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中国军事战争通史 >

第249章

中国军事战争通史-第249章

小说: 中国军事战争通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战时,陈军第1军军长林虎见有机可乘,即率部从紫金、五华抄袭右路军后方,企图与洪兆麟、叶举残部前后夹击右路军。右路军从揭阳、普宁迅速回师迎击林虎军。广州大本营为支援右路军的作战,及时调驻江西的粤军第l师陈铭枢旅和吴铁城警卫师等部增援东江前线。3月10日,林虎部进占河婆墟,截断了右路军与广州的联络线。右路军决定除以许济的第4师坚守潮汕外,以校军和张民达的第2师从正面迎击陈军,以陈铭枢旅及欧阳驹师出河田,击陈军之背。3月13日晨,正面迎击林虎军的教导第1团干余人,在晋宁以西的棉湖首先与对方接触。因为此时右路军的左右两翼还未如期投入战斗,校军教导第1团官兵遂与陈军数万人展开激烈的战斗。17时,校军教导第2团赶来支援,突袭陈军司令部。林虎当晚即率残部夺路溃逃。校军官兵遂发起追击。林虎收集残部退至兴宁,与东征联军形成对峙。3月20日拂晓,东征联军各部对兴宁发起总攻。战至当天日暮时分,攻占兴宁。与此同时,东征联军的右路军又攻占了五华、梅县、蕉岭、大埔等县,洪兆麟残部逃往粤闽边境;林虎残部退入江西,潮(州)梅(县)地区全部为东征联军收复,困守在惠州孤城的陈军杨坤如部见援兵无望,出城向东征联军投降。东征联军左路滇军遂进入惠州。至此,第一次东征作战结束。

中国战争 第二次东征

    1925年(民国十四年)10月至11月,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中,广州国民政府东征军在广东地区对军阀陈炯明残部的一次进攻战役。

    1925年9月,原已被打败的广东军阀陈炯明残部,乘东征军主力回师广州,平叛杨希闵、刘震寰叛乱之机,再次叛乱,重占潮州、汕头;盘踞广东东南部的军阀邓本殷也与其配合,企图向广州进攻。广州国民政府为彻底消灭广东省的军阀势力,统一广东革命根据地,遂决定进行第二次东征。东征军辖第1、第2、第3纵队,由总指挥蒋介石、政治部主任周恩来率领,向东江地区陈炯明残部发动进攻。10月14日,东征军在省港罢工工人、东江农民的配合下攻占惠州,尔后,兵分三路,向东江腹地继续进攻。11月4日,东征军收复潮州汕头,28日后,又攻占五华、兴宁、梅县、大埔,乘胜追击残部,直至闽边永定一带。至此,陈炯明残部流窜于闽赣边,再也无力袭扰东江。与此同时,国民革命军另一部又先后消灭了邓本殷在高州、雷州及海南岛的部队,使广东革命根据地基本趋于统一,为国民革命军举行反对北洋军阀的北伐,奠定了较为可靠的后方基地。

   

