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名人演讲在清华 >

第24章

名人演讲在清华-第24章

小说: 名人演讲在清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们更容易核实网上新闻的真实性。去年有一条被炒得沸沸扬扬的网上新闻,说有一个年轻女子患了白血病。随着对她报道的日益增多,这个名叫凯希的女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最后报道说她去世了,很多人感到异常悲伤。然而“凯希”并不存在,这完全是一场骗局。一些网民对发布消息的那家网站进行了调查,就像真正的调查性新闻记者一样,顺藤摸瓜,最终揭开了骗局,并在网上向全世界公布了真相。所以我说,网上披露真相有时更迅速。
    我个人更相信传统新闻媒体,像《纽约时报》,在网上发表的新闻,而对那些不太熟悉的无名网站就不太信任。这并不是说《纽约时报》就毫无纰漏,只是我相信他们在尽力做到最好。他们的记者是世界上最优秀的记者。无论是参与传统新闻媒体,亦或是网络新闻媒体,我们记者都应该遵循新闻学中最基本的一些原则,比如我从前的一位新闻学教授告诉我们,“如果你妈妈说她爱你,你要核实一下。”
    最后,我要讲一下如何通过网络媒体赚钱。许多人千方百计想从网上捞一桶金。《华尔街邮报》目前向它的60万注册订户收费。有一点我相信,《华尔街邮报》不会将它在印刷媒体上赚取的资金投资在网络版上。我订购《华尔街邮报》的电子版,只是为了阅读它在印刷版上刊登的内容。我想,网络新闻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将只是传统新闻媒体的一个补充。

    学生提问:您刚才说了这么多网络的好处,而且据我观察,清华的网络条件也很好。但是网络也给我们带来了时间的浪费,上网成瘾,同学关系的淡漠等弊病。我不知道您是否注意到了这个现象,您是怎么看的?
    DanGillmor:你的意思是说在网上花太多时间会不会影响人际关系。如果你花很多时间做别的事一样会影响这种关系。人们总在寻求一种平衡,让自己的日常生活和与人交往同上网互不干扰。网络把世界各地志趣相投的人们联系在一起,而你的邻居或和你居住在同一社区的人却未必和你分享同样的乐趣。网络社区是网上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只要时刻提醒自己不要把你的整整一生都消耗在网上就行了。

    学生提问:您认为微软和其他世界顶级大公司的区别在哪里?
    DanGillmor:不计其数。首先,我认为微软在很多方面是顶呱呱的。他们工作勤奋,才俊荟萃,勇于进取。但是他们许多商业策略的非法性也已是不争的事实。如果微软能稍微谦虚一点,不那么张狂和傲慢,我想它就不会惹那么多麻烦。美国的反垄断法是鼓励竞争的,我希望其他国家也能够借鉴一下。

    学生提问:您为什么热忠于科技新闻报道,您最关注的是哪一点?在您的职业生涯中,您遇到的最严峻的挑战是什么?您刚才提到许许多多普通人在今天的高科技时代加入了新闻记者的行列,这无疑为职业记者提出了挑战,那么我们应该采取何种措施来应对它?
    DanGillmor:我先回答你第三个问题。新闻界的挑战来自于新闻的非专业化。我不知道伴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未来的新闻界会以何种面貌出现,但是我对它的前景是相当乐观的。我的职业生涯中最大的障碍恐怕就是现在的我变得有些懒惰了。其次是我与我老板之间在某些问题上的意见分歧。第三个就是作为记者,我想要知道的情况而被访者却拒绝回答。对于第一个问题,我对变化多端的事物有一种好奇心,渴望了解它们。硅谷的科技日新月异,促使我去观察和学习。

    学生提问:在中国,一些科技新闻记者并不具备很好的素质,他们本身对科技不是很了解,而且一种实用主义变得普遍起来,许多高科技企业通过科技记者的报道宣传自己的产品,因此出现了一些科技报道有失偏颇。比如那个“蓝牙技术”,我认为,它本身不是一个很好的技术,但却被媒体大肆宣传和炒作。我不知道在美国有没有这种现象,您是怎么看的?
    DanGillmor:“蓝牙技术”受到媒体过分的赞誉,这种现象并非中国独有。在美国,许多科技记者对所报道的东西也不是十分了解,只是被访者告诉他们什么他们就写什么。一种新技术问世之后,记者们蜂拥而上,惟恐落后。不一定说记者因为拿了哪家公司的钱才这么做,而是他们有一种新闻敏感性而已。在美国,许多高科技公司的大老板在回答记者的提问时,总爱夹杂一些政治色彩在里面,所以他们未必句句是真言,以为自己的技术会对整个世界产生深远的影响。

