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中国军事战争通史 >

第287章

中国军事战争通史-第287章

小说: 中国军事战争通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淮北兵团即奉令向安徽省西部转移。

中国战争 淮南津浦路西反顽战斗

    1940年(民国二十九年)3月,在抗日战争中,中国新四军江北指挥部在安徽省合肥以北、定远以南和无为以西地区与国民党军顽固派军队进行的战斗。

    是月,安徽省主席兼国民党军第21集团军总司令李品仙(简称桂顽),在江苏省主席兼苏鲁战区副总司令韩德勤(简称韩顽)的积极配合下调集重兵,越过淮南铁路(田家庵至裕溪口)向皖东进逼,妄图歼灭新四军或将其赶往长江以南地区。新四军江北指挥部,为顾全抗日大局,提出双方“以淮南路为界,分区抗日”的倡议,李品仙竟置之不理,并于月初,出动5000余兵力,向津浦路(天津至浦口)西新四军大举进攻。在此形势下,中国共产党中原局决定.集中主力于津浦路西,反击当地顽固派进攻,制止桂顽东进,巩固路西阵地。新四军第4支队决定以第7团在南线,反击占领界牌集的顽军第10游击纵队;以第9团保卫大桥,打击从定远来犯的顽军第12游击纵队;以第14团乘顽军后方空虚,奇袭定远县城,以调动第北游击纵队回援。4日,战斗打响后,新四军第14团一举攻克定远,全歼该县保安大队,顽军第12游击纵队闻讯后立即回援,在高塘铺遭到该团的截击,被歼大部。新四军第7团将占领界牌集的顽军第10游击纵队击溃,歼其700余人。接着第7团在王子城与桂顽第138师一部遭遇,又将其击溃。7日,第5支队司令员罗炳辉、苏皖支队司令员陶勇率第5支队主力和苏皖支队进至路西,在施家集全歼滁县保安团800余人,在管家坝击溃顽军1个营,将顽军第10游击纵队赶回古河;9日,在王子城与第7团会合,后又向顽军第138师一部反击,在八斗岭激战两昼夜,将顽军击退。与此同时,江北新四军游击纵队新7团袭击了含山及和县县城,新编第8团在肥东青龙厂歼灭顽军保安团一部。

    此战斗历时9天,新四军共歼灭顽军2500余人,俘顽军支队副司令商业勤以下千余人。新四军在给进犯的顽军以有力打击后,主动停战,再度提议和谈,并达成以淮南路为界,分区抗日的协议。

中国战争 淮南战斗

    1938年(民国二十七年)5月,在徐州会战中,中国第5战区部队在安徽省淮河南岸地区抗击日军华中派遣军所部的防御战斗。

    日军华中派遣军为准备协同华北方面军夹击徐州,命令位于芜湖的第6师团以一部渡江进占合肥,策应在蚌埠、怀远一带与中国军队隔淮河对峙的第9、第13师团北攻徐州。第6师团组成坂井支队,于4月23日从芜湖出发,24日在和县以东渡过长江,于30日进占巢县。

    中国第5战区为确保淮南要地,阻止日军北进,以第27集团军主力守备安庆至长江北岸要点,并以一部侧击进占巢县的日军;第26集团军一部占领东山口、八斗岭一带,对巢县、定远警戒,待主力到达后转取攻势;第48军确保北炉桥、洛河之线阵地,一部向定远、考城游击;第21集团军固守淮河北岸苏集、曹老集、瓦王庄阵地,另一部在淮西地区监视淮远日军;第179、第176师为预备队。

    日军华中派遗军参加徐州会战的部队主力,于5月5日开始北进。其第9师团向板桥集,赵家集一线前进;第13师团向蒙城前进。进占巢县的坂井支队于11日从巢县出发向合肥进攻。中国第26集团军第10军第48师在桥头集,撮镇阻击日军受挫,退至合肥与第199师协同固守合肥及其近郊阵地;第41师亦由定远以西地区回援合肥守军。日军坂井支队于13日进至合肥东南地区。当日下午,日军开始攻击,14日晨将合肥攻陷。守军第48师退至高塘集;第199师退至大蜀山。在此期间,第27集团军曾以一部兵力乘日军攻击合肥,后方空虚之际,于13日下午占领巢县。日军坂井支队即派第13联队第1大队回师再占巢县。淮南战斗结束。

