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张居正 >

第42章

张居正-第42章

小说: 张居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太后看了看地上蹲着的两只蛤蟆和两队纠缠不清的蚂蚁,厌恶地问邱得用:“乾清宫砖缝儿里都抠得亮亮的,哪里钻出来这等脏物?”
  邱得用躬身一看,心里已明白了八九分。他想帮小万岁爷遮掩过去,又惧怕李贵妃的威严,只得喝问孙海、客用两个奴才:
  “你们说,这脏物哪里来的?”
  孙海瞄着客用不吭声,客用不敢隐瞒,从实说了。
  李贵妃未进宫之前,也看过这种叫化子把戏,想到朱翊钧万乘之尊,竟被两个奴才勾引玩这种下三烂的游戏,更是气上加气,指着跪在地上筛糠一般的孙海、客用,命令邱得用说:“这两个奴才无法无天,拖下去一人打三十板子!”
  “遵旨。”
  邱得用一个长揖,命令跟来的侍从把这两人架走了。
  李贵妃朝朱翊钧横了一眼,说:“你跟我走。”
  朱翊钧跟着母后回到东暖阁。李贵妃命令内侍拿了一个黄缎子包裹的棕蒲团放在砖地上,然后朝低眉落眼站在一旁的朱翊钧斥道:
  “给我跪上去!”
  朱翊钧哪敢违拗,他连看一眼母后都不敢,只把双膝一弯,挺腰跪在蒲团上。含在眼眶里的两泡眼泪,这时候再也忍不住,大滴大滴地落在砖地上。
  坐在绣榻上的李贵妃,看到儿子这副样子,心顿时一软,恨不得立即伸手把儿子搂进怀里,但一种望子成才的责任感促使她没有这样做。
  李贵妃对儿子管教之严,获得宫廷内外的一致赞誉,都称她是一个最能干、最负责任的母亲。朱翊钧自从八岁出阁讲学起,就没有睡过懒觉,天一亮就被母亲叫起床来,读书习字,一日不辍。当了皇帝后,朱翊钧的辛苦更胜过往日,每逢三、六、九早朝的日子,只要一听到宫外头响起“柝、柝、柝”的五更报时声,李贵妃就立即起床,把尚在梦乡中酣睡的朱翊钧喊醒。这时天还未亮,正是一个孩子最好睡觉的时候,但朱翊钧一看到母亲严峻的脸色,一刻也不敢怠慢。待宫娥替他穿好衣服,盥洗完毕,舆轿已抬到了乾清宫门口。朱翊钧在众多太监的侍拥下上朝而去。李贵妃便在专为她改建的乾清宫中的精舍里正襟危坐,手中拿着那串“菩提达摩佛珠”,一边捻动,一边念经。其间,儿子上朝的礼炮声传来,百官序班入殿晋见的唱颂声传来,虽然对她的心情有所扰动,但她还是能够稳住神,把一卷《心经》反复念它十遍。朱翊钧退朝归来,第一件事就是到精舍里向母后请安。这时,李贵妃便会当着冯保的面详细地询问早朝的情况,甚至与入奏官员的每一句对话都要询问清楚,然后问冯保,皇上的回答是否有误。如果错了,应该怎样回答。小皇帝朱翊钧就是在母后如此严厉的督责下练习政事,他本人也颇为勤奋,当了十来天皇帝,入朝问事,接见大臣的一般礼仪也都能够应付下来。但孩子毕竟还有贪玩的天性,只要一落空,躲开李贵妃的眼睛,他就要想方设法找乐子。这不,今天刚刚溜出去就被李贵妃逮个正着,如今领回东暖阁中受罚。
  东暖阁中这时候静得可怕。看到皇上罚跪,大小内侍没有一个人敢进来。这样足足过去半个时辰,忽然听得门外一声喊:
