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红楼同人)红楼之重走人生路 >

第39章

(红楼同人)红楼之重走人生路-第39章

小说: (红楼同人)红楼之重走人生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圣上看着薛家递上来的东西,自觉已经为甄家找好了理由,也想好了“公正”的处罚。

这回的事情的确是甄家有错,哪怕甄应嘉自己并未动过坏心思,失察的罪名总是有的,且大皇子如今的动作也有些太大了,和太子频繁起冲突,也略微招惹了圣上的一些不满,所以圣上也决定小惩大诫一番。

当然了,圣上自觉自己已经足够公正了,并不因甄家和自己亲近就无视林家受到的委屈,但等事态的发展传到扬州那头,林如海可大概不会这么觉得,贾敏也不会这么觉得的。


作者有话要说:
薛蟠……虽然原著里头对他没什么好评价,但是能有薛宝钗这么个容貌姣好的妹妹,薛蟠再怎么也不至于长得太污染市容。
而且剧情发展到现在,虽然时间线让我搞得有点乱,但是薛蟠大概十岁出头这点应该没什么太大的差错,十岁怎么也算不上大人。
弱者天生就容易勾起人们的保护感,当然了摆明一副我弱我有理的胡搅蛮缠当然不好,不过这次是在已经刷了不少好感度的情况下,人家为薛家的一家孤儿寡母说两句好话也不奇怪。





第59章 黛玉宝钗(十九)
第五十九章

不过这倒是和林如海以及贾敏的性情没什么关系,纯粹是因为林家小哥儿的病情在这几个月里头又有了反复。

而且,这回是真的一病没了。

便是再枝繁叶茂的人家,家主的嫡长子被人害死了也不可能被轻轻放下。如林家这样的情况,这事情一出基本上就可以直接宣布双方不死不休了。

之前因为今年京里头的事态有所不稳,太子那边出了一些不太好说出口的事情,惹得圣上对太子起了些意见,给了大皇子可趁之机,让甄贵妃和大皇子有了很多可操作的余地,的确是需要大笔的钱财的,甚至于这一回因为动作太大,所以牵扯到的这笔钱财已经到了甄家拿不出来的数字了。

当然了,若是甄家是被迫出钱的话,真的凑不足钱也没什么大不了的,至少大皇子作为甄家外孙肯定不可能把甄家怎么样的。但是谁让甄家这边也是真心实意的盼着大皇子得势,自然倾尽全力也得凑足了钱财物件,而且满心期盼着作为皇帝外家的风光未来。

然后甄家就理所当然的缺钱了。

当人缺钱的时候本能的就会选择开源节流,而甄家家大业大又奢侈惯了,上上下下的都不会委屈自己去节流,只能选择了风险更大的开源——换言之,他们的办法就是从江南另一个肥缺盐政上头捞钱。

能够选择对林家子嗣下手,这其实是一步很阴险的棋。

虽然这事情肯定不是甄应嘉亲自动手的,但是这么大的一件事,若说甄应嘉对此不知情无疑也是太假了些。毕竟若是下头的人一时兴起的为了钱财对那些没什么势力的百姓乡绅甚至商户下手都不是什么大事,但是林家好歹是世禄之家,颇为有几分能量,林如海不仅是当今的心腹,同时也同窗满天下,真把人家惹毛了可没半点好处。

在甄家一时半会儿还没法将林如海从盐政上弄走的情况下,又啃不动林如海这根硬骨头,是以甄家也只能指着林如海一时疏忽了,而这次甄家也的确如愿在林如海自顾不暇的时候狠狠从盐政上捞了一笔,然后就不幸的被抓到了小尾巴,彻底被林家杠上了。

这里不得不提一件事,林家的人口简单到了极点,为数不多的几个姨娘也都是和贾敏年纪相仿甚至比贾敏还大一些的,早就过了有争宠心思的年纪,平日里都安生的不得了。又因为林家府里如今的人都是必须得全心依仗着林家的,倒没人会觉得他们会对林家的独苗苗下手,自毁根基。

换句话说,这次若不是有一个缺乏常识到觉得只要是生病就一定是有人心怀不轨的在害人的宝钗在,甄家这回使出来的手段本来是真的没人会发现的。

对于小孩子,尤其是打娘胎里就体弱多病的小孩子来说,每一回生病其实都是对于自身的一种伤害,别看甄家这边口口声声觉得自己是有分寸的,其实也没真的因为这一场病而让林家绝了户,但是这也并不妨碍林家记恨。

若是这事情换到十年八年之后再说,而且那时候林家小公子平安长大或是林家另有哥儿立住了,那么或许这份仇怨还能略微淡一些,至少只要甄家并没失势,在明面上总能被冠冕堂皇的敷衍过去,毕竟甄家是真的没给林家造成什么不可挽回的伤害,至少不是足以闹得不死不休的伤害。

