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鲁迅评传 >

第16章

鲁迅评传-第16章

小说: 鲁迅评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常论世俗事情,而作陪之教员们,偏好问他佛法,什么'唯识,呀。涅槃,呀,真是其愚不可及。……其时又有乡下女人来看,结果是跪下大磕其头,得意之状可掬而去。〃②这明明是三种境界,要他们合拢来,也是不可能的。
鲁迅在厦大;原是林语堂的关系,上文已提到过了。他和林氏的关系究竟怎样呢?他在另一封信中说:〃这学校就如一部《三国志演义》,你枪我剑, 好看煞人。北京的学界在都市中挤轧,这里是在小岛上挤轧,地点虽异,挤轧则同。但国学院内部的排挤现象,外间却还未知道……将来一知道,就要乐
①《鲁迅全集》第7卷,第183页。@同上书,第195页。不可支。我于这里毫无留恋,吃苦的还是语堂,但我和语堂的交情,还不到可
以向他说明这些事情的程度,即使说了,他是否相信,也难说的。我所以只好
一声不响。〃①这显然又是一重隔膜。
从鲁迅和许广平的通信,和他的回忆文字中,我们体味到他那一时期的寂寞与哀愁。鲁迅本来是一个不甘寂寞的人;不甘寂寞,不一定是〃热中〃, 〃热中〃不一定是想做官。为了恋爱和人世间的挣扎,也可以热中的。以北京的广大复杂来和这一孤岛的单调来对比,当然是十分寂寞了;何况那一时期, 又是他和许广平正在热恋的时期(鲁迅对于山水之胜,素来不感到兴趣;他在杭州一年多,也只游过一回西湖〉。所以,厦门的南普陀寺,可以容下弘一法师那样螅谀且缓=巧现掌渫砟辏慈莶幌侣逞刚庋桓霾桓始拍娜恕K吹溃骸ń褚怪芪д饷醇啪玻莺竺娴纳浇畔绿谄鹨吧盏奈⒐猓掀胀铀禄乖谧銮K靠芟罚笔贝绰喙纳恳患涓糁校透酉缘眉啪病5绲谱匀皇腔曰妥牛恢醯睾鲇械陌С罾聪魑业男摹!á谡獗闶撬
心境。
北京和上海,虽是环境很坏,却是大海,可以容得下他这一大鱼,不至于那么无意义的搅扰他的。笔者曾劝他到青岛去养病,他说,且不说别的,他有了厦门的经验,那些山明水秀之乡,对于他并不是很好的温床,因为那些地方,对于世事太隔绝了。鲁迅在厦门时期,他虽说脱去『北京那个复杂的政治环境,但厦门这一角上,比北京更远离着革命,像他这样一个现代头脑的人,要他远离了世事,也是不可能的。他有一封寄许广平的信中说:〃此地对于外面的情形,也不大了然。看今天的报纸, 刊有上海电(但这些电报是什么来路,却不明〉。总结起来,武昌还未降, 大约要攻击;南昌猛扑数次,未取得;孙传芳已出兵,吴佩孚似乎在郑州, 现在与奉天方面暗争保定、大名。〃在那个国民革命的白热狂潮中,他这个人,不也等于義皇上人了吗?对外的狂烈战斗,不把他卷进去,他这義皇上人,也只好在小圈子中间闹小斗争了。
把他那一段时期的生活,放在他的一生中去看,却也不一定如他当时所
①《鲁迅全集》第7卷,第195页。@《鲁迅全集》第1卷,第259页。慨叹的冷落的。他那两部最好的散文集:《朝花夕拾》和《野草》,都是这一时
期编成的,还有一部最富启示意味的散文集:《坟》,也是这一时期出版的(《朝
花夕拾》的后面五篇,都是这一时期在集美楼上写的)。他开始写历史小品,
那部有名的《故事新编》中,《铸剑》和《奔月》两篇,便是这一时期所写的。
鲁迅编订《古小说钩沉》,这是《中国小说史略》的原料的一部分,原已列
人《国学研究院丛书》。这部史料,虽不曾在厦大出版(后来由北新书局出
版),却是那一时期整理完成的。他的中国文学史讲义,也在那儿开了头,那
部有名的《汉文学史纲要》,便是这时期写成的。依比例来说,他这一时期的成就并不算少。
就是因为地方小,一般人的眼界也小,所以把他当作四脚蛇、独角牛看待。他在学校,谁都可以直冲而入,并无可谈,而东拉西扯,坐着不走,浪费时光,自是可惜的。他曾向许广平诉苦说:〃将来如到广州去,应该在校中取得一间屋,算是住室,作为预备功课及会客之用,另在外面觅一相当的地方,作为创作及休息之用,庶几不至于起居无节,饮食不时,再踏在北京时之覆辙。,,
这又是他耐不住世俗生活的一面呢!
