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红楼同人)红楼之重走人生路 >

第74章

(红楼同人)红楼之重走人生路-第74章

小说: (红楼同人)红楼之重走人生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道理贾珠心里明白,就算是贾政,哪怕他自己在仕途上发展的并不好,但是该有的常识也总算是有的,心里也并不太担忧。
 
不管当初弹劾的时候是不是有人针对贾家,毕竟也是拿着贾政的名字做的由头的,贾政虽然性子刻板一些,平素也只在儿子面前做个严父模样。但是到底是自己亲生的嫡长子,若说贾政对贾珠没半点感情也是不可能的。当初贾珠考上举人甚至会试上榜的时候,不管是不是因为贾珠完成了自己未竟的心愿又给自己长了脸面,至少贾政当初的高兴总是真心实意的。
 
贾珠因为避讳的关系被阻了前程的时候,不仅仅是贾珠自己一病几乎不起,贾政心里也很是不舒服,只不过当初强撑着面子不许自己倒下罢了,再加上当初贾家上下都只关注着收到打击最大的贾珠,就连素来最爱次子的贾母一时之间都没来得及关注贾政的状况,这才并没有人注意到贾政的不对劲。
 
要说贾家上下里头谁对贾珠成功进了兵部的事情最心怀感激,贾政绝对算是一个,甚至颇有一种长舒了一口气放下心中大石头的味道。







第113章 李纨凤姐(十一)
第一百一十三章
 
 
 
大概是因为贾家自己的事情就够乱的了,原本应该来贾家做客拜访小住的亲戚们不约而同的选择了不麻烦贾家。
 
 
 
比如林家的姑太太一病没了之后,林家依旧将姐儿留在身边呆着,并未如王夫人梦里那样将姐儿不远千里的送来贾家教养着。
 
 
 
当然了,原本贾母还惦记着将外孙女配给自己的宝玉孙儿呢,贾敏对母亲从来信任有加,瞧着母亲对这个侄儿赞不绝口也便信了,这才会在自己病重之时叮嘱丈夫将女儿送到娘家里去。可如今因为贾政的名讳的缘故,二房的几个孩子在仕途上头无疑困阻重重,就算贾敏和娘家关系再亲厚,也不能昧着良心将自己独一个的女儿往火坑里推。
 
 
 
以林如海的仕途前程家财,纵然黛玉日后没有兄弟可依仗又免不了一个丧母长女的名头,婚事上头未必四角俱全,但也总不可能比一个贾宝玉一个注定了的庶人白衣更差。贾敏哪怕依旧会为了二房的侄儿们的前程担忧一二,总归还是更在意亲生女儿的前程的。
 
 
 
不是贾敏想将母亲往坏了想,只是实在的,以贾家二房的境地,真心很难寻到不差的婚事给二房的孩子了。贾珠到底是在事发前就已经娶了王子腾的侄女,元春也早早的出了嫁,这婚事既然成了也不可能反悔,总归也不是没有盼头的。但二房如今尚未婚嫁的侄儿侄女们能寻到怎样的亲事,那就真不好说了。
 
 
 
女孩儿就罢了,左右贾政的名字并不碍着女婿的前程,若是女孩儿自身的素质过硬未必没有一线希望,但男孩儿的婚事上头却是真真的看不出什么指望了。
 
 
 
这官家的女儿总是盼着日后能诰命加身的,就算市井里头家境略殷实些的小家碧玉也未必没奢望着凤冠霞披,怎么可能在明知道二房没出仕的可能的情况下轻易许婚。
 
 
 
一个家族是不是兴旺得势靠的是男人,但是所谓娶妻不贤毁三代,这当家主母的出身教养的作用也不可小视。贾母不可能点头降低娶孙媳的要求,可略体面些的人家的姑娘也不可能自甘堕落嫁进二房做一辈子平民百姓。
 
 
 
男女婚事上多是讲究门当户对的,偏二房这样的状况,原本门当户对的人家定然是看不上了,贾母可不就得另寻路子。
 
 
 
