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桂系演义 >

第130章

桂系演义-第130章

小说: 桂系演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宗仁头戴大沿军帽,一身军装毫不松懈,虽然没有骑马,却习惯地握着那条光溜溜的皮制马鞭。他的那匹枣红马,到底比张发奎的大黑马有劲,在烈日下也能奔驰不停,但他见白、张的坐骑都已不济,自己不便独自乘马,也下马和他们一道步行。他的马弁牵着马,跟在后面走着。他似乎没有听到张发奎的埋怨,两片嘴唇紧紧地闭着,嘴唇两边拉起两条凛不可犯的棱线。张发奎很熟悉李宗仁这种表情,只得摇了摇头,说:
  “好吧!一切听天由命!”
  白崇禧的装束又与李、张二人不同,他那大沿帽上扎着儿枝被晒蔫了的小树枝,既可遮些阳光,又可作防空伪装。他领口敞开着,只是默默地走路,他虽然不象张发奎那样发火埋怨,但那副被太阳晒得焦红焦红的脸膛上,也似乎挂着一层由内心透出的火气。他的胯骨以前受过伤,不良于行,加上天气酷热,更显得有些吃力。
  “健生,你骑上我的马吧!”李宗仁已经几次命马弁将他那匹枣红马牵到白崇禧面前来,但白崇禧却倔硬地推开缰绳:
  “我还能走到衡阳!辛亥年我是由桂林徒步走到武昌的!”
  论体力,白崇禧确实不及李宗仁和张发奎,但由于胸中窝着一腔怒火,他对李宗仁不满,对黄绍竑更不浅,对张发奎也不满,因此硬是赌气跟李、张一道步行。
  李、白、张三巨头刚刚在长沙吵了一架,三个人的气头都还没有消,因此彼此都不再说话,只是默默地迈着沉重的步伐在赶路。
  五月下旬,桂、张军分两路倾巢入湘。五月二十七日,唐生智之弟唐生明率湘军一团来投。李宗仁即编为第八军,令李品仙为军长。桂、张军以破釜沉舟的气概,一打出广西便顺利地占领衡阳重镇。前敌总指挥白崇禧在衡阳征集船只,经过一天一夜,全军渡过湘扛,到达对岸的朱亭,然后马不停蹄即由朱亭大举推进。张发查部抢渡渌水,强攻承天桥,一举而破醴陵,俘获湘军人马辎重无数。白崇禧一马当先,率左、右两路大军由株洲和醴陵昼夜穷追猛打,经过三天三夜的时间桂张军便进占长沙。李宗仁即委任李品仙以第八军军长兼任湖南省绥靖督办之职。六月八日,即攻占长沙后第三天,白崇禧指挥第七军攻占岳阳,张发奎在平江击破鲁涤平部,第四军由平江进入湖北省境的通城九狮山。短短半个多月的时间,桂、张军便席卷湖南,扫荡何键、鲁涤平的湘军,打得蒋介石的嫡系朱绍良、夏斗寅和钱大钧各部仓皇北逃。武汉之敌,已纷纷搭乘车、船或东窜或北逃,桂、张军夺取武汉,占领两湖已如囊中探物。第四军和第七军北伐后曾先后在武汉驻过较长时间,如今眼看重返旧地,无不欢呼雀跃。
  正在北平筹备扩大会议的汪精卫,喜得眉开眼笑。
  正在陇海线上乘坐专车来回指挥决战的蒋介石,急得手忙脚乱,他正以全力对付冯、阎,无力南顾,华中和东南一带都非常空虚,桂张军入武汉,下南京,正可操他的老家。为了应付南方的战事,他派何应钦到武汉坐镇,以船舰火速调运正在广东的蒋军由长江口直入武汉布防,再令陈济棠派蔡廷错、蒋光鼐、李扬敬三师,迅速在粤北集结,利用粤汉铁路输送之便,乘虚抢占衡阳,以拊桂、张军之背。
