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江山美色 >

第96章

江山美色-第96章

小说: 江山美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傥拗倥牒驮跻谎阋幻婺亍!
  萧布衣脸热道:“也不一定是无知少女吧?难道大家闺秀就没有想见我的?”
  贝培正喝茶水,闻言‘扑’的一口喷了出来,忍住了笑意:“说不定也有,我到时候帮你打听一下。”
  萧布衣见到他的笑容,心中温馨,还是打趣道:“那有劳了。”
  “不过你有才骗骗无知少女也就罢了,你这种才学千万不要展现给圣上。”贝培终于正色道:“你一直说自己是粗人,我也觉得你是粗人,倒忘记告诉你,你的红日白云,一将功成万骨枯之流千万不要对圣上说。圣上擅长文辞,尤其不喜欢别人超过他,他没有即位之前还对文人谦虚些。等到当了皇帝后,经常说,天下人都以为他继承先帝的遗业这才君临天下,其实就是让他和士大夫比较才学,他也应该当天子。你要是文采超过他,那就极有可能是心存当天子的念头,掉脑袋也是说不定的。”
  萧布衣听了目瞪口呆:“那可如何是好,我的红日白云无知少女都知道了,我想总有会传到圣上耳朵里面的时候。
  贝培白他一眼:“你不还有个云游四方的教书郎中?到时候可以拿他出来顶一下,不过你最好说他死了,不然他活着被砍头可有点划不来。”
  萧布衣听着他说什么云游四方的教书郎中,简直和不想当厨子的裁缝不是个好士兵一样好笑。自己杜撰的教书先生身兼三职倒也辛苦。
  “当年内史侍郎薛道衡就是文采斐然。”贝培又道:“他曾做出‘飞魂同夜鹊,惓寝忆晨鸡。暗牖悬蛛网,空梁落燕泥。’一诗,被民间传诵,后来他恃才放旷,为太常卿高颖鸣不平,得罪了圣上,被圣上赐死。身边的人听圣上赐死薛道衡后高兴的说过,薛道衡还能写‘空梁落燕泥’吗?这么看来,薛道衡的文采也是取死之道。”
  见到萧布衣的目瞪口呆,贝培倒是头一回说出了兴致:“因文采取死的薛道衡在我朝绝对不是第一个,朝散大夫王冑也是其中的一个,当初圣上做一首燕歌行,极为得意。让大臣作和,别人都是做的寻常,偏偏王胄应了一句‘庭草无人随意绿’,众人喝彩,却是惹恼了圣上。后来不久王冑上了断头台,圣上就当面问他,还能做出‘庭草无人随意绿’否?”
  萧布衣脸色有些发绿,记得薛道衡这四句袁熙盗用过去,说是袁熙做的,难道有什么深意?
  “现在袁熙天天找你作诗,你莫要自鸣得意,以为他是对你爱慕。”贝培冷笑道:“你爱在女人面前炫耀,整天给他作诗,哼哼,我只怕你多做了两句,估计就奔阎王殿走近了两步。”
  萧布衣虽然不觉得袁熙有贝培说的那么不堪,却也心中警惕,虞世南看起来特意提醒他,岂非无因?
  “我言尽于此,你好自为之。”贝培喝了口茶水,把最近的不满发泄完毕。他不满萧布衣在袁熙面前炫耀,却是暗自恼怒他不在自己的面前炫耀,这下吓吓萧布衣,倒是快事。
  “我还有一事请教。”萧布衣问道:“我今天见到了一个怪人。”
  “女人?”
  “我也能见到男人的。”萧布衣忍不住道。
  “你最近对男人很有兴趣?”贝培奇怪道。
  “他不是个一般的男人,”萧布衣叹息道:“我在观文殿见到的他。他带着通天冠,冠上有十二颗明晃晃的珠子,说句实话,我活了这久,第一次见到如此美丽的珠子……”
  等到他把观文殿的怪人形容完后,贝培的一只手居然有些发抖,萧布衣忍不住道:“我记得王太守皮上有六颗珠子,不过远远不及他的华丽,贝兄见多识广,可知道那人的来历?”
  “你说那人的衣服上画的日月星辰?”贝培道:“应该是肩挑日月,背负星辰吧?”
  萧布衣回想下,喜道:“果真如此,这么说贝兄知道他的来历?”
  “我当然知道,”贝培叹息一口气:“我想这世上不知道那人来历的也就是你这种粗人吧。通天冠上敢有十二颗珠子,衣服上敢画星辰日月的只有两种人。”
  “哪两种?”萧布衣急声问道。
  “大隋衣饰惯例,太子和一品官帽上九琪,也就是九颗珠子,二品八颗,以此类推……”
  “那往上推呢?”萧布衣的声音也有些发颤。
  “没有往上推的道理,只有天子帽子上才能镶嵌十二颗。”贝培捧着茶杯的手有些发抖:“我想如果不是你说谎,那你见到的很可能是圣上。”
  “怎么可能。”萧布衣摇头道:“圣上身边护卫极多,怎么能让我轻易见到?”
