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中国军事战争通史 >

第95章

中国军事战争通史-第95章

小说: 中国军事战争通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衿鹨寰虾9K哪辏艿角赝趵钍烂衤柿10万大军进攻的王世充,向窦建德乞援,窦率10余万人西援王世充。五月,窦建德在虎牢关(在今河南荥阳西北汜水镇西)前,与李世民相持20余日,终于兵败被俘,尽失其地(参见洛阳、虎牢之战、虎牢之战)。七月,窦建德在长安被杀。时年49岁。窦建德被杀后,其部属刘黑闼重新举起义旗,自称汉东王,改元“天造”,定都洺州(治今河北永年东)起兵反唐。六年二月,为唐军击破,起义失败(参见唐灭刘黑闼之战)。

    点评:以窦建德和刘黑闼为首的河北义军、在山东河北广大地区坚持反隋和反唐斗争长达12年之久,是推翻隋炀帝暴政斗争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作出了光辉的贡献。窦建德虽因缺乏政治远见等原因犯了一些严重错误,但他仍不失为一位杰出的农民领袖。

中国战争 丰利山之战

    开皇元年(581年),隋反击吐谷浑侵扰的一次重要作战。

    元年八月,吐谷浑攻扰凉州(治姑臧,今甘肃武威)。隋命上大将军元谐为行军元帅,率行军总管贺娄子干、郭峻、元浩等步骑数万出鄯州(治西都,今青海乐都),直趋青海,欲抄吐谷浑军后路。吐谷浑急忙回撤,与隋军交战于丰利山(在今青海湖东),吐谷浑大败。吐谷浑太子可博汗率劲骑5万前来增援,隋军再次大败吐谷浑军,斩俘万计。吐谷浑王侯30人率所部前来归降,可汗夸吕率亲兵远逃。隋诏封吐谷浑高宁王移兹裒为大将军、河南王,负责统领降隋部众。其余酋长也分别赐予各级官爵。并留贺娄子干镇守凉州,防御西部来犯之敌。

    点评:此役,隋军采用长驱直入,断敌退路的战法,两次打败吐谷浑,使其分崩离析,难以对隋构成威胁。

中国战争 高越原之战

    隋开皇三年(583年)五月,在隋反击突厥之战中,隋行军元帅窦荣定率军于高越原(今甘肃民勤西北)地区击败突厥阿波可汗军的作战。

    隋在抗御突厥进攻的同时,完成了反击准备。自四月起发起全面反击。隋文帝杨坚命秦州总管窦荣定率9总管、步骑兵3万,由凉州(治今甘肃武威)道北击突厥。五月二十四日,与突厥阿波可汗所部在高越原地区相拒。高越原地处沙漠地带,干枯无水。窦荣定军刺马血解渴;死者十分之二三。忽然遇雨,士气大振。窦荣定乘势挥军奋力冲击,多次挫败阿波军。时被贬于敦煌为戍卒的前上大将军史万岁,要求立功赎罪。荣定知其骁勇,便于二十五日派人向突厥提出:双方各派一名壮士以决胜负。阿波应允,遂派一名骑将挑战,荣定派万岁出马应战,万岁驰斩其将而还。突厥大惊,不敢再战,即请议和而退。正在荣定军中任偏将的长孙晟,乘机离间突厥,说服阿波可汗连结达头可汗依附于隋。阿波遂派使者入朝。

