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中国军事战争通史 >

第298章

中国军事战争通史-第298章

小说: 中国军事战争通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9团进到宁化堡附近袭扰宁武日军;第718团(欠第2营)监视原平、忻口日军;第714团在北小店及阳曲边山活动;雁北支队在平鲁、朔县、清水河之间活动,配合主力作战。

    进占岢岚日军第26师团第11联队1000余人,被第359旅围困在城内,交通联络中断,粮弹无法补给,水源断绝,被迫于10日15时弃城北逃。第359旅跟踪追击。北逃日军于10日晚至三井镇固守待援。尾追日军的第359旅第717团于当日夜间对三井日军发动攻击,消灭日军一部。日军于11日10时向五寨逃走。由三井逃入五寨城的日军与该寨日军共计1000余人,被跟踪追击的第359旅于11日包围。第358旅亦于此时赶到五寨城郊。由于五寨城池坚固,日军兵力较强,且有义井、三岔日军相策应,第120师所部炮火不足不利强攻。第120师决定,以第718团第2营及地方游击队继续围困画寨城日军;第717团进至五寨与三岔之间;第358旅进至义井与神池之间,截断五寨、三岔、义井、神池间的交通,以逼退五寨日军,并将其在运动中歼灭。警备第6团、独立第1支队、骑兵营等部在利民堡、八角堡地区袭扰朔县、神池、三岔日军交通,配合主力作战。

    17日17时,第358旅进至义井以南的虎北村、山口村时与由神池出动的日军1000余人遭遇。激战6小时,日军伤亡300余人后退入义井镇。18日,义井日军向第358旅反扑,又被该旅击退。同日,三岔堡日军出动200余人企图增援五寨,中途被第717团击溃后逃回三岔。至此,五寨城内日军完全孤立。在此期间,第120师其他各部积极活动,打击日军,有力地配合了主力的作战行动。日军在处境日益不利的情况下,于20日全线撤退。当日,偏关、河曲、保德和五寨的日军均弃城向东撤退。保德日军和三岔日军会合后,于21日向神池撤退,在田家窳遭第717团的截击,后逃入义井镇。22日夜,义井日军共3个大队向神池撤退,行至凤凰山附近,又遭第358旅伏击,后逃向神池。23日,神池日军继续逃往朔县。至此,岢岚、偏关、河曲、保德、五寨、神池被八路军第120师完全收复。进入晋西北的日军已全部退出。仅宁武城内尚有日军150b余人,企图长期固守。第120师决定以第716团及第717团第2营围困宁武城日军,师主力在宁武至阳方口之间铁路两侧,以伏击姿态,相机歼灭宁武北撤的日军。

    31日,阳方口日军600余人南犯,企图接应宁武日军突围,在石湖河与麻峪附近遭第359旅的攻击。宁武日军500余人出城反扑。第715团协同第359旅与日军展开激战。日军伤亡300余人后,分别退回阳方口和宁武城。4月1日晚,宁武日军乘夜暗突围,与阳方口日军会合后逃往朔县。第358旅和第359旅歼日军后尾一部。至此,日军攻占的晋西北7座县城全被八路军第120师收复。反围攻战役结束。

    此战,八路军歼灭日军1500余人,缴获山炮1门、步机枪200余支、汽车14辆、骡马100余匹;收复了7座县城和大片国土,恢复巩固了晋西北根据地。

    点评:此次反围攻作战,由于我军贯彻集中主要兵力击破敌之一路,而以次要兵力钳制敌之其他各路,选择深入腹地孤立突出的一路为主要攻击目标,采取围困战,断敌补给和水源,迫敌出逃,于运动中歼灭之等项原则,因而取得反围攻的胜利。这不仅沉重地打击了日军,增强了根据地军民的抗战信心,巩固了晋西北抗日根据地,而且对保卫陕甘宁边区也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战争 晋西北新军反顽战役

