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大明升职记 >

第447章

大明升职记-第447章

小说: 大明升职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丁宫还没有说话,聂川已经说道:“丁专员,我得说一句,有些项目牵涉太大,不是我们两家能解决的问题,特别是开矿开工场这些事,动用的钱粮绝对不在少数,而且首先得探清哪里有煤窑,虽然我们采煤在行,但探矿这方面我们就不如庄调之那边。”
兖州府的矿产资源相当丰富,只是过去在大明的土贡政策摧残之下工矿业受到了近于毁灭性的打击,现在哪怕不是从零开始,但也是白手起家,而东三府这边却有已经成熟的工矿业。
煤矿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丁宫非常看好这个项目,兖州历史上就有大规模采煤炼铁的历史,而且采煤业的发展又能带动其它工矿业的发展甚至带动炼铁业、瓷器业的全面发展,而柳鹏平时对煤与铁的产量可以说是念兹在兹。
但是对于丁宫来说,采煤业之所以是当务之急,在于解决能大量人口的就业问题,这一点他体会很深,这次涌入东三府的二十多万流民如果不是东三府新兴的工矿业或许已经惹出了大乱子,光是黄县的采煤业就吸纳了上千辽东流民就业。
而丁宫必须要为手上这几万张嘴找到出路,与其在地上让他们毫无希望地觅食,大规模发展工矿业确实能真正解决就业问题。
因此他当即表态:“聂总所我知道您有点难处,但是这几处矿场还是重中之重,银钱方面您不用太紧张,我手上还多多少少有点余粮,你也帮忙帮衬点,地方上我有信得过的朋友可以合作,除此之外,我已经跑了一趟北海钱庄与龙江钱庄,他们都表示愿意尽力支持。”
只是聂川却是继续摇头说道:“问题是丁专员你来晚了,现在来找我们谈这方面合作不仅仅是您一家啊!”、
丁宫不由好奇起来,他问道:“聂所,是哪几家找上门来了!”
“实际就两家,姚厂公去年就跑过来要跟我全面合作,今年刚一上班,杨青州也跑过来跟我谈进一步扩大合作的事情。”
丁宫终于明白聂川为什么摇头了,如果他算是海北镇的方面大员,那么莱州的姚厂公与青州的杨广文也同样是方面大员,而且论资历他们远远超过了丁宫,而且他们过去与研习所在诸多方面也有全面的合作,现在继续加强合作自然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丁宫只需要养活两三万张嘴而已,可是流入东三府的辽东流民却至少有二十多万,而且数目还在不断增加,因此他们同样对于发展工矿业解决就业有着十分迫切的需求。
过去发展工矿业可以用盲人摸象来形容,顶多只能依靠老师傅的找矿、采矿、冶炼经验,但是研习所这边现在却有着海量的技术人才与全套开采冶炼技术,甚至还有着许多点石成金的新型技术。
新办工场、矿场如果不找研习所合作根本就没有竞争力,所以姚厂公与杨广文才会抢在丁宫的前面。
可是研习所这边所能调动的人财物是有限,不可能满足所有人的需求,所以聂川明明知道丁宫这边诚意很足,条件也非常好,但是他还是决定忍痛拒绝。
只是聂川越是摇头,丁宫的兴趣就越大:“老聂,咱们这么多年交情了,你好歹也得帮我一回,不要求全上,项目上一半成不成?”
聂川却是笑了起来:“丁专员,咱们这边真不是菜市场,别看研习所好几千人,但是大家肩上的担子都很重,既懂行又能调出来给你们帮忙的人实在有限,这样吧,我把家底都给掏出来,咱们一起用心经营一处矿场怎么样?”
“才一处?”
丁宫不由有些失望,他原来是准备全面开花,但是聂川只准备搞个试点,到时候顶多解决百八十号人的就业,虽然他能理解聂川的难处,但是这与他的期盼太远。
只是聂川却是想了起来:“我倒是有个法子,不是老丁你愿意不愿意!”
丁宫一听就来了兴趣:“怎么说,我们这边一切方便。”
聂川当即说道:“最近德蒙斯先生准备跑一趟上海,招一批人过来给他当助手,你如果能说服德蒙斯先生并与他一起跑一趟上海的话,或许就会有意外收获,只不过我得说明,丁专员你帮忙招来的人也得挂在我们研习所名下。”