十四广州九月
魯迅评传
一九二七年一月十八日,鲁迅从厦门到了广州,在中山大学任教;就在那年九月底,又离开广州北行,到上海去,他在广州差不多住了九个月。这九个月,他的精神也不怎么愉快。最近,上海《文艺月报》发表了一封鲁迅那时写给章川岛的信,倒可以简括说明他的处境。信中这么说
我在这里,被抬得太高,苦极。作文演说的债,欠了许多。阴历正月三曰从毓秀山#跳下,跌伤了 ,躺了几天。十七曰到香港去演说,被英国人禁止在报上揭栽了。真是钉子之多,不胜枚举。我想不做〃名人〃了, 玩玩。一变〃名人〃,〃自己,,就没有了①。
他在广州的生活,他自己写的《怎么写》、《在钟楼上》两篇夜记说得很有趣,也很悲凉。他在中大的职务是中国文学系教授兼主任,本来想做点事,他曾对许广平说:〃到中大后,也许不难择一并不空耗精力而较有益于学校或社会的事。只要中大的文科办得还像样,我的目的就达到了。我还想与创造社联合起来,造一条战线,更向旧社会进攻,我再勉力写些文字。〃当然,这一希望也就很快地幻灭了。
他到中大,住在最中央而最高的处所,通称大钟楼。一到夜间便有十多只,也许二十多只罢,老鼠出现,驰骋文案。什么都不管,只要可吃的,它就吃,并且能开盒子盖。搅得他晚上不能够睡觉。到清晨时,就有〃工友〃们大
声唱歌,他听不懂的歌。那时,访问他的青年很多,有几个热心于改革的,还希望他对于广州的缺点加以激烈的攻击。他回答得很技巧,说他还未熟悉本
地的情形,而且已经革命,觉得无甚可以攻击之处。我们且回想一下,那一年春天,国民革命军巳击溃了孙传芳的军队,攻占了南京、上海,广州这个革命
今称越秀山。
①《鲁迅全集》第11卷,第532页。
的后方根据地,其实已经十分沉寂了 。
他当时的广东印象是这样:〃我于广州无爱憎,因而也就无欣戚、无褒贬。
我抱着梦幻而来,一遇实际,便被从梦境放逐了,不过剩下些索漠。我觉得广
州究竟是中国的一部分,虽然奇异的花果,特别的语言,可以淆乱游子的耳目,但实际是和我们走过的别处都差不多的。倘说中国是一幅画出的不类人
间的图,则各省的图样实无不同,差异的只在所用的颜色。黄河以北的几省,
是黄色和灰色画的,江、浙是淡黑和淡绿,厦门是淡红和灰色,广州是深绿和深红。我那时觉得似乎其实未曾游行,所以也没有特别的骂詈之辞,要专一倾注在素搫和香蕉上……到后来,却有些改变了,往往斗胆说几句坏话。然
而有什么用呢?在一处演讲时,我说广州的人民并无力量,所以这里可以做'革命的策源地,,也可以做反革命的策源地。……当译成广东话时,我觉得
这几句话似乎被删掉了。……广东的花果,在4外江佬'的眼里,自然依然是奇特的。我们最爱吃的是6杨桃',滑而脆,酸而甜,做成罐头的完全失却了本味。汕头的一种较大,却是4三廉,,不中吃了。我常常宣传杨桃的功櫸,吃的
人大抵赞同,这是我这一年中,最卓著的成绩。〃①这又是一份淡淡的哀愁。 I 鲁迅在广州的不快意的生活,由于《现代评论》派人士的参加中山大学,
重开〃厦大〃式小圈子里的派系争斗,他只能先离开中山大学的钟楼,接着便 : 离开广州了。不过,鲁迅在广州,有几回虽是并非出于他的乐意的演讲,却是十分出色的。一回是在黄埔军官学校所讲演的《革命时代的文学》;一回是在广州暑期学术演讲会所讲的《魏晋风度及文章及药与酒之关系》,都是独抒卓 ^ 见,为一般文士所想不到、说不出,而且也不敢说的。那年二月间,鲁迅还到 四香港讲演过两次,两次都在青年会;一次题为《无声的中国》,一次是《老调子巳经唱完》;都是针对着现实的批评。我以为鲁迅的文字,就批评现实的匕首作用说,晚年的杂文自是强韧有力。但要理解他的思想体系,说得完整一点的,还得看他的几篇长的论文和讲稿的。 九那时,鲁迅对于革命和文学,有着他自己的看法,并不如后来那些所谓鲁 月迅的信徒一般,硬拉人另一种面孔中去的。在广州的青年,引了拉狄克的话:
在一个最大的社会改变的时代,文学家不能做旁观者!〃来鞭策他,他说:〃拉
狄克的话,是为了叶遂宁和梭波里的自杀而发的。他那一篇《无家可归的艺术家》译载在一种期刊上时,曾经使我发生过暂时的思索。我因此知道凡有
