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中国军事战争通史 >

第196章

中国军事战争通史-第196章

小说: 中国军事战争通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将白爵与参将吴瑛合兵,迅速至黑河墩设伏。吉囊果然向西攻掠,至黑河墩遭明军伏击,死伤甚重,折师东攻蒺藜川(今榆林东北),又被白爵部击败。吉囊见势不利,收集败兵退至寇家涧、张家塔一带,立足未稳又被明追兵围击,再次失败,遂率余部北撤。

    点评:此战,明军多次获胜,充分反映了加强边备,改进兵器,运用攻守兼备的独轮战车的重要作用,提高了边军士气。

中国战争 横屿之战

    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八月,在明抗倭的战争中,浙江都指挥使戚继光率领戚家军在横屿岛(今福建宁德东北20里)歼灭倭寇的渡海登陆作战。

    浙江倭寇平息后,福建倭患日甚。北自福宁、南及漳(州)、泉(州),沿海千里尽为贼窟,兵将怯懦。明廷遂准福建巡抚游震得之请,命戚继光领兵6000人入闽,督府中军都司戴冲霄率兵1600人佐之。八月初一,戚继光率军自温州抵达福宁(今福建霞浦)。根据福建倭患情形,戚继光决定先捣毁横屿倭巢,然后乘胜收复福清的牛田、莆田的林墩。横屿四面环水,东南北三面距陆地约10里,唯西面靠近陆地。涨潮时一片汪洋,退潮时淤泥成滩,易守难攻。倭寇筑巢其中,企图久据。戚继光根据横屿岛地形和倭情,决定采取先定外围,抚收胁从,从张湾方向伺机登岛的方略。随即积极备战:传令全军不许争功误事;传檄民众,防止奸细;了解地形、潮汐规律和倭寇分布情况。八月初六日,戚继光率军至东墙铺,安营扎寨。初八日,戚继光利用小潮退潮之机,从张湾出发,涉海攻岛。命令把总张谏留守东墙铺,以防倭寇掩袭戚家军侧后;自率主力到宁德废址,再兵分两路,一路由戴都阃率领,以降兵为向导,由东山铺前进,一路由戚继光督王如龙、吴惟忠等降兵为向导,由兰田涉渡;调张谏部屯金垂渡,参将张岳屯石壁岭,为左右翼,以防倭寇遁逃;以水兵都司张汉率舟师一队泊于横屿外洋,准备夹攻。八时左右,戚继光除留王如龙据港尾海岸,以防倭寇逃窜外,命令陈大成、吴惟忠、陈子銮、童子明各部乘退潮涉渡,向预定登陆地点前进。部队列鸳鸯阵,每人负草一捆,匍匐前进,随进随以草填泥。倭寇列阵以待,企图乘明军立足未稳,队形混乱之际歼灭之。戚家军登岸后按原定部署展开进攻,陈子銮、童子明从正面冲其阵,吴惟忠以右翼攻其巢,陈大成部从左翼沿山脚绕敌侧后,进行围攻,大败之。斩首340级,救出被掳男女800余人。缴获大批兵器,残倭逃海上时,淹死600余人。

    

中国战争 红盐池之战

    明成化九年(1473年)九月,明军对鞑靼部河套老营的奔袭战。

    自成化六年以来,鞑靼?加思兰部、孛罗忽部、满都鲁部相继入居河套地区,并经常出没于宁夏、甘肃、陕西诸郡抢掠人畜财物。朝廷曾三次命将,聚兵8万,欲收复河套,皆因地阔主帅未敢轻进。九年九月十二日,满都鲁、孛罗忽、乩加思兰各率精锐出河套,往陕西西部、宁夏、甘肃一带抢掠。明军陕西参赞军务左都御史王越决定,趁其主力出掠之机,捣其巢穴。遂与总兵官许宁,游击将军周玉各率兵4600人,从榆林红山儿出发,昼夜兼程,直抵红盐池。王越即用计:将弱马分布阵后,以张声势,精壮骑兵布于阵前,许宁率左队,周玉率右队,张开两翼。又分1000余精骑埋伏于营侧。明军进至鞑靼部营地外20里许,鞑靼集众来拒。明军伏兵忽起,前后夹击,击败对方,斩首355级,获驼马牛羊器械无数,并焚其帐篷、庐舍,然后撤军。乩加思兰等见老营被毁,率部远去,不敢复居河套。

