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中国军事战争通史 >

第165章

中国军事战争通史-第165章

小说: 中国军事战争通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元至正二十一年(宋龙凤七年,1361年)八月,在朱元璋统一江南之战中,朱元璋与张士诚军在安庆、江州6今江西九江)进行的作战。

    陈友谅采石兵败后,退守江州。其在江西石港(今江西余江东锦江北岸)、信州(今江西上饶)、浮梁(今江西景德镇东北、旧浮梁城)等地与朱元璋军作战的部队,亦均失利。二十一年七月,张士诚派部将张定边率军攻占安庆。朱元璋考虑到安庆位于建康上流,陈军据此,不利于其向西发展,遂决定攻安庆。八月,派徐达、常遇春率先头部队西进,自率水军逆流而上。陈友谅沿岸守军不战而逃,朱元璋军长驱直入,进逼安庆,陈友谅军固守不战。朱元璋采取陆路佯攻,以水军直取水寨战法,击毁陈友谅军船舰八十余艘,一举攻克安庆。朱元璋军进至小孤山(今江西鼓泽北)收降汉将傅友德、丁普进驻湖口(今江西湖口),再败陈友谅江面巡逻水军,乘胜追至江州(今江西九江)。陈友谅亲自率部作战。朱元璋将舰队分为两翼,实施两面夹击的战术,大败陈友谅军,获船舰百余艘。陈友谅被迫弃江州退守武昌,朱元璋军进克江州后进屯沌口(湖北汉阳西南),同时分兵攻下南康(今江西星子)等县。在朱元璋军的威慑下,东流、蕲、黄、广济、饶州相继附降。

    点评:此战,朱元璋采取水陆并进,虚实相兼,两面夹击的战术,大败陈友谅军,达到了预期的作战目的,控制了江西大部及湖北东南地区,为其向西发展,消灭陈友谅奠定了基础。

中国战争 八字军抗金起义

    南宋建炎元年至绍兴三年(金天会五年至十一年,1127—1133年),在南宋军民抗金战争中,河北招抚司都统制王彦率领太行山区义军于河南、川陕等地抗击金军的作战。

    北宋灭亡后,在金军占领地区,义军纷起抗击金兵。建炎元年九月,王彦率岳飞等十一将7000人北渡黄河,收复新乡(今属河南)后,遭数万金军围攻,因众寡不敌,率部众突围至共城(今河南辉县),联合太行山区两河(即河东、河北,今山西与河北中、南部一带)义军,坚持抗金。所部将士面刺“赤心报国,誓杀金贼〃八字,以示决心,故称“八字军”。未几,两河忠义民兵首领傅选、孟德、刘泽、焦文通等亦率所部19寨10余万人来附,屡挫金军锋锐,声势大振。二年,王彦欲率八字军北取太原,因宋廷向金乞和,不准出兵,王彦及八字军精锐万余人被召之护卫东京(今河南开封)。三年,八字军配合川陕宣抚处置使张浚,与金军转战川陕,屡获胜捷(参见川陕之战)。绍兴元年(1131年),在平讨南宋叛军及伪齐军作战中(参见宋攻李成之战),八字军破桑仲、败李忠、擒郭振,收复秦州(治上邦,今甘肃天水)等地。三年二月,金军攻饶风关(今陕西石泉西),王彦率八字军配合吴玠扼守要隘。金军人披重甲,强行登山,八字军居高临下,凭借险要地势,顽强守卫6昼夜,重创金军(参见饶凤关之战)。旋乘金军北撤,收复金州(治西城,今陕西安康)。八字军起于义军,后转隶为官军,多次击败金军,是南宋初期功绩卓著的一支抗金义军。