中国战争 淮南津浦路西作战

    1944年(民国三十三年)11月,在抗日战争中,新四军第2师兼淮南军区部队在淮河以南,津浦铁路(天津至浦口)以西地区反击国民党顽军进攻的作战。

    上旬,日伪军集中7000余人,分7路向淮南津浦路西抗日根据地进行扫荡。国民党顽军第171师乘机以主力向该地进攻,企图消灭新四军第2师兼淮南军区一部,占领部分地区。第2师兼淮南军区为保卫抗日根据地,决心在粉碎日伪军扫荡的同时,打击进犯的国民党顽军。遂以主力一部,在地方武装和民兵配合下,对日伪军开展游击作战;以主力另一部,集中作战,消灭顽军一邵。14日,顽军第171师以5个营和地方武装一部分两路向新四军第2师发动进攻,先后侵占曹家岗、郭集、青龙厂等地。第2师兼淮南军区在粉碎日伪军扫荡后,调整部署,以第5旅及路西军分区第18团和地方武装各一部迅速占领占鸡岗、董大圩、元守集一线;将主力部队隐蔽集结于宣家岗、张桥地区,待机打击顽军。19日,顽军主力4个营及地方武装300余人,由蒋集分两路向占鸡岗和董大圩地区进攻。第5旅和路西军分区第18团在地方武装配合下,苦战终日,打退了顽军数次猛烈进攻,并以一部向顽军侧背突然出击,顽军仓惶撤退。第5旅等部迅速迂回包围顽军,并发动猛攻。战至20日,歼灭顽军1600余人。第4旅部队乘胜进攻周家岗等据点,歼灭顽军地方武装300余人。此战,新四军歼灭顽军1900余人,给顽军第171师以严重打击。

中国战争 黄桥战役

    1940年(民国二十九年)9月、10月间,在抗日战争中,新四军在江苏省泰兴县以东黄桥地区对国民党顽固派军队进行的自卫反击战役。

    为了在江苏北部建立以黄桥为中心的抗日根据地,是年7月底,新四军苏北指挥部所属部队由泰州以西直下黄桥。8月,八路军第5纵队东进淮海地区,从而形成南北配合,打开苏北抗战局面的有利态势。国民党苏鲁战区副总司令兼江苏省主席韩德勤,为保持苏北反共阵地,企图先消灭立足未稳的新四军,再歼击南下的八路军,于是调集重兵进犯黄桥。

    苏北指挥部在陈毅、粟裕正副指挥的率领下,面对韩顽重兵来犯的局势,坚持有理有利有节的自卫原则,决心集中兵力,坚决粉碎韩顽的进攻。新四军利用顽军内部矛盾,灵活运用斗争策略,成功地争取了驻泰县(今泰州)的苏鲁皖边游击军李明扬部和驻曲塘的税警总团陈太运部保持中立。

    9月3日,韩顽兵分两路南犯。新四军在首战营溪击退韩顽进攻,进而攻取姜堰后,仍向韩顽呼吁“停止内战,团结抗日”。韩德勤乘机提出,以新四军退出姜堰为条件实现停战,陈毅当即同意。30日,新四军撤出姜堰,由李明扬、陈太运接防。新四军忍让求全,顾全抗战大局的态度,博得各界人士的广泛同情,进一步争取了李明扬、李长江和陈太运,使韩德勤更加弧立。

    韩德勤自恃兵多粮足,倾其主力第89军和独立第6旅共1。5万余人,分三路从海安、曲塘一线南犯,并以李明扬、陈太运部及5个保安旅分置左右两翼配合作战,妄图聚歼黄桥地区的新四军。苏北指挥部鉴于决战不可避免,在众寡悬殊的情况下,决心集中兵力,采取积极防御,诱其深入,于运动中歼灭韩顽的战法。以第3纵队坚守黄桥,以第1、第2纵队隐蔽集结于黄桥西北的顾高庄、横巷桥一带,待机出击。

    10月4日,韩顽第89军第33师直扑黄桥东北前沿阵地,第3纵队顽强反击,将其击退,予以重大杀伤。第89军军部率117师进至野屋基、何家塘一线,独立第6旅经高桥南进,企图击黄桥侧背。新四军第1纵队从顽军独立第6旅行军纵队的两侧突然出击,将该旅分割包围,经3小时激战,全歼该旅,旅长翁达自杀毙命,首战告捷。

    新四军第2纵队直插分界,切断第89军退路。新四军第3纵队从黄桥正面出击,将韩顽主力分割包围于黄桥以北地区。新四军首歼第89军军部,并乘机紧缩包围圈,战至5日战斗结束。

    6日,又追歼残顽于营溪,乘胜占领海安、东台等地,韩德勤率残部千余人向兴化逃窜。其间,李明扬、李长江、陈太运等见韩顽失利不敢妄动,使韩顽的右翼失去掩护。在黄桥作战期间,八路军第5纵队歼灭韩军保安旅一部,进占阜宁、东沟、益林等地,直下盐城凤谷村,14日,进抵东台以北的白驹镇,与新四军苏北指挥部胜利会师。至此,八路军、新四军协同开辟苏北的战略任务基本完成。

    点评:此战,是解放军战史上的著名战役,新四军在粟裕的指挥下,灵活用兵、以少胜多。特别是在歼灭独立第6旅的作战中,粟裕运畴紧密:以现独立第6旅采用一路行军纵队前进。如果两人之间的距离为1。5米,全部3000多人队形将会是长达四五公里的一路长蛇阵,于是采取“黄鼠狼吃蛇”的战术,多路向其突击,将它截成几段,然后各个包围,先斩其首,是此战获胜的重要原因。作战中,新四军、八路军以7000人的兵力,共毙伤国民党顽固派军队1。1万余人。新四军伤亡900余人。此役的胜利,对开辟苏北,发展与坚持华中抗战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战争 黄土岭战斗