    点评:此战,明军将多年来在河套地区的消极防御,改为主动进攻,避实就虚,攻拔鞑靼老营,暂时保卫了边境的安宁。

中国战争 滹沱河、藁城之战

    明建文三年(1401年)闰三月,在靖难之役中,燕王军与建文帝军吴杰、平安部在滹沱河(在今河北境内)地区的作战。

    是年闰三月,燕王朱棣于夹河战败大将军盛席所部后,挥师西向,进攻真定(今河北正定)的副将军吴杰和右军都督佥事平安部,为使吴杰等人率部离开城池,失其所据,燕王设调虎离山之计,将其诱至滹沱河南岸。初七日,燕师渡河西行20里,与吴杰等部遇于藁城(今属河北)。朱棣为牵制对方,率数十骑逼近其营地屯驻。次日,吴杰等部列方阵于西南,朱棣以少量兵力攻其三面,意在牵制,而亲率主力进攻东北隅,突入其阵,遭到吴杰等部的拚命反击,死伤甚众。幸遇狂风大作,尘沙飞扬,燕师得以乘机进击,吴杰等部溃败。朱棣督师四面围攻,斩首6万余级。追至真定城下,再擒其骁将邓戬、陈鹏等人。吴杰、平安敛军入城拒守。

中国战争 花街之战

    明嘉靖四十年(1561年)四月,在台州之战中,参将戚继光指挥明军在台州花街与倭寇进行的遭遇战。

    是年四月二十六日,新河之战正酣,戚继光结束宁海之战,转兵梁王铺,准备增援桃渚,获悉倭寇自桃渚登岸,进兵精进寺,欲进犯台州(今浙江临海)府城,遂挥师南进,于二十七日午抵达台州城外。时倭寇已进至离台州城仅数里的花街。戚继光命丁邦彦部为前锋左哨,从大路迎战;陈大成部为前锋右哨,由江下前进击敌;陈濠等部为中哨正兵;赵记、孙廷贤部为左右翼,分随左右前锋;台州知府王可大督率民兵列阵于城外壕边,来往策应。倭寇前队列一字长蛇阵迎战。戚继光命前锋以火器轮番齐射,左右前锋奋勇冲杀,明军越战越勇,打败倭寇。戚家军乘胜追至瓜邻江和新桥,歼倭寇380余人,俘寇首2人,淹死倭寇甚多,缴获武器650余件,救出被掳男女5000余人。

    点评:此战,戚继光决策果断,指挥灵活,尤其是充分发挥火器威力;在火力掩护下实施冲锋的火力与冲锋密切结合的战法;是戚继光战术思想的特点之一。

中国战争 浑河之战

    明万历十三年(1585年)四月,在努尔哈赤统一女真的战争中,在浑河南岸、界凡至南山(今辽宁抚顺县东部)一带击退哲陈等部5寨联军的作战。

    是年四月,努尔哈赤率步骑500,征讨哲陈部。时洪水泛滥,行军困难,遂令众兵回寨,只带绵甲50人、铁甲30人继续北进。托木河、章佳、巴尔达、萨尔湖、界凡5寨合兵800人,共同阻御。努尔哈赤所派侦察兵未能及时报告敌情,致行至浑河附近时,联军已在浑河、界凡至南山一带严阵以待。大敌当前,努尔哈赤亲执大旗率先进战。见敌阵不动,他决计下马率其弟穆尔哈齐等4人直入重围,当即射死20多人。联兵虽众,但互不相属。见努尔哈赤来势凶猛,阵营大乱,纷纷渡河逃命。努尔哈赤稍作休息,待后续兵至,重整盔甲,继续追敌,直至胜利。

