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大明升职记 >

第515章

大明升职记-第515章

小说: 大明升职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是邓玉函却很清楚,虽然天主教与丁宫之间有过十分美好的接触,但是丁宫既非天主教的信众甚至连慕道友都不是,如果让丁宫命令这么追查下去,那么这两千部西书将永远属于兖州工矿学校,天主教只能不断就这件事质问相关方面却毫无结果。
因此他当即说道:“我们圣教这批书籍是被一位叫王真洁的女贼盗走,据说她就是闻香教的圣女王真慧,她到底是不是邓专员口中的那位不知名朋友?”
对于这个问题,丁宫第一时间就准备含糊过去:“具体情况我还不了解,不过我马上就会让兖州工矿学校把这件事查清楚,一定给邓玉函先生一个交代!”
这两千西书是兖州工矿学校的立校之本,而兖州工矿学校又是丁宫最显眼的政绩之一,丁宫再怎么糊涂也不会自取灭亡,因此明明知道柳鹏非常重视邓玉函,但是丁宫还是决定先把邓玉函糊弄过去再说。
即使要把这两千部西书归还给天主教,那也是兖州工矿学校有自己一套体系之后的事情,何况这两千部西书还不仅仅是天主教与兖州工矿学校一家的事情。
德蒙斯与聂川之所以这么重视与兖州方面的合作,甚至亲自跑了兖州好几回不就是为了这两千部西书的缘故,这两千部西书若是没了,兖州府与研习院的合作自然也就会停下来。
只是邓玉函却能明白丁宫的小心思,他当即说道:“专员阁下,我必须说一句,只要阁下答应我们天主教一些小小的条件,我们虽然不会放弃这批大书的所有权,但是却可以允许兖州工矿学校暂时保管这批西书几个月!”
几个月?几个月哪够啊,那可是两千部西书,没有十年之功不能翻译整理出来,但是丁宫转念一想,三五个月也是几个月,十一个、十二月也是几个月,只要不满一年都是几个月,而且到时候还可以想办法拖个一两年,那样的话兖州工矿学校不至于象现在这么窘迫。
一想到这一点,丁宫当即答应下来:“有什么条件,您只管开口,只要我能办到的我都会尽力办到!”
邓玉函当即提出了第一个条件:“我希望在兖州府的任何地方圣教都能有自由传教的权利。”
丁宫当即答应下来:“柳少不是说过了,只要邓玉函先生您到了山东,咱们海北镇的地盘就对你们天主教完全敞开,咱们海北镇一向主张宗教自由。”
只是天主教在山东的传教成绩却比想象中要差一些,到现在只发展了几十名信众与上百名慕道友,至于具体原因一半是因为山东本地生民不知道什么情况都对天主教有相当了解,但正是因为深入了解,所以山东本地生民对天主教都有抵触与误会。
另一半原因则是柳鹏虽然答应天主教在海北镇辖区有自由传教的权利,天主教传教士与教众并不会因为传播耶稣的荣耀而受到监禁或是处刑,但是海北镇的地方官员却以种种形式抵制天主教。
其中对天主教抵触情绪最厉害的就是象丁宫这些独当一面的大人物,他们虽然不会把传教士关进大牢,但是只要他们不肯松口,那么天主教在传教上就会遇到许多意外之外的麻烦甚至受到官府的公开打击,只能是以灰色身份存在,甚至受到其它教门攻击的时候都不敢报案。
因此邓玉函马上坚持自己的看法:“那您要出具允许我们自由传教的文书,还得使用上您的印信!”
为了保住兖州工矿学校的两千部西书丁宫自然是愿意提供一切便利,他当即说道:“请你们放心便是,我这人一向是说一不二的,我既然答应了你们就不会反悔,何况我还想那两千部西书多留几个月!”
对于这两千部西书的具体处置问题,天主教内部还是有着很多争议,有很多人对闻香教与王真慧恨之入骨,一心想与丁宫与兖州方面决裂。
但是邓玉函提醒他们,丁宫在海北镇是一个极其重要的人物,如果丁宫对天主教存有强烈抵制情绪的话,那么天主教将在兖州府处于极其被动的局面。
而且在海北镇内部的技术竞争比赛之中,虽然邓玉函是世界最顶尖的大科学家,但他的团队也只是稍稍胜过研习院而已,研习院不但拥有数千人,而且拥有几十支技术团队与完整的配套体系。
当他们以人海战术从各个方面开展科研竞赛的时候,规模较小的邓玉函团队虽然在很多领域处于领先,但是另一些领域处于平分秋色的状况,还有更多的领域因为人力与资源的关系被迫放弃。
而且更为不利的是研习院可以从兖州工矿学校调阅大量的技术书籍作为参考,而金尼阁与邓玉函从欧洲购买的七千部西书中的大部分由于安全因素被迫留在了澳门,而运入中国的两千部西书的控制权却完全属于兖州工矿学校,连研习院都只拥有优先调阅权。
邓玉函手上虽然有一些他精挑细选的技术器材与书籍,但是研习院这边德蒙斯与邓肯知道论高精尖是比不远邓玉函,自然是一门心思要打全方位的科研竞赛,在这种情况谁拥有这两千西书中的技术书籍就占据了绝对主动权。
邓玉函在这一点真可以是英雄无用武之地,很多技术细节他知道大致的技术路径,也知道该如何查阅资料,但是手上没有大部头的技术书籍就只能一点一点地进行试验。
在这种情况下他很快就提出了另一点要求:“这两千部西书,既然是我亲手所购,又是我们圣教从欧罗马不远万里运来,那我们圣教就有最优先调阅的权力!”
虽然是大科学家,但是邓玉函还特意留了个心眼,那就是“最优先”调阅的权力,他这种世界最顶尖的大科学家,往往只需要点滴信息就能知道研习院那边抄袭复制到什么程度,到时候抢在研习院前头把他们下一步必须参考的技术书籍来个“最优先调阅”,就等于对研习院釜底抽薪。
丁宫倒是没想到这一点,他只是说了句:“一百本!还一本借一本,研习院也是这规矩!”
他的意思是邓玉函这边最多只能借阅一百本,和研习院这边同样的规矩,只是规矩终究是被打破的,现在研习院从兖州工矿学校调阅的大部头西书都超过两百部了。
至于原因自然很简单,那是聂川、德蒙斯亲自出面来找丁宫要求借阅,丁宫自然不能不给这个面子,当然这些细节不好跟邓玉函说清楚。


