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中国军事战争通史 >

第258章

中国军事战争通史-第258章

小说: 中国军事战争通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受挫,各部除留下若干小部队坚持斗争外,其余部队先后退入苏联境内整训。

    点评:东北抗日联军在白山黑水间与日军进行了长达13年多的斗争,历战斗数千次,从1931年至1945年8月,共致日本关东军死、伤、病17。82万人,伪军警死伤则是日军的数倍。其艰苦的斗争条件,远远大于为红军长征之时。抗日联军阵亡的有杨靖宇、王德泰、赵尚志、李延禄、李光宇、夏云杰、李学福、陈荣久、汪亚臣、祁致中等3万余人,还涌现出“甘将热血沃中华”的著名女战斗英雄赵一曼。抗日联军的斗争,对全国抗战起到了战略上的配合作用,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其光辉的业绩和前仆后继的精神永远激励着后人。

   

中国战争 东北抗日义勇军对日作战

    1931年(民国二十年)9月至1933年春,中国东北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一部抗日军民组建的东北抗日武装反抗日军侵略的一系列战斗。

    九一八事变后,日军继续扩大侵略战争,企图一举占领东北全境,作为进攻中国全境的基地。在日军的疯狂进攻面前,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政府采取完全不抵抗政策,把东北三省大好河山拱手送给日本侵略者。东北三省军民和爱国人士在中国共产党抗日号召的影响下,在北平(今北京)组成东北民众抗日救国会,倡议组成义勇军对日作战;东北军部分将领黄显声、李杜、冯占海、马占山、苏炳文等和中下级军官唐聚五、高文斌等拒绝执行国民党当局的不抵抗命令,先后在辽西、辽东、辽北蒙边、吉林、黑龙江各地组成各种名义的义勇军、自卫军和救国军(通称义勇军),开展抗日斗争;绿林首领张海天、高鹏振、宫长海、李海青等率部走上抗日战场;早先被裹胁编入伪军的王德林、田霖等部也相继率部起义,重新举起抗日旗帜,对日作战;原东北地方当局的部分下级官员、爱国知识分子、开明人士邓铁梅、苗可秀、王风阁、包景华等也四处奔走,组织武装,奔向抗日战场;民间武装组织大刀会、红枪会也纷纷揭杆而起,参加各地义勇军的对日战斗。中国共产党满洲省委员会积极参加义勇军的组织领导工作,派遣周保中、李延禄等大批党员骨干参加义勇军的战斗。各地义勇军的斗争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即:1931年9月至1932年3月的组织阶段,主要进行嫩江桥抗战(参见江桥抗战)、锦县、哈尔滨、方正保卫战和镜泊湖连环战。东北抗日义勇军发展到近20万。1932年3月至10月的大发展阶段,义勇军发展到50余万人,遍及东北三省102余县,先后进行了哈尔滨、齐齐哈尔、敦化、宁安、扶余、海城、沈阳、沈海铁路等反击战、破击战或其他一些样式的战斗。1932年冬以后为反讨伐阶段,义勇军在日军采用逐次集中兵力、各个击破方针进行讨伐下,由高潮走到低潮,最后失败。

    点评:义勇军在战斗中牵制了十数万日军和伪军,给日伪军以巨大打击。据日方公布的数字,1931年10月到1933年2月的l7个月中,义勇军平均每月反讨伐150余次,1年半中共击毙伤日军将校官兵以下6875人,被消灭的伪军则更多。义勇军自己也遭到巨大损失,总计战死、病死和冻饿而死5万余人,负伤8万余人,溃散7万余人,退入苏联境内3万余人,退到热河(今内蒙古、辽宁、河北边区)3万余人,留在当地坚持斗争的4万余人大部伤亡,一部分被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反日游击队、东北人民革命军、东北抗日联军吸收、改编,一部分溃散和投降日军。义勇军由于得不到国民党政府支援,本身组织松散不统一、部队装备低劣以及战略战术上的失误而失败,但它打响了抗日战争的第一枪。

中国战争 鄂豫皖苏区第一次反围剿

    1930年(民国十九年)11月至1931年1月,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中,中国工农红军第1军在湖北、河南、安徽3省边界地区粉碎国民党军围剿的作战。