中国战争 巴格达之战

    元宪宗七年(1257年)十二月至次年二月,在蒙古第三次西征之战中,蒙古军在巴格达灭亡黑衣大食国的作战。

    旭烈兀突破底格里斯河防线后(参见底格里斯河之战),乘胜包围报达国首都巴格达城,报达主教木思塔辛见到旭烈兀军即将兵临城下,立即在巴格达城集兵7万余,并下令修缮城墙戍楼,沿街布置障碍,并征集全城居民,参加保卫战。蒙古拜住率右军前锋进占巴格达城西,怯的不花所率左路军也进抵城有的撒儿撤儿,旭烈兀的中军,于八年正月十八日,抵达巴格达城东。三支大军对巴格达形成合围。正月三十日,旭烈兀令诸军同时进攻。旭烈兀军进攻开始不久,阿只迷门的戍楼被砲石摧毁。旭烈兀督军继续攻城。二月初一,阿只迷门戍楼全被击毁,各军进攻,夜以继日,战斗极为激烈。旭烈兀又以矢缚书,射入城中,宣布对法官、律师、司教和阿里族人,皆许以不死。丞相阿勒迦密为阿里派信徒,故旭烈兀以此书离间。二月初五,中军在阿只迷门附近登城,术赤诸孙率部亦在当天晚攻占苏克算端门。于是,旭烈兀军已全部占领了巴格达城之东壁。旭烈兀为防止城中人逃走,就在城上筑土垒、设抛石机,并在底格里斯河上,列兵船巡逻。木思塔辛看到形势危急,不得不降,但仍企图拖延时间,屡派官吏和其子,出城纳款求免,但都被旭烈兀拒绝。二月七日,旭烈兀命令:“苏黎曼沙偕掌印官,二人出见。木思塔辛来否听之”。(《多桑蒙古史》第四卷)。这两人不得已出来。旭烈兀又命其回去,带其所属诸官并出。他们遵命。二月八日,旭烈兀大军攻城愈烈。二月十日,木思塔辛知道败局已无法挽救,只得带领其3个儿子(奥都拉合门、阿合马、木八剌)和阿里族人、教长、法官、贵人等3千人,出城投降。二月十三日,旭烈兀大军进入巴格达城。黑衣大食王朝,计传37代,503年,至此遂亡。

中国战争 蒙金北京之战

    金贞祐三年(蒙古成吉思汗十年,1215年),在蒙金战争中,蒙古军攻克金辽西重地北京(今内蒙古宁城西)的作战。

    金贞祐二年,蒙古军进攻中都(今北京),为切断辽东与中都的联系,成吉思汗命木华黎率军分两路向辽东、辽西进攻。木华黎率西路军攻金北京;孛秃率东路军攻懿州(今辽宁彰武西)、东京(今辽阳)等地。十月,木华黎率军经临潢(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南)至高州(今赤峰东北),金守将卢琮、金朴等以城降。十二月,驸马孛秃军攻掠懿州,金节度使高闾仙战死。三年,部将萧也先平东京;木华黎攻取惠和(今内蒙赤峰东南)、建州(今辽宁朝阳西南)、利州(今辽宁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富庶(今辽宁建平东)等15城,继而进攻金北京。金宣抚使兼北京留守奥屯襄率军20万拒战于花道,被木华黎击败,死8万余人,入城中坚守。后因城中食尽,所部契丹军出降,金军大乱。金北京宣差提控完颜习烈杀奥屯襄,部下又杀完颜习烈,推乌古论寅答虎为帅。二月,乌古论寅答虎率部投降。木华黎仍命寅答虎权北京留守。金丧失辽西重镇,北方基地危急日甚。

