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红楼同人)红楼之重走人生路 >

第3章

(红楼同人)红楼之重走人生路-第3章

小说: (红楼同人)红楼之重走人生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太太养着个庶出的丫头反而把亲生的孩子推给别人养吧。”付嬷嬷到底经的事情多一些,倒是并不赞成如今就把孩子还给赵姨娘,反而想着等过两年再说,“左右不过是个庶女,无论怎样也并不妨事,便是赵姨娘那边不求这事,想法子把这孩子送到老太太那儿也是使得的,凭她赵姨娘胆大包天也绝不敢质疑老太太什么。”

付嬷嬷在王家的时候就没少见识这些——别的不说,薛太太就是养在王老夫人身边的庶女。而进了贾家之后贾母膝下也是养着三个庶女的,自然也懂得这里头的微妙。

“这脑子里头有问题的多是娘胎里就带出来的,若是后天出了问题的,除非是幼时生了大病又救不过来,硬扛着才烧坏了脑子的。只让那姐儿身边的人警醒些,莫要让姐儿生了大病也就是了,便是日后赵姨娘真想什么坏点子,咱家里头总是能请太医来看的,还怕太医向着个姨娘说话么。”在世人眼中,这除非是爹娘造了大孽才能生下残障的孩子,且若是哪一家有这样的消息,多半也都得颜面扫地了,二房里头服侍的奴才们自然都是和王夫人一条心的,生怕迎春出了什么问题带坏了王夫人的名声,这才急得不得了。

——要知道,珠哥儿和元姐儿转眼就到了说亲的时候了,若是王夫人在这当口坏了名声,珠哥儿元姐儿想说一门四角俱全的亲事可就难了。

倒是付嬷嬷人老成精,很是明白哪怕迎姐儿真出了什么问题,以贾母的习惯也绝不可能让这事被掀出来的,倒是并不惊慌。

两个丫头得了付嬷嬷的话,宛若心里头有了根定海神针似的,当下便不大慌乱了。

等回府之后除了更加尽心服侍王夫人之外,便是唤了迎春身边的丫头来,只说让她们更加仔细小心服侍着姐儿便是,绝不可能有什么问题的。

这一番风波倒是让迎春的待遇更上一层楼了。


作者有话要说:
据所有人说,我婴儿时期就属于那种安静到不像话的孩子,基本上一岁之前就没怎么听我哭过,后来稍微能动弹了之后就更省心了,基本上就是那种给我一根线我能玩一整天的那种,尤其是后来我堂妹和我一起被放在奶奶家养,据说我堂妹只要一没人抱着就哭,然后我就老实的盯着她哭……
所以哪怕是奶娃娃,大概也分安静款和闹腾款的吧……





第4章 迎春探春(四)
第四章

王夫人这一胎虽说怀得艰难,但因为中间并没什么太让她劳心伤神的事情,却也不算太凶险。具体的表现大概是哪怕如今王夫人已经很算是高龄产妇了,但是这一胎仍旧老老实实的怀满了日子吧。

以如今的医术看来,只有身体不健康的才会提早生产,只要时间不超出的太多,便是晚产也没什么大不了的,能在母亲肚子里待到足月的孩子总是比早产的那些要康健一些。

四月二十五傍晚的时候,王夫人终于开始发动了。

王夫人是生过两回孩子的,到底有过经验,再加上本来她也快到了产期,只用膳时候痛了两回就知道大概是要生了的,忙吩咐身边的丫头去请接生嬷嬷顺便布置产房。

嬷嬷是早半个月就请到荣国府养着的,预备着王夫人随时可能生产,产房里要的东西也是早早备下的,还特地调来了几个生过孩子的陪房妇人服侍,方方面面都考虑的齐全,哪怕生产这样大的事情,倒也有条不紊不见任何慌乱。

不过生孩子本来就是个体力活,且王夫人虽生过两回,但也都是十多年前的事情了,如今又上了年纪,不比之前生贾珠时候的年轻健康,是以这一胎生的其实也不算太顺畅。

一直挣扎了一整个晚上,等到二十六日的辰时,贾政都收拾好自己去上衙了,王夫人这才终于诞下了个小子。

别看红楼里头说贾宝玉如何眉清目秀,如今他也不过是个刚生下来的小娃娃罢了。而刚生下来的孩子纵使再好看也总是有限的,算起来不过红红皱皱的一个肉团子罢了,连头也不算很圆的,一时也看不大出来眉眼。

若是换做一切顺遂的时候,或许嬷嬷们还能从这皱皱巴巴的脸上看出来容貌,努力恭维几句,不过显然这回并不算一切顺遂,以致于这会儿甚至并没什么人去关注这个小哥儿到底长的如何,因为让人非常惊慌的,是小哥儿打从出娘胎以来就完全没哭过。

但凡有些常识的人都知道,这新生的婴儿刚出世的时候总是得哭一嗓子的,这才能开始喘气——这里面到底有什么科学依据不得而知,但哪怕对医术一窍不通的乡村妇人也知道这是天经地义的,祖宗传下来的规矩。