  “启禀贵妃娘娘,奴才冯保求见。”
  “进来。”李贵妃发话。
  冯保今天有事请示李贵妃,走进乾清宫,听说万岁爷罚跪,不免大惊失色,这可是千古未闻的奇事。若传出去这万岁爷的脸面往哪儿搁?思虑一番,冯保决定硬着头皮进去解劝。他急匆匆跨进东暖阁,看到朱翊钧跪在屋中间,摇摇晃晃已是坚持不住了,便扑通一声跪倒在朱翊钧的身后,哀声求情道:“启禀贵妃娘娘,今儿的事,完全是孙海、客用两个奴才的罪过,万岁爷是冤枉的,万望贵妃娘娘可怜万岁爷的身子骨儿,不要让他再跪了。”说着,冯保竟动了感情,呜咽起来。
  看到朱翊钧跪得满头大汗,李贵妃已是心疼至极。冯保求情,她也趁势转弯,对朱翊钧说:“起来吧。”
  朱翊钧站起来,两腿跪得酸酸的,支持不住,竟踉跄了一下。冯保赶紧从后面把他扶住。朱翊钧感激地看了冯保一眼,走到母亲身边的另一乘绣榻上坐下。
  李贵妃示意冯保坐到对面的杌子上,对他说:“冯公公,你是万岁爷的大伴。万岁爷学问的长进,你还要多多操心。”
  “奴才遵旨。”冯保毕恭毕敬地回答。
  “冯公公还有何事要奏?”李贵妃接着问道。
  “有。”冯保奏道:“今天,在恭妃居所当差的一名内侍出宫,门人看他怀中鼓鼓囊囊的,神色又不大对头,就把他拦下了,一搜,从他怀里搜出一把金茶壶来。当即就把他拿到内宫监询问,他招供说是恭妃娘娘让他送出宫的。”
  “往哪儿送?”李贵妃问。
  “送往恭妃娘娘的娘家。那名内侍说,恭妃娘娘家中托人带信进来,说她父亲病得不轻,家中连看病的钱都没有了,让恭妃娘娘好歹接济一点。恭妃娘娘好长时间没得过封赏,月份银子又有限,一时急了,就将这把金茶壶拿了,让内侍送出去。”
  冯保说罢,唤人把那把金茶壶送了进来。李贵妃接过来反复看过,不禁勾起对旧事的回忆:隆庆元年,穆宗登基时下旨内宫银作局制作了二十把金茶壶,用以赏赐嫔妃。恭妃是穆宗第一次诏封八位妃子中的一位,故也得了一把金茶壶。如今,穆宗刚刚龙驭上宾,恭妃就要拿这把金茶壶出去典当给父亲治病。李贵妃心里很不是滋味。她倒不是埋怨恭妃寡情薄义,不珍惜先帝夫君的赏赐,而是将心比心,对恭妃寄予深深的同情。穆宗登基以后,对宫内各色人等的赏赐非常之少。嫔妃们私下有些议论,却又不敢向皇上提出来,不要说她们蓄私房钱,就是头面首饰,也有两年多没有添置,为了这件事,宫府之间还闹了不少矛盾。一想起这些往事,李贵妃禁不住唉声叹气,数落了一回,她把那把金茶壶递给冯保,吩咐说:“这件事不能怪恭妃,她也是穷得没法子,这把金茶壶还是让她拿回娘家吧,她父亲治病要紧。”
  “太后真是观音再世,菩萨心肠,奴才这就去办。”
  冯保说着,便要退出东暖阁。
  朱翊钧这时说话了:“大伴,等会儿再走。”
  “万岁爷还有何吩咐?”冯保又坐回到椅子上。
  朱翊钧转向李贵妃,小心翼翼地说:“母后,这件事的处理,儿另有想法。”
  “哦,你说。”看到朱翊钧小大人的神态,李贵妃心中一阵惊喜,向儿子投以鼓励的眼光。
  朱翊钧受到鼓舞,胆子大了一点,他撩起袖口揩了揩眼角残留的泪痕,轻声问道:“请问母后,是家法重要还是人情重要?”