    1939年(民国二十八年)冬,国民党发动的第一次反共高潮中,山西省西北部地区新军与晋绥军旧军之间的作战。

    是年冬,国民党顽固派发动第一次反共高潮。第2战区司令长宫阎锡山在山西省发动”十二月事变”,命令晋绥军首先向晋西南地区的新军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第2纵队和八路军第115师晋西独立支队进攻,接着命令晋西北的晋绥军进攻新军决死队第4纵队和暂编第1师等部。晋西北新军在八路军支援下,粉碎了旧军的进攻,取得反顽战役的胜利。“十二月事变”发生后,晋西北新军对旧军可能的进攻已经作了充分的准备。晋西南的决死队第2纵队和第115师晋西独立支队与顽军苦战后,于12月27日夜通过离石至军渡公路的日军封锁线,进抵晋西北临县以南招贤镇地区。驻防于晋西北地区的晋绥军第7集团军总司令赵承绶,企图阻止决死队第2纵队等部与晋西北新军会合,在临县地区集中兵力,以骑兵第1军8个团在白文镇、寨上村、开府及方山一线阻拦晋西北新军南下;以第33军6个团位于临县以南阻止决死队第2纵队及晋西独立支队继续北上。在这种情况下,新军暂编第1师迅速抢占赤坚岭重要阵地,并成立“晋西北拥阎抗日讨逆总指挥部”,以续范亭为总指挥,指挥晋西北的反顽斗争。1940年1月2日,新军开始向顽军实施反击,以决死队第4纵队的4个团和暂1师第36团分编为左.右两个纵队,分别向方山和临县白文镇开进,冲破顽军阻挠迎接决死队第4纵队和晋西独立支队北上。至9日,左、右两个纵队先后攻占了开府、马坊、方山、寨子村,阳坡、白文镇,消灭了骑兵第1军步兵第3闭,将顽军压缩到临县附近地区。决死队第2纵队和晋西独立支队顺利地转移到静乐县丙南的米峪镇、天池店地区,并驱逐了顽军暂编第1旅,然后开赴方山、圪洞地区。10日,总指挥部决定乘晋西南顽军尚未北上之际,集中兵力消灭顽军赵承绶骑1军和第33军于临县地区,当即将晋西北各郡编为右集团,由白文镇直趋临县;决死队第2纵队和晋西独立支队为左集团,由万山、圪洞向临县进攻,配合右集团夹击临县顽军。左,右两集团与顽军经11日至13日3天战斗,消灭了顽军第33军第200旅,逼近临县城。赵承绶看到败局已定,于13日夜率部弃城向南撤逃。14日,左,右两集团在临县会师。16日,追击邵队在招贤镇、田家山消灭南逃阎军后尾部队一部。顽军主力越过汾阳至离石公路逃向晋西南。在此期间,八

中国战争 晋西南新军反顽战役

    1939年(民国二十八年)冬,国民党顽固派发动的第一次反共高潮中,山西省西南部地区新军与晋绥军旧军之间的作战。

    1939年冬,国民党顽固派发动了第一次反共高潮。第2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于是年11月下旬,命令第6集团军总司令陈长捷指挥第61、第19军等部分南北两路,向驻山西省西南部地区的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第2纵队和八路军第115师晋西独立支队发动进攻。12月3日,顽军首先在永和附近袭击了决死第2纵队第196旅旅部,同时破坏永和、大宁等6县抗日政权及山西牺牲救国同盟会等抗日群众团体,杀害洪洞、临汾、蒲县县长及位于隰县的八路军第115师晋西独立支队后方医院的伤病员,制造了历史上所谓的“十二月事变”。面对顽军的进攻,晋西南新军于6日组成了“拥阎抗日讨逆总指挥部”,以张文昂为总指挥,韩钧为前敌总指挥,指挥晋西南地区所有新军一致行动。9日,新军开始对顽军反击。新军以一部兵力就地作战,主力分两路,一路出击隰县,一路出击石楼、永和,然后会师午城,直捣大宁、蒲县。中旬,决死第2纵队第209旅出击隰县的部队,消灭顽军第19军1个团部及1个营,取得初战胜利。但出击石楼,永和的部队受阻,未能与出击隰县的部队相会合。14日,陈长捷率7个团向新军保安旅进攻,占领汾西的暖泉头。八路军晋西独立支队第2团及第209旅第52团一部增援,激战一昼夜,将顽军击溃。21日,新军主力及晋西独立支队出击据守于孝义的水头镇顽军第19军一部。第19军所部占领有利地形抵抗。相持1日,新军和晋西独立支队撤出战斗。23日,新军各部为第1梯队,晋西独立支队为第2梯队,准备由中阳、石楼分两路南下,直捣永和、大宁、吉县、乡宁顽军老巢。两个梯队顺利越过吕梁山抵中阳县境。二梯队西进,第一日占留誉镇,消灭顽军第33军1个营;第二、三两日与顽军在三交激战2日,消灭顽军两个团大部。但一梯队南下受阻,未至石楼,即返抵三交与二梯队会合。新军由于连续作战20余日,极度疲劳,顽军正以数倍兵力逼近,因此新军改南下为北上,向山西省西北部地区转移。27日晚,晋西南地区的新军和晋西独立支队由柳林至离石之间的公路通过日军封锁线,进抵临县的招贤镇、任家山一带。30日又转移至离石、方山、交城、静乐地区。晋西南新军反顽战役即结束。

中国战争 晋中反六路围攻战役

    1937年(民国二十六年)12月,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八路军第129师一部,在山西省中部地区反击日军围攻的战役。

    日军为保障其正太路(正定至太原)的交通安全,于21日调集5000余兵力,由昔阳、平定、芹泉、寿阳、榆次、太谷等地出动,对平定、昔阳以西,榆次、太谷以东的三角地区发起围攻,企图合击八路军第129师主力。22日拂晓,由寿阳、芹泉南犯之日军2000余人,由平定西犯日军500余人,在3架飞机掩护下进至松塔地区,向八路军第772团展开攻击,激战终日,日军未有进展。黄昏以后,八路军主力转移,当行至独堆村时,发现日军500余已先到达,当即向南、北军城一带转移。23日晨,日军继续向马坊镇合击扑空后,与榆次出犯日军700余人会合,猛扑南、北军城。八路军与之对抗时,发现由太谷出犯日军1200余人已进至彭温庄,并向南、北军城方向运动。为使日军合围落空,八路军主力于当晚向外线转移。日军几次合击扑空,又在松塔,军城、榆次、平昔地区连遭袭击,于24日至27日退回原驻地。日军对晋中地区的六路围攻被粉碎。是役,八路军毙伤日军700余人。