虽说王夫人生产的时间其实并不算太长,完全算不上是难产,但是王夫人到底已经是高龄产妇了,这里头会不会有什么问题也不好说。

不过好在以荣国府的身份能请来的催产嬷嬷的水平也不算低,至少这时候不至于直接因为这个事故而慌了手脚,只瞅着小娃娃的脸色还没发青,估摸着情况一边下狠手往小娃娃屁股上狠拍了一巴掌,然后立刻伸手去掏小娃娃的嘴巴。

除非是真的从胎里就被憋坏了没了生机的孩子,剩下的多是嘴里被什么秽物堵住了,所以在发现小娃娃的脸色并不像是在娘胎里被憋坏了的样子,这才下手去掏掏看嘴里是不是有什么东西堵住了。

然后,就居然从小娃娃嘴里头掏出了一块晶莹剔透的美玉出来。

————分割线————

哪家都不可能无事自个儿养上一群接生的嬷嬷,是以便是荣国府再有财势,这接生嬷嬷也总是提前花些价钱从外头请来的,再加上当时荣国府里头也并不觉得这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倒是并没叫人封口。

所以,荣国府诞下了个衔玉而生的哥儿的消息,很快就传遍了整个京城。

所谓嫡庶有别男女不同,这个注定在贾家万千宠爱集一身的哥儿的洗三,自然也是大办特办的,甚至这回的决定都没王夫人什么事,是贾母一手拍板主持的。

然后贾母就给哥儿取名叫做宝玉,还兴致勃勃的说要把孩子放在自己身边养着。

等王夫人缓过劲来,一切都尘埃落定了。

————分割线————

赵姨娘有胆子在贾政面前上王夫人的眼药,但却是万万不敢说贾母的不是的,虽然心里也未必不嘀咕几句,但到底不敢当着任何人的面说这事情。

而王夫人这面,她生产耗尽了体力,好容易缓过神来,就听到婆婆要抱走自己孩子的消息——虽然也不是不心疼,但是好在这会儿贾珠还是在的,为人又有出息,虽然心疼小儿子无法在自己身边养大,但是到底有长子日日来身边安慰着,倒也能撑得过去。

再有一个为了被超品诰命夫人养大的体面名头而常在贾母膝下承欢的长女在那头能时时照看小儿子,到底也不是不放心的。

说到底,这孙子养在祖母面前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远的不说,当初贾赦可不就是养在他祖母面前的,再大房的贾琏幼时也是放在贾母身边养大的。

只是费尽心力生下来的小儿子不能养在自己身边,到底还是有些难过而已,虽不敢为了小儿子被抱走的事情发脾气,但是王夫人的脾气也难免有些不好。

以后世科学的角度看来,王夫人其实算是处在一个产后心理脆弱的情况。不过这会儿哪有什么心理学的说法,也不过都是觉得王夫人到底是为了小儿子被抱走的事情发脾气罢了。

这也是人之常情的事情,便是孝子如贾政,只要王夫人不会没眼色的抱怨到自己面前也就是了。而且如今王夫人还没出月子呢,他也不好为了这事儿专门跑去王夫人房里头去训斥她什么。

而等王夫人出了月子,她的心情也被开导平复的差不多了,至少哪怕心里头再有波澜壮阔,嘴里也仍旧能说的让人挑不出半点不是:“原是夏日里头天热的缘故,又不得通风,这才觉得难过些,要之大之前珠儿元春的时候都是秋冬日子里,又正是年轻的时候,这才显得这回难熬了些。老太太也是体谅我如今体力比不得当初强健,这才抱了宝玉去的,这孙儿养在祖母面前原是寻常事,我虽也不是不想念,但我日日也都是去老太太那儿请安的,什么时候见不得,哪里就能为这事儿委屈了,也不知老爷式哪里听来的瞎话。”

想也知道,贾政素来是个不理内宅事务的,王夫人虽把二房管的井井有条,但是到底生产坐月子再加上心情不虞,难免力有不逮,这消息漏出去一丝半毫被姨娘丫头们发现了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贾政能得到的消息,必然是被哪个丫头姨娘吹的枕头风了。

若是二房内宅里头干干净净的,王夫人许是还能再难过一阵子,可房里头还有丫头姨娘各种虎视眈眈呢,王夫人哪敢不打起精神头呢。

周姨娘的年纪的确不小了,但头几年不还是生了个庶出子的吗,更别说赵姨娘才生了个丫头又青春正好,若是自己因着小儿子的事情而让房里人得了机会,那才是真的割肉呢。

头几年里头王夫人自觉自己已经年纪不小了,这才失了争宠的念头,才给了周姨娘怀孕生子的机会,如今既知道自己是还能生的,又哪里甘心平白让姨娘通房生孩子。

也就是周姨娘的庶子早早就没了,否则换到如今王夫人又生了儿子,可是断断不愿意让自己的亲生儿子被一个从奴才秧子肠子里头爬出来的人压在底下。

——至于赵姨娘的女儿倒不打紧,左右日后嫁出去的姑娘泼出去的水,顶天也就十来年的事情,一副由公中出的简薄到连得宠的大丫头都嫌弃的嫁妆而已,不比庶子日后还得按着比例分家产的闹心。要知道现成的例子就在眼前,贾敏当初还是荣国公府的四姑娘呢,可如今贾家的姑太太不还只她一个吗,她前头那三个姐姐早在贾代善过世的时候就没了消息了,只贾敏一个还年年和娘家年礼走动着。