  李贵妃一怔:“当然是家法。”
  “儿认为恭妃娘娘的作法违反了家法,”朱翊钧闪动着亮晶晶的眸子,口气也变得决断了,“按规矩,大内里的物件儿,不管大件小件,没有得到皇帝的恩准,是不准携出宫门的,恭妃娘娘要把这把金茶壶送往娘家,儿身为皇帝,却并不知道这件事。这就犯了家法。”
  “钧儿言之有理。”李贵妃顿时眉心里溢出了笑意,她要的就是这样有头脑、有魄力的儿子,“钧儿,那你说该怎么办?”
  “刚才听母后和大伴讲,儿才知道宫中嫔妃的生活如此困难。所以,恭妃娘娘也不是故意违反家法。但不管怎么样,先帝父皇的御赐之品,是决计不能流入民间。依儿之见,家法也要,人情也要。家法在前,人情在后。那个送金茶壶的内侍,应该打三十大板。这把金茶壶,依然还给恭妃娘娘。然后,从内宫库中拨出一百两银子,还着那位挨了板子的内侍送到恭妃娘娘的家中。”
  朱翊钧说这番话时,平日的稚气与顽皮都尽行收敛,换成满脸的严肃。特别难能可贵的是,他条理清楚,提出的处理意见,即不悖人情又维护皇家尊严。李贵妃并没有因自己的意见被儿子否决而生气。相反,她显得异常高兴。只见她此时眼睛大放光彩,以赞赏的口气问冯保:
  “冯公公,万岁爷作如此处理,你看是否妥当?”
  冯保也正自诧异,这个刚才还在罚跪的淘气孩子,十岁的皇上,为何能如此得体的处理事体。见李贵妃发问,连忙起身回答:
  “启禀贵妃娘娘,万岁爷圣断英明。如此处理,恭妃娘娘定能体谅万岁爷的一片厚爱仁孝之心。”
  “好,那你就按万岁爷的旨意办理。”
  “是。”
  冯保躬身退下。
  冯保离开乾清宫东暖阁回到司礼监值房,刚把处理恭妃金茶壶事件的旨意吩咐下去,便见徐爵急匆匆跑了进来。徐爵虽是家臣,平素想见主人,也得事先通报。眼下连招呼都不打一个就硬往里闯,冯保顿时拉下脸来,厉声申斥道:“瞧你这傻不拉几的狗熊样,把这里当戏堂子了?”别看徐爵五短身材一脸凶相,见了冯保却是骨头没有四两重,经这一骂,他那张脸立马臊得像一块紫猪肝,惶惶地退到门外,唱了一个喏:“老爷,奴才徐爵有事求见。”
  “进来吧。”冯保没好气地招呼。
  徐爵这才重新挪步进门,在值房中间砖地上跪了。冯保眯眼睃着他,问:“有什么事?”
  主人不发话,徐爵也不敢起来,只得跪在砖地上答话:“奴才方才清查通政司今天送来的折子,其中有南京工科给事中蒋加宽的一个手本,是弹劾胡自皋的。”
  “哦,手本呢?”
  “在这里。”
  徐爵从怀中掏出手本,冯保抬手做了一个手势,徐爵这才敢起来,双手把那个手本递了上去。冯保抖开来看,只见那手本并不长,仅两个折页,但所写内容却非同小可,正是揭露徐爵如何让南京工部主事胡自皋出银三万两购买那串菩提达摩佛珠。其中一段“查胡自皋身为朝廷命官,却不思报效国家,整日钻营,不惜斥重金贿赂内,以三万两银购买菩提达摩佛珠送与冯保之家臣徐爵。犹为可笑者,此佛珠乃不法之徒造假诳骗,三万两银子所购之珠,实值不过铜钱一串耳。”读到这里,冯保不禁雷霆大怒,把手本朝案桌上重重一掼。徐爵知趣,早已重新回原地跪好了,冯保咬牙切齿骂道:
  “徐爵哇,徐爵,俺让你往南京走一遭,谁知道你给俺抓了一把屎回来。”
  “老爷,”徐爵揉了揉鱼泡眼,哭丧着脸说,“奴才知罪。”
  “这事儿怎么起先一点风声都没有?”