中国战争 汀泗桥之战

    1926年(民国十五年)8月,在北伐战争中,国民革命军北伐军第4军对军阀吴佩孚部的一次著名进攻战斗。

    吴佩孚苦心经营的汨罗江防线被北伐军攻破后,吴决定在汀泗桥、咸宁、柏墩一线组织防御,阻止北伐军向北推进。汀泗桥是湖北南部的第一个军事要隘,素有天险之称,向为兵家必争之地。此处地势险要,南、北、西三面均为大水包围,东面高山耸立,粤汉路(广州至汉口)经过此处铁桥贯通南北,汀泗桥镇位于铁桥北端。8月22日,吴佩孚获悉岳州为北伐军攻占,令其部将宋大霈、董政国收集残部万余人,以宋任指挥,据守汀泗桥;令其武汉方面陈嘉谟部万余兵力南下驰援;并亲率嫡系刘玉春等部昼夜兼程南下。北伐军前敌总指挥唐生智令第4军在吴佩孚主力到来前,迅速攻占汀泗桥;第7军和第8军以积极的作战策应第4军的行动。8月25日,叶挺独立团攻占中伙铺后,第4军务部也相继赶到中伙铺、山峡冲和石坑渡一带。26日,第12师第35团由中伙铺出发,沿铁路两侧前进,从正面向汀泗桥进攻;第36团从石坑渡出发,向汀泗桥东南方向攻击;第l0师从山峡冲出发,经饶家湾、赤岗亭,从右翼对吴军包围攻击;独立团为军预备队。26日10时半,第35团前卫营到达汀泗桥南端,将高猪山吴军警戒部队驱逐。吴军退至铁路北端,集中火力猛烈射击,加之河宽水深,北伐军无法徒涉,前卫营遂与吴军隔河对峙。第36团和第10师方面亦无进展。下午,吴军以强大炮火掩护千余步兵向北伐军反击。第4军军部急调独立团投入战斗,激战数小时,将吴军击退。27日凌晨2时,独立团经小路向古塘角方面迂回。与此同时,第12师第36团在夜暗掩护下渡河,攀上吴军主阵地所在高山,与第10师第29、第30团密切配合,向吴军发起攻击。第28团由朱家湾、山窝廖和万安春迂回至吴军后,断其退路。双方激战至27日6时30分,吴军东侧高山主阵地为北伐军攻占,被迫沿铁路向咸宁方向全线溃退。在汀泗桥南端,对吴军作正面攻击的第12师第35团,获悉右翼攻击得手后,在炮火掩护下,强行通过铁路桥,冲入汀泗桥镇。至当日9时,汀泗桥天险终为北伐军占领。

中国战争 贺胜桥之战

    1926年(民国十五年)8月30日,在北伐战争中,国民革命军北伐军第4、第7军,在湖北咸宁地区对吴佩孚部直军的著名进攻战斗。

    汀泗桥之战结束,直军余部退往贺胜桥地区。同时,吴佩孚亲率直军第8、第25师,第13混成旅,会同由汀泗桥后退部队共45000余人,在贺胜桥地区构筑三道防御阵地,准备实行逐次防守。第一道防御阵地在杨林塘至王本立一线;第二道在桃林铺至孟家山一线;第三道在贺胜桥至烟斗山余花坪一线。29日,国民革命军第4、第7军分左右两路沿粤(广东)汉(汉口)铁路向贺胜桥开进。30日凌晨1时,直军派出的主力部队被第4、第7军合力击退;5时,第4军向杨林挡直军阵地发起总攻。7时,第7军向王本立自军阵地发起进攻。8时,直军第一线阵地被完全突破。第4军叶挺独立团在突破直军第一线阵地后,立即向第二线阵地发起猛攻,桃林铺直军尚未来得及组织抵抗,已被独立团突破。独立团冒着孤军深入的危险,继续攻击前进,乘势向烟斗山直军主阵地发起进攻。9时,烟斗山被攻克。时第4军的第28、第29、第30、第36团协同发起猛攻,直军左翼各道防线均被突破。1l时,第4军突破贺胜铁桥,攻占贺胜桥镇。同时,第7军攻克直军孟家山防线。直军退往余花坪。第7军追至余花坪后,使用8个团兵力组织十余次冲锋,均被击退。是日夜,花坪直军因闻贺胜桥主阵地失守,乘夜退往武昌。贺胜桥战斗遂告结束。是役,国民革命军伤亡846人,俘直军3235人。

