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望春闺 >

第37章

望春闺-第37章

小说: 望春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真真是生不如死。可巧这一日来了个燕京的游子,他第一眼看见上官浩然的时候,吓了一大跳,定睛细看,更是脸色煞白。“你,你不是死了吗?”

上官浩然对于他并没有多少印象,偏偏这位游子当日曾经想过结交上官家的公子,对他的容貌自然十分熟悉,他站在上官浩然面前看了又看,吓得夺门而出。后来也渐渐缓过劲来。带了几个相熟的朋友们一起去,专门指明要上官浩然服侍,借此抒发心中多年的愤懑。这事也就慢慢的传了出去。没有几日,扬州这一块,都知道有一个神似上官家三公子的人在小倌馆接客。

众人或许对上官家不是很了解,可若是提起这曾经是沈家亲家的渊源,众人也都能说上几句。

不得志的文人。亦或是挥金如土的公子哥们,还都特地去玉箫楼围观过。导致上官浩然在玉箫楼成了炙手可热的名角。

这些事,沈陌言都是从二虎口中得知的,她看着漂浮在茶盅里的茶叶,浅笑盈盈。

她依旧是笑春风的天之骄女,他却已经成了被踩在脚底的烂泥。

云泥殊途。

没过几天,定国公亲自上门,要替温千风说亲,所求对象正是沈二小姐。

沈明朗大喜过望。

他一直非常喜欢温千风这样的小辈,觉得他不仅有谋略,而且很恭谨,剑术也十分出众,又生得一表人才。再加上他父亲还曾经替沈明朗运送过粮草,也曾经上过战场,不过被人偷袭,以身殉国。若是沈家还有适龄的女儿,他肯定是要主动提起这门亲事的。不过沈陌言是大归的人,温千风如今却是成国公,还是正三品的大员,前途似锦。

当初沈明朗暗自觉得可惜,也没有提这事。

如今温千风主动来求娶,怎能叫他不欢喜?

况且定国公这几年深居简出,替人说亲这是前所未有的事情。

沈明朗觉得脸上有光,却想着自家女儿第一次的婚事的荒诞收场,这一次很矜持的说要先合八字。

定国公也是个爽快人,对沈家的印象一直很好,他也很是直接的说道:“这门亲事是文谨亲自求到我跟前的,说自己家里没有个长辈,怕辱没了沈二小姐,让我无论如何也出面走这一遭。这婚事从说媒到定亲,一时半会定不下来,你若是有什么要求,只管和我说就是。”文谨是温千风的字。

“倒不是别的问题。”沈明朗笑得有些含蓄,“我这小女儿的情况你应该也是听说过的。。。。。。所以要花些时间配八字。”这也是对温家的一种尊重。

定国公觉得沈明朗这才是做长辈的样子,心中很满意。虽然不太理解温千风为何要迎娶沈家的这位二小姐,但两个男人谈事总是比较爽快,他立刻就点了头,“那好,若是有什么消息,托个管事去找我就是。”

两人在一起喝了几盅酒,这才散了。

沈明朗几乎是迫不及待的就让手下的人去查温千风的底细。

这让沈明朗心里有些没底,尤其是当初来说亲的人家都是次子或庶子之类,像温千风这样作为家里唯一的嫡子来说亲的,根本没有。

可是手下人打探回来的消息很快让沈明朗松了一口气。这位成国公虽说深得圣眷,可对上峰恭敬有加,对下属客气大方,对同僚诚恳大度。只是他性子有些清冷,不太喜欢热闹,让不少人望而却步。可尽管如此,京卫那边的人提起他来,都是要竖大拇指的。而且,温千风洁身自好,到现在,身边都没有通房不说,也从来不出入烟花之地。

这让沈明朗格外的满意,尤其是和上官浩然比起来,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虽然这样,他还是拖了几天才给定国公音信。

这件事就这样定了下来。

为此,沈明朗特地请定国公去燕京城最富盛名的雨余阁吃饭喝酒,推杯换盏,宾主尽欢。

而温家和沈家结亲的消息,没几天就传遍了燕京城。

众人哗然。

这几年,自温千风十五岁以后,上门说亲的人几乎踏破了门槛,可是却被他一一挡了回去。就算是这样,燕京城有女儿的人家时不时也要提起这个人,好像有这样的人珠玉在侧,看谁都少了三分光芒一样。如今却传出消息,温千风居然特地央了定国公保媒,甚至还进宫求太后,力求促成这门亲事。

大家都百思不得其解,照理来说温千风这样得圣宠的人,已经不必再借沈家的势,实在不明白他这样再三求娶沈二小姐是何意思。

一时间,说什么的都有,有些人酸溜溜的说这位沈二小姐走了大运,有些说成国公一时看走了眼,甚至还有的猜测是不是成国公还不知道沈二小姐的事情。

只有沈明朗,红光满面,在家中日日带着人开始清点沈夫人留下的嫁妆。

这次,他打算再添几成嫁妆,让沈陌言风风光光大嫁,也有一雪前耻的意思。

府上众人都很高兴,只除了顾氏。若是以前,她当然为自家小姑找到好婆家而高兴,可是,她答应过顾白辰等到他高中进士之后,就向沈家提亲的。

这下可怎么办好?

顾氏急得眼泪都快下来了。

而顾白辰早就胸有成竹,觉得自己必然榜上有名,干脆一早就开始接下来的庶吉士考试,已经多日没有出门了。小厮们连走路都轻手轻脚的,就更不必说在他面前说些什么了。顾氏只得将他身边的丫鬟小厮全部告诫了一番,吩咐他们在放榜之前无论如何也不能走漏消息,心里还是觉得没底,叫几个婆子日日留意着,有什么风吹草动立刻禀了她。

这时候,沈陌言的信,终于到了燕京城。

沈明朗正惦记着要将这事告诉沈陌言一声,接到她的信,心中也十分欢喜,也不顾小厮在跟前,就拆了信。

才看了几行,