  “有,是奴才不敢告诉老爷。”
  “大胆,这种事也敢隐瞒。”
  “奴才实不敢隐瞒,”徐爵吓得额头挨地,撅着屁股答道,“奴才是想事情办妥了,再禀告老爷。”
  “说,到底是怎么回事?”
  经不住冯保这么逼问,徐爵便讲出了购买菩提达摩佛珠的后续故事。
  却说徐爵那次自南京归后,就一直与胡自皋保持热线联系。一日收到胡自皋的来信,告之那串菩提达摩佛珠可能有假。南京城里,本来就有一些制造假古董的高手,他们仿制古瓷古画,几可乱真,更不要说那串谁都没有见过的菩提达摩念珠。徐爵听后大惊,连忙派了两个人前往南京,会同胡自皋一块去找那位出卖佛珠的师爷。哪里还能找得到?听周围人讲,那位师爷赁居藕香斋,前后也不到一个月时间,因此街坊谁也说不清此人的来历踪迹。徐爵这才感到,“师爷”在南京的出现,原是专门为了设局骗卖“佛珠”的。他知道此事如果败露,冯保定不会轻饶他,唯一的解决之道,是找到那位“师爷”,追回三万两银子。偌大一个南京,找寻一个人尚且不易,何况此人说不定已经逃逸。江南之大,寻此“师爷”更是如同大海捞针了。亏得徐爵胆大心细,敢于仰借冯保的势力动用东厂布在江南的耳目,通过红黑两道,硬是把躲藏在苏州府直镇的那位“师爷”提溜了出来。这种事不便上官府过堂,徐爵手下人把“师爷”弄到沉湖边上一座荒寺鞫审。“师爷”开头嘴硬,硬是不承认造假,一顿刑罚下来,“师爷”架不住,只得承认那串“菩提达摩佛珠”的确是他一手造出的。所谓一百零八颗舍利子,全都是羊骨头经打磨特制而成的。好在那一张三万两的银票兑出后,分文未动。徐爵手下人便取了这三万两银子,径自在苏州府换成了银票。然后把那位“师爷”押到船上,划进苏州边上的沉湖,绑着石头丢进湖底喂鱼了。两位办事人昨儿夜里才赶回京师。
  听完徐爵的述说,冯保一方面觉得这事办得窝囊,一方面又觉得徐爵还是一个肯做事的好奴才,蹙着眉毛想了一回,问道:“银票呢?”
  “在这哪。”
  徐爵又从袖口里抠出那张银票递了上去,冯保只瞅了一眼,并不接银票,说道:“拿回府入账吧。”
  “是。”徐爵又把银票放进袖中藏好。
  冯保示意徐爵找个杌子坐下,他自己靠在罩了九蟒朝天的黄缎套子的太师椅上,闭目养了一会儿神,然后又拿起那个手本看了一遍,问:
  “蒋加宽何许人也?”
  徐爵回答:“奴才查了一下,此人是隆庆二年的进士,虽与高拱无师生之谊,但他是河南南阳府人氏,与高拱是同乡。”
  冯保点点头,又问:“他是怎么知道这件事的?”
  徐爵从冯保的脸上看不出个子丑寅卯来,因此心里头一直紧张,这时便谨慎地回答:“听说这件事是一个叫邵大侠的人捅出来的。”
  “邵大侠?”冯保眼中贼光一闪,这个名字他是熟悉的,“他怎么知道?”
  “邵大侠此人在南京极有势力,红黑两道都吃得开,可以说,没有他不知道的事情。”
  “果真如此吗?”冯保阴沉沉追问了一句。看到徐爵张口就要回答,他摆手制止,又问道,“今天送进来的折子,还有什么要紧的?”
  “内阁又有具揭送来,催问那两个奏本。”
  “知道了,你先退下去。”
  徐爵离开后,冯保独自一人呆在值房里,仰坐在太师椅上,怔怔地望着彩绘的房梁出神。此刻他心乱如麻,头皮胀得厉害。看他抬手捂着额头,早有侍奉在侧的小火者打了一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