中国战争 蒙金边堡寨之战野狐岭之战

    金大安三年(蒙古成吉思汗六年,1211年),在蒙金战争中,蒙古军破金边堡、要塞,进攻中都(今北京)的作战。

    1206年,铁木真被选为成吉思汗后,即借为祖先报仇之名,决计攻金。当时,金朝对蒙古以长城为防线,以堡镇为防御要点,以屯驻军为机动打击力量。成吉思汗经五年准备,乘昏愦的卫绍王完颜永济疏于戒备之际,于大安三年二月誓师伐金。三月,自克鲁伦行宫越沙漠至汪古部(今内蒙古苏尼特右旗西),休养士马。四月,前锋军东越界壕克大水泺(今内蒙古达来诺尔);西掠云内(今呼和浩特西南)、东胜(今托克托)等地。金帝完颜永济急遣使议和,被成吉思汗拒绝。乃命平章政事独吉干家奴、参知政事完颜承裕行省事于宣德(今河北宣化),出屯抚州(今张北)。命西京留守纥石烈执中行枢密院事,加强西京防御。修缮乌沙堡、乌月营(均在今内蒙古兴和西北)。七月,成吉思汗率军南进,遣者别破乌月营、拔乌沙堡。金独吉干家奴、完颜承裕弃抚州,退屯宣平(今河北万全)。成吉思汗率军南进,取恒(今内蒙古正兰旗北)、昌(今内蒙古太仆寺旗西南)、抚州。八月,金军以纥石烈执中主军、完颜兀奴为监军、定薛为前锋、完颜承裕继后,合军30万,至野狐岭(今万全西北)防御。契丹军师建策,当乘蒙古军方破抚州,正纵兵大掠,马牧于野之机,以轻骑攻其不备,定能获胜。纥石烈执中不纳,认为只有步骑并进,才是万全之策。次日,挥军北进。石抹明安临阵降于蒙古。成吉思汗即率中、左二军迎击于獾儿嘴(野狐岭北山嘴)。蒙古万户木华黎认为,在敌众我寡形势下,必须死力拼杀,方能取胜。即率敢死队,挺枪策马,冲入金军阵中;成吉思汗挥中军继进,往来冲杀。金军大溃,向南撤退。蒙古军乘胜追击,伏尸百里,至浍河(今怀安之洋河)全歼其军。纥石烈执中经飞狐(今涞源)遁入紫荆口(今易县西北紫荆关)。蒙古军遂拔宣德。九月,蒙古军进克德兴(今河北涿鹿)。成吉思汗遣哲别率前锋军攻破居庸关(今北京西北),进攻金中都。完颜永济企图逃南京(今河南开封),遭将士反对。金军精锐守城,殊死奋战。蒙古军屡攻受挫,伤亡很大,乃引军退。时皇子术赤、察合台、窝阔台分将右军破奉(今内蒙古尚义)、净(今内蒙古兴和西北)诸州,下武(今山西五寨北)、朔、忻(均属山西)、代(今代县)诸州。十月,袭金云内群牧监,获大量马匹。十一月,成吉思汗率中、左二军下弘州(今河北阳原)、妫川(今河北怀来东南)、缙山(今北京延庆)、青、沧(今河北青县、沧州)、丰润、抚宁、滦平(均属河北)等地大肆掠掳,经临潢(今内蒙巴林左旗南)而归。屯于金朝北。

    点评:此战,金军坐失战机,将士离心,招致失败。蒙古军则集中兵力于主要方向,充分发挥骑兵优势,采取强击战法,取得了以少胜多的战绩。但蒙古军志在掠掳,得城不守,大军既去,复为金守。

中国战争 不花剌之战

    元太祖十五年(1220年)春,在河中之战中,蒙古军在不花剌(亦称布哈剌,今乌兹别克斯坦布哈拉城)击败花刺子模军的一次战斗。

    不花剌是当时中亚的大城市。分内外二城,城池坚固阔大,周围12门。地扼中西要道咽喉,为撒麻耳干(今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西方屏障。因此,摩诃末派将军库克汗率部将哈迷的布尔、舍去治汗和怯失力汗等,统率骑兵2万(一说3万)防守此城。为了截断玉龙杰赤(今土库曼斯坦乌尔根奇)与撒麻耳干之间的交通,并隔绝锡尔河沿岸被围各城堡之外援,成吉思汗和拖雷带领中路军秘密渡过锡尔河,越过基吉尔库姆沙漠,实施远距离大纵深穿插迂回,出其不意的抵达并包围不花剌。当守军拒绝投降后,蒙古军便发起了猛烈的进攻,昼夜连续进攻数日,守军不支,遂于二月初十乘夜率军突围逃出。蒙古军遂追击,消灭大部突围守军于阿姆河畔。翌日,城里派出回教教长及名门绅士,至成吉思汗行营献城乞降。这时,不花剌的康里骑兵400人,坚守内堡不降,成吉思汗下令进攻并烧毁内堡,堡外用抛石机射巨石;堡内用弩炮、火油筒反击。激战一、二日,内堡破,守军皆死。成吉思汗下令毁城,并强征青壮年充军往攻撒麻耳干。不花剌一经陷落,花刺子模新、旧都之间交通遂断,东西部互相支援也随之被切断,花剌子模国立刻呈现出瘫痪状态。