虽然王夫人心里头很是不喜欢这个小姑子,但也不得不承认这个小姑子在老太太心里头的确是个得宠的,哪怕未必比的上自家老爷,总比大老爷在老太太面前得宠。

——每回老太太都得给江南那边收拾一大堆价值不菲的礼品呢。

说实在的,王夫人眼馋老太太的私房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了,老太太经历了贾家最富贵的时候,几十年的私房东西攒下来不知道有多少呢。

虽眼下他们二房管着家,但王夫人很清楚公中的财物其实并不算多么富裕,日后分家的时候自己家里头不过能拿一小半罢了,这钱财要给女儿备一份厚厚的嫁妆,再分给两个儿子的大概也并不剩多少了。

当初荣国公老夫人抱走了贾赦放在她身边养着,后来老夫人过世之后一应私房也是全都给了贾赦的,自己这一房可是一分没得的——王夫人想着,日然老夫人一辈子私房都归了大房那头,那如今老太太的私房总得全给了自己这一房才算公平。

若是宝玉日后能得了老太太的私房,自己这一房的产业体己正好都给了珠儿,这样也就不至于让自己这一房显得那么捉襟见肘了。

既然老太太抱走宝玉已经成了定数,王夫人也只好让自己多想想这里头的好处了。

当然,这些私心也就完全没必要和贾政说了,在贾政这个大孝子面前,王夫人只要摆出自己贤良孝顺的一面也就好了。


作者有话要说:
关于生孩子的问题,我还没结婚,所以去问了我妈妈,她说我当时是早上五点多痛过一回然后八点才去的妇产科医院,第二天凌晨才生下我的,所以我估计这种从阵痛开始到生下孩子,生了一晚上的应该也不算难产吧。





第5章 迎春探春(五)
第五章

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

探春虽然不过是个庶出的丫头,但是从来都是个极要强的人,素来自认自己一辈子才情本事不弱于任何人,只是可惜既没福气托生在太太肚子里,也没能托生成个男儿身,这才可惜了自己一身才华无处施展。

是以当被看作全家依靠的在宫里做皇妃的大姐姐没了的时候,自己被南安王府认作义女封为公主和亲茜香国,虽说心里到底难掩一两分远嫁的不舍,但更多的却还是凭空生出些自豪志气来。

她从小可是读过书的,无论是汉代昭君出塞,还是唐朝文成公主出嫁松赞干布可都是青史留名的佳话。

曾经的她怎么也想不到,或许自己也能有幸在青史上留下一笔呢。

而且真的说起来,比起下嫁一些破落户再不复娘家时的金尊玉贵或是被许给一些不知道什么出身的人做妾,她却是宁愿顶着公主的名声风光体面的远嫁的。

她从来自认为自己的本事不弱于任何人,不过是输在了出身不佳上头,这回平白得了个高贵的出身,虽说远赴他乡前程未卜,但是到底也算是全了她一腔志气,不让她满身本事白浪费一遭。

她除了难舍之外,倒颇有些志得意满,只觉得她总是能凭着自己的本事在异国他乡创出一份天地的。

可是她到底还是太天真了,现实可比她以为的要残酷的多。

南安王府是战败和亲,她这个所谓的和亲公主王妃并没半点地位,只空有个所谓公主的名头,在后院里头却是凭谁都能将她踩在脚下的。且探春孤身一人在茜香国举目无亲,又语言不通,祖国家乡远在千里之外,她便是有了满腹的委屈也无从倾诉。

她知道的历史不过是文人墨客笔下吟咏的诗词罢了,真实的历史总比诗词歌赋里头的故事可怕得多。甚至哪怕是史书传闻里头说的再花团锦簇,可事实上无论是当初昭君出塞还是文成公主,虽都顶着个公主的名分,但是说到底却也做的都不过是异国之主的妾室罢了,而他们当年都是战胜国公主的身份下嫁,尚且无比的艰难,更妄论如今的她更是步步惊心了。

她虽自诩满腹精明手段,但却到底敌不过现实的悲哀,没几年的功夫就在王宫里其他女人的狠辣手段里香消玉殒,从头到尾都没能在这王宫里激起半点水花。

她一缕香魂悠悠的飘在空中,看着第二天才有宫人以一副全不在意的样子,骂骂咧咧的收了她的尸身,言谈举止粗鲁得很,没半点把她当成金贵人的样子,只觉得心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5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