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游戏动漫电子书 > 银河英雄传说 >

第172章

银河英雄传说-第172章

小说: 银河英雄传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尽管如此,并不是所有未来的指标都可以从过去所发生过的事例当中找到。莱因哈特也不可能会去追随某一个人的脚步。
  因为他本身就是所有人追随的目标。
  第五章 混乱、错乱、惑乱
  在宇宙七九七年、新帝国历一年的后半年里,整个宇宙情势发生了剧烈改变,在这些历史性的变化产生之前,是否已有人已经正确地预料到了呢?随着在这一年的五月里,“巴拉特和约”的订定,以及六月莱因哈特…冯…罗严克拉姆的正式加冕、登上至尊的皇位,长达两个半世纪的战乱大致上都已经平息了,而整个宇宙也应该在新秩序的统治之下恢复和平。尽管如此,若有人将眼前的秩序视为永久不变的和平,那么这免也太过于乐天了,不论“新王朝目前正专心致力于体制的整备,而同盟在这个时候还无法恢复复仇的实力。无论如何这几年应该能为世人带来短暂的和平吧,尽管这和平只是表面上的……”这种见解倒也不是俗论而是常识。即使是皇帝莱因哈特或杨威利,都无法脱离常识的地面,而遨游在自己独自构想与虚无的梦想所构成的宇宙中。
  帝国的军务尚书奥贝斯坦元帅一直被视为这个历史剧场的演出者之一,他回答菲尔纳准将的疑问说道——自己只不是用心地看着整个情况所产生急剧演变,然后加以利用而已。
  “不过,对于我所说的话,相不相信是你的自由。”
  在宇宙历七九九年后半年所产生的混乱状况当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或许是这场混乱明显地是人为的,但是所有相关的人却都主张“自己不是主导者”,甚至是以最大限度的积极态度来进行所有行动的人,即使承认自己的确是舞台上的演员,但也会否认自己是监制人或编剧。毫无条件地相信神明或是命运的人,大概会叹叹气说声“这是神的旨意”或者“命运的捉弄”,然后逃进停止思考的温室里去就算了。不过,如果像是杨威利这种曾经当着众人面前公开说过“如果从明天开始,退休金突然增加十倍的话,那么就算叫我去信神也可以啊!”这种应该要遭天谴的无神论者,就会为了在人类理性和思维的范围内找出解答,而频添了不必要的辛劳。每当他提到与神相关的一些言论时,他新婚的妻子总是会很出乎意料地重新再看看他的脸,她的丈夫这一番将神明与通货膨胀视为同一件事的言论,让她不得不多少感到有一些不安。
  杨的结论是“最后这一场混乱的历史剧场,是由死去的编剧家和活着的演员双方共同创作的作品”,不过当有人问到真正的编剧到底是谁的时候,或许杨就不知要如何回答也说不定。尽管如此,他却可以很明显地指出那个“相信自己的编脚本的编剧”的演员姓名。那个人就是菲尔姆特…雷内肯普——帝国派驻在同盟的高等事务官、一级上将。
  雷内肯普之所以出任这个职务,固然是因为皇帝莱因哈特的安排,不过他并不是在阅读过整个剧本内容之后才决定角色分配的,当然也就因此留下了一个愤怒与悔恨的结局。
  雷内肯普现年才三十六岁,仅仅比杨年长了四岁,不过从外表看起来却好像有将近二十岁左右的差距。那是因为杨是那种从外表上看不出他在战场上历经过辛劳的那种军人,凡是可抗拒风雪的那种刚毅、或是千锤百练出来的精悍,这些随军记者所喜欢的形容词,这辈子大概都和他无缘了。杨的外表看起来让人感觉他好像是一个资浅而没有气魄的菜鸟,过去曾经因为他的缘故而一败涂地的舒坦梅兹在见到杨的时候,曾经怅然地喃喃自语地说道:“我真的是败给了那样的人吗?”
  当然,舒坦梅兹绝对是明白从外表来判断一个人是非常愚蠢的,不过或许自己这样的一种想法与自己失败的原因是共通的也说不定,舒坦梅兹这么地想着。
  雷内肯普一直无法摒除他那狭小拘泥的心胸,“艺术家提督”梅克林格也曾经指出过这一点,不过,如果说雷内肯普是唯一应该要负起所有责任的人,那么像是华尔特…冯…先寇布这种善于挖苦的人,恐怕会说:“那家伙有那么了不起吗?”
  一些微小而不负责任的谣传,便是事情发生的开端。
  “梅尔卡兹提督还活着。”
  像这种谣言就是导致纷乱的起源,在这种话的后面往往会接着“听说好像是……”这样的字眼,而当追问到谣传的发起人或是根据的时候,回答总是含糊不清,甚至比酒后乱性者的记忆还要暖昧不明。罗严塔尔和米达麦亚之所以置之一笑,就是因为这种谣传属于这一类的。
  梅克林格在私人的记录当中这么地写道:“虽然没有多久之后,就证实了这项谣言真的是事实,不过第二个事实到现在还没有真相大白,到底是谁刻意地散布这个谣言,目的到底在哪里?”