  他等见杨广等的要挂了蜘蛛网,早就从期望到了绝望,当然不相信自己随随便便就能见到杨广。再说杨广看起来也没有想像中的那么恐怖,自己叫了声阁下和兄台,也没有见到他恼怒。杨广烹杀斛斯政,车裂薰纯,性格暴戾,如果当初见的是他,还不被他当场打死?
  “那就只剩下另外一种可能了。”贝培闭上了眼睛。
  “什么可能?”萧布衣问。
  “穿这种衣服的一种可能是天子,另外一种可能就是死人。”贝培淡淡道:“只有死人才敢戴有十二颗珠子的通天冠,穿画有星辰日月的服饰,所以我想你见到的是个死人也说不定。”
  萧布衣打了个寒颤,摇摇头:“那我先回去清醒一下。”
  “等一下。”贝培睁开眼道:“你见到的那人对你说什么?”
  “他说萧布衣,你不错。”萧布衣回忆道。
  贝培脸上死板一片:“那恭喜你,当初薛道衡和王冑也是得到了圣上的如此赞许。”他话一说完,闭上眼睛,再不言语。
  萧布衣却是心乱如麻,回到房间只是想,自己碰到的到底是不是杨广?薛道衡因为空梁落燕泥死了,王冑因为庭草无人随意绿也死了,这两首诗比起自己的举头红日白云低好像还差了点,这样就难免让杨广不问一句,还能红日白云否?这诗词也就罢了,偏偏自己见到杨广,还卖弄的说什么清气上升,浊气下降,大树这才头轻脚重,若说嗝乃清气,所以上升,屁乃浊气,所以下降为屁可能效果会好一些?
  天妒英才,天妒英才呀,萧布衣头一次明白这个成语的真正含义,那就是说连天子都嫉妒像他这样的英才!只是杨广问的问题很古怪,他出了那个问题到底是什么意思?
  第一百一十七节 赌命
  萧布衣到东都后,头一次没有睡的安稳,第二天起床的时候,还是满耳朵的天籁之音,能红日白云否?能红日白云否!
  推门出去,门外没有红日白云,袁熙已经如门神般站到门旁,微笑地望着脸色铁青的萧布衣道:“贝兄起的倒早,这几日每次早早的来寻,都是见到房门紧闭,这次总算堵到了贝兄,值得浮一大白呀。”
  萧布衣早起就想躲他,没有想到他比门神还要积极,只能止住脚步,含笑道:“这几日我不见袁兄,倒也很是想念,只是我还有要事在身,有空再聊,想必袁兄不会见怪,恕罪恕罪。”
  “说一两句诗又耽误不了多久的时间,古人七步成诗,我看贝兄也就三步就成。吟诗一首用不了多久的,还请贝兄不要吝啬,我现在一天听不到你吟诗都是很难熬的。”袁熙一把拉住了萧布衣,陪着笑脸,酒鬼犯了酒瘾一样。
  萧布衣想问问他这几天熬过去了,依法照做就好。以前倒没什么,昨日听到贝培一番话,萧布衣也是谨慎起来,只怀疑袁熙是否知道了他就是萧布衣,因为不愿意嫁给他,暗中打了埋伏,把自己的诗一首首记下来,到时候呈给圣上,把有才的大帽子一扣,让圣上砍了他萧布衣的脑袋,然后她再去找如意郎君?
  越想越觉得这个可能越大,萧布衣为求稳妥和脱身,只走了一步,见到面前地大树眼睛一亮道:“有了,袁兄,我想出一首诗来。”
  “贝兄一步就有诗做,才情实在不浅,我是自愧不如。”袁熙赞叹道。
  萧布衣摇头晃脑道:“远看大树光秃秃……”见到袁熙有些发呆的样子。萧布衣心中好笑,继续吟诗道:“远看大树光秃秃,上头没有下头粗。”
  袁熙眼前一亮,想起一上一上又一上来,不由若有期待,只等着萧布衣石破天惊的一转,让人豁然开朗,拍案叫绝。
  萧布衣略微沉吟,已经继续道:“远看大树光秃秃,上头没有下头粗。要是把它倒过来,下头没有上头粗。袁兄,完了,你说我这诗做的如何?”
  “啊?”袁熙愣在当场,“就这么完了?”
  “完了完了。”萧布衣见到他又被雷的不轻,顾不上怜悯可怜,趁他被雷的不能动弹之际冲出了客栈。他昨夜满脑袋想的除了红日白云,就是木头的粗细问题,早上倒憋出一首诗来。按照袁熙的说法倒真是才情不浅,想到这里不由很是骄傲。骑马到了东城门前,验过身份,雄赳气昂昂的在众百姓艳羡的目光下进了东城。虽然是个校书郎,可东城也不是随便一个人就可以进的。这点自豪感在进了修文殿后还是洋洋洒洒,不能抑制。见到虞世南正捧卷书默读,萧布衣视察官员般的问了声,“虞秘书,早上好呀。”
  虞世南抬起头来:“虞秘书?萧兄这个称呼也很新鲜。”
  萧布衣微笑道:“那还是叫你秘书郎吧,秘书郎,今日还有书卷去送没有?”
