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网络其他电子书 > 贤妇入宅 >

第35章

贤妇入宅-第35章

小说: 贤妇入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想当年陛下还是皇子的时候;何等的雄才大略;当日他登基之时;朝野内外人人称赞,谁能想到……他暗自摇了摇头,只叹苍天无眼啊。
    一路回到府上,萧丞相一直郁结不止,到了书房内便再没有出来过了。
    司马夫人听到下人的回禀后,便匆匆忙忙的去了书房了。
    她敲了几下门,未听到声音,不免有些担忧,推门进去的时候,才看到萧丞相正靠坐在书桌前的椅子上,两眼愣愣的看着案上的盒子。
    那盒子她是知道的。是何霄从青城送过来的。里面装了几株稻穗,听说是从未有过的早稻。她虽为女流之辈,却也在朝为官,知道这东西对于天下的意义何在。
    “洪明。”她唤了一声萧丞相的字。
    萧丞相此时却没有直接回应她,只是眼里闪过一丝悲痛。
    “夫人,你可还记得圣上当年登基之前的日子?”
    司马夫人点点头,“记得。”她怎么会忘记,那时候叛王刘旭还是太子,今上虽然未及太子之位,可是文武双全,朝野称颂。他们几人也是少时相识,鲜衣怒马,快意恩仇。
    只不过后来太子谋反,今上继位,就再也没有那样的日子了。
    萧丞相苦笑起来。“真是世事难料。”此时,他不免想起了叛王刘旭,若是那个温温吞吞的太子殿下继位,如今又会是怎样一番情景。
    司马夫人见他满脸悲色,忙走了过去,握住了他的手。
    “洪明,如今事已至此,你也莫要多想了,不如让内阁那边早日将此早稻种植之法传遍天下,让天下百姓再不受饥寒之苦。”
    “谈何容易,如今虽然是我主持朝政,可是内阁那边却又分管六部。即便是我这边发了话,他们少不得又是一番推脱。”
    当初惠帝登位之初为了牵制内臣,以内阁和丞相互相牵制,平衡朝廷,以至于现在朝中分为两大派系,每每有何国策,皆是争论不休,以至于良机错失。
    司马夫人眼里有些黯然,“自从太子中毒之后,体质虚弱,如今皇后娘娘也是不愿再召见我们这些外妇了。”
    谁能想到,当初的一对贤明的帝后,如今竟然成了这个模样了。
    萧丞相靠着椅背微微眯了眯眼睛。
    片刻,他才坐直了身子,看着那盒子里的稻穗。脸上满是坚定的神色,“夫人,此事我定要坚持与内阁那边周旋,你代我去一趟青城,请老师出山,此事利国利民,老师定不会推脱的。”
    司马夫人忙应了,“好,我这就去收拾行李,明日一早便出发去青城。”
    青城的天气越发的热了起来。
    家家户户的农户们正忙着播种插秧。谢宛家的田地里也开始插秧了,站在院子里,都能看到远处田地里的长工们正弓着腰在忙活着。
    谢宛让德婶熬了绿豆粥放在井水里冰着,等过了半个时辰便给送过去。又嘱咐好了小鱼儿照顾好谢刘氏和两个孩子后,便自己回了房里开始打扮了。
    待会他们就要去周家喝喜酒了。
    王池今天也没有去衙门里,早早的就在家里和长工们忙活了一阵子,等德叔来唤他的时候,他也匆匆忙忙的洗了脚上的泥巴,回到房里找谢宛。
    此时谢宛已经梳洗打扮好了,正欲出门寻他,便见他进来了,免不了唠叨几句,“今日可有正事呢,你这到处跑着不见人影的,待会去迟了可不好。”
    王池听她数落着,脸上露出了几丝笑意,“好些日子不曾下田了,怪想得慌的,今天趁着有功夫就去动了动,倒是生疏了。”
    “还真闲不住了。”谢宛瞪了他一眼,把桌子上的衣物递了过去,“快点去换了衣服,我们好去吃酒呢。”
    “嗯。”王池赶紧着应了,接过了衣服就去床边换了。
    这次谢宛准备的礼物倒不是什么稀罕物,只是去城里买了些好的绸缎过去了。拿出去也不丢人,也不会显得财大气粗的。
    两人去喝酒的时候,什么人也没带着,自己驾了马车过去的。路上遇到乡里乡亲,还能搭上一段路。
    到了周家的宅子的时候,已经是人来人往络绎不绝了。
    大门上挂着喜庆的红绸,周府的大管家在外面接待着宾客们。见谢宛他们来了,赶紧迎了过来,“王家大老爷和夫人来了,快请进,我家大爷刚刚还念叨着呢。”
    谢宛不动声色的看了眼王池,之间王池点了点头,“恭贺府上大喜了。”
    大管家忙笑道:“呵呵呵,同喜同喜。快快请进。”
    接引的小厮领着夫妻两人直接进了大堂了。
    院子里和厅堂里早已是宾客满屋。有些也是有生意来往的,见了面也个招呼,倒是显得热热闹闹的。
    周长开刚还在招呼客人们,见他们两进来了,忙迎了过去笑道:“哎呀,稀客稀客啊。”
    看着满脸笑容的锦袍男子,谢宛暗自猜测这就是那位和她有过节的周家大少爷了。
    旁边的王池已经打了招呼了。“周少爷。”
    周长开笑道:“如今我可当不得这声少爷了,便唤长开即可,两位快快入座吧,待会开席了,我陪王兄弟喝一杯。”
    王池点了点头,拉着谢宛便去了桌子那边。
    到了席位上坐好了之后,谢宛偷偷拉了拉王池,“二郎,看刚才那个情形,我觉着不大踏实,你待会别离了我身边。”
    王池在桌子底下反握住她的手,安抚道:“放心吧,我有分寸。”
    作者有话要说:更新奉上