  在群众的心中,永远存在一种心理形态就是“但愿英雄永远不死”,虽然梅克林格这么地断言,却也感受到以“命中注定”这个词句来形容主君的诱惑倍感强烈。
  梅克林格发挥了他的自制心,写成了这样的文章。
  无论如何,从这一年的六月起,那谣传就好像是漂染在宇宙当中的稀薄的物质群似地,在人与人之间散布流传着。而使得这样的谣传更加绘声绘影的,是七月十六日那一天发生的事情。那一天,按照计划要在雷萨维库星域进行爆破、解体的同盟军军舰一千艘,竟不知被何人给强夺了。
  执行这个计划的负责人是马斯喀尼少将。其实,如果只是舰艇被抢走的话,那么他大可若无其事地闭口不提。不过在舰艇被抢的同时,竟然有四千名的士兵和抢夺舰艇的犯人一起销声匿迹,这当然就不可能把责任转嫁给单纯的作梦或是幻想了。
  在统合作战本部的审查会接受侦讯的时候,他极力为自己辩解,全身几乎被汗水湿透。
  “当时我方众人,正根据巴拉特和约里所定下的条件,打算对那些已经被放弃所有权的战舰和宇宙母舰进行爆破作业。不料,突然出现了大约有五百艘来路不明的舰艇……”
  这个数字当然是太过于夸张了,不过在士兵当中,竟也有宣称“来路不明的舰艇有五千艘之多”,所以相对的马斯喀尼所说的话就被当成了较为客观的证词。而根据这个较为“客观”的证词,当时那些舰队是在经过通信联络之后,以支援爆破作业的姿态大摇大摆地出现的。因为战争已经结束了,所以丝毫没有会遭敌军欺骗的警戒心,而且对方舰艇的外型也与同盟军的没有什么不一样,所以便安心地迎接他们过来。哪知那些“卑鄙而且令人冷不防的”枪口竟然威胁地在他们面前摆开来,而且强夺了那些原本要接受爆破的舰艇群。当时担任爆破作业的旗舰被抢劫集团当作人质(也就是马斯喀尼提督被押作人质),而其他的舰艇在一旁也使不上力。这个“强盗集团”自称是反抗帝国专制的义勇兵集团,并且透过通信设备呼吁与他们有志一同且无后顾之忧的人加入他们的行列。而当时竟有四千人左右的“墙头草”与他们共同行动,跟着他们一起消失了。
  这个事件之后,人们也颇有兴趣地猜测到底是谁在指挥那个“强盗集团”。“八成是梅尔卡兹提督吧”,这样的说法虽然是没有根据,不过却是大多数人的共识。
  如果真的是梅尔卡兹提督的话,那么当时他以杨威利军事幕僚的身份参加“巴米利恩会战”以后就宣告失踪一事,也一定是在杨的理解之下作成的……
  整个谣传的过程,只有这个部分不管是事实上或是理论推理上都是正确的。当然杨也一定听过这个谣传,不过他并没有妄下任何的评论。
  Ⅱ
  或许杨威利并没预料到这个对他来说是非常危险的谣传竟然会这样子广为流传吧。
  不过,如果按照他的说法,大概会说“即使事先预想到的话,也不能避免事态这样的发展”吧。要他将梅尔卡兹当作是牺牲的羔羊交给帝国来处置,当然是不可能的,而且这一次要他逃走之后,杨也不可能就此和梅尔卡兹断绝关系。事先没有预想到整个事态只因为一个没有事实根据的谣传而产生波动,或许也有些太过天真了。但无论如何,杨毕竟不是全知全能的。
  卡介伦夫人就曾经对杨的妻子菲列特利加这么地说道:“虽然杨年纪轻轻就被赋予了崇高的地位,不过这是因为战争所使然。如果是在和平时代的话,那么他大概会是一个担任闲职的职员吧。唉,或许这样杨还比较能够满足,你说是不是呢?”