中国战争 荆当宜战斗

    1943年(民国三十二年)11月至12月,在抗日战争中,中国第6战区部队在湖北省荆门、当阳、宜昌地区对日军第39师团进行的一系列进攻战。

    为策应常德作战,11月)8日,第6战区第33集团军一部分别向朱家集、王家集,陈家大包、尚家岩、徐家高庙,黄家集、烟墩集、育溪河等地发动攻击,先后攻克陈家大包、邱家店。在突入王家集、育溪河时与日军发生激战,21日,续向朱家集、尖山、财神庙、王家集等地日军攻击,27日向荆门攻击前进,越过荆(门)当(阳)公路,向日军后方挺进。一部进至当阳东关;一部渡过泪水,攻击西南关,毙伤日军1000余人;另一部攻占机场,焚毁日机2架,夺取了日军空军指挥所,毙日军空军军官40余人。至12月8日,得悉当面日军增加颇多,乃转向当阳以北及其东南地区的日军进行攻击。与此同时,第6战区第26集团军以一部深入龙泉铺、鸦雀岭、土门墟,袭击日军后方交通线及仓库等军事设施;以一部先后攻克东西求雨包、营盘岗、万家大包、陈家大包(宜昌附近)。11月15日,日军由龙泉铺增援反扑,该部遂退出上述部分地区。16日,再向各该地区攻击,分别突入鸦雀岭、包围陈家大包。在向营盘岗、羊宝山据点攻击时,日军一再施放毒气,至25日一部自动撤围攻击点;一部续向龙泉铺、许家大包、双莲寺、破山口、陈家大包、龙泉寺、梅子亚、南津关、曹家墟等日军据点攻击,予以一定的杀伤。12月9日,收复常德。两集团军的部队于13日奉命停止攻击,恢复战前态势。

中国战争 荆河阻塞作战

    1938年(民国二十七年)11月至1943年2月,在抗日战争中,中国海军在湖北荆河地区布设水雷,沉塞船只、构筑水上障碍物,阻滞日本侵华舰队溯江进攻重庆的防御作战。

    为阻止日军沿长江西进保卫陪都重庆,中国海军决定在川江前卫的荆河地区组织水雷封锁,采取锚雷和漂雷相结合的方式,重点在藕池、沙市、董市、宜都、红花套布设锚雷,在监利、郝穴、松滋、宜都、平善坝布放漂雷。

    1938年11月,首先在石首建立沉船阻塞线,拆除沿江航路标志,并将重要航道划成雷区。城陵矶失守后,在石首、藕池紧急布放锚雷200枚。11日,炮艇“义胜”、“勇胜”,“仁胜”号和驳船2艘在护运水雷途中被日机炸沉。岳阳失守后,19日,又在石首下游布放漂雷150枚,此后在郝穴、马家寨、陡湖堤、窑家埠、马家嘴、观音寺等处布设锚雷500余枚。

    1939年5月用趸船沉塞于石首江面,并配以竹缆连接。9月25日,在塔市驿布放漂雷50枚。10月,又在石首用大量障碍物构成辅助工事,以加强石首阻塞线。

    1940年3月至5月,在二洲子、朱家河附近及观音洲上游布放漂雷70枚。6月,在石首、藕池、太平口、董市、松滋、宜都等处加布锚雷1900余枚,并在红化套,紫阳布放漂雷90枚。日军因慑于水雷袭击的威力,始终未敢越过荆河水道,被迫从陆上迂回包围,15日攻占宜昌。

    1941年4月至6月,中国海军在洪水、石首、藕池陡湖堤、太平口先后加布锚雷200枚。10月1日,为配合陆军反攻宜昌,在黄公庙附近布放漂雷40余枚,掩护陆军渡江,于10日收复宜昌。

    1942年9月,中国海军第3布雷总队又在各雷区加布水雷230枚。1943年2月16日,监利失守,荆河北岸均被日军占领,中国布雷队在石首古长堤、三只角抢布水雷170枚,炸毁日军艇船)艘和防御没施,但日军从北岸分5路南渡,中国陆上守军后撤,荆河南岸随即陷落。中国海军布雷火轮2艘、雷驳18艘均被日机炸沉,第3布雷总队被迫撤离荆河地区。

中国战争 九江战斗

    1938年(民国二十七年)7月,在抗日战争中,中国第9战区部队在江西省九江地区抗击日军进攻的防御战斗。

    7月初,日军以湖口附近地区为基地,集结陆军波田支队、第106师团、海军舰艇约60艘,准备进攻九江。据此,中国军队第9战区以第1兵团部署于鄱阳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