但若是经了这一回之后,林家真的绝了户了呢……

小孩子本来就容易夭折,再加上先天体弱和频频生病伤了元气,换季天气转凉的时候,林家哥儿在没人对他下手的情况下又一次的病倒了。而且这次的他没能幸运的熬过来,在病了半个多月之后就真的咽了气。

谁都不能确定这回的病和之前的病有没有什么关联,或者是不是又有人对林家哥儿下了手。

哪怕两者之间真的没什么关系,负责照料哥儿病情的大夫在推卸自己责任的时候也会本能的来一句“之前病的时候伤了元气”之类的话以表明这并不是自己的错误,甚至即使这回也没有半点证据证明甄家参合了这件事,但是也不妨碍林家继续怀疑这一次却还是甄家下的手。

宝钗的一次在大人面前显得有些没常识的怀疑的作用,其实并不低于后世一只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的深远影响。

林如海在做官上面的确不差,但是却总是对于自己家里的庶务有着疏忽,而贾敏虽然擅长管家理事,但是在宅斗上面的经验也浅了些,甚至有时候有些盲目的信任自己的娘家。

如果之前没有宝钗的神来之笔,当时所有的人都不会觉得林家哥儿的生病是有问题的,毕竟他生来就是体弱多病的,这事也就只能被彻底忘记了。那么这回等到林家哥儿真的病死了,在贾敏的眼中就是自己没能给儿子一个健康的身体,再加上自己照顾儿子不精心,才害得独子夭亡,只会满心自责。

而至于如今,那自然责怪的就是甄家的心狠手辣了。

贾敏哪怕再不算健康,到底也是个成年人,哪怕是病了也总不至于如小孩子那样随便就病死。原本的她会在独子病逝之后没多久也跟着一病去了,其实还是心病自责的成分更多一些,这才让自己也一病不起。而如今她不仅为独子的过世而难过,至少还得惦记着为儿子报仇。

恨意真的是一种很能支撑着人活下来的东西,至少很能激起人的求生意志。

不仅仅是甄家,贾敏甚至连自己的娘家也一并恨上了,尤其是她的娘家二嫂子王氏。

作为亲娘的贾母都难免被贾敏迁怒,更不要说身为王夫人妹妹的薛姨妈了,虽说林家也知道这回的事情无论王夫人做了什么都和薛家没半毛钱的关系,甚至林家姐儿的药还是拜托了薛家才配齐的,但是到底起了一些芥蒂,很难如之前那样的来往亲密了。

本来林家和薛家的交情就更多的是因为夫人外交,贾敏既然心里窝火,这联系自然也又淡了。对此薛家也没什么办法,顶多只是薛姨妈叹了口气,又修书一封给了王子腾,说了关于林家的事情而已。

然后也不知道是谁的意思,没过几个月的时间,圣上下了恩旨许宫内年长宫女女官回家,也不知怎么操作的,反正还不足二十岁的王夫人之女贾元春就在这个恩旨的范围之内。

在看见回家了的女儿的时候,王夫人仿佛天塌了一样。

元春是三年前入的宫,如今虽然还没到二十岁但是也差不太多了,这种年纪若是依旧在宫里只要她努力倒是还有一线希望给贵人做妾。但是若是放到宫外这年纪却是个十足老姑娘了,前程肯定是全都毁了的,除非做继室给人当后娘,根本没有别的选择。

还不如当初不入宫,找个门当户对的人家嫁了呢。

而这件几乎逼疯了王夫人的事情,算起来其实是王子腾操作的结果。

在林家独子的事情上,甄家自然是罪魁祸首,但是若是没王夫人这个帮凶也不可能成事,林家自然不可能轻易忘记这一点,甚至因为王夫人是自家亲眷的原因,贾敏对于王夫人的恨意甚至更甚于甄家。而那边王子腾在收到薛姨妈的信件之后,在权衡了林家和王夫人的分量之后,到底还是决定暂时舍弃了王夫人的利益。

别看王夫人是王子腾嫡亲的同母的妹妹,但是到底比不上自己的仕途和整个王家的前程。虽说王子腾自己没有儿子只能养着已经去世了的兄长的儿女,但是王子腾夫人也不是没有生养,倒是还是给王子腾生了个姐儿的。

林家眼见就要绝了户,本身对于贾家女儿的名声就有妨碍,尤其是对于本来就前程渺茫的元春伤害更大。若是这会儿再由着林家那边传出一星半点的王夫人参合到这件事里的风声,那自己的女儿以后也就不用嫁了,索性直接绞了头发做姑子好了。

与此相比,一个眼见就前程渺茫的侄女又算得了什么呢。

王夫人一辈子最在意的就是自己亲生的儿女,贾珠已经过世了,余下的宝玉贾兰年纪还小,剩下的也不过是元春罢了。若是牺牲了元春的利益能让林如海出了气,不再迁怒王家,自然是最好的,便是不成好歹也是表示了王家无意和王夫人站在一条线上的诚意

王子腾下手毫不心软,林如海知道了倒也无意多做什么,最起码他目前还剑指罪魁祸首甄家,并不想和内宅妇人多计较甚至并不至于地图炮到去再招惹王家,但是若是王夫人自己娘家兄长有意,林如海自然也乐见对方给王夫人难看。

