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中国军事战争通史 >

第47章

中国军事战争通史-第47章

小说: 中国军事战争通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秦王朝急政暴虐,徭役、赋税重加于民,严刑苛法,民怨沸腾,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元年七月,阳城(今河南登封东南告成镇)人陈胜、阳夏(今河南太康)人吴广等900名被征戍卒赴渔阳(今北京密云西南)戍边。途中遇雨,不能如期赶至。按秦律,误期当斩。陈胜、吴广遂率被征戍卒在蕲县大泽乡(今安徽宿州市东南大泽乡西南)起义。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起义军“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史记·陈涉世家》),攻取大泽乡,西向横扫数百里,进占陈县(今河南淮阳),起义军迅速发展到数万人。陈胜在陈县称王,国号“张楚”,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农民政权。起义军以“伐无道、诛暴秦”(《史记·陈涉世家》)为政治口号。各地农民纷纷响应,揭竿而起。原六国旧贵族亦乘机起兵。

    经短期休整,起义军主力分兵三路向秦都咸阳(今陕西咸阳市东北)进逼。吴广率田臧、李归等围攻荥阳(今河南荥阳东北古荥镇),因城池设防坚固,久攻不下。陈胜又以周文为将军,率部由陈县出发西击秦。周文沿途收兵,至函谷关(今河南灵宝老城东南北寨村之北,因在山谷中,险如函,故名)时,已有战车千辆,步兵数十万人。九月至戏(今陕西临潼东北新丰镇东南戏水西岸),距秦都咸阳不到百里。另一路由宋留率领攻占南阳(郡治宛县,今河南南阳市),但未能按陈胜意图直叩关中东南,门户武关(今陕西丹风东南)。陈胜同时分兵攻取郡县:遣武臣等向北进攻赵地(今河北南部、河南北部);周市攻取魏地(今河南东北部);邓宗进攻九江(郡治寿春,今安徽寿县);召平攻取广陵(今江苏扬州市)。

    在陈胜、吴广影响下,英布、项梁、彭越、刘邦等先后起兵,形成天下反秦之势。秦廷大震,秦二世采用少府章邯建议,武装骊山(今陕西临潼东南)刑徒和私家奴隶数十万,由章邯率领,大败周文军于戏(参见戏之战)。周文军退至曹阳(今河南灵宝东北)。二年十一月,秦军出关反攻,周文再次失利,退至渑池(今河南渑池西),兵败自杀,全军瓦解。秦军乘胜直抵敖仓(军用粮仓,位于今河南荥阳北黄河中)。

    是时,围攻荥阳的吴广军内讧,田臧、李归假传陈胜之命杀吴广,陈胜乃以田臧为上将军。臧亲自率军迎击秦军于敖仓,兵败身亡。李归又战败于荥阳城下。章邯分兵向南,先后击破邓说、伍逢两支义军,直逼陈县。这时,武臣等拥兵割据自保,脱离陈胜指挥;邓宗、召平远在广陵;宋留被分割在南阳。陈胜亲率张贺军出城迎战,被章邯击败。十二月,陈胜退至下城父(今安徽涡阳东南),被车夫庄贾杀害。南阳宋留部亦降秦。陈胜、吴广领导的起义遂告失败。

    点评: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战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战争。但由于组织松散,缺乏强有力的统一指挥,兵力分散,又未能联合各地反秦武装共同作战,以致被秦军各个击破,它同所有失败的农民起义一样,没有远大的战略眼光(如绿林起义、赤眉起义、黄巾农民起义、隋末农民起义、黄巢起义、明末李自成、张献忠农民起义、太平天国运动),但它从根本上动摇了秦王朝统治,为尔后项羽、刘邦灭秦创造了有利条件,在中国农民战争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中国战争 巨鹿之战

