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红楼同人)红楼之重走人生路 >

第50章

(红楼同人)红楼之重走人生路-第50章

小说: (红楼同人)红楼之重走人生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饶是如此,薛姨妈也没敢让黛玉多呆,毕竟灵堂到底比别的地方阴冷不少,哪怕不考虑所谓的灵堂不祥的说法,也不合适小孩子多呆,只让黛玉简单奉了一炷香就将她送回家了,还不忘嘱咐丫头们回去仔细看着黛玉吃一点药。

这也不算是什么失礼,薛家两房早在薛蟠祖父过世的时候就分了家,早就算是两家人了。白事上头毕竟不好,尤其薛二叔虽然年轻时候身体就耗得狠了,年纪上却算不上大,更是不大吉利的事情,这种情况下便是黛玉不出面也没人能说什么不是。

拜祭这种事,亲戚家里每家来一两个就算仁至义尽了,除非是自家极亲近的人或是丧者的直系晚辈,否则等闲也没有让小孩子来灵堂的。甚至对于薛家大房这边,薛姨妈作为嫂子其实是薛二叔的长辈,不出面都占着道义名分,若不是如今薛蟠的年纪渐大不好不出面,换做是头几年的时候,甚至大房这边孤儿寡母的谁都不来其实也没人说什么。

尤其别的人不清楚,薛二婶却是知道黛玉身体不好的,对于黛玉只露了一下面就回家歇着的举动更没半点不满,反而更觉得大房这样尽心难能可贵了。

薛二婶是个好性子的人,薛姨妈也是菩萨心肠惯了的,当初二房在薛蟠父亲过世之后伸出援手,如今薛姨妈也自然愿意尽一份心力。再加上薛蟠虽然年轻,但好歹是薛家正经的家主,又要略帮衬着薛蝌一些,也是颇有些事要忙。

家里一时竟只剩下黛玉一个主子了。

随着年纪的增长,黛玉的自控能力也慢慢成熟了一些,至少能保证日常的平心静气,算起来已经很久没病的让人担心了。

比如这回去拜祭了薛二叔一回,虽然她回家也被影响得很是有些伤感,但是她也同样知道自己身体不好不宜难过,除了看了两首诗叹了几回气之外,倒也没太多的反应,至少除了当天晚上觉浅了些精神不太好之外,并没有太多的反应。

当然了,相信她回家之后就被大夫把脉开药喝了一堆的苦药汤水什么的,对于这回她的身体没出什么问题也是贡献颇多的……

作者有话要说:
周末对我就是噩梦……
最近家里装修,我妈认真的表示要全权跟踪负责,所以从早上起床就被拉出去一直逛到晚上十一点回家,看各种材料东西……两天没碰电脑,回家累的倒头就睡,所以这一章完全是公交车上手机码出来的……





第76章 黛玉宝钗(三十六)
第七十六章

不管在什么年代,办一次白事总是格外折腾人的,普通人家为了生计操劳的还好,毕竟没太多的心力财力去折腾这些,而越是富贵人家的白事因为花费的多讲究排场规矩便难免越折腾一些,反正如薛家这样的人家,只一回事情办下来就是好好的健康人都能被累出病来,如黛玉这样身子不好年纪尚小又没什么嫡亲亲缘的自然只有老实在家呆着的道理,更是没有硬要往前头凑的道理。

于是二房这边的整个白事折腾了大半个月的功夫才终于结束,富贵人家的人都是娇惯着养着的,几乎很少会有需要忙碌成这样的时候,就是只跟着跑腿忙活摆样子撑腰的薛蟠和薛姨妈脸上都难免有些憔悴,更别说作为当事人的二房了,从薛二婶到薛蝌薛宝琴哪怕平日里都算是健康人,这一番折腾下来都难免病上一回。

倒是黛玉那边只一开始去上过一次香之后便再没出门,虽然仍旧得日日喝着调养的药汤子,也因为心里伤感的原因有些情绪不好,但至少整个人总算还是健康的,并没显出什么病态来,倒是显得难得了。

事实上因为从小仔细将养着的缘故,哪怕刚生下来头几年的时候黛玉常常病到让人觉得这孩子很难养大的程度,不过这几年她的身子其实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观,顶多就是逢换季的时候略微病一病罢了。这样的病在娇养着的闺阁女儿里头其实已经算是很平常的事情了,完全不太需要再过于担忧了。

至于黛玉身量纤弱的问题……薛姨妈的身材算是丰腴的,薛蟠也是个健壮的身形,对比之下难免会显得黛玉仿佛不够健康似的。不过江南女儿本来就多是体态婀娜纤弱的,和京城那头的审美并不一样,也就是黛玉平日里并不出门做客只和自家人比对才显得好像不足的样子,否则真让黛玉出门和那些正经江南出身的闺秀们比对一下,大概薛姨妈也不至于担心成这样子了。

————分割线————

知道这一回女儿的身体没出什么事之后,薛姨妈也放下不少心,再加上大夫也说了黛玉的身体如今已经有了一些好转了,是以虽然依旧没忘了关注黛玉这边,但是到底也颇为放了一些精力在二房那边。