    点评:此战,努尔哈赤以勇猛顽强的精神,利用敌互不统属,求生官保之弱点,创造了4人败敌800的奇迹。其勇猛的精神,项羽亦不能及也。

中国战争 夹河之战

    明建文三年(1401年)二月至三月,在靖难之役中,燕王军队与建文帝军盛庸部在夹河(今河北武邑境)地区进行的一次遭遇战。

    是年二月,燕王朱棣耻于东昌(今山东聊城)之败,率师南出求战。时建文帝军总兵官盛庸统兵20万人驻德州,副将军吴杰、右军都督佥事平安屯军真定(今河北正定)。二十日,燕师抵保定,商讨进攻方向。朱棣反对攻打定州(今河北定县),决定直插德州与真定之间,诱其一军来攻,各个击败。三月初一日,燕师驻滹沱河。盛庸闻讯,率军自德州进营夹河。燕师由陈家渡过河迎战,相距40里。二十二日,两军相遇于夹河。盛庸等军结阵甚坚,阵旁排列火车、大铳、强弩。朱棣督步兵5000人先行进攻,以骑兵万余乘机突入敌阵,挥兵大战。燕将谭渊坠马被杀,军势大挫,朱能、张辅复率众并进,朱棣率铁骑绕出其背,实施夹击,杀死庄得、楚智2将。双方激战至暮,各敛兵入营。黎明,朱棣起视,已陷入包围之中。因朱允炆有勿杀燕王之命,朱棣才得以从容引马鸣角穿营而去。二十三日,双方复战,盛庸大军据西南,燕师控东北,激战半日,互有胜负。突然东北风大作,尘沙飞扬,燕师乘有利之风势,从左右两翼横击,盛唐军败逃德州,死伤10余万人。

    点评:此战,朱允炆宋襄公式的战争指导思想,使燕王朱棣死而复生,最终导致自己在这场战争中失败。

中国战争 阶、文之战

    明洪武四年(1371年)四月,在明灭夏之战中,与夏军在阶州(今甘肃武都)、文州(今甘肃文县)等地进行的作战。

    四年初,前将军傅友德率军灭夏。军至陕西,获悉阶州、文州守备虚弱,决定以此为突破口,集诸道大兵,扬言进攻金牛峡(亦称王丁峡,在今陕西宁强境内),实则引军趋陈仓(今陕西宝鸡东南),选精锐5000人为前锋,大军随后,攀援山谷,昼夜兼行,直捣阶、文。四月初四日,抵达阶州城下,蜀守将平章丁世真率兵迎战,被明军击败,活捉双刀王等18人,丁世真逃往文州。初八日,明军进逼文州。距城30余里,夏军断白龙江桥以阻明军,傅友德督兵抢修,进至五里关,丁世真复集兵据险抵抗,明都督同知汪兴祖(张兴祖)率骑兵直冲其营,中飞石而死。傅友德继续挥兵强攻,夏军溃败,丁世真仅以数骑遁去,文州遂克。