    学生提问:我曾经是一个技术人员,您能否为我提一些建议,如何从一名技术工作者转变为一个合格的新闻工作者?
    DanGillmor:也许你可以给我一些建议。我很高兴见到从前从事科技工作的人加入到记者的行列中来。你深谙科学技术知识,这是你的优势所在,你的报道也会比较可信。你要做的是锻炼自己提问的能力,与你的被访者产生共同语言,让他视你为知己,更好地配合你的报道。

    学生提问:您刚才说您报道新闻时,有很多背景资料是从网上获取的,您又是如何甄别它们的真伪的呢?
    DanGillmor:这有赖于我所查看的网站是否可信。如果我的资料来自政府网站或其他专业网站的统计数据库,那我一般就会放心使用。如果是些不知名的小网站,我会核实一下。即便是在数字时代,新闻资料的核实也始终是一条不变的原则。

    学生提问:我听到越来越多的人说,新闻记者要报道受众想看的新闻,那么他们想看暴力的、色情的和其它煽情的东西,这些我们也要报道吗?
    DanGillmor:是的,现在的新闻报道确实有一种变的越来越煽情的趋势,这事实上与新闻报道满足受众“知情权”的社会职能是不相符的。在市场经济中,人们都在试图生产商品,目的是为了卖给他人以获得生存的资料。但我不希望这是促进新闻从业人员工作的重要因素。令我高兴的是,“9。11”后,我发现新闻媒体的质量有所提高。

    学生提问:硅谷每天都会涌现新点子,新技术,那么在这个地区做科技记者,您是如何抓住这些新事物,并将它们迅速报道出去的?
    DanGillmor:尽力而为吧!确实每天有太多的东西等待我们去捕捉,我们也不可能面面俱到。我和我的同事勤奋地工作,把能采集的新闻报道给尽可能多的受众。告诉你我的一个绝招。我自己有一个表,列举了15个科技界精英,他们自己又有众多的科技界朋友。这些人与世界科技同步。我经常给他们挂电话,问他们我有没有漏掉什么重要的新闻,而他们的回答也总是很干脆,“你可漏掉不少啊!”

    学生提问:科技记者能预测新技术的产生吗?
    DanGillmor:不,记者不善于预测未来。他们的任务是解释现状,并且很好地了解过去更有助与我们做好今天的报道。

    学生提问:美国有没有“有偿新闻”?如果没有利益趋势,为什么会有那么多记者在为大公司做宣传?
    DanGillmor:我个人不知道有谁在做“有偿新闻”。我们惟一在出售的东西是我们对公众的一种可信度,一种“公信力”。如果你们发现谁在做“有偿新闻”,告诉我,我会去调查,并将其揭露。请大家注意区分两种不同的新闻类型。一种是直截了当的新闻,另一种是所谓被包装的新闻。后者是为政府或某集团的利益做宣传的新闻。也许我对很多事情并不熟悉,但我自认为我所从事的职业是高尚的。
    谢谢大家!





恐怖、爱国考验美国新闻自由

PhilipCunningham

    很多年以来一直到现在,中美关系是不平等的,因为美国是老大、有钱、发达,媒体、公司有影响。美国总说中国不好,没新闻自由,没人权,没有宗教自由和信仰自由,美国老爱批评中国。我希望从9。11开始,中国朋友也批评美国一点,美国不是完全美好而自由的,每一个国家都有好的方面和坏的方面。
    PhilipCunningham是美国著名记者、泰国朱拉蓬大学新闻学教授。曾任哈佛大学尼曼学者、哈佛大学费正清研究中心研究员、奈特新闻学者。他曾经在西方著名的电视台如NBC、ABC、BBC、NHK等的新闻和调查性新闻节目担任记者和编导。他编导或参与编导的纪录片和故事片有《变化中的中国》(1987年)、《末代皇帝》和《太阳帝国》等。他还经常为《朝日新闻》、《洛杉矶时报》、《亚洲周刊》、《南华早报》和《日本时报》等撰稿。