    点评:此战,隋军在屡败突厥之后,计决胜负,又利用其内部矛盾,争取阿波、达头二可汗附隋,扩大了战果。

中国战争 河间之战

    隋大业十三年(617年),窦建德与隋军在河间(今属河北)的一次正面交锋。

    是年七月,隋炀帝为解瓦岗军急攻东都之围,命左御卫大将军涿郡留守薛世雄领3万幽、蓟精兵南下,会同王世充等驰援洛阳,世充等诸将皆受世雄节度。薛世雄部队进占七里井(今河北河间南)准备进攻刚刚在乐寿称王的窦建德。当时,窦建德军在乐寿周围各县分散收麦。窦建德本人在武强(今河北武强西南)征粮,闻世雄前来,遂撤出诸城,扬言还回豆子航。以麻痹敌人。薛世雄以为义军怕自己,放松了警惕和戒备;窦建德距薛世雄营寨140里,建德率敢死队280人先行,命令后续部队跟进于后,星夜奔袭世雄。翌日凌晨,窦建德进抵薛营前,正巧大雾迷漫,咫尺莫辨。突然发起冲击,世雄士卒大乱,纷纷离帐逃命,自相践踏,不可收拾。世雄率亲兵数十骑逃归涿郡,惭恙发病,未几而卒。窦建德乘胜进攻河间城,围困城池一年多,隋河间郡丞王琮闻炀帝被杀,派使者请降。

    点评:窦建德取得河间大捷以后,势力在河北便越来越壮大,是其改元称王前的关键性一仗。

中国战争 黑石之战

    隋义宁元年(617年),在瓦岗农民起义中,瓦岗军主帅李密在黑石(今河南巩县南),重创隋江都通守王世充的一次重要作战。

    是年十月,王世充率各路隋军10余万人在洛口向瓦岗军发起进攻。二十五日,王世充夜渡洛水,在黑石扎营。翌日,两军在洛水北岸会战。隋军戈矛多,依险隘交战有利。瓦岗军长枪马骑占优势,适宜平原作战。当时交战地域,北限大山,南临洛水,地势狭窄,骑兵难驰。王世充在交战之初,凭借有利地形,扬其所长,纵兵猛击李密,瓦岗军迎战失利,护军柴孝和溺死于洛水。王世充围攻月城(今河南巩县西北)时,李密派部属带兵东走月城助阵,亲自率领精锐的骑兵偷袭王世充的黑石大本营。隋军惊恐万分,连续6次举烽火告急。王世充慌忙放弃围攻月城,狼狈自救;李密率部随其后猛烈追杀,大败隋军,斩首3000余级。十一月初九,两军又在石子河(今河南巩县东)布阵而战。李密布阵南北10余里,翟让率军先与王世充战,不利而退,王世充军追击瓦岗军,王伯当、裴仁基从一旁横断隋军后路,李密率领中军反击,王世充军惨败西逃。十二月二十四日,王世充部粮草供应紧张,夜袭仓城(今河南巩县东洛口仓),中瓦岗军埋伏,大败而逃。在这次战斗中,隋军骁将费青奴被杀,士卒战溺死者干余人。

    点评:黑石之战,李密兼采“围魏救赵”之长,派兵退保月城,亲自抄袭隋军大营;随后,两军摆阵于石子河;既正面进攻又侧后袭击,收到了大败王世充的奇效。

中国战争 可洛峐山之战

    隋开皇二年(582年)六月,在突厥攻隋之战中,隋凉州总管贺娄子干率军在可洛峐山(今甘肃武威东南)地区,击败达头可汗军的作战。

    这年五月,突厥沙钵略、达头、阿波等5可汗率骑兵40万分路攻隋,各地隋军分别进行抵抗。达头军分两路疾进,其右路军在鸡头山(今甘肃平凉西)被隋将韩僧寿部击破,左路军继向武威、兰州开进。六月,达头率部攻兰州,贺娄子干率部迎战。双方在可洛峐山地区遭遇。达头军人多势盛,贺娄子干先采守势,阻川为营,断绝达头军的水源,俟其人马因缺水而困弊时,乘机进击,达头军失利,暂时迟滞了达头军的攻势。