第799章 一起去

现在龙口招募的欧洲人已经有十几位,他们都在为柳鹏效力,除此之外还有几十位来自亚洲各国的军事人员与技术人员,但是对于不断扩张的研习所来说,他们仍然需要更多的技术人员支撑他们的雄心壮志。
丁宫却听出了聂川的弦外之音:“老聂,我这边一切方便,不管德蒙斯先生什么时候出发我都跟着大家一起,但是能不能先多上一两处矿场,若是赔钱了我这边负责,赚钱了大家一起分钱。”
“成,咱们合作愉快!”
时光过得真快,又是春暖花开时节,但是对于柳鹏来说,他已经看到了北方的隐隐寒意。
这种寒意并不仅仅是因为金州与复州方面始终没有打开战局反而屡受小挫,或者是黑山团反复请求支援,而是因为孙承宗面对辽西走廊的筑垒计划终于取得初步成效。
实际很难说“取得初步成效”,因为他们的筑垒地域本来就是努尔哈赤自行放弃的中间地域,努尔哈赤虽然一度占领这些地方,但没有设官治理或是驻军驻防,而是强行迁移辽西汉民然后事实上放弃了这些中间地带。
这是后金在军事上的极大失策,但是筑垒小有成效却让朝廷上下如同打了鸡血,过去柳鹏一直安然无事,现在已经有给事中与御吏开始给柳鹏上眼药,虽然还没上“狼子野心”、“曹操再世”这种词汇,但是骄兵悍将这种相当致命的罪名已经给柳鹏直接加上去。
至于具体原因就不必解释,既然孙承宗在辽西筑垒成功而且不断向东推进,那么朝廷就不必借重柳鹏与海北军也能战胜建奴,那自然要打压海北军保持平衡。
正是这种突如其来的寒意,现在东江镇在海上特别活跃,虽然他们的战绩根本无足轻重,但是他们的捷报却是一封接着一封,动不动就是破奴逾万斩酋数千,有些时候柳鹏都不知道写这些捷报的人才是毛文龙从哪里找出来的。
现在柳鹏手上这份捷报更是夸张到极点,毛文龙的东江军只是用枪炮轰鸣并没有与女真军交锋,就已经让后金军全军崩溃,自相践踏之中后金军死者两万有奇,军马更是死了三万多匹。
“奴耳目乱于梆声,手足触于地炮,东西奔命,人马饥瘦,自相残踏而死者二万余人,马三万匹”,正所谓“不交一锋,致奴死二万余人,马三万匹,其数终有不可考”,柳鹏觉得能写出这奏报的绝对是个人才。
但是不管如何,朝廷现在已经觉得未必一定需要柳鹏也可以对付建奴,所以明明是春暖花开时节,柳鹏却感觉得到其中的隐隐寒意。
还好朝中诸公不如姚玉兰这么一个女人看得更明白一些:“没有咱们海北军在金州牵制建奴,关宁军的那些边垒根本就是纸糊一样,如果金州现在失守,建奴肯定会一路横扫辽西一路杀到山海关。”
柳鹏虽然赞同姚玉兰的看法,倒是摇了摇头说道:“没有我们金州,关宁军的边垒也能坚持一段时间。”
在历史上,从天启二年到天启六年,明金之间的激烈战争突然告一段落,双方几乎处于休战期,除了一些小接触之外,双方并没有发生大战。
历史上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一方面是努尔哈赤与金军认为明军已经不足为患,而且所谓明军筑垒地域都是后金占领后主动放弃的中间地带,而且明军觉得已方筑垒进度可以用神速来形容,但是真正修到辽阳、沈阳还有几十年的距离同,在后金眼中简直是近于龟速。
而另一方面也是努尔哈赤转移了战略重心的缘故,他把主要目标转向林丹汗的蒙古诸部,企图通过吸纳蒙古人口来充实后金实力,经过几年的努力不但正式组建了八旗之外的蒙古三旗,而且八旗内部也组建蒙古四十牛录,还收了大量的外藩蒙古,大大增强女真实力。
除此之外,努尔哈赤还得忙于打击不断崛起的东江军,虽然在东江军在军事上并没有给后金军制造太多麻烦,但是只要有东江镇存在一日,辽东汉民就源源不断地逃往关内、朝鲜与海上,甚至连后金委任的很多汉官们都与东江镇暗通款曲,随时准备反正。
而现在,努尔哈赤同样转移战略重心,只是头号目标变成海北镇与柳鹏,只要他一找到机会后金国就会倾巢而动进攻金州,他也不会忘记打击林丹汗并拉拢蒙古诸部为其所用。
但不管如何,孙承宗的筑垒已经初见成效,柳鹏面临的氛围变得险恶起来,而且伴随筑垒不断向东推进,这种险恶的氛围会越来越严重,因此姚玉兰也能理解柳鹏的心思,他当即问道:“柳鹏弟弟,不管关宁军的边垒能坚持多久时间,我现在觉得咱们应当慎重一些,纵然是一片冰心在复州,但是我觉得应当往后推一推。”
只是柳鹏却是淡淡一笑:“谢谢姚姐姐,只是既然是一片冰心在玉壶,那我这人就是痴心不改,今年不管付出多少代价一定要拿下复州来。”
他以为姚玉兰肯定会继续劝阻自己,只是姚玉兰却是盈盈一笑:“我就知道,你这人固执得很,只要拿定了主意跟我一样永远也不会听人劝。”
“只是这次复州之战,姐姐跟你一起到复州去,我们同生共死!”
姚玉兰知道这次复州之战对于海北军来说可以巡防队成立以来的最大挑战,只要稍有不慎就是全军尽没的危险,因此她已经下了决心,不管有多大的危险,她都要跟着柳鹏一起去复州城下与建奴决一死战。
只是柳鹏并不同意姚玉兰的决定:“姚姐姐,我还需要你镇守莱州,莱州是海北根本腹心之地,万万不容有失,我可不想我刚刚拿下复州,回头登莱这边就出了大事。”
只是姚玉兰却是微笑道:“放心,一切我都安排得妥妥当当,但是不管如何,我都要跟着你一起去复州!如果你不肯定答应我的,我回头就走再也不回龙口了,再也不理你!反正我就是要跟你一起去复州。”
只是姚玉兰并不是那种不通情达理的女人,她告诉柳鹏:“而且我也不是到复州给你当个拖累,而是带着莱州将士一起参战,想要拿下复州不可能只靠海北镇现有兵力,肯定要扩兵,到时候我亲率率莱州将士一起参战。”
说到这,姚玉兰十分遗憾地说道:“这几次金州之战,与你一起生死与共的女人有江清月,有魏瑜君,甚至有徐巧芷、施慧娘,但就是没有我姚玉兰,这已经是我遗憾一辈子的事情,这次复州关系天下气运天下存亡,我肯定不能错过。”
柳鹏知道姚玉兰就是这么霸气的女儿家,只要下了决心就是九头牛都牵不回来,
“好!姚姐姐我答应你,不过我既然是男人,到时候只许姚姐姐在背后帮我捧剑,不许冲到我的前面去。”
对于柳鹏这种同样大男子主义的说法,姚玉兰倒是能够接受:“只要能够跟你一起到复州去,不管你说什么,我都能答应下来。”
松江府上海县。
松江府向来是天主教在中国的一处重镇,而现在已经不能用“重镇”来形容这座城市在中国天主教布局中的地位,如果要用一个词语来进行形容的话,那就是“圣城”。
只是即使被称为“圣城”,天主教在上海与中国的发展即使受到了很大阻碍,还好现在天主教在中国最重要的信徒与保护者徐光启从天津回到了上海,他还把传教士毕方济请回到了上海,让天主教在上海的发展进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只是今天这些上海天主教的重要人物却显得有些坐立不安起来,倒是毕方济显得从容不迫:“先生们,我想我们不必着急!”
徐光启也回答道:“是不必着急,即便他们确实真是从登州来的,但是他们肯定会在上海呆上很久。”
只是他的语气却不免带了一些急迫,而他的门生弟子孙元化硬是没听出他话里的意思:“是啊,就是从龙口来的又怎么样,现在鹿继善鹿先生跟着孙承宗孙先生正准备出关,关宁军可比海北镇有前途多。”
徐光启却是摇了摇头说道:“鹿先生虽然与我是多年好友,但并非是我同教之人,我们不能把希望寄在鹿先生身上,神父,如果这些人真是从龙口来的,我们必须小心再小心!”
毕方济这位天主教神父还是第一次从徐光启口中获得如此郑重的评价,他叫着徐光启的圣名:“保禄,我还是看到你第一次如此重视一个异端!”
他说的是不是别人,正是那位胡诺格教徒德蒙斯,这位法兰西来的异端因为新教徒的身份与上海天主教过去闹得很不愉快,到了山东以后更是处处给天主教挑刺,根据一些信众的说法,如果不是因为德蒙斯的阻碍,现在教会在山东至少能够获得数以千计的信众。