孤儿寡母从来都不好过日子的,这一点无论是在有钱还是没钱的人家都是一样,甚至富贵人家难免心思多甚至比穷人家只单纯缺衣少粮的还难过一些,也就是无论薛姨妈还是薛二婶都到底是有个儿子的。哪怕一时还有些艰难,但是到底日后是有盼头的。

这么算起来两房到底难免有些同病相怜了。

不过薛姨妈之所以对二房的事情颇为上心,倒也不完全是因为什么善心,更多的还是因为薛姨妈如今的日子……委实是有些无聊了。

这世道里女人能够做的事情毕竟不多,乡下人家的女人要讨生活就罢了,这富贵人家里头的女人却除了相夫教子之外就只剩下偶尔的夫人外交了,真心没什么事情可做。

薛姨妈比王夫人还小几岁呢,王夫人尚且在婆家里头当人媳妇过日子呢,薛姨妈家里却只她自己和一双儿女,端的是冷冷清清的。

而且王夫人若是有心还能出门赴宴什么的,薛姨妈作为丧夫的年轻寡妇身上总是带着白的,却是不合宜出门做客惹人避忌的。甚至因为薛蟠还没到成亲的年纪,而黛玉又天生懂事除了身体不好之外并不用薛姨妈太操心的缘故,使得薛姨妈连含饴弄孙的乐趣都没有,可不就显得无聊了些。

虽说薛姨妈并不算是王熙凤那样事事想显摆出自己的人吧,但是好歹也是王家女出身,真要是让她无所事事的过日子也总归心里头不舒服,正好如今也算是个合适她忙一忙的时候。

尤其是薛二婶那边,她可并不知道薛姨妈的这些心理活动,甚至对薛姨妈很是有些感激。

同样是中年丧夫,薛二婶的日子其实也并不如薛姨妈一开始想象的那么好过。

薛姨妈当初的难处在于家里值得被人觊觎的东西太多,以及她的儿子当年的年纪还小,这才被薛家其他几支的人逼上门。不过好在薛姨妈当初是官家女下嫁,至少不管是不是为了她日后可能给出的银钱东西,她娘家还愿意为她撑腰也能够为她撑腰,也并不至于贪图她家里的东西。

而薛二婶家里却正巧相反。

薛二婶的娘家也是商户人家,比薛家虽然差一些但也算是门当户对——当初因为薛家大郎求到了王家女下嫁,虽然薛二叔是定然不可能继承家主位置,但是也沾光娶了一房出身不错的太太,不过薛二婶的娘家里这几年也颇出了些变故,如今掌家的已经不是她爹娘而是她不太亲近的兄嫂了。

王家作为官家为了体面也不会贪图薛家的生意,但薛二婶家里同样是商户人家,哪有嫌自己家里的钱烫手的,哪怕最终也依旧能庇佑薛二婶一些,总也得从薛家狠狠咬下一口肥肉下来——而薛家的族老们也不是省油的灯,只觉得凭什么把薛家的银钱东西便宜了外人,若不是薛姨妈这回摆明了车马为二房撑腰,只怕还有的可磨牙的。

虽然薛姨妈可能并没做什么,但是也由不得薛二婶不感激。

对于薛姨妈可能是举手之劳的事情,对于二房来说却无异于雪中送炭。

哪怕谁都知道王家并不可能参与到薛家的事情里头来,但是只瞧着薛姨妈为了二房的事情忙上忙下的样子,再加上作为大哥带着堂弟的薛蟠,就足够所有有小心思的人老老实实的缩回去了。

甚至连黛玉这边都应了薛二婶的托付,偶尔使人将宝琴接来自家顽。

孝期——尤其是重孝里头虽然有不赴宴不出门的说法,但两房人从来都是亲近得不行的,除了薛姨妈作为长嫂没什么忌讳之外,薛蟠和黛玉都也是要戴一戴孝的,倒也说不上什么不好的。

这对于宝琴来说也未必不是一个好事。

七八岁的年纪不管在什么人家都总是懂事了,对于生死之间的事情也已经有了一些概念了,再加上宝琴从小和薛二叔出门在外许多年,见识远比在家里被娇养着的黛玉要多一些。

有的时候懂事也未必是好事,至少在这种时候,宝琴能感受到的生离死别的难过远比黛玉要多得多,甚至还不免会感到一些害怕。

而黛玉这里毕竟和其他地方都不一样。

毕竟无论是薛姨妈还是薛蟠都对二房充满善意,并不需要太害怕。毕竟黛玉和她年纪相仿又同样是没了父亲,她又知道这个……堂姐的身体并不好,大伯娘之前还常叮嘱堂姐不能见人哭呢,既然和她同病相怜的黛玉并没做出一副失去父亲难过的不行的样子,她也不好在对方面前太过难过。

对于丧父的事情,黛玉因为从没见过父亲,其实也谈不上多么为此伤感,就连薛蟠都对父亲并没太深的感情,顶多记得父亲在世的时候如何逼迫他上进的,哪怕如今也知道父亲当年是为了自己好才会如此严格要求,但是至少当初父亲亡故的时候薛蟠真说不上多么难过,就是如今想到也不过觉得略有些怅然罢了。