  正在中原指挥作战的冯玉祥、阎锡山,这回投入血本与蒋介石拼搏。冯、阎以攻下徐州和武汉为第一阶段战略目标,分由津浦、陇海、平汉三路发起猛攻。阎军负责津浦线,冯军负责平汉线,陇海线由冯、阎两军共同负责,大军云集,战云低垂,中原大地,战火烛天。正与蒋介石血战方酣的冯、阎,忽见桂、张军由广西以风卷残云之势,弹指间便夺了长沙、岳阳,且进占武汉已是指顾间事。他们两人的目标,一个是徐州,一个是武汉,现在见李、黄、白、张乘虚拣了便宜,岂肯干休?况且冯、阎大军正与蒋军大战于鄂北花园、武胜关一线,冯、阎军占着优势,亦行将取得武汉之地。到口的肥肉岂能让别人轻易抢去,冯、阎于是联电第一方面军总司令李宗仁,略谓:本军与蒋军血战数月,行将获得胜利,武汉乃是本军给养之地,如贵军先到,请即向下游发展,共同会师南京,驱逐蒋介石等语。
  李宗仁这时已经到达岳阳,突接冯、阎这封预先“号”下武汉地盘的电报,心中且忧且忿。如果马上抢占武汉,也要让给冯、阎,牺牲自己的兵力替别人打天下,未免太不上算了。如果占领武汉,硬是赖着不走,强要这块地盘,冯、阎一旦讨蒋获胜,必然兴兵来索要武汉,桂、张军兵力单薄,实非冯、阎联军的对手,到时候打也不能,赖也不能,只能被迫走开。向长江下游发展,战线太远,李宗仁感到没有多大把握。他感到踌躇不决,于是由岳阳返回长沙,请白崇禧、张发奎一同商议。白、张已经率军冲进了湖北地境,忽接李宗仁急电回长沙议事,正不知发生了什么大事。二人风尘仆仆赶到长沙,看到冯、阎那封电报,张发奎气得捶着桌子大叫起来:
  “丢那妈,先入关中而王天下,他们如果先到武汉,我们当然可以另到别处找地盘。而今他们被老蒋阻于鄂北,我们则垂手可得武汉,为什么要让给他们?天下没有这样便宜的事情,一切待打到武汉再说!”
  张发奎早已得到汪精卫的电报,汪要张不顾一切抢占武汉。因为汪精卫虽然正在北平为召开扩大会议而奔走,但他忖度,如果冯、阎讨蒋得胜,他在权力分配中,不见得能获得多少好处,因为冯、阎与他没有深厚关系可言。而汪精卫在国民党内,这些年来,一直开着“皮包公司”,他手下除陈公博、顾孟余这些手无缚鸡之力的文人策士外,统兵将领中,只有唐生智、俞作柏、张发奎与他接近。特别是张发奎,政治上一向以汪精卫为靠山,汪精卫则凭借张的实力与各方进行政治交易,而今,唐生智、俞作柏的军事实力已经毁灭,张发奎又一败再败,如果不取得武汉地盘给张军休养生息繁衍,那么汪精卫仍将被冯、阎玩弄于股上。张发奎也知道,取得武汉地盘对自己是多么的重要,因此,他当然不顾冯、阎那封预先“号”地盘的电报了。
  白崇禧又有自己的想法,他不是不想跟冯、阎争夺武汉地盘,而是想把南京夺到手上。他念念不忘的是民国十六年九月以后的那几个月,桂系把持南京特委会,号令全国,那是多么令人舒心畅气的日子呀!时间虽然短暂得有如昙花一现,但却使白崇禧永远难忘。现时老蒋竭尽全力正在鲁西、豫东、皖北的广袤大地上与冯、阎拼搏,京沪一带后方必然空虚。如果桂张军数日之内进占武汉,便可师洪、杨故伎,顺流东下夺取南京。他知道,张发奎与桂系的合作,仅是权宜之计,如果张要武汉地盘,尽可留他在武汉牵制蒋、冯、阎,桂军则可东下攻取南京,然后囊括东南半壁,与冯、阎三分夭下。