比如说求一个亲上加亲之类的。
 
 
 
瞧贾珠的媳妇不就是王夫人的娘家侄女吗,以王子腾的前程都能将自家的女孩儿嫁来贾家,又怎么不能指望一下其他亲戚。
 
 
 
虽然二房其实有两个未婚配的哥儿,不过以贾家素来的习惯和贾母的性子来说,值得她额外关照的也只嫡出的宝玉罢了,至于贾环到底如何,约莫除了赵姨娘之外再没人担心了。
 
 
 
别看贾家已经没落了,但是老亲眷却实在是不少,关系远一些的人家就不说了,只近亲嫡支里头和宝玉年纪相仿的就不止一个。
 
 
 
贾母这辈子活了好几十年,除了当局者迷的无条件偏爱贾政和贾宝玉之外,在其他事情上真心是少有看走眼的时候。能让贾母瞧上眼的姑娘的出身可都不算低,一个是贾母娘家的侄孙女史湘云,另一个则是贾母嫡嫡亲的外孙女林黛玉。
 
 
 
史湘云就算了,她襁褓里就先后丧父丧母,如今只和叔叔婶婶们过日子。而同样是和叔婶过日子,史湘云的境况却又和王熙凤并不相同。
 
 
 
王家那边,王子腾只是凭自己的本事做官的,王子胜的在与不在于王子腾来说并没半点影响,王仁和王熙凤兄妹两个是真真算是寄人篱下被叔父婶婶庇佑着的,若不是王子腾本身并无子嗣,这王仁和王熙凤的日子绝对好过不了。而史家那边,史湘云的父亲作为史家的长子,身上原本是有个爵位的,他死后只史湘云这个幼女之外并无男嗣,这爵位就兄死弟及的归了他的兄弟。
 
 
 
史湘云的二叔二婶继承了她父母的超品爵位诰命,那就必须得好好照顾着史湘云,但凡有一星半点的不经心,还不得被人拿唾沫星子淹死。在这样的情况下,即便是史家二房三房都儿女俱全,也不得不将史湘云高高的捧起来。
 
 
 
这样被捧着长大的姑娘最是单纯不过,史湘云的日子并不因为丧父丧母而有什么艰难。算起来也就是瞧见别人家的孩子有父母疼宠的温馨时候心里难免难过一下,别的时候还真没觉得有什么比别人缺的少的。
 
 
 
贾母作为一个慈眉善目的长辈,稍微一笼络也就将史湘云的心都拢了过来,满心里都是贾母这个姑奶奶。
 
 
 
史湘云作为史家的大姑娘,哪怕只为了自己儿女的名声,史二婶三婶也总得好好教养她,算起来配贾宝玉一个白丁绰绰有余,正好史湘云也不是那种满心满眼里只瞧着前程仕途的性子,只瞧着宝玉待她温柔也就心里愉快得很。
 
 
 
对于宝玉来说,这已经算是顶好的婚事了,偏贾母仍觉得有所不足,这边笼络着史湘云,那边又惦记起了林黛玉。
 
 
 
史湘云出身上说起来体面,教养也不差,但毕竟丧父丧母总归是不足,却是比不上和林家的婚事实惠。
 
 
 
贾敏是贾家的女儿,在家里时候和贾政这个二哥的关系尤其亲密,林如海和贾政的年纪差得也不大,在国子监读书的时候也养出了些同窗的情分,想来总不会为了外人的三言两语而疏远了。
 
 
 
贾敏的确不是翻脸不认人的性子,她心里对娘家很是有些情分,算起来若是自家有个儿子的话,她很愿意娶二哥家的女孩儿做媳妇,也算是对二哥家里的照拂。可偏林家这一辈儿里只一个她亲生的女儿,她自然不可能舍得将黛玉许给贾宝玉了。
 
 
 