第911章 兖西

而邓玉函知道自己没有聂川、德蒙斯那样的能力与面子,他第一时间就答道:“至少两百部最优先调阅的权力,即使在研习院手里你们也得帮我们拿回来,这是我们圣教的底线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
他虽然是德国人,但是到山东不到一年时间一口登州话已经说得流利无比,而且这话斩钉截铁确实没得商量,丁宫不由呆滞了一下,终于开口说道:“既然邓玉函阁下这么说,就按邓玉函阁下的意见去办。”
而邓玉函继续说道:“这次从上海徐宅盗走这两千部西书的女贼王真洁,据说就是闻香教的圣女王真慧,我希望专员阁下能停止与闻香教之间的一切合作,并将他们驱逐出兖州府!”
对于邓玉函与天主教来说,这样的条件已经是十分克制了,但是那边丁宫却是摇了摇头说道:“我现在是在跟清茶门教合作!”
邓玉函当即说道:“不管是闻香教、清茶门教或是其它名义,他们的教主都是那位圣女王真慧,是圣教不共戴天的敌人,我希望专员能断绝与她们之间的一切合作,如果有什么损失的话,我们圣教愿意提供力所能竭的一切帮助!”
只是邓玉函与天主教的克制却是并没有获得丁宫的善意,丁宫的面目变得有些狰狞,他的声音都带着杀气:“换一个条件!”
邓玉函当即说道:“我的意思虽然是兖州方面与闻香教断绝关系,但是我们天主教会尽可能弥补您与兖州所蒙受的一切损失。”
丁宫却是带着嘲讽的笑容说道:“换一个条件,您没听到我的话吗?或者我们谈崩之后到柳少面前去打官司,我相信我在这件事上不会吃亏!”
虽然柳鹏非常重视邓玉函,但是丁宫并不认为自己的份量会比邓玉函轻,他可是管着兖州二十七个州县几百万生民的丁宫丁专员,真正要打官司顶多拼个两败俱伤罢了。
反正这事就是没,丁宫也要争个理出来,而那边邓玉函终于明白丁宫的谈判底线:“您不愿意与闻香教那些异教众脱离关系?”
邓玉函并不认为丁宫是闻香教众中的一员,所以他对丁宫的强烈态度万分好奇。
但是丁宫却是很清楚自己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决定,那自然是因为他在兖州府的好多业绩同闻香教与王真慧完全脱离不了关系,甚至到了如果把闻香教众礼送出境的话,那兖州府又将是百废俱兴的局面。
别的不说,兖州工矿学校的很多业务骨干就是真正的闻香教众,他们若是走了损失远远超过了两千部西书,更不要说闻香教已经渗入了兖州府的各处新行产业,现在丁宫与闻香教已经是没法进行分割。
当然现在的闻香教倒是更象是山寨版的天主教,而不是中国传统的地下教门,不但走学术传教的上层路线,而且王真慧在闻香教中的几个月没白混,不但学了很多天主教的教义与宗教仪式回来,而且把这些东西发扬光大甚至直接与中国的传统相结合。
结果就是现在的闻香教一下子变得高大上起来,不但可以走上层路面,甚至在缙绅阶层都发展了不少信众,所以丁宫越发觉得真要禁绝闻香教的话,恐怕兖州就要出大乱子。
而且他还很清楚在柳鹏身边有好些女人是信闻香教的,自己若是在兖州府与闻香教恩断义绝恐怕没多久就有人在柳鹏身边吹过枕边风,这可以与邓玉函相互攻击要严重得多,因此他始终坚持自己的谈判要求:“邓玉函先生,这件事我是办不到的,您还是换一个要求吧!”
听到丁宫始终坚持这一点,邓玉函才彻底明白过来,他当即陷入了沉思之中。
在丁宫不愿意与闻香教进行切割这一点上是出于邓玉函的意料之外,在他与几位传教士的预想之中从来没考虑过这一点,过了许久他终于开口说道:“那专员阁下愿意为我们圣教开出个什么样的条件?”
丁宫一下子就风中凌乱了,他怎么知道这些洋人想要什么样的条件,过了好久他突然想到了什么:“你们愿意不愿意在我们兖州开办一所学校,当然学校不能只传播你们的主与上帝。”