中国战争 狼尾滩之战

    隋开皇八年(588年)十二月,在隋灭陈之战中,隋行军元帅杨素统军,在大将军刘仁恩部配合下,于狼尾滩(今湖北宜昌西北长江中)击败陈守将戚昕部的江河进攻战。

    当月上旬,杨素按隋灭陈作战部署,首先率舟师自巴东郡(今四川奉节东)东下三峡,在长江上游发起攻势作战。军至流头滩(今湖北宜昌西北),陈将戚昕率青龙战船百余艘、战士数千人坚守前方狼尾滩。狼尾滩地势险峭,水流湍急,易守难攻。杨素认为:若白天进攻易为陈军发现虚实,滩流迅激,战船队形不易保持严整,对作战发展不利。决定采用水陆协同,分进合击的方针,乘夜突袭,将其击败。杨素率黄龙战船数千艘,利用夜暗,令将士衔枚开进,实施正面突破;令开府仪同三司王长袭率步兵由长江南岸攻击戚昕别栅;令大将军刘仁恩率甲骑自江陵(今属湖北)西进,沿长江北岸进击陈军白沙(今宜昌东)要点。隋军水陆配合,于次日拂晓,一举击败戚听所部。戚听逃走,部属全部被俘。杨素对俘虏不杀不辱,慰劳后全部释放。

    点评:此战,杨素恰当选择进攻时机,以水军突袭与两岸步、骑兵协同攻击,速战速决,取得首战胜利,为灭陈战争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实行优待俘虏政策,有利于争取更多的陈军将士。

中国战争 黎阳之战

    唐武德元年(618年),在瓦岗农民起义中,瓦岗军在黎阳(今河南浚县东北)与宇文化及官僚集团的一次正面消耗战斗。

    这年六月,弑杀隋炀帝而独揽大权的宇文化及率兵10万自江都北指黎阳,分兵围瓦岗军将领徐世勣军于仓城。李密亲自带领2万步骑前去迎战。当时,隋越王杨侗已称帝,遣使授予李密太尉、尚书令、东南道大行台行军元帅、魏国公等头衔,命令他先平宇文化及,然后入朝辅政。宇文化及兵至黎阳,与瓦岗军相遇,李密知宇文化及军粮草不足,利在急战,有意不与之交锋,却派兵阻遏其归路,又派遣徐世勣固守黎阳仓(今河南浚县西南)。宇文化及多次进攻仓城,仍不能克。李密算计着宇文化及粮已用尽;难以支持,于是假装与之讲和,以麻痹其部属。宇文化及却不醒悟,还寄希望李密赠送粮草,而对其部属用粮毫不控制。后来他发现中计,非常生气,与李密在卫州的童山(今河南浚县西南)下摆开战场,从早到晚鏖战。李密被流矢射伤堕马,昏死过去被部将秦叔宝救回,退屯于汲县(今属河南)。宇文化及部也力竭粮尽,部下又纷纷背叛他。便率部北趋魏县(今河北大名西南)。化及部将陈智略、张童儿等先后归附瓦岗军。起初,宇文化及留辎重于东郡(治今河南滑县东),派刑部尚书王轨守之。这时,王轨连整个郡一起向李密投降。

    点评:黎阳之战是瓦岗军以寡敌众的一场阻击战,对迟滞宇文化及北归东都,瓦解隋军起到了重要作用。

中国战争 李渊击突厥之战

    隋大业十二年(616年),隋晋阳留守李渊反击突厥的作战。

    十二年,突厥多次寇扰隋北部边境,炀帝命李渊与马邑太守王仁恭率兵抗击突厥。时突厥已兵强马壮,声势逼人,而李渊、王仁恭两军合起来不满5000人。李渊挑选善于骑射的士卒2000人,让他们饮食起居完全模仿突厥人,以此适应他们的生活和作战方式。这些骑兵采用机动作战形式,伺机袭击突厥部队,前后屡次获胜,使突厥人对李渊颇为忌惮。