    1930年11月上旬,国民党武汉行营调集6个师另1个旅的兵力,在鄂豫皖边区绥靖督办李呜钟指挥下,组织对鄂豫皖苏区第一次大规模围剿。红1军未悉国民党军围剿意图,正由河南罗山地区南下,准备向长江沿岸发展,打通与蕲(春)、黄(梅)、广(济)苏区红军第15军的联系。中旬,红l军进攻湖北姚家集、黄安(今红安)未克,下旬,奔袭谢店、新洲,歼国民党军第13师1个营和第26师第2混成旅。其后,红1军转兵但店休整。红1军的作战行动,打乱了国民党军的围剿部署。12月初,国民党军调集兵力,准备于新洲地区夹击红军。但红1军已东进皖西,国民党夹击红军的计划落空。上旬,国民党军兵力增至8个师又3个旅近10万人,对鄂豫皖苏区大举进攻。这时,国民党军已进占皖西地区的主要城镇,其进攻的重点置于鄂豫边地区。至12月12日,国民党军第44师先后进占黄安、河口镇。面对国民党军的进攻,以曾中生为书记兼主席的中国共产党鄂豫皖临时特别委员会和临时革命军事委员会,指挥约有300余支枪的地方武装和约2万人的红色补充军,以广泛的游击行动,牵制、袭扰、打击国民党军。此时,原在蕲、黄、广苏区的红15军经皖西、豫南转战至黄安、麻城地区,随即投入反围剿作战。16日,红15军攻占河口镇,歼国民党军一部,接着在七里坪对国民党军第30、第3l师实施阻击,予其一定杀伤后,转向外线作战,而红军地方武装则继续在内线袭扰国民党军。同时,红1军在皖西发起攻势,12月中旬在金家寨、苏家埠、韩摆渡等地歼国民党军第46师3个营,并一度兵围六安、霍山,收复皖西苏区大部失地。国民党军急忙增兵皖西,企图合围红1军。30日,红l军向进至东西香火岭的国民党军第46师及警备第2旅发起攻击,歼其3个团,同时击溃其进至麻埠的3个团。1931年1月3日,红1军主力西返豫南。1月14日,在商城以东之四姑墩地区,歼国民党军第30师1个团。进犯鄂豫边的国民党军在苏区军民坚壁清野和游击战的袭扰下陷入困境,又悉红l军主力西返,遂纷纷向城镇据点收缩。

    点评:此战,红1军和地方武装共歼国民党军4个团又4个营,击溃其4个团又1个营,毙伤俘其5000余人,缴枪近3000支,打破了国民党军的第一次围剿,收复和巩固了鄂豫皖苏区。
    1931年(民国二十年)3月至5月,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中,中国工农红军第4军在湖北、河南、安徽3省交界地区,反击国民党军围剿的作战。

    3月中旬,国民党武汉行营主任何成浚、豫鄂皖边区绥靖督办李鸣钟调集兵力,组织对鄂豫皖苏区的第二次围剿。国民党军将先后调集的10余个师约十二三万人的兵力分为追剿和堵剿部队,采用追堵兼施的战术,企图首先肃清鄂豫边红军,继而围歼皖西红军,并于5月底完全肃清苏区内的红军。4月上旬,国民党军,皖西堵剿部队第46师2个旅和民团一部乘红4军主力集结于河南省商城地区之际,于15日进占麻埠,并准备进攻金家寨;以警备第1旅1个团进驻独山。中国共产党鄂豫皖特别委员会决定,集中红军主力打击皖西国民党军。20日,红4军第10师、第11师主力在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派往鄂豫皖苏区主持工作的张国焘、陈昌浩和军长旷继勋、政治委员余笃三指挥下,由商城南部东进,与原在皖西的红12师会合,并于25日攻克独山,全歼守军第46师1个多团,毙伤俘2000余人。麻埠等地守军惧歼,撤回霍山。与此同时,国民党军追剿部队第30、第31、第33师先后占领鄂豫边苏区新集,七里坪等地,但在红军警卫师、红10师第28团和地方武装袭扰下,于5月2日被迫撤回罗山、光山地区。其第一步围剿计划破产。随后,国民党军重新调整部署,以第30、第3l师分别向潢川、商城集结,企图协同其皖西部队合击红4军于金家寨、麻埠地区;以第13、第53师分由麻城、光山出动,拟在泼陂河、新集、中途店、福田河、藤家堡一线阻止红4军主力西进。当国民党军将围剿重点转向皖西时,红4军主力迅即西返,于5月10日在新集以北之浒湾重创国民党军第53师4个团,毙伤俘近干人。国民党军见其东、西两线堵剿部队相继受挫,遂停止深入,其第二步围剿计划又告失败。下旬,红4军主力转兵南下,于28日攻占黄安(今红安)城南桃花店,歼第44师1个营大部,并在十里铺设伏,再歼该师由黄安南援的3个营的大部。与此同时,留在苏区内的红军一部在地方武装配合下,以灵活广泛的游击战打击国民党围剿军,使其屡屡扑空,处处挨打,被迫于5月底收缩兵力,转为守势。至此,国民党军对鄂豫皖苏区的第二次围剿被打破,苏区得到进一步巩固和扩大。

   

中国战争 鄂豫皖苏区第三次反围剿

    1931年(民国二十年)11月至1932年6月,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中,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在湖北、河南、安徽三省边界反击国民党军围剿的作战。