中国战争 江西战役

    1926年(民国十五年)9月至11月,在北伐战争中,国民革命军北伐军主力在江西地区对军阀孙传芳部的进攻战役。

    北伐军在两湖地区的迅速推进,直接威胁到孙传芳的安全。在帝国主义撮合和支持下,孙传芳调整与奉系军阀的关系,从苏、浙、皖三省集中11万兵力于江西,准备从侧背进攻北伐军。为此,北伐军决定采取先发制人的战略。9月3日,北伐军调集约5万余兵力,以朱培德为总指挥,兵分三路向江西发起进攻。9月6日至8日,北伐军第2军两个师和第3军,迅速占领赣西各县,并进逼樟树;第6军和第1军第1师连克铜鼓、修水、高安;第2军第5师一举攻克赣州,占领赣南广大地区。19日,第6军和第3军各一部,在工农群众支援下占领南昌,23日因遭孙军利用南浔路(南昌至九江)以优势兵力的南北夹攻被迫退出。9月底,为粉碎孙传芳迂回包抄武汉,切断粤汉路,分兵三路进攻北伐军的作战计划,北伐军速调第7军从鄂东南进入赣北参战,30日在箬溪歼孙军谢鸿勋师,10月3日攻占德安,迫孙军回援赣北。10月11日,第1、第2军发起第二次攻打南昌的作战。14日,由于孙军的反攻,进攻南昌的战斗再次失利,北伐军被迫撤围南昌。在总结两次失利的基础上,北伐军总司令部,迅速调整兵力,修订作战计划,发起了第三次南浔路会战。19日,第14军攻占抚州,断孙军入闽通道。11月2日,北伐军以左中右三路,同时向南浔铁路孙军各据点发起总攻,控制南浔路北段和长江水道。在此形势下,孙传芳逃回南京。8日,北伐军攻克南昌。孙军l万多人全部被俘。至此,孙传芳集中在江西战场的10余万军队绝大部分被歼。江西战役遂告结束。

中国战争 汨罗江战役

    1926年(民国十五年)8月,在北伐战争中,国民革命军北伐军主力在湖南汨罗江地区与军阀吴佩孚部的一次重大会战。

    7月11日,国民革命军攻克湖南省会长沙后,12日,北伐军总指挥部决定,以第4、第7、第8军组成中央军,其中第4、第7军为右纵队,第8军为左纵队,向汨罗江以北挺进。是时,湖南的吴军大部退守平江,并以汨罗江为屏障,构筑坚固工事,组成汨罗江防线,企图阻止北伐军向北推进。吴佩孚以宋大霈部及海军守汨罗江正面;董政国、陆坛部驻守平江,为左翼;余荫森部驻守长乐街、王都庆部驻守沣州,为右翼。守军总计3万余人,以平江为主要支撑点。8月15日,左纵队第8军经浯口与营田以北地区,向长安驿、云溪、岳州一线攻击前进;右纵队第4、第7军经浯口与平江以北地区,向大沙坪、羊楼洞、横板桥之线攻击前进。17日晚,左纵队第8军在汨罗江岸开始佯攻牵制吴军。18日,第4、第7军于汨罗江畔相继展开,准备向吴军发起攻击。第4军一部乘虚徒涉汨罗江,占领三眼桥。19日晨4时,全线发起总攻击。第4军担任平江城的主攻任务。该军以第l0师攻击中洞,截吴军后路;以第12师攻击平江正面。第12师采取佯攻正面的战术,吸引吴军注意力,主力则改由北面进攻。第36团由白雨湖渡河后,于上午9时,占领北门外一‘带高地,乘胜冲入北门,直捣守军总指挥司令部。陆坛率卫队100余人拼死顽抗,被全歼。是时,防守平江东南狮子岩一带吴军,仍凭河顽抗。第12师师长张发奎亲率独立团发起猛攻,将其歼灭。中午12时,北伐军攻占平江城。与此同时,第7军也攻占了涪口市、将军山和张家碑。第8军主力于20日渡过汨罗江,沿铁路追击吴军,22日攻克岳阳。同日,第4军第10师进克通城。其前锋尾迫吴军溃兵进入大沙坪。吴军退往汀泗桥。第7军尾追吴军,在大沙坪与第4军会合。至此,北伐军主力已进入湖北境内。

    点评:汨罗江会战,从19日发动总攻到22日占领岳州、五里牌、通城为止,4天内北伐军连战皆捷,拔掉了泪水以北吴军的军事据点20余个,俘吴军官兵7100余名。吴部湘军及援湘军大部被歼或溃散。吴佩孚的势力及粤、赣军阀全部被逐出湖南。