  “德公可复电冯、阎,就说我们北上只是策应友军作战,无意于武汉地盘,只要打倒蒋介石,各方在扩大会议上再商量一切善后事宜。”白崇禧说道。
  “对!”张发奎一拍大腿,立即赞同白崇禧的意见。因为这样既可不马上触怒冯、阎,又可迅速夺取武汉歹将来开扩大会议时,有汪精卫帮忙说话,张发奎便可理直气壮地要武汉地盘。
  李宗仁知道,白崇禧使用的乃是障眼法,想一时蒙住蒋、冯、阎而取武汉和南京,白的胃口比张发奎更大。对于武汉和南京,李宗仁皆有颇深的感情。龙潭战后,桂系把持南京政权,李宗仁是发号施令的核心人物,可是后来料想不到蒋介石在南京戒严司令贺耀祖的支持下,突然进入南京复职,桂系在中央的权力,一下子被蒋夺了去。李、白只得一心经营两湖和两广。李宗仁又以武汉为中心,在华中和华南发号施令。然而,他在武汉也没有坐多久,又垮台逃回广西。现在,夺取武汉和南京正是千载一时之机会,李宗仁怎能不动心呢?可是,他的性格与白、张迥然不同,他总觉得这样干风险太大。对于蒋、冯、阎中原大战,到底鹿死谁手,现在还很难说。蒋介石把持中央政府,蒋军装备优良,指挥统一,且有空军助战;冯、阎军虽数量上胜过蒋军,但各怀异志,步调不一,而关外的张学良又抱着观望态度,如张倒向蒋一边,则冯、阎必败无疑。此时与冯、阎争武汉,与蒋介石争南京,都是很危险的,不如占领湖南,夺取广东,建立两广基地,再图中原‘“应该冷静地分析局势,检讨这两年来我们发展太快而迅遭失败的原因。”李宗仁一边抽烟,一边低头踱步,看来他不想采纳白、张的意见了。
  “德公,我军已进入湖北地界,不数日即可占武汉,你怎么犹豫徘徊起来了呢!冯、阎的电报,我们只当他们放了个屁,进了武汉再说!”张发奎再也按捺不住了。
  “德公,攻占武汉是我们的既定方针,你怎么能中途幡然变计呢?”白崇禧也急了。
  “我不想胜利得太快,也不想失败得太快!”李宗仁固执地摇着头。
  李、白、张正在激烈地争论着,忽然机要室主任慌忙来报:
  “德公,黄副总司令急电!”
  李宗仁接电一看,心头骤然一紧,象在这六月暑天,又突然被人推入一个大火炕中,浑身被烤得皮焦肉烂一般。这是黄绍竑在湖南常宁发来的急电:“十日敌已先我占衡阳。在常宁附近拾到敌方飞机掉下的一张作战计划图,图中标明蒋军主力配备于鄂南,粤军攻击目标指向长沙,照目前之态势,我军已处于腹背受敌,有被包围歼灭的危险,前方部队应即刻回师。”
  “黄季宽又坏了大事!”白崇禧倍连连顿足,气得大骂:“他为什么不按照我们的计划推进?我们占领长沙,他就应该进入衡阳,为何延宕不进,致使后路被断!我看他简直患了热昏病了,敌人飞机上掉下一份作战计划图,明明是为了迷惑我们,他却信以为真,天下怎么有这般蠢愚之人!”
  张发奎在北流三和墟吃的那一次惨败,对黄绍竑的盲目指挥,早就心存不满,今见黄又延宕不进,贻误戎机,也气得拍桌大叫起来:
  “打到武汉后再回头找他算总账!”