这世道对女子本来就不公平,算起来男孩儿想要前程总有无数种方法,但女儿家的前程就全然系于夫婿子嗣,贾敏盼了大半辈子只这么一个小姑娘,林如海又颇为疼这个姑娘,未来总归不愁没凤冠霞披的,凭什么委屈黛玉嫁进贾家去。
 
是以哪怕丧了独子之后贾敏依旧一病不起,但是到底还是决定信任丈夫一回,只将她从黛玉出生之后就为她备下的嫁妆列单子封好,叮嘱林如海哪怕日后另娶良媛也一定要好好对待黛玉,并没打算将女儿托付给娘家的意思。
 
没了妻子临终前的殷殷叮嘱,哪怕林如海也知道这世上似乎又丧妇长女不娶的说法,到底也没想什么将女儿托付给岳家的法子。
 
——哪怕贾母在让贾琏奔丧的时候的确提到了将外孙女接到自家的事情,但是不得不说贾敏真真是对丈夫了解至深,虽然也提到了她娘家二兄家里命苦,若是日后林如海有机会可以略微帮衬帮衬二房的几个孩子,但是同样为了防止她娘不死心的弄什么幺蛾子,贾敏还特意和林如海说了林黛玉的心思重身子不好,一定得林如海这个当亲爹的多多关心照料一二才行,成功的堵住了贾母打算将外孙女接来身边和孙子日久生情的打算。
 
林如海在读书和做官上头的本事都不错,但是却是真真的对内宅里头的事情,尤其是女人之间的弯弯绕绕心思一窍不通的,与其指望他能提前警惕还不如指望王夫人在儿媳妇人选上头能再硬气一些呢。
 
林如海自从先后失了妻儿之后就对子嗣上头再没什么想法了,只一心想着将尚且年幼的女儿养大成人就罢了,再加上女儿瞧着就娇娇软软的不似那种有自己主意能立起来的性子,估计等黛玉出嫁之后还得琢磨着怎么给女儿撑腰呢。
 
虽然人常说高门嫁女,但是谁都知道女孩儿若是嫁的高了,少不得得看婆家人脸色小心翼翼行事,反倒是下嫁的姑娘们虽然可能一开始再面上未必格外光鲜好看,内里却定然舒坦得很。左右林家并不指着靠女人攀扯别人家,林如海打从一开始也没打算往上头瞧女儿的婚事。
 
再加上贾敏临终时候说的,黛玉心思重身子弱,非得留在他这个亲爹身边才能好,否则只怕她会疑了爹娘都厌了她才将她打发走,自己心里憋屈着就能将自己逼死了之类的话,更是让林如海下定决心婉拒了贾家想接黛玉走的意思。
 
两家毕竟距离相隔千里,纵然贾母再有心思,隔了大半个国家的距离总也没本事再打算什么,瞧着林如海自从女儿没了之后似乎就有意和自家疏远,只能暗地里叹一句人走茶凉人心叵测,再没其他的本事。
 
王夫人对贾母这些的举动并不敏感。
 
在长子贾珠尚在的情况下,王夫人和这年代大多数贵妇人一样,心思大多都是放在日后要掌家立业奉养父母的长子身上的。纵然宝玉是衔玉而生或许颇有些来历前程,但他如今还不过是个小孩子呢,至多不过关怀一下衣食读书之类的日常事情。左右宝玉是养在贾母身边的心肝宝,贾母又不能苛待了嫡亲的孙子,而且宝玉本身也是亲近祖母更胜过母亲的,王夫人也懒得去花全部的心力去哄人,只更关注长子的事情就算了。
 
当然了,王夫人自诩自己肯定是个极爱儿女的好母亲,在知道宝玉仕途无望之后早就给他瞧上了一门好婚事,和贾母的眼光相似的是王夫人瞧上的这门婚事也算是亲上加亲,而且还没贾母那么好高骛远,委实算得上是颇为实惠的一门好婚事,正是王夫人早年嫁去金陵的妹子的独女,薛家的大姑娘,正巧比宝玉大三岁。