革命以前的幻想或理想的革命诗人,很可能碰死在自己所讴歌希望的现实上的运命;而现实的革命倘不粉碎了这类诗人的幻想或理想,这革命也还是布告上的空谈。但叶遂宁和梭波里是未可厚非的,他们先后给自己唱了挽歌, 他们有真实。他们以自己的沉没,证明着革命的前行。他们到底并不是旁观者。〃①这一看法,他在后来另一讲演,题名《文艺与政治的歧途》中,有更详切的说明(这一篇讲稿,系笔者所记录,鲁迅认为可收入他的文录,见《鲁迅书简》:)。他说:〃我每每觉到文艺和政治时时在冲突之中;文艺和革命原不是相反的,两者之间,倒有不安于现状的同一。惟政治是要维持现状,自然和不安于现状的文艺处在不同的方向。……政治想维系现状使它统一,文艺催促社会进化使它渐渐分离;文艺虽使社会分裂,但是社会这样才进步起来。文艺既然是政治家的眼中钉,那就不免被挤出去。〃②我们从他这一观点来看他当I 时的言论,那就可以了解得清楚一点了。I 鲁迅在广州所看到的是〃奉旨革命〃,虽说,前几年他在北方常常看到压! 迫党人,看见捕杀青年,到那里就看不见。后来他才悟到这不过是〃奉旨革命〃的现象,广州和其他城市一样,〃革命〃后也并没有多大的进步。他说:〃我听人家说,广东是很可怕的地方,并且赤化了 ,既然这样奇,这样可怕,我就要来看,看看究竟怎样;我到这里不过一礼拜,并没看见什么,没有看见什么奇怪的、可怕的。据我两只眼睛所看见的,广东比起旧的社会,没有什么特别的情形,并不见得有两样,我只感觉着广东是旧的。〃③
他对黄埔军官学校的学生说:〃在这革命地方的文学家,恐怕总喜欢说文# 学和革命是大有关系的,例如可以用这来宣传,鼓吹,煽动,促进革命和完成迅 革命。不过我想,这样的文章是无力的,因为好的文艺作品,向来多是不受别^     人命令,不顾利害,自然而然地从心中流露的东西;如果先挂起一个题目,做
起文章来,那又何异于八股,在文学中并无价值,更说不到能否感动人了。为
《鲁迅全集》第4卷,第48页。
《鲁迅全集》第7卷,第470页。
转引自《回忆鲁迅资料辑录》,上海教育出版社1980年版,第158页。
革命起见,要有'革命人'革命文学,倒无须急急,革命人做出东西来,才是革命文学。所以我想:革命,倒是与文章有关系的。〃①这些话,都说得很切
实,很对症,但和一般人的想法都是相反的。
那一时期的鲁迅情怀,我们倒可以从他的另外几篇短文中体会更深刻一点。他到了广东,看见了所谓革命策源地,有了种种感慨。他说:〃其实是'革命尚未成功7的。革命无止境,倘使世上真有什么'止于至善',这人间世便同时变了凝固的东西了。不过,中国经了许多战士的精神和血肉的培养,却的确长出了一点先前所没有的幸福的花果来,也还有逐渐生长的希望。倘若不像有,那是因为继续培养的人们少,而赏玩、攀折这花,摘食这果实的人们倒是太多的缘故。〃②这是一针见血的批评。他有几句辛辣的讽刺的话:
革命,反革命,不革命。
革命的被杀于反革命的。反革命的被杀于革命的。不革命的或当作革命的而被杀于反革命的,或者当作反革命的而被杀于革命的,或并
这是一部中华民国革命史的总结论,哀哉,中国老百姓的劫运! 他对于中华民族的前途是颇悲观的。他在香港青年会的第一次演讲,说道:〃我们此后实在只有两条路:一是抱着古文而死掉! 一是舍掉古文而生存。〃他知道大家正在走前一条路。他在第二次演讲,就指出老调子没有唱完。他说:〃中国的文章是最没有变化的,调子是最老的,里面的思想是最旧的。但是很奇怪,却和别国不一样。那些老调子,还没有唱完。这是什么缘故呢?有人说,我们中国是有一种'特别国情,。^中国人是否真是这样6特别,,我是不知道,不过我听得有人说,中国人是这样。^倘使这话是真的,那么,据我看来,这所以特别的原因,大概有两样。第一,是因为中国人没有记性,所以昨天听过的话,今天忘记了 ,明天再听到,还是觉得很新鲜。做

!1?
广州九月
《鲁迅全集》第3卷,第403页。
同上书,第395页。@   同上书,第511页。
鲁迅评传
事也是如此,昨天做坏了的事,今天忘记了,明天做起来,也还是4仍旧贯,的老调子。第二,是个人的老调子还未唱完,国家却已经灭亡了好几次了。何以呢?我想,凡有老旧的调子,一到有一时候,是都应该唱完的,凡是有良心, 有觉悟的人,到一个时候,自然知道老调子不该再唱,将它拋弃。但是,一般以自己为中心的人们,却决不肯以民众为主体,而专图自己的便利,总是三番四复的唱不完。于是,自己的老调子固然唱不完,而国家却已被唱完了。〃① 他是希望一般青年首先是抛弃了老调子;那些旧文章旧思想,都已经和旧社会毫无关系了。生在现今的时代,捧着古书是没有用处了。这句话,直到今
天,还是逆耳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