    你们好,这是我第一次用中文演讲,我的名字是PhilipCunningham。我今天讲的和9。11有关系,对这件事我非常难过,不光纽约,全世界都受影响。有件事我希望你们帮忙,很多年以来一直到现在,中美关系是不平等的,因为美国是老大、有钱、发达,媒体、公司有影响。美国总说中国不好,没新闻自由,没人权,没有宗教自由和信仰自由,美国老爱批评中国。我希望从9。11开始,中国朋友也批评美国一点,美国不是完全美好而自由的,每一个国家都有好的方面和坏的方面。如果你看到不公平的事情,比如美国总统不说真话之类的,你们要写报道教育美国,我们互相帮忙。
    从9。11开始,作为一个美国人、记者,我听到一些消息,很不放心。美国有一个美好的传统――记者要说真话,不要看自己的国家行动,做一个客观的记者,很重要。现在美国有一些媒体新闻非常不客观,比如CNN、电视台,报道不客观。这个问题可以理解,美国近况紧张,美国人害怕恐怖还没结束。现在又开始打仗,这个给全世界,特别是西方国家、伊斯兰教国家冲击,有文明冲突的倾向。我在上海看的报道说,在美国,很多阿拉伯人被抓,这是人权的问题。美国要抓本?拉登。
    美国以前老爱批评中国,说中国要有信仰自由,法轮功是一种宗教。就我个人的看法,我从来不认为法轮功是宗教,它是邪教。传统宗教是美好的,伊斯兰教、基督教都很好。中国和美国应该一致反对恐怖分子。
    原来VOA参与批评中国,说这个不好,那个不好。现在美国之音被白宫、布什批评,(从网上可以找到相关报道),记者应该做两面的报道,美国怎么想,官方怎么想,老百姓怎么想。可是做了之后,却受批评。现在美国白宫对新闻记者、报社进行威胁:不要说这个那个。他们不应该抛弃美国的最基本原则――新闻自由、言论自由。
    几个事件:VOA事件,一个电视台记者说美国军队不勇敢,说他们用飞机轰炸阿富汗,还有两个地方报纸记者说布什不勇敢,9。11那天不见了,总统躲到防空洞里去了。美国人是有资格说这些的,总统有时候是应该批评的,但是这两个记者最后被解雇了。美国媒体不是完全民主自由的。有个MIT教授,也被人骂不爱国,让他滚走。在美国看法是没有一定的,不是非要有同样的看法,爱国是每个人的,是个人的,不是一个国家、或领导人告诉你是怎么样的。
    做记者,如果发现美国总统不公正、腐败的事,不说就是爱国,说了就不爱国?我希望美国记者继续批评应该批评的事情。
    美国语言上有问题,说美国反对恐怖分子,我觉得恐怖主义不是主义,而是一个手段。每一个国家有暴力运动,美国轰炸某个地方,都可以说是恐怖主义。不过在美国,说美国反对伊斯兰教,就太敏感,所以说恐怖分子。恐怖主义只是手段,不像马列主义、社会主义、资本主义是真正的主义。
    我希望从9。11开始,中美关系好转。因为美国有时候老爱批评这个那个,作为记者应该批评,这不完全是坏事。我觉得做新闻报道是一回事,要是故意把一个国家推向分裂等等,就不对。美国支持新疆独立是不对的,我估计今后不会再听到这个,因为美国现在局势也不乐观。希望同舟共济。
    美国总爱说反对美国的是恐怖分子,可是美国支持的就是自由战士。我觉得有些时候,恐怖分子和自由战士是一回事。我希望以后用暴力的人不要叫做自由战士,用暴力是不对的。我看到一个美国CNN报道,印尼暴乱,游行,提到MIC就不说了。其实麦当劳被烧掉了,美国媒体有时候不是很客观的。CNN的目的是做国际电视台。麦当劳不是美国文化,美国文化也不是麦当劳,他只是个赚钱的公司。
    白宫有时候撒谎,这是不好的事情。美国政府是代表人民的,对人民应该说实话。9。11那天布什在哪里?第二天白宫说,因为生命有危险,布什才不在纽约,其实根本没危险。《纽约时报》写了一个报道,是美国记者批评白宫的。爱国也应该说实话,布什这样做不对,纽约市市长当时也去了现场,比总统还勇敢。这个时候我们最需要一个总统,可是找不到他,白宫就开始编故事。布什撒谎,这太恐怖了。

    提问开始:
    1、美国之音由于播出了塔利班领袖奥马尔的讲话,200万美金的政府支持被取消了,根据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任何人都不得限制新闻自由,阻止新闻传播。请问Philip,如何从第一修正案的角度来看美国政府限制美国之音的这件事情,这样做对不对?
    P:我觉得这样做是不对的,美国言论自由是到位的,美国很多年都是这样做的。言论自由、人权自由和总统同样宝贵,如果让我选FreeSpeech还是GeorgeBush我选择FreeSpeech。

    2、VOA是美国政府办的,所以政府可以对它限制和制裁,如果是一个商业媒体,那么政府有权对这种商业媒体做出限制和制裁吗?
    P:美国之音开始是宣传的机构,我认识一些VOA的人,他们也花了很多力气和时间来提高自己的水平,他们觉得我们是所谓的民主、新闻自由的国家,可是却用不自由的方式、手段来宣传、教育人。VOA到现在经历了很长的历程,我觉得VOA的立场基本是对的,不管是政府的还是商业性的,都应该保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