    点评:此战,傅友德采取声东击西的战术,将夏军主力调至金牛峡,趁虚进逼阶、文,顺利地达到了攻克阶、文的战略目的。

中国战争 后金军攻明京畿之战

    明崇祯二年(后金天聪三年,1629年)十月至三年(后金天聪四年,1630年)正月,在明与后金的战争中,后金汗皇太极率军在明京师周围与明军进行的作战。

    皇太极吸取进兵宁远(今辽宁兴城)、锦州兵败的教训(参见宁远之战、宁锦之战),放弃强攻宁、锦坚城的方略,于二年十月取道蒙古,兵分三路攻入长城,向京师进逼。蓟辽总督袁崇焕闻讯,先遣总兵赵率教入山海关往援,自督部将祖大寿星夜千里入卫京师。十一月,后金军至遵化(今属河北),击败赵率教部,继而越蓟州(今天津蓟县),再败大同总兵满桂、宣府总兵侯世禄部,进抵通州(今北京通县)城北扎营。明廷召前大学士孙承宗复为兵部尚书,视师通州。崇祯帝朱由检听孙承宗陈述方略后,令其留京城总督内外守御。袁崇焕率援军赶至京师近郊,受令尽统各路援军。袁崇焕于崇祯帝召见时,以士马疲惫,奏请入城或在城外休整,但遭廷臣非议,被阉党诬为拥兵坐视,欲与后金结城下之盟。后金军稍事休整,即向京师逼近,在德胜门击败满桂、侯世禄部。十二月,设伏于广梁门外的袁崇焕部为后金军击败,被迫移至城东南。后金军乘机施反间计,诬袁祟焕“资敌私通”等,崇祯帝听信谤言,逮其下狱,援军军心动摇。总兵祖大寿见袁崇焕遭冤狱,率师1。5万人离京东返,后因孙承宗调度有方,才停兵待命。崇祯帝闻各路兵败,准备撤出京师,被朝臣劝阻。此后,充任文武经略的尚书梁廷栋及满桂相继败于西直门、安定门,满桂战死。明总兵马世龙受命指挥各路援兵,保卫京师。后金军见此次南下目的已经达到,于次年正月连克通州、迁安、遵化、滦州(今河北滦县)诸镇北归。

    点评:此战,历时两月余,明军损兵折将甚多,战斗力受到严重削弱。清军则达到战略目的,不仅提高了后金远征作战的能力和信心,更主要的是了解了明朝的防务和实力,而且巧用离间计,除掉了袁崇焕,可谓一举数得。

中国战争 李自成三攻开封之战

    明崇祯十四年(1641年)二月至十五年(1642年)九月,在明末农民起义中,李自成率农民起义军,先后向河南开封发动的三次攻坚城。

    十四年正月,李自成率部攻克河南洛阳后,得悉开封明守军较弱,于二月率3万余人,疾驰3昼夜进抵开封城下,组织将士以犁锄斧环城挖洞,不断向城内发炮,杀伤官军甚众。明巡抚高名衡率军固守,不时向城外发炮,以重金募勇士出城袭击。农民军伤亡甚众。明将高谦奉命率部疾驰开封,与总兵陈永福合兵背城苦战,三战皆胜,农民军被迫解围而去,转攻其他州县。十五年正月,李自成连克河南洧川(今尉氏西南)、许州(今许昌)、鄢陵后,与农民军首领罗汝才联兵,号称50万,再攻开封。高名衡、陈永福督众凭城拒守。明周王悬金城头,激励士气,官军越战越勇,农民军伤亡骤增。李自成左目中矢,仍督众苦战,击退明督师丁启睿3000援兵,乘势发动攻城,掘洞10余处,填药数万斤,集中炸城。因城墙坚固,屡炸不塌,横飞土石反伤农民军将士,李自成下令撤围西走,攻破襄城,杀明三边总督汪乔年。三月,连破河南东部城邑10余座。五月,李自成、罗汝才再次联兵三攻开封。农民军先攻不克,留一部“围而不攻,以坐困之”,其余东攻毫州(今属安徽)。时高名衡、陈永福守军万人,粮饷日匮。六月,明廷命兵部侍郎侯恂与总督孙传庭率军渡黄河,援开封,被农民军击败,再令督师丁启睿、保定总督杨文岳及总兵左良玉各部率兵18万,号称40万火速往援,会师朱仙镇(今开封西南),欲解开封之围。李白成闻讯,留一部继续围攻开封,将主力移至朱仙镇西南有利地形,大败明援兵,得降卒数万,复围开封(参见朱仙镇之战)。九月,明新任陕西三边总督孙传庭统兵东出潼关,欲解开封之围。官军用推官黄澍之谋,约黄河北岸明河北巡按严云京,于十五日,决黄河堤,企图水淹围攻开封的农民军。李自成移师河南西部。

    点评:李自成三攻开封未克,但歼灭了大量官军,赢得了中原战场的主动权。

    

中国战争 孔有德叛乱

    明崇祯四年(1631年)十一月至六年(1633年)春,明山东登州游击孔有德举兵叛明,投降后金的作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