  ☆、第五十三章

周家的酒宴自然是热闹非凡。
    这次请的人不少;连村子里的几家富户也请了来了。前厅前院坐了个满当当的。
    谢宛吃着桌上的珍馐,却觉得一点味道也没有;只觉得果然心境不好;吃什么都是无味道的。
    有些相熟的遇到了,也有人来个王池劝酒;一来二去的,难免进的有些多了。谢宛偷偷的捏了捏他的手;“少喝点。”
    “我酒量不差。”王池自认为酒量是极好的,平时和衙门里的那群汉子们一起喝酒,可从来没有醉过。不过谢宛提醒了他;他也顺着;小声道:“我就小口的喝。”
    谢宛笑着点头。
    过了一会儿,大伙也都吃高了。周长开从主桌那边过来了;一张脸上笑嘻嘻的,看着还以为是个多好相处的人似的。
    他端着青瓷小酒杯,笑道:“这一杯敬王家兄弟的,往日里有什么不好的事情,今日过后,也都烟消云散了吧。”
    谢宛心道,这害人也是你说了算,和好也是你说了算,哪有那么便宜的事情。只不过王池在旁边,她也不多嘴吗,面上却也没有给周长开好脸色看。
    王池看了眼谢宛,见谢宛脸拉的长长的,就知道她这是恼了,心里有几分为难。这毕竟是人家的地界儿,这么多老熟人,要是打了人家的脸面,以后也尴尬。想到这里,他亦是举起了酒杯,笑道:“希望日后乡邻和睦。”
    说着干完了酒杯里的酒。
    周长开见了,大笑着把酒喝进了肚子里,笑道:“王家兄弟果然爽快。”
    等周长开走了之后,谢宛才自己做着吃了点东西,见王池欲言又止的,她撇了撇嘴,“知道你们男人大度,什么都是一杯酒的事情,反正我就是小气,见着他就不顺眼,浑身鸡皮疙瘩的。”她说着声音小,也只有王池一人听到,其他人在吃饭,倒是没有人注意着他们小两口子。
    王池在桌子底下偷偷的握了握她放在腿上的手,笑嘻嘻道:“好,媳妇说不喜欢,日后我们不来了。”
    酒过中旬的时候,周家的老太爷就被人搀扶着出来走了一圈,只是眼睛瞪着,嘴巴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大伙见着奇怪,周长开扶着自己爹,一边抹着泪,“可怜我爹行善积德一辈子,临老了却突然中了风,手脚不能动,连口都说不出一句话来了。今天让他老人家出来走走,也是让他老人家知道,大伙子都记着他的好,来给他老人家祝寿来了。看着这么热闹的场面,想必他老人家也是欢喜的。”
    在场的宾客听着这番动情动理的话,又见着周老爷这副病弱衰老的样子,顿时心里激动,纷纷喊着,“周老爷大善人啊,肯定会长命百岁的。”
    “周老爷长命百岁——”
    周长开听着这些祝福,脸上也露出感激的笑容,“多谢,多谢各位。”
    周老爷毕竟病体在身,不能久站,只听了些祝福的话之后,就由着人送了进去了。
    大伙见他进去了,也都坐在了椅子上,纷纷说起来周老爷往日里的善举了。
    谢宛和王池听着周老爷做过的这些事情,心里也有几分佩服,再想着他刚刚的那副模样,心里也有些惋惜。
    谢宛道:“果然世事难料。这么好的人这么一场病就成了这个样子了。二郎,以后咱们可要注意养身,我也教德婶做些有营养的东西给你们吃,咱们全家可都要健健康康的。”
    王池见她这也担心起来,笑道:“你莫要担心,我们都是平日里常常劳作的人,身子骨总是比人家好些的。”
    “这个谁说得准。”
    谢宛想着上辈子有个发小的母亲,本来年纪也不算老,才四十岁的年纪就中风了,一个顶体面的人,变的半身不遂,当时就觉得人有旦夕祸福,如今她重生了一次,自然更加爱惜这来之不易的生命了。心里是打定了主意,到时候一家人住在庄子里,过着悠然的的田园生活,吃着健康的东西,每日里再领着他们做运动,肯定能把身体调养的健壮。
    她正想着日后的美好生活的时候,旁边的王池扯了扯她的袖子,小声道:“娘子,刚刚酒水喝多了,我去解决一下。”
    谢宛听着这话,脸一红,瞥了他一眼,“让你别喝多了,快去吧,可别乱走,早些回来。”
    “嗯。”王池轻声应了,起身便去了茅房了。
    大伙见王池走了,都纷纷的问着她, “王家二郎这是去了哪里了?”