毕竟若是这事情闹得大了,首当其冲坏了名声的就是他自己的女儿,如今他才是最不愿意让人提起林家绝户的事情的人。






第60章 黛玉宝钗(二十)
第六十章

甄家之所以能够在江南一带横行霸道,一方面是因为圣上对于甄家的满心信重,另一方面又何尝不是因为没人敢去真的弹劾了甄家呢。

江南这头有甄家人坐镇,京里有甄家女所出的成年皇子,宫里又有甄氏宠妃,再加上圣上对于甄家的亲近心理,便是真有人想着弹劾,也很难过这几关。

原著里就连日薄西山的荣国府里,王熙凤都能干出放印子钱包揽诉讼一类的事情,所谓的豪门奴才侵占寻常百姓田产银钱的事情更是屡见不鲜,也没见出过什么事情,甚至就连贾府最后的败落,也不过是墙倒众人推的结果,这些罪名不过是个由头借口,并不是真正惹怒了上头以至于抄家的缘由。

连年轻气盛对豪门望族不是很看得惯的新帝尚且如此,更不要说从来都对这些人极为亲近信任的当今了。

但是亲近归亲近,也经不住捅了大篓子呢。

就是唐玄宗还得挥泪斩杨妃呢,这甄贵妃虽然同样是宠妃又是贵妃位分,但可真比不得杨妃专宠的架势。而且圣上也其实算是个明君,虽说宠幸甄家,但是也不至于真的没有分寸。

只瞧着便是甄家和大皇子万般努力,这储君的位置可不还是在太子头上,足见圣上还没有宠着甄家到不顾江山社稷的地步。

至于甄家贪吝的问题——圣上几回南下江陵的时候都是由甄家负责接驾的,甄家也为此不得不借了国库大笔的银钱。可以说圣上之所以将织造的差事给了甄家,本来也不是指望甄家多么清廉的。

如果说一开始甄家在江南的风光其实是凭着圣上的宠幸,甚至在最初的时候甄家还是颇有些收敛的。不过随着甄贵妃接二连三的诞育皇子,皇长子又颇为得势得宠,甄家的野心也不可避免的滋长了……

这官场上的事情很多都是瞒上不瞒下的,甄家后来的时候的确在江南一带颇为嚣张,但是因为甄家在江南这边本来就是颇有些一家独大的架势,再加上甄家先有圣上庇佑后有皇子撑腰,很多事情也没人会去敢去和圣上说起来,这才让甄家得以一直坐着自己的江南土皇上。

然而,没人说并不代表事情不存在,这甄家只一笔买卖就彻底的惹毛了林家,再加上薛家这边又无意暴击了一回,倒是惹得圣上疑心了。

一般情况下,能传到宫里的消息多数都是经过不知多少回的加工的,甄家平素能传进宫里的消息都是不知道被美化了多少轮的,再加上有大皇子和甄贵妃在宫里周旋着,这才一直没有什么问题。

薛家的密折里头其实并没什么了不起的罪证,甚至可以说大部分的罪名都是被高高拿起轻轻放下了的,但是经不住因为薛姨妈并不知道圣上手里头到底知道了什么,所以拉拉杂杂的什么都写了一些,倒是显得甄家的事情多了些。

虽说这里头的事情都没直接牵扯到甄应嘉的身上,但是若是甄家族人和奴才各个都无恶不作,谁也不能相信甄应嘉就真的清白。

——至少若是林如海的折子里说的是事实,甄家里头敢对林家下手的除了甄应嘉也就没别人了。

作为皇帝,又是已经颇为年迈了的皇帝,本性总是多疑的,甚至很多时候会比事实还要多想一些。比如这回的事情,甄家这边其实只是为了银子想要让林如海暂时分一分心,但是圣上就绝对不会相信甄家是真的因为一点银子就去和林家结死仇的。

林如海的身上虽然已经没有爵位了,但是林如海的父亲可也是圣上钦赐的侯爵,总也算是功勋世家老臣子弟了,再加上能够在盐政上连任的非帝王心腹不可,算起来圣上对于林如海为官办事的信任程度其实是远超过对甄家的。

——毕竟若不是圣上不信任甄家的做官能力,也不会放任甄家在金陵舒舒服服的把着织造的油水银子过富贵无匹的日子,不然以甄家作为大千岁外加的身份,想要回京在仕途上拼一拼总是没问题的,若是能成了阁老那才真的算是光宗耀祖的事情了。

而且……甄家是育有成年皇子的,还不止一个。

林如海做的最狠的一点,就是把江南一带所有地方今岁盐课上的银子数额都分别表清楚的报了上来,肉眼可见的金陵比扬州这边少了将近两成,顺便和圣上隐晦的分析了一下织造上每年的收入,只说估摸着比盐政上的税收只多不少。

毕竟盐和布都算是百姓的生活必需品,布匹也是。而且盐政的税虽然抽的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5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