中国战争 武汉战役

    1926年(民国十五年)9月至10月,在北伐战争中,国民革命军北伐军主力对军阀吴佩孚部的一次围攻战斗。

    1926年8月,吴军在鄂南惨败后,即以全力防守武汉。吴任命刘玉春为守备军总司令,陈嘉谟为武汉防御总司令,辖三师之众,同守武昌。9月2日,北伐军开始攻击武昌战斗以第1军第2师攻击忠孝门至东北城角;第4军第10师攻击通湘门至宾阳门;第7军第2路攻击中和门至望山门;第4军第12师为预备队,驻洪山附近;炮兵驻扎洪山阵地。是日黄昏开始行动。3日凌晨3时许,第2师炮兵自小龟山向武昌城轰击,步兵向攻击目标前进。第10师各团攻抵通湘门至宾阳门城脚时,天色已明;第7军第2路动作迟缓,黎明日寸才到达攻击准备位置,还未接近城垣。各部队因伤亡较大,于早6时许,全线停止攻击。5日凌晨3时许,北伐军再次攻城,小龟山炮兵向忠孝门、武胜门及蛇山一带炮击;右翼炮兵于洪山阵地也向武昌东面城墙吴军炮击;左翼炮兵于武建营附近阵地向武昌城南部炮击。第12师第36团奋勇队从刘湾西端涉过护城河,冒守军猛烈火力,架梯登城,与守军展开肉搏,战况极为惨烈,奋勇队死伤三分之二,未能奏效。独立团奋勇队亦潜进至城脚,奋勇登梯。第1营奋勇队官兵十几人全部阵亡,第2营奋勇队继续增援,终因守军火力猛烈,无法登城。此时天已亮,奋勇队只得暂伏于城基壕沟内待命。当晚,第l0师各团又竭力接近城垣。守军遂将手榴弹、火药包同时掷下。奋勇队虽将梯子靠近城垣,但已死伤大半。第7军第14团将梯子架在民房上准备登城。吴军遂扔火药包、爆发罐烧房。第14团为烈火所阻,也无法登城。第2师进至距武胜门三四十米处,因炮火压制不住吴军,而无法前进。天明时,第12师第36团奋勇队亦死伤过半。正午,北伐军决定暂停攻击。与此同时,汉阳、汉口方向北伐军进展顺利,6日攻占汉阳,7日占领汉口。10日,北伐军前敌总指挥唐生智令第8军第3师师长李品仙率第3、第4两师及鄂军第1师向孝感追击溃退的吴军,于16日进占武胜关,切断了吴军退路。北伐军在两湖战场取得决定性胜利后,军阀孙传芳于八九月间将其5省军队组成5个方面军,陆续调入江西。根据这一形势,北伐军总司令部决定于9月上旬,乘孙军尚未集结完毕之时,对江西孙军发起攻击,对武昌城则采取“围而不攻”的策略。武昌城内守军经封锁后,粮、弹奇缺,军心涣散。9月21日,北伐军第4军再次攻城,拂晓进攻开始,由于守军顽抗,未能攻下,遂决定以工兵从宾阳门、武胜门挖坑道到城根,准备炸城。时孙传芳部曾向咸宁方向开进,试图解武昌之围。守城吴军于10月1日、3日由望山门、通湘门、保安门出击策应,被北伐军击退。是时,由于第7军进占德安,威胁九江,孙传芳急调大冶、阳新一带的部队回援。守城吴军见援军无望,愈益恐慌。10月l0日,吴守军河南第3师李俊卿师长率部投降,并打开保安门,迎接第4军入城。武昌吴军遂全部缴械投降。至此,围攻了40余天的武昌城为北伐军所占领。

中国战争 西安之战

    1926年(民国十五年)4月至11月,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中,原属国民军序列的陕军杨虎城、李虎臣等部,在西安抗击刘镇华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