而对于兖西的姚晓方来说,开办学校根本不在他的计划之中,他现在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在曹州站稳脚跟,绝不能让濮州与河南方面的流贼土寇坏了自己的好事。
还好这两月下来,他在兖西干得也算是有模有样了,多亏了老部队的支持加上姚晓方四处化缘,原有的姚晓方营已经扩编为姚晓方支队。
姚晓方支队的名义是柳鹏亲自批准下来,虽然谁都不知道支队是哪一级单位,但是大家都第一时间明白柳鹏在姚晓方身上是寄以厚望,不然怎么会为姚晓方专门发明了一个“支队”的名义。
而姚晓方第一时间就理解了柳鹏的意思,姚晓方原本就是一个加强营,所以支队肯定会比营级单位要高一些,但也不是标准的步兵团,否则柳鹏会直接把姚晓方部扩编成一个步兵团,而应当是介于步兵营与步兵团的一级单位。
姚晓方深刻领会柳鹏的意思之后立即把姚晓方支队扩编成四个步兵连和一个骑兵连、一个直属连的特殊单位,除此之外他在曹州建立了一个警备大队,曹州之外的兖西各县至少收编与建立了一两个警备中队,初步组建兖州的治安网络。
只是架子搭起来之后冲突也接踵而至,首先是运河上的水上巡防总队胡乱伸手,柳飞认为姚晓方支队与宋志辅的漕军一样都要受水上巡防总队节制,至于理由自然是水上巡防总队的级别要高于姚晓方支队。
但是姚晓方却坚决地认为姚晓方支队与水上巡防总队是同级单位,而且即使是原来的姚晓方营也不应当受柳飞节制,而是直接向柳鹏负责才行,即使不向柳鹏负责他也应当向丁宫直接汇报工作,丁宫可是让他全权负责兖西防务,根本没有让他服从柳飞调度。
在这件事他是有相当底气的,只是柳飞也不是吃素的,仗着水上巡防总队是团级编制,又收编了宋志辅的漕军,一再威胁姚晓方如果不受水上巡防总队节制,那么兖西一旦有变,姚晓方得自行负起全部责任。
这是按兵不动的意思,只是姚晓方却觉得柳飞即使有这样的决心也担不起责任,而且没了水上巡防总队照样有兖州守备总队及时增援,因此姚晓方又一次把柳飞顶了回去:“想让我姚晓方支队服从他柳飞的节制,请飞少首先把柳少的命令拿出来,柳少给我的命令上没有让我服从飞少调度。”
只是另一件事更让姚晓方头痛,那是兖州知府与东昌知府这两位知府大人一致向姚晓方施加了压力,他们都认为姚晓方进驻曹州是打破了兖州府与东昌府原有的安定团结,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甚至让鲁西的问题变得越发复杂起来。
在这种情况下,他们认为恢复原状是更好的选择,姚晓方支队应当撤出曹州返回原驻地,对于如此不合理的要求,不管是姚晓方还是丁宫甚至是柳飞都是坚决予以驳斥,丁宫甚至把这件事与海北镇在辽南牵制建奴的国家大事联系在一起。
在这种情况下,兖东道副使曹文衡就提出了一个折中方案,提出“留人不留军”的方案,姚晓方可以以“曹州守备”的名义留在曹州,新组建与收编的各个警备中队、警备大队也可以维持现状,但是姚晓方支队既然是海北军的正规军,绝对不能留下来,至少得撤到河东。
曹文衡认为他在这件事做出了极大的让步,甚至已经是说尽了好话,他给丁宫写了好几封书信,而丁宫虽然坚持姚晓方支队必须留在兖西,但是在细节问题却还是愿意作出一些让步。
在这种情况下,姚晓方却是认为在姚晓方支队的问题上不能做出任何妥协,他可以不做这个姚晓方支队的支队长,但是姚晓方支队必须拥有完全的行动自由。
如果没有姚晓方支队的支持,那么不管姚晓文在兖西拥有什么样的名义,不管是总兵还是参将、守备,最终都是死无葬身之地的结局。
而兖东道副使曹文衡也没想到在这个问题上姚晓方如此固执,只是姚晓方过于强硬,曹文衡除了向丁宫施加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