第800章 七千部西书

徐光启表示事情并不象是毕方济说的那么简单:“不是因为德蒙斯这个异端,而是这个使团之中有一位重要的官员!”
毕方济已经明白过来,他当即问道:“有多重要?他是什么职务,难道比保禄你还要重要吗?”
徐光启回上海之前是河南道监察御史,正是标准的清流官,权力大责任轻,显赫一时,但他摇了摇头说道:“严格来说,这位丁先生并不是朝廷的一位重要官员,他在朝廷之中的地位根本无足重要,但却是柳鹏与海北军派在兖州府的专员。”
他知道毕方济不能理解“专员”是什么意思,事实上大明朝的官场之上也同样没有这个名词,这应当是柳鹏硬造出来的新名词,因此他毕竟用大明官场的词汇来进行说明:“相当于一位道臣或是一位负责军政的小型巡抚,只要他愿意,便在兖州有着近于无限的权力。”
他这么一说,毕方济就明白过来,他当即问道:“我对柳鹏与海北镇有所风闻,但是知道的细节并不多,您的意思是他虽然是柳鹏的私人代表,但却拥有很高地位与很大的权力?”
而徐光启当即说道:“实际上这位丁专员虽然很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他背后的柳鹏与海北镇,我们若是错过这次机遇,或许就错过圣光照临中国的机遇。”
毕方济作为一名传教士,对中国的国情并不象徐光启那么熟悉,但是他清楚得知道徐光启是圣教在中国最重要的柱石,因此他当即问道:“我听说我们与柳之间曾经有过非常良好的关系?”
徐光启当即答道:“是的,我的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