    点评:是役,成吉思汗采取大迂回,出其不意的战法,一举攻克花剌子模的军事重镇不花剌,为其最后击败花刺子模奠定了基础。

中国战争 采石之战

    南宋绍兴三十一年(金大定元年,1161年)十一月,在宋金战争中,宋军在采石(今安徽马鞍山市西南)江面上击败金军的一次重要水战。

    是年,金主完颜亮集兵大举南下,企图灭亡南宋,十月初,金帝完颜亮亲率王力17万人进抵淮河北岸,欲从寿春渡淮。南宋担任淮西防务的建康都统制王权,闻金军来攻,不加抵御,加之宋江、淮、浙西制置使刘锜奉命退守长江,致使金军顺利渡过淮河。宋军退至和州(今安徽和县),将士纷纷请战,王权诡称奉旨弃城守江,便乘船先逃,部队随之败退采石,统制官姚兴力战身亡。完颜亮进入和州后,拆房造船,临江筑坛、杀黑马祭天,准备十一月初八渡江。由于宋军不战自溃,王权被宋朝廷罢职,而接替王权负责江防的诸军统制李显忠尚未到任,江防部队无人指挥,处于一片混乱状态,难以抵挡金军的进攻。如果长江天堑不能固守,则南宋政权将危在旦夕。十一月初六,宋廷前来采石犒师的中书舍人、督视江淮军马府参谋军事虞允文见军无主帅,情势危急,便挺身而出,主动担任江防指挥,召集统制张振、王琪、时俊、戴皋、盛新等人聚议,动员和组织部队抵御金军进攻。当时,宋军江防部队仅有集结后的王权余部1。8万人,只及金军的1/10。但金军用于渡江的船只,是临时拆用民房的木材建造的,很不牢固,而宋军则拥有蒙冲、海鰌、车船等多种战船,船体坚固,机动性好,攻击力强。根据交战双方的兵力情况和战区的地形,虞允文对江防作了周密的部署:以步,骑兵荫蔽在江岸高地后面,严阵以待,以水军为主力,部署在江中,凭借水战长技,加以水陆结合,以御金军。水军共分为5部分:两部分分别防守江岸的东段和西段,为左右两翼;一部分居中,作为主要突击兵力;另两部分荫蔽在港汊中,充当预备队。

    十一月初八,完颜亮就督数百艘船只自采石西杨林渡向南岸进发,金战船绝江而来,涌向南岸,70艘先头船已迫近岸边。虞允文沉着指挥,时俊执双刀奋勇出击,士卒无不以一当十拼死抵抗。水军则以海鰌船猛冲金军船队,并施放霹雳炮迷敌眼目。由于金军不熟悉长江的水文情况,船只的稳性和机动性又很差,大部分船只被海鰌船撞沉。虞允文又组织弓箭手齐射,金兵纷纷落水。金军虽伤亡惨重,但从早至晚仍激战不退。此时,恰好有宋军败兵300余人自光州退至采石,虞允文授以旗鼓,令其从山后转出,作为疑兵。金军以为宋援军赶到,开始撤退。虞允文为不给金军以喘息之机,乘夜先分海舟缒上游,遣战船载薪截金人于杨林河口。宋军水陆配合,大败金军,歼敌4000余人,首战告捷。虞允文判断,次日金军仍将进攻,便连夜调整部署,将一部战船置于上流。以另一部兵力堵截杨林口(今安微和县东20里),封锁金军船只出江的河口,待机歼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