    是年5月,鄂豫皖苏区红军粉碎国民党军第二次围剿(参见鄂豫皖苏区第二次反围剿)后,红军和苏区进一步发展。11月7日,红四方面军在黄安七里坪成立,下辖两个军近3万人。鄂豫皖苏区和红军的发展引起国民党军的震惊。11月,国民党军集结于鄂豫皖苏区周围的兵力已达15个师,其中豫东南地区4个师、鄂东地区7个师、皖西地区4个师,另有在河南的第4师、南京的警卫师亦调往武汉,其第20路军亦向信阳集结,可随时参加围攻作战,企图对鄂豫皖苏区发动第三次围剿。但由于九·一八事变后国内反蒋抗日浪潮高涨,国民党围剿军的兵力仍处于分散防守状态。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共产党鄂豫皖革命军事委员会决定采取主动进攻战略,以破坏国民党的围剿计划,巩固和扩大苏区。根据上述决定,红四方面军在总指挥徐向前、政治委员陈昌浩指挥下,连续进行了四次进攻战役。首先,红四方面军以打乱南线国民党军的围剿部署为目的,于11月10日至12月23日,集中方面军主力进行了黄安(今红安)战役,一举攻克黄安(参见黄安战役)。是役,红军计毙伤俘其1。5万余人,缴枪7000余支,并俘其第69师师长赵冠英。黄安战役后,为打击北线之国民党军,向北扩大苏区,1932年1月19日至2月10日,红四方面军进行了商(城)潢(川)战役(参见商潢战役)。是役,歼国民党军约5000余人,使鄂豫皖苏区东西两部连成一片。商潢战役后,国民党军继续采取守势,其部署于皖西的兵力只有4个师又两个旅,防区较大,兵力薄弱。为求歼该部国民党军,向东扩展苏区,3月20日至5月8日,红四方面军以一部牵制豫东南地区之国民党军,以主力3个师进行了苏家埠战役。此役,计歼国民党军3万余人,俘其皖西“剿共”总指挥、第7师师长厉式鼎,缴枪1。6万余支。在苏家埠战役期间,国民党军第20路军以一部兵力进占潢川、光山南部地区。为歼灭该部国民党军,收复该区,1932年6月12日至16日,红四方面军进行了潢(川)光(山)战役(参见潢光战役)。此战,红四方面军毙伤俘其约1万人,缴枪7000余支。

    点评:红四方面军在总指挥徐向前的指挥下,依托苏区,集中主力,运用“围城打援”,调动国民党军于运动中各个歼灭的作战原则,连续进行了4次战役,取得了辉煌的战果,共歼国民党军近40个团6万余人,部队本身由近3万人发展至4。5万人,苏区扩展至拥有黄安,商城、霍丘、英山、罗田、广济6座县城、26个县苏维埃政权和350万人口的地区,开创了鄂豫皖苏区的极盛局面,打破丁国民党军第三次围剿计划。

    

中国战争 赣州战役

    1932年(民国二十一年)2月至3月,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中,中央红军(即红一方面军)在江西省赣州地区对国民党军进行的城市攻坚战役。

    中央苏区第三次反围剿胜利后,中国共产党临时中央委员会和苏区中央局为实现革命在江西及其邻近省区的首先胜利,多次指令中央红军“首取赣州”,尔后夺取吉安、南昌、九江等城。赣州,三面环水,城墙坚厚,易守难攻,由国民党军第12师第34旅2个团及1个独立连和地主武装17个大队共8000余人防守;赣州北面附近地区驻有国民党军5个师,其南面附近地区驻有国民党军10多个团,因交通便利,能迅速驰援赣州。是年1月10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会下达了攻打赣州的训令,规定中央红军红3军团和第4军担任攻城和打援任务;江西、闽西军区共6个独立师担任游击警戒任务。2月4日,红军各攻击部队进抵赣州附近,各独立师也分别在信丰、会昌、万安等地活动。中旬,又增调红3军参战。13日、17日,红军两次实施暴破攻城,均未果。23日,红军再度实施攻城,曾一度攻占赣州城楼,但在国民党军反扑下,登城红军大部伤亡,第3次攻城失利。29日,国民党军在“缩小阵地、增兵进城、内外夹击、以解赣围”方针下,调集第11、第14师约2万人由泰和进至赣州西北郊,并以一部进入城区加强城防。3月1日,中革军委不顾军情变化,再次发出训令,要红军继续强攻赣州,并又增调红5军团参战。4日,红军第4次攻城,仍未得手。7日凌晨,正当红军准备再度攻城之际,国民党军5个团从城内出击,城外国民党军亦在城西南从侧后配合,对红军实施夹击。红军攻城部队顿陷被动境地,幸红5军团第13军及时赶至增援,红军攻城部队始得撤出战斗,战役结束。

    点评:此战,历时33天,红军在战略指导上范有严重的错误,虽歼敌1个多团,俘敌300余人,但攻城未克,反遭重大伤亡,丧失了利用当时有利形势扩大苏区和红军的时机,可谓得不尝失。

中国战争 广州起义

    1927年(民国十六年)12月,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中,中国共产党为反抗国民党的反动统治,由中国共产党广东省委员会在广州市领导发动的工农兵武装起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