世家大族里从来都是严父慈母的多一些,在这种情况下,多数年幼的孩子总是和母亲的关系更好一些,对父亲更多的可能还是敬仰而非亲近。

在这种情况下,指望黛玉能和宝琴有什么同病相怜的感觉自然是难的。

虽然同样都是有一个兄长的家中幼女,哪怕宝琴比黛玉的年纪还小几个月呢,但因为见多识广又身体康健的原因比黛玉总是更有担当一些,就是之前相处交往往来通信的时候她也多数一副姐姐的样子,如今虽然因为家中遭逢大变而难免心神不定,但是照料人的本能总还是在的。

甚至哪怕不为了之前的情分,只瞧着大房这边对于二房的照料,若是黛玉真在自己身边病了,二房怕是也讨不了好。

七八岁的孩子其实没什么分心的本事,心里头既然惦记着照料人的事情,自然也没更多的心思去难过了。

薛蝌的年纪若是真的自己掌家到底还小一些,再加上二房并没如王家这样强硬的后盾,饶是有了薛蟠的照料且薛蝌还算是懂事,薛二婶也难免需要为了自家的事情出头的时候,一来二去的有时真无法将宝琴照料周全了,又担忧若是放任女儿一人呆着只怕难过太多反而伤了身子,这才将人托付给了黛玉,只想着若是有人陪着的话好歹能让女儿不至于日日惦记着伤心事。

薛姨妈一开始也是有些担心的,虽然自家对于宝琴身上的孝没什么可嫌弃的,却难免担心宝琴万一情绪不佳惹得黛玉再病上一回就不好了,倒留在家里盯了几天,见她们小姐妹相处的还算不错也没出什么事情,这才放心的又开始忙起来了。







第77章 黛玉宝钗(三十七)
第七十七章

虽然薛二叔和黛玉家里血缘关系很亲近,但是这孝戴的却轻,再加上两家早二十年就已经分家了,二房发生的事情其实对她家的影响并不大。

也就是薛姨妈因为觉得有些寂寞了的关系主动揽下了帮衬二房的事情这才让家里连轴转了起来,否则大房这边的日子其实并不会受到什么影响。

不过因为二房一年里不经常在家,总也得在外头呆上□□个月的光景,他们家里在金陵一带的摊子铺设的并不多,开始时候不过是因为一时失了当家人又被外人觊觎了才有些手忙脚乱的,等大房出面吓退了大部分人之后,二房的事情已经并不难了。毕竟薛二婶虽然身体不好,好歹也不是全然没有当家太太的本事的,再加上薛蝌的年纪也半大不小的,在没人刻意为难他家的情况下,二房的这一点生意总是不难经营的。

是以二房的事情等薛二婶稍微定下神来,倒也能勉强支应起来了,并不需要太过麻烦薛姨妈操心了。

好在薛姨妈想着帮衬着二房倒也不是如王熙凤那样为了显摆自己的才能,不过是平日里百赖无聊了给自己找点事情做罢了,倒也没为此觉得有什么遗憾。

左右她也不是为了别的,哪怕只日后闲暇时候能和薛二婶说说话她都觉得能解闷。

————分割线————

大概是上天也觉得薛姨妈的日子实在是有些寂寞了吧,等二房的事情了结了之后没多久,就又送了个和薛姨妈能亲昵走亲戚的人来金陵了。

正是薛姨妈嫡亲的外甥女,贾元春。

元春本来在宫里待得好好的,却在当初因为一些事情牵累而被从宫里恩旨放出来。别以为恩旨就一定是好事,元春入宫的时候还是十四五岁的韶华年纪,等出宫的时候就已经二十来岁年华不再了,于女子最重要的婚事上不可谓不为难,偏王夫人又一味的眼界高,差点就耽搁了元春的大事。好在元春还拎得清楚自己的分量,舍了脸面不要的私底下求了舅舅王子腾又央了祖母史太君为她做主,这才好歹为自己寻了一门好亲事。

给一个前科的进士郎做了继室填房。

元春的夫婿姓孙,是头两年科举出来的二甲进士,如今已经三十多岁的年纪了。他先头未考上的时候还成过一门亲,只是他夫人大概是没贵人命,在他考上之前就没了,只留下一男二女的三个孩子。因为他一个大男人也不好照料小孩子,所以三个孩子只放在家里由寡母抚养照看着。

别看同样是嫁给读书人,这门亲事要说起来肯定是比不上贾敏的婚事实惠——林如海虽然没了爵位,但也是勋贵出身家产富足,又是正经的青年探花郎,不可谓不是良婿。哪怕当年贾敏是下嫁林家的,但这门婚事也算门当户对也能让人赞一句郎才女貌,如今算起来更是谁不得赞荣公在择女婿上头的好眼光,又哪个贵妇不觉得贾敏是上辈子积了德才能有福气嫁进林家的。

至于元春的婚事……不提也罢,虽然也还算是体面,但是只瞧着出身就知道比起林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5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