  “二位不必激动,更不要伤了和气。”李宗仁倒沉得住气,劝了白、张一番,然后说道:“根据冯、阎和黄的电报,我们不得不回师了。但回师后,是不是去打衡阳,应慎重考虑。我的意见,粤军主力已北上衡阳,我们不如乘广东内部空虚,由粤北挥军直取广州,占领两广地盘,再图发展,这也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嘛,总比北上武汉替别人打天下合算。”
  张发奎本来有回广东的心愿,但武汉对他又很有吸引力,特别又有汪精卫的支持,对于回师广东还是继续北上武汉,他一时犹豫不决。白崇禧却陡地一下跳了起来,一反他那沉着冷静的作风,急得连连叫道:
  “不可!不可!回师衡阳,乃是自取灭亡之途。目下湖南大旱,赤地千里,我军南返,征粮无着,以溽暑遄征,兵力疲惫;粤军已据衡阳,正可以逸待劳,我军屯兵坚城之下,斯时进退维谷,必为敌所乘。为今之计,只有电令黄季宽,不惜代价夺取衡阳附近的熊飞岭,钳制粤军主力;我军仍按计划,迅速北上,直指武汉,方可转危为安。”
  李宗仁摇了摇头,说道:“我军辎重给养皆滞留于湘、桂边界,无给养则我军便势难久持,我决定回师衡阳!”他决断地将刚抽了几口的一支烟卷掐灭,又重新点上一支,看了一眼表情颓然的白崇禧,接着问张发奎道:“向华兄,你如果坚持进军武汉,我也不勉强你!”
  张发奎被李宗仁那固执的目光看得有些发慌。他率第四军入桂时,有两万多人马,又刚冲破何键的层层阻击,士气正旺,在贺县石桥与黄绍竑会晤时,张便明确表示要兼程东下入粤,夺取广州。黄说与李、白商量的结果,认为广西局面恢复不满一月,军队亟需整顿,请张军在广西休整一段时间,再会同东下。但张发奎哪里肯听,他两手往腰上一叉,说道:“季宽兄,吾人对粤应乘其不备,一举东下,占领广州,如果等对方部署完成,必难获胜。你们要休息,尽管在广西休息,我老张想马上回家乡去看看。”黄绍竑见张发奎已暗示如广西不协助,也要单独行动东下广州,他不忍听其自败,乃同意与张军一道攻粤。后来桂、张军在广东战败,又在北流战败,两万多人的张军,只剩下三千多人了。张发奎虽有问鼎中原之意,却是力不从心,岂敢离开桂系单独行动?他狠狠地吐了一口粗气,将那芭蕉似的粗大手掌在腿上一拍,说道:
  “德公,我老张绝无二心,你说上哪里,我们就上哪里,横竖是占地盘找饭吃嘛!”事已至此,白崇禧便是有满脑袋的奇谋妙计,也无济于事了。李宗仁命李品仙以少量兵力驻守长沙,于六月十八日令全军向衡阳疾进。
  桂、张军在那个大“炭窑”里窜来奔去,被烤得昏头昏脑,总算到了衡阳附近。黄昏时分,西边山头的太阳熔化成一大片赤色的烈焰,天在燃烧,山头也在燃烧,连那赢瘦的湘江,也象流动着的一条火带。李宗仁、白崇禧、张发奎站在湘江岸边,三人齐用望远镜观察着对岸。衡阳东岸的地形崎岖险峻,右翼紧靠湘江,左翼则是一个大湖沼,中间地带狭窄,易守难攻。衡阳外围,粤军修筑的防御工事历历在目,铁丝网、散兵壕、机关枪阵地、炮兵阵地,都采用纵深配备。
  “德公,敌人工事完备,以逸待劳,若要攻占衡阳,不知要付出多大代价,我看不如转回长沙前方去拼,倒还有个出路。”张发奎放下望远镜,望着火一般的湘江发呆,他对回广东的念头也动摇了。
  白崇禧没有说话,也许张发奎的话,正是他内心所想的,也许他要比张想得更复杂一些,也许他已看到了全军将在衡阳覆灭的命运,也许他看到了湘江又想到了长江,想到了当年洪、杨东下夺取南京的壮举,想到了天王府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