    秦二世三年(公元前207年)十二月,项羽、刘邦灭秦之战中,项羽在巨鹿(今河北平乡西南之平乡镇)城下,歼灭秦军主力的一次战略决战。

    二年闰九月,章邯击败赵军,攻占赵都邯郸(今属河北)。赵王歇、赵相张耳由信都(今河北邢台市)退守巨鹿城。章邯以王离部20万人包围巨鹿,自率20万人屯兵巨鹿南之棘原,修甬道(两侧有土墙的通道)补给王离军。赵将陈余、张敖、燕将臧荼、齐相田都等先后率军令巨鹿外围救赵,但畏惧秦军,不敢出战。巨鹿守军兵疲食少,危在旦夕。赵王歇遣使求救于楚军。为避免反秦武装力量被各个击破,楚怀王以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次将军,率5万楚军北上救赵。三年十月,楚军兵抵安阳(今河南安阳市),宋义驻兵46日不进,企图坐观秦赵相斗,待其两败俱伤,然后取之。项羽一再建议立即渡漳河救赵,内外夹击,以破秦;否则以秦之强,必灭新造之赵。宋义不听,下令军中,不从命者皆斩,每天饮酒高会;而军无见粮,士卒以芋菽为食。项羽出于义愤,于十一月,斩杀宋义。楚怀王改命项羽为上将军。十二月,项羽遣英布、蒲将军率2万人,首先渡过漳河救赵击秦,小胜。随后,项羽亲率主力渡过漳水,下令烧毁军营,破釜沉舟,每人只带三日粮,以示誓死决战的决心。至巨鹿城外,将王离军围困。章邯率军迎救,被楚军击退。项羽身先士卒,率楚军连续攻击,九战九捷。诸侯军及城内赵军,亦乘楚军之威,进攻秦军,俘秦大将王离,杀副将苏角,涉间自焚。义军破王离,解巨鹿之围。诸侯共尊项羽为上将军。

    点评:巨鹿之战,农民军以无比英勇顽强的气概,正确适宜的作战指导,一举歼灭秦军主力,扭转了整个农民战争的战局,对于灭亡秦王朝反动腐朽的统治,具有决定性的意义。项羽以劣势兵力成功地实施分割、围歼战术,发扬破釜沉舟的勇猛精神,大败秦军,是灭秦战争中决定性的一战。其优秀作战指导艺术和勇猛精神,永远值得后人的称颂和借鉴。

中国战争 秦攻匈奴之战

    秦始皇三十三年至三十四年(公元前214年—前213年),秦始皇遣将军蒙恬率军北击匈奴的一次大规模进攻战。

    战国时期,居住在中国北部的匈奴,已经进入奴隶制社会。占有今内蒙古、宁夏一带的广大草原地区。当时,中原各国忙于征战,无暇北顾,匈奴经常袭掠与其接壤的秦、赵、燕三国北部边地。秦始皇兼并六国后,为解除匈奴对秦的威胁,命蒙恬率30万大军北击匈奴。三十三年春,蒙恬统主力军从上郡(郡治肤施,今陕西榆林市南)北出长城攻其东;杨翁子率偏师由肖关(今宁夏固原东南)出长城攻其西。匈奴败逃。秦遂取河南地(今内蒙古乌加河以南及伊克昭盟地)。沿河置44县,移民垦守。因匈奴不断来攻,次年秋,秦始皇复命蒙恬军又北渡黄河,取高阙(今内蒙古狼山中部计兰山口),攻占阳山(今内蒙古乌加河北的狼山、阴山)、北假(今乌加河以南夹山带河地区)。匈奴不敌,向北迁徙。为巩固河南地区,秦置九原郡(郡治九原,今内蒙古包头市西北)。为防匈奴南下,蒙恬奉命征发大量民工在燕、赵、秦长城基础上,修筑了西起临洮(今甘肃岷县),东到辽东的万里长城,对巩固秦北部边地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战争 项羽、刘邦灭秦之战

