、万里无云的晴空,品味出秋天到了。这场‘邓台风’,究竟给我们日本人留下了什么呢?”
  是啊,邓小平给日本人留下了什么呢?给中日关系留下了什么呢?
  1978年10月25日下午4点,一场世界瞩目的“西欧式”的记者招待会在日本东京日比谷的日本记者俱乐部拉开了序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5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