  事实上菲列特利加也是抱持这样的想法。根据她对杨的了解,杨从不曾将自己看成是一个处于权力集团中心的人,而属于权力集团当中的人大概也不曾把杨当作是他们其中的一份子吧。杨之所以能够有今日这样崇高的地位,并不是因为他的政治力量或是他志在得到绝对权力,而是因为他在整个作战指挥营运上独特的艺术船手腕,以及凭着他的手腕所建立累积起来的功勋。
  所谓的权力集团,就那些独善其身的指导者意识以及对于特权的分配有着共通执着且具有排他性的自大狂集团,所以就算这个权力集团的门为他敞开,杨也不会乐于钻进那扇门吧。
  这么一来,杨就成了一个异形的怪胎。不管是在军官学校里也好,在军队里也好,在国家权力机构的中枢也好,他总是一贯地坐在角落的位子,尽管舞台中央的人装模作样、高谈阔论着正统及冠冕堂皇的各种言论,他一概置若罔闻,只是静静地看着自己所喜欢的书,他所给人的印象就是这样的一个青年。当这个异形的怪胎,建立了正统派之中任何人都无法追赶得上的耀眼功勋时,正统派的人尽管心中狠狠地啐着舌头,还是不得不奖赏他,而且给予厚待。
  不过那些正统派的权力集团却也因此而不知道积压了多少对杨的愤怒与憎恶。而对于这种情形,杨也多少知道一些,不过若因此而感到忧虑的话,那也未免太过于愚蠢,所以他一直是这么视若无睹地走过来。
  最后正统派的人经由他们的本能而不是智能,终于觉悟了杨绝对不可能成为他们中间的一份子。因为那样的一个身为军人,却否定战争的意义、否定国家的尊严、否定“军队存在的理由并不是为了要守护市民,而是为了要守卫那些寄生于国家的权力集团能够享有他们的特权”的想法的这个人,没有道理会成为他们的同伙。不过他们这伙人为了自身的安全,却不得不依赖这个异形怪胎的才干与手腕。这些权力集团的中坚份子曾经有一次利用非法的地下审查会对杨施加政治私刑,然而就在他们对杨大肆批斗的时候,传来了帝国军大举入侵伊谢尔伦要塞的消息。在极为狼狈的情况下,不得不直接从审查会的会场派遣杨出发上战场,因为只有这个他们最忌讳讨厌的男子,才能够守护他们。
  他们授与了杨“元帅”的地位,让杨成为同盟军史上最年轻的元帅,而颁发给杨的勋章奖状,几乎已经可以用千位数来计算。不过这个桀鹜不驯乳臭未干的小子居然一点都不领情,丝毫感谢或是感激的意思都没有。他们对杨如此地厚待,说来杨应该极为谦卑地搓着手、低头着、卑恭屈膝地请求加入他们的行列,那知道这小子竟然将神圣的勋章搁在木箱的箱底,还把木箱放在地下室里面。甚至像他们讨论特权分配这种重要内容的宴席,他竟然也缺席,自己一个人跑到湖边去钓鱼。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莫过于如何支配他人,让他们来服侍自己,如何使税金这种他人劳动的成果,公然成为自己挥霍的资产,以及如何拥有足够的权力可以制定法律来保护自己的利益。但这些最重要的东西,在杨的眼里,就好像是路边的一颗小石头,他看也不看一眼就毫不在乎地把它踢开,这真是一个罪该万死的异形怪胎。
  正因为对杨来说,权力根本就不是什么贵重的东西,所以之前虽然曾经有过无数次的机会,但杨却未曾想要用武力来强夺权力。而这种行为表现对于汲汲于权力的人来说,是一种绝大的侮辱,等于是在对他们的价值观、他们的生活方式,以及他们的存在发出不屑的冷笑。
  这些权力在握的人对杨真的是憎恨到极点,他们没有办法不去憎恶他,因为如果肯定了他生活的方式,就等于否定了他们自己本身。
  无论如何,他们都在找寻一个机会,把杨从国民英雄的座椅上给拖下来,将他打进万劫不复的无底沼泽。当初有银河帝国威胁存在时没有办法这么做。而现在,银河帝国固然还是存在,不过存在的意义已经改变了。过去互相是敌对的国家,现在已经是骑到在他们头顶上的支配者了。曾经是他们的同僚当中最闪耀的那一颗星——优布…特留尼西特,不就已经投身到帝国军,过着安乐的生活吗?尽管有几千几百万的官兵因为他一篇极为煽动的演说而战死了,但拥有权力的最大快乐就是可以将国民生命这种廉价的商品恣意地浪费,所以就算再多一些人去送命也是无所谓的。那些因为特留尼西特的一番甜言蜜语就去送死的人,只能怪他们自己太低能了。特留尼西特将同盟的独立和民主主义卖给了帝国,得到了他自身的安全。如果现在我们这些人把从前曾让帝国军吃过苦头的杨威利出卖掉的话,也应该能够获得自身的安全罢。反正同盟也早就完蛋了。国家是永远不灭的存在这种傻话,只要那些愚蠢的国民相信就可以了。而我们这些知道事实真相的人,不应该眼睁睁地看着这次可以携带家当抱着财产换搭到另一条船的机会从身边溜过。
  就这样,几个寡廉鲜耻的“商人”为了要把这个叫做杨威利的商品卖给帝国而开始了接二连三的行动。几封密告函送到了帝国最高事务官菲尔姆特…雷内肯普一级上将的手上。内容大多是大同小异的东西。
  “杨威利为了日后对帝国发起叛变,谎称梅尔卡兹提督已经战死,并且帮助他逃亡。一旦时机成熟,杨也会起兵和他相呼应吧。”
  “杨集结了同盟国内反帝国的强硬派与偏激派,正打算要对帝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