    1939年(民国二十八年)11月,在抗日战争北岳区反扫荡战役中,中国八路军晋察冀军区部队在河北省涞源县三岔口、黄土岭地区对日军进行的伏击战。

    3日,日军独立混成第2旅团第1大队被八路军歼于雁宿崖地区(参见雁宿崖之战)。该旅团长阿部规秀中将企图报复,于4日凌晨亲率旅团第2、第4大队1500余人,由涞源城向晋察冀军区第1军分区腹地雁宿崖、银坊、管头急进。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聂荣臻令第1军分区统一指挥第1、第3、第25团、游击第3支队及第3军分区第2团、第120师特务团、第715团等部,予进犯日军以歼灭性打击。令第二十五团一部与敌保持接触,监视日军动向;令第1、第2、第3团、游击第3支队及第25团一部进行战斗准备。是时,八路军第120师特务团从神南镇北上,准备参加战斗。5日,日军进犯银坊扑空后,继向涞源、易县交界的司各庄、黄土岭方向进犯。当日下午,日军进至张家坟、雁宿崖、三岔口一线。第1军分区游击第3吱队和第1团各一部与日军保持接触,节节抗击,诱其探入。6日,日军进抵黄土岭,并有继续东犯征候。晋察冀军区利用这一带有利地形,即令第1团和第25团迅速占领寨坨附近阵地,截断日军去路;第3团迅速占领黄土岭至上庄子以南地区;第120师特务团接替第3团进至大安,随时准备加入战斗;第2团尾随敌后,待敌占领司各庄后,绕到黄土岭北面占领有利地形;第3支队控制通往涞源的要道。7日晨,日军主力由黄土岭出发,沿山沟向东蠕动。下午3时,当其全部进入八路军伏击地域时,第1团、第25团迎头杀出,第3团和第2团从西南北三面合击过来,把日军团团围住,压缩在上庄子附近一条长约1公里、宽仅百十米的沟里,100余挺机关枪从各个山头一齐朝沟中射击,炮兵部队也连续发射炮弹。这时日军依仗兵力雄厚和优良火器,向寨坨阵地猛冲,遭八路军反击后,乃掉头西向,妄图从黄土岭突围逃回涞源。第三团紧紧扼守西、南两面阵地,第120师特务团也赶到,从第3团的左侧加入战斗。日军伤亡惨重。激战中,第1团发现远处一独家屋附近猬集一群敌人,即令第一军分区炮兵连以迫击炮火力对其进行袭击,日军独立混成第二旅团长阿部规秀中弹毙命。是日夜,日军连续突围10余次,均被军区部队击退。8日,日军在猛烈炮火和5架飞机掩护下,倾其全力向上庄子西北突围。此时,由蔚县、易县、满城、唐县、完县出动增援日军1200余人已接近黄土岭以南的花塔。从涞源增援之敌已到三岔口附近,同八路军第三支队接触。各路敌人企图对晋察冀军区和第120师参战部队形成内外夹攻之势。八路军给突围日军大量杀伤后,各部队迅速转移隐蔽,主动撤出战斗。当援敌赶到后,再次扑空。

    此战,八路军共歼灭日军900余人,并缴获大量军用物资。击毙日军“名将之花”阿部规秀中将。八路军伤亡500余人。晋察冀军区颁发的嘉奖令称:在黄土岭战斗中,第一军分区炮兵连充分发挥了炮兵的作用,给予敌人以极大的杀伤和威胁,以准确的射击命中敌酋,使敌人失去指挥与掌握,致全线动摇而陷于极端混乱状态中,并密切配合步兵获得黄土岭的胜利。

    

中国战争 黄崖底战斗

    1937年(民国二十六年)11月,在抗日战争的太原会战中,中国八路军第129师一部,在山西省昔阳县以东黄崖底伏击日军的战斗。

    月初,日军第109师团第136联队1个大队,由九龙关向昔阳进犯。八路军第129师判定,日军必然经过昔阳以东之南、北界都和黄崖底地区,该地为河谷地带,有利于设伏,遂决定以第386旅第771团在黄崖底以南风居村地区设伏,第772团在黄崖底以东巩家庄一带高地设伏。2日,日军第136联队1个大队进至伏击区,伏击部队立即开火,日军阵形大乱。当日军抢占高地被击退后集结于黄崖底河谷时,伏击部队集中火力猛烈射击,其间日军3次向伏击阵地发起冲击,均未得逞。此战,八路军共毙伤日军300余人、骡马300余匹。八路军伤亡30余人。

中国战争 黄崖洞战斗

    1941年(民国三十年)11月,在抗日战争太行区军民冬季反扫荡中,中国八路军总部特务团和第129师一部,在山西省黎城县以北黄崖洞、水腰地区对日军进行的战斗。

    山西省黎城县城西北水窑山上的黄崖洞,是抗日战争时期我军创建最早、规模最大的兵工厂所在地。黄崖洞四周群峰环抱,悬崖峭壁,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抗战时期,洞内兵工厂每年生产的武器弹药可装备16个团,是八路军在华北前线最重要的军火基地。日军把黄崖洞兵工厂视为心腹之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