    秦二世二年(公元前208年)三月至三年九月,项羽、刘邦继承陈胜、吴广未竟的事业,团结反秦力量,推翻秦王朝统治的战争。

    元年七月,陈胜、吴广首举反秦义旗,得到广大民众及各种反秦力量的积极响应。同年九月,楚名将项燕后裔项梁、项羽叔侄,杀会稽郡(治吴,今江苏苏州市)守殷通起义,聚集精兵8000余;刘邦起兵沛县(今属江苏)得2000人;另有英布、秦嘉、陈婴、郦商等及魏(今河南东北部)、赵(今河北南部、河南北部)、齐(今山东大部)等地的原六国旧贵族先后起兵。

    陈胜、吴广起义失败后,原六国旧贵族拥兵割据,各地反秦武装亦在继续积极抗秦。二年春,奉陈胜之命攻取广陵(今江苏扬州市)的义军将领召平,以陈胜名义封项梁为“张楚”农民政权上柱国,建议他引兵西进击秦,三月,项梁、项羽率军渡江北上,沿途收编陈婴、英布、吕臣、蒲将军等多部反秦武装,并击败占据彭城(今江苏徐州市)以东地区的秦嘉部,队伍迅速壮大。秦将章邯击灭陈胜、吴广农民起义军后(参见戏之战),为逐次消灭北方各部反秦势力,北上至栗县(今河南夏邑)。项梁遣朱鸡石迎战不利,退军到薛(今山东滕州市东南)时,刘邦率部归附。这时,义军已发展到10万余人。项梁得知陈胜败亡的消息,接受范增建议,拥立死于秦国的原楚怀王之孙熊心为王,仍称楚怀王,作为反秦号召。项梁自称武信君,掌握军政大权。

    章邯军在栗县击败朱鸡石部后,对魏、齐、赵等地的反秦力量发起攻击,击败齐、魏联军于临济(今河南长垣西南),乘胜进攻齐地的东阿(今山东阳谷东北阿城镇)。项梁率军援齐,大败章邯军于东阿城下。楚军追击至濮阳(今河南濮阳西南)东,再败秦军。章邯退入濮阳防守,同时,项羽,刘邦率军在城阳(今山东鄄城北老城镇东南)、雍丘(今河南杞县)、定陶(今山东定陶西北)、陈留(今河南开封市东南)等地连破秦军。九月,章邯得到补充,大破义军于定陶一带。项梁战死。为避免被秦军各个击破,项羽、刘邦等率部东撤到彭城一带,楚怀王也自盱台(今江苏盱眙东北)迁到彭城。

    章邯击败项梁于定陶后,认为楚地兵不足忧,即率军北上攻赵。同年闰九月,秦军攻占赵都邯郸(今属河北)。赵王歇、赵相张耳由信都(今河北邢台市)退守巨鹿(今河北平乡西南之平乡镇)。章邯令王离、涉间率20万人围攻巨鹿,自率20万人屯于巨鹿南之棘原(今河北平乡南),筑甬道(两侧有土墙的运粮通道)至巨鹿城外,补给王离军。赵王歇几次派人向彭城楚军求救。楚怀王任命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次将军,率主力北上救赵;遣刘邦率一部分兵力(不足万人)乘关中(指函谷关以西地区)空虚无备,进军咸阳(今陕西咸阳市东北)。三年冬十一月(秦制,十月为岁首),宋义率军抵安阳(今河南安阳市),滞留46日,企图坐观秦、赵相斗,以收渔人之利。时天寒大雨,军中缺粮,士卒冻饿,且巨鹿危在旦夕。十一月,项羽多次建议立即北上救赵,义不听,反下令军中,不从命者皆斩;而整天饮酒高会。项羽遂杀宋义。楚怀王改命项羽为上将军,率军救赵。当时,巨鹿兵少食尽,赵将陈余及燕齐等国救兵畏惧秦军,不敢出战。