    





第114章 李纨凤姐(十二)
第一百一十四章
 
不管王夫人本身到底是怎么想的,不过在宝玉的婚事上头,若是外人知道这婆媳心里头的人选的话,大概还是会觉得王夫人的选择更合适些吧。
 
贾母瞧上的两个姑娘出身都不低,想来教养上头也不会差,只不过这总归还是有些不足之处的——比如林家虽然是近亲,却其实怎么都不可能点头许婚,再加上林黛玉只有父母没有兄弟,未来若是林如海不再做官了,那林黛玉就失了大半的依仗。比如史家当家的只是史湘云叔叔婶婶,未来史湘云出嫁之后,史家还能不能继续做史湘云的依仗其实并不可知。
 
在林家的婚事显然不可能成型之后,贾母其实只剩下史湘云一个选择了,而明眼人也都能看出来这门婚事里总归是面子重于里子的,史湘云的身份瞧着光鲜亮丽却未必有多么实惠。
 
而薛宝钗,虽然作为商户女出身低一些,但她娘也是正经官宦人家的小姐,她的教养也不会差了。而且哪怕贾家二房的子嗣出仕艰难,可贾政却也是有正经编制官职的人,即使贾宝玉前程难测也不能否认他也总有官家子弟的身份,对于薛家这样的商户人家仍旧算是高攀了,日后宝玉也不至于在妻子面前低一头,不管怎么算似乎这门婚事都算是门当户对了。
 
当然了,王夫人可没想这么多,只想着寻个亲近些有出身不要太高的儿媳妇,一来日后总不至于如王熙凤这样桀骜让她压制不住,二来也是顺便拉进一下被婆婆笼络过去的小儿子的关系,毕竟哪怕没有贾宝玉不能出仕这样的背景,王夫人也是很看好薛宝钗的。
 
同样是王家女,薛姨妈当初因为是庶出的关系,被王家嫁去了金陵的薛家,做了商人妇。所谓三教九流士农工商,哪怕当初王家的境况还并不算是特别好,薛姨妈又是庶出的,但是这门婚事上头仍旧是薛姨妈低嫁了。
 
薛姨妈出嫁到了夫家之后,因为娘家硬气,这日子一直过得不错,还先后生了一儿一女,再加上薛家作为皇商也算是体面,倒也并没什么不足。
 
不过自从薛老爷过世之后,因为家里只余下孤儿寡母的关系,哪怕王家愿意庇佑,这日子也难免会难过了些。
 
于是乎,薛姨妈难免就对女儿寄予厚望了。
 
一般在这种人家里,被寄予厚望的大多都该是儿子,尤其是薛蟠又是薛家的嫡长子,不过谁让宝钗本身的资质实在是出众呢。
 
曹公的十二金钗之首,想也知道除却才学品德之外,宝钗的姿貌容色也绝不是寻常了。比起寻常只惦记着将女儿嫁进官宦人家的商人不同,薛姨妈的目光也放得格外高远,和她姐姐王夫人一样都直指青云。
 
当初元春若是想要入宫的话,哪怕贾政的官位并不高,但既然自家是官宦人家,元春也总有资格参加大选,只不过过程可能并不如高官家的女孩儿顺遂罢了。
 
但若是宝钗,所谓三教九流士农工商,她作为商户女自然没有参加大选的资格的。不过想要进宫除了大选这条路之外,其实还有小选这条路可以走——小选不过是采选宫女,只要出身清白人家就行,对出身的要求委实不高,虽然过程显然会艰难一些,但是对只想进宫的人家来说也未必不算是一条路子。
 
而且宝钗的身份和官家小姐们相比自然什么都不是,但是放在小选里头却算是出身不低的,想来虽然不能保证日后的前程,想要顺利进宫总没什么艰难的。而且宝钗人生的圆润,哪怕生长在江南一带也并不如寻常江南女子婀娜纤细,这容貌却是一眼瞧着就知道定然利于子嗣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5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