  虞世南摇头:“看来萧兄真的对秘书省的工作一无所知,修文殿这里百来人分工,日夜兼赶,五六天也不过才赶出来一两卷而已。而圣上历来务求书籍完美和丰富。正本出来后,要最少留出五十份来备用。这五十份书卷手抄起来也是大费功夫,务求没有错漏,完工也是极为困难。你看他们日夜兼赶,也很辛苦。不过虽然辛苦,圣上为国造福,也是功德无量的事情。大伙觉得值得,辛苦一些也是值得。”
  他是萧布衣上司的身份,称呼萧布衣萧兄,实在是很看得起萧布衣,旁边几个校书郎,正字,录事见了,互望一眼,都很是敬畏。他们有两个是和萧布衣一块送书,已经见识了萧布衣的力大,只怕他是好闯祸打架,惹了麻烦,这才来到这里,一时间都是不敢靠近。
  萧布衣笑了起来:“这种赶制倒也麻烦。”
  虞世南眉头一挑:“还不知道萧兄有何高见?”
  几个一旁的校书郎,正字,录事也是聚了过来,嘻嘻哈哈道:“是呀,萧兄觉得麻烦,不知道萧兄有何高见说给我们听听,我们也想加派人手,只是撰写一事事关重大,出错不得呀。”
  他们口气半开玩笑半是调侃,还带着揶揄,显然是讥讽萧布衣不懂行充内行,不过是孔武有力之人还敢在这里挑刺!
  萧布衣心道,老子说出活字印刷的创意吓死你们这些无知之辈,转念一想,还是装作谦虚的说道:“其实我倒有个不成熟的想法。”
  “哦?”虞世南有些诧异,“萧兄不妨说出来听听。”
  “我们把这录好的正本刻到木头上,涂抹上油墨,拿纸一印,这不就是一卷出来了?”萧布衣笑道。
  众人微微一愣,转瞬爆发一阵笑声,一人道:“校书郎真的是高见,不过这种方法只怕比撰写还要慢上太多的时间吧?没有想到萧兄的主意竟然是舍巧取拙,实在好笑。”
  虞世南听了萧布衣的法子后却是眼前一亮,不等说什么,萧布衣已经含笑道:“若说只是出一卷书,我的提议当然是个笨的不能再笨的法子。可我的法子适合一个正本却有几百卷几千卷副本的时候,如果圣上真的有一天让我们一卷书重复写个几千卷出来,难道我们要找几千个人同时开工?”
  众人沉默下来,面面相觑。萧布衣说的虽然极端,可谁都知道圣上天马行空,这种现象也不是没有可能。
  “再说我们辛苦一场,一卷新书出来,不过手抄个几十卷,到处藏一本,百姓根本看不到我们的功劳。”萧布衣又道:“这样一来,几十卷和几百卷印出来没有多少区别,要说普及方面嘛,还是可以考虑下。”
  虞世南有些激动道:“萧兄果真高见。”
  萧布衣倒不激动,只是继续道:“这种方法的优点很多。一个很主要的优点却是,只要雕版无误,就可以保证副本无误,那印刷出来书卷连我们校书郎,正字什么的都不用了,岂非天大的好事?”
  众人面面相觑,觉得校书郎正字都不用了,你也就没有了事做,那有什么好的?他们当然不知道萧布衣不想做这个校书郎,当然觉得取消了好。虽不明白萧布衣的念头,可众人再看萧布衣的眼神已经大大不同,这小子的点子异想天开,可想,实在是高妙的不得了,饶是秘书郎虞世南沉稳非常,这刻也是兴奋的有些发抖。
  萧布衣心中好笑,这个方法在他眼中不足为奇,不过知道活字印刷是宋朝发明的。他就留了一手,只想试试水。任何一个新方法的推行,甚至变革,都有着常人难以想像的阻力,包含不适应,不习惯等等。一个校书郎就当先出来质疑:“我想萧兄多半忘记了一个致命的问题。”
  “哦?”萧布衣不知道有什么致命问题。
  “我们刻上去的字是正的,如果印出来,我只怕是反的。”那个校书郎洋洋得意的说道:“这样印出来的书卷有谁看的懂?可要是刻反的字在木板上,我只怕实在没有几个工匠有这种本事。”
  萧布衣叹息一声,心想黑瞎子它妈和你一样,都是笨死的:“这是个小问题,我们只要把书稿写好了。字都是透纸的,我们把有字的一面贴到板上,让工匠依葫芦画瓢,就可以反着来刻。印出来的不就是正的?这样工匠不要说有什么本事,就算不识字也没有太大的问题。”
  那个校书郎一张苦瓜脸,只是发愁没事做是否这个职位会取消,秘书郎虞世南却是激动道:“此法大为可行,萧兄果有大才。”
  萧布衣一听到有才两个字,心里又‘咯噔’下,只好谦卑道:“我这不过是点不成熟的想法,算得上什么有才,秘书郎太抬爱了。”
  虞世南却是摇头:“萧兄此言差矣,以我的判断,萧兄的这个想法如果能够应用实践,必定成为流芳千载的事情。这个方法一改手抄之弊端,定能造福世人,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