    十二月,项羽以英布、蒲将军率2万余人渡过漳水救赵,取得初战胜利。陈余复请救兵。于是,项羽亲自率主力渡河,下令凿沉船只,打破“釜甑”(炊具),每人只携三日口粮,以示誓死决战之心。至巨鹿,与秦军相遇,九战,大破秦军,绝其甬道,击杀秦将苏角、俘虏王离,涉间自杀(参见巨鹿之战)。诸侯军等敬服,拥戴项羽为诸侯上将军。尔后,项羽乘胜追击至漳水南岸,屡次击败秦军。章邯求和未成,率军后撤。项羽以蒲将军追击,至三户津(今河北临漳西),再破秦军。章邯率军南退,项羽又亲率楚军及诸侯军追击,大破秦军于汗水(漳水支流,位于今河北临漳附近)上。章邯连战失利,遭秦二世指责,进退无路。七月,遂率20万秦军降楚(参见漳汙之战)。至此,秦军主力全部被歼。项羽即长驱入关。

    三年二月,刘邦率军由砀(今河南永城东北芒山镇)出发西进。刘邦采用灵活机动的战术,避免攻坚,乘虚而进。攻昌邑(今山东巨野南)未下,转兵向西攻破陈留,随后,向南迂回,出辕辕关(今河南偃师东南)险道,攻克宛城(今河南南阳市),沿途不断发展壮大队伍。八月,用张良计,收买秦将,乘其不备,袭破通往关中的重要门户武关(今陕西丹凤东南)。是时,秦军主力已被项羽歼灭,秦统治集团内部矛盾激化。丞相赵高逼杀二世,立子婴为秦王。九月,子婴杀赵高,派兵据守蛲关(今陕西蓝田东南)。刘邦绕过峣关,与秦军战于蓝田,三战三胜,遂破之。军至霸上(今陕西西安市东南),直逼咸阳。汉高帝元年(前206年)十月,秦王子婴出降。刘邦进占咸阳,秦亡。

    点评:此战,义军继承陈胜、吴广“伐无道,诛暴秦”(《史记·陈涉世家》)的政治口号,团结各地反秦力量,推翻了秦王朝。项羽在巨鹿之战中以“破釜沉舟”的决心,九战九捷,歼灭王离军,又以积极连续的作战,迫降章邯于汀水,歼灭了秦军主力。刘邦以少量兵力乘隙而进,战术灵活,并注意团结和收编沿途武装力量,壮大自己,终占秦都咸阳。

中国战争 戏之战

    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九月,陈胜、吴广农民起义战争中,起义军将领周文(又作周章)率军西攻咸阳(今陕西咸阳市东北)至戏(今陕西临潼东北新丰镇东南戏水西岸),遭秦少府章邯军反击而失败的一次作战。

    是年七月,陈胜、吴广建立“张楚”政权后,陈胜令假王(副王)吴广率主力进攻荥阳(今河南荥阳东北古荥镇),欲打通西入关中(指函谷关以西地区),进攻秦都咸阳的通道。因吴广久攻荥阳不下,故以周文为将军,率军从陈县出发,欲直取咸阳。周文军乘秦廷不备迅速西进,攻入天险函谷关(今河南灵宝老城东南北寨村之北,因在山谷中,险如函,故名)给秦廷以极大震恐。时,起义军已拥有战车千乘,步兵数十万人。九月,进至距咸阳仅百里的戏。此时,咸阳兵力空虚,但周文军没有继续进攻,使秦廷获得喘息和组织反攻的时间。秦二世令少府章邯组织一支由武装起来的刑徒和私家奴隶组成的军队,反攻义军。周文仓促应战,兵败,被迫率部退出函谷关。

    点评:义军在极短时间内,攻破函谷关,兵至咸阳附近,由于未能迅即进攻咸阳,对秦军的反击缺乏准备,终为章邯军击败。

中国战争 漳汙之战

    秦二世三年(公元前207年)七月,项羽、刘邦灭秦之战中,项羽全歼秦军主力章邯部于漳水(即今河北境内漳水),汙水(漳水支流,位于今河北临漳附近)的一次追歼战。

    是年十二月(秦制,十月为岁首),巨鹿(今河北平乡西南之平乡镇)之战中,项羽歼灭秦军王离部。是时,章邯部20万人,屯于棘原(今河北平乡西南平乡镇南)。项羽率部乘胜追击至漳水南岸。章邯屡次败退,又受秦二世及赵高猜忌,派人向项羽求和未成,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