    点评:李渊在此役中的可取之处是:师突厥长技以制突厥。

中国战争 洛南之战

    隋义宁二年(618年),在瓦岗农民起义中,瓦岗军在洛口仓(今河南巩县东北)附近的洛水之南,击败隋江都通守王世充的又一次重要作战。

    是年正月,王世充得到东都7万援军的补充后,在洛水之北进攻李密部,又被打败,于是,兵屯巩县(今河南巩县东南)之北,正月十五日命令诸军建造浮桥,伺机大举反攻瓦岗军。由于缺乏统一指挥,形成桥先造成的部队先进攻、前后动作不一的局面。虎贲郎将王辩攻破瓦岗军外栅,李密营中惊扰乱作一团将要败溃。王世充却不晓得这时战况,鸣号角收拢王辩军,李密乘机率领敢死队猛烈反击。隋军大败,争相过桥,溺死者万余人。王辩等6员大将阵亡,王世充得以幸免,洛水之北的隋军全线溃散。王世充自知战败负罪,不敢回东都,带余部直奔河阳(今河南孟县南)。这一夜,疾风寒雨,军队士兵涉水过河衣服湿透,在途中冻死者又以万计。王世充独自带数千人马撤回河阳,自我关押请罪。越王杨侗在用人之际不敢惩治重臣,反而派使者赦免其罪,召还东都,赐金帛、美女以稳定其情绪。王世充收拢逃亡流散的残兵,得万余人,屯兵含嘉城(今洛阳市东北);从此不敢轻易出兵。李密率领的瓦岗军却乘胜占领金墉城(今河南洛阳东),义军迅速发展到30万人,陈兵于北邙山一线,向南威逼上春门。十九日,隋将金紫光禄大夫段达、民部尚书韦津出兵抗拒。段达看到李密兵马强大,胆怯率兵退回。李密纵兵追赶,隋军当即溃散,韦津死于战中。

    点评:洛水南岸之战,李密数次抓住隋军撤退之机,猛击半渡之兵,穷追不舍,获得成功。偃师(今河南偃师东)、柏谷(今河南宜阳南)及河阳等地的隋将纷纷率部投降。江淮等许多地方的义军争先恐后响应瓦岗军,李密部队得到长足发展。

中国战争 歧亭、延州之战

    隋开皇九年(589年)正月,在隋灭陈之战中,隋行军元帅杨素与大将军刘仁恩率军,先后在歧亭(今长江西陵峡口)、延洲(今湖北枝江附近长江中),击败陈守将吕忠肃军的两次江河进攻战。

    八年十二月狼尾滩(今湖北宜昌西北)作战后(参见狼尾滩之战),杨素率水军顺江东下。陈荆州刺史陈慧纪派南康内史吕忠肃率军屯守歧亭,在两岸岩石上凿孔,系三条铁索横截江面,阻遏隋军战船。次年正月,杨素分兵一部与大将军刘仁恩军相配合,猛攻陈军岸上栅障营垒,吕忠肃率军据险抵抗,激战40余次,隋军伤亡惨重,死5000余人。陈军尽割死者之鼻以邀功求赏,激起隋军愤怒,拚死力战,多次获胜。所俘陈军将士,杨素则全部释放。在隋军猛烈攻击下,吕忠肃被迫放弃营栅,连夜逃走。杨素令士卒毁掉栏江铁索,继续沿江而下。吕忠肃退据荆门之延洲,依恃荆门山险要地形,再次阻遏隋军。杨素派善于驾舟的巴延士卒1000人,乘“五牙”战舰(装有拍竿的楼船)4艘,用舰上拍竿击碎陈战船10余艘,俘2000余人,再次大破吕忠肃军,吕忠肃只身逃走。驻守江南岸安蜀城(今湖北宜都西北长江南岸)的陈信州刺史顾觉,也弃城逃走。屯守公安(今湖北公安西北)的陈慧纪见形势不利,烧掉储蓄,率军3万、战船千余艘,顺流东撤,企图入援建康(今南京市),被秦王杨俊军阻于汉口(今湖北汉水入长江之处)以西。至此,长江上游为隋军所控制,阻止了上游陈军的东援,保障了下游主力的渡江作战。

    点评:此战,杨素、刘仁恩以水军、步兵相配合,先击破陈军江岸据点,再以水军战船接舷战,大破敌军。隋大型战舰“五牙”及重型拍竿装备在作战中显示了威力。优俘政策对瓦解陈军、配合军事进攻,具有积极作用。

中国战争 李密与王世充邙山之战

    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年),在瓦岗农民起义中,瓦岗军首领李密与抢先在洛阳发动宫廷政变成功的王世充,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