    谢宛笑道:“刚刚喝多了些。”
    她说了这话,大伙子自然都知道了。都又各自去喝酒吃菜了。
    谢宛看着大伙这饭桌上也快见光了,心道这酒席也快散了,她没吃什么东西,只想着待会赶紧着回去了,自己做碗汤面垫垫肚子。
    过了一会儿,王池还没有回来。谢宛心里有些急了,左顾右盼,愣是没看着人。有些人家已经开始放下筷子聊着家常了,只等着待会子主人家来散席了,他们就直接走了。
    谢宛心里急,担心王池喝多了,是不是晕倒了。她越想着越发的坐不住,正想着要起身去寻人,突然听到从内堂那边传来的惊叫声。她心里一个咯噔,一个强烈的预感传来。
    正想着,里面的人已经慌慌张张的跑出来了,满脸的惊恐的唤道:“杀人了,杀人啊——”
    一听这话,整个宴席上也沸腾起来,一些胆子小的脸色都变了,胆子大的倒是跟着要去内堂那边。
    谢宛心里一急,也跟着跑了过去,只听着里面又传来惊叫声,“王家二郎杀了我们老爷,快来人啊——”
    “啊——”谢宛惊的整个人一抖,险些站立不稳。
    旁人此时又是惊又是怕,哪里还注意到她,纷纷都往里面跑。
    等大伙到了内院的时候,就见着一个厢房的门看着,王池满手鲜血的站在厢房门口。大伙子从这边看过去,还能看到厢房里面的地上躺着一个人,按着那衣着来看,正是刚刚在宴席上露过脸的周大老爷。
    王池眼中迷蒙,似乎还没有弄清楚事情,突然从外面冲进来一群家丁,各个拿着棍棒,把王池围了起来。
    谢宛哪里还站得住,赶紧着往那边冲,“二郎——”
    “爹——”周长开突然冲进了房里,把周大老爷抱了起来,哭喊了几声,又站起来满眼血红的看着门口迷迷糊糊的王池,指着他骂道:“好你个王池,我好心好意请你来吃酒,你竟然来害我爹。我要让你血债血偿!”说罢忙对着家丁喝道:“赶紧着把他抓起来,送到衙门去,我要请县令大人为我爹做主!”
    众人忙一拥而上去抓王池。
    眼见着王池被抓了,谢宛心神俱裂,一下子冲了上去,“二郎,你们放开他!”
    这些家丁们哪里肯让她如愿,只用棍子一挡,她就倒在了地上。
    谢宛只觉得手掌一片火辣辣的,却顾不得疼痛了,想要再次冲过去,却被人拉住了手臂,回头一看却是同村的婶子。那人拉着她劝道:“王家娘子,他们人多,你可别过去啊。如今王二郎犯了事,你可不能去闹啊。”
    “二郎不会杀人的!”谢宛挣扎着要推开她,却被抓的紧了。只能看着王池被人抓住了,一丝挣扎也没有。
    怎么会这样?怎么会这样?
    谢宛眼泪不止,心里心疼的厉害,却丝毫不知道怎么好。见人要打王池,她心里一急,使劲一甩手,挣脱了手臂上的手掌,趁着一个家丁不注意,夺过了一个长棍子,就对着那想要打王池的人乱打一通。“你们谁敢动手,我跟你们拼了。你们敢动他一下,就是动用私刑,我可以上衙门里告你们!”
    被她这么一打一骂的,其他人倒是有了忌惮,都看着站在旁边的周长开。
    周长开见着如今王池也被擒住了,谢宛一副娇弱的样子,心里好受极了。冷笑道:“如今王池杀害我爹,我就是杀了他都不为过!”
    此时谢宛一番闹腾,倒是冷静了几分,她紧紧的握着手中棍棒,眼睛直直的瞪着周长开,“你说我夫君杀人,在场的哪个是亲眼所见。”
    “我爹死了,匕首在王池身上。”
    “我不管,只要是没人看着他动手,就不算定罪。再则,不管他杀没杀人,都是由县太爷定夺,你们若是敢私自动刑,就是屈打成招,触犯律法,你们所有人都脱不了干系!”谢宛紧紧的抓着棒子,大有谁敢动手就拼命的样子。
    跟着来的一些宾客也多数是受了王家的恩惠的,此时看着也有些动容,纷纷劝道:“是啊,这王二郎平时很好的一个人,肯定是不会害人的。再说了,这私自打人,可是犯法的。”
    大家七嘴八言的说了起来,倒是让周长开有些忌惮了。
    他暗自咬牙,没想到这些人竟然还念着王家。心里暗恨这些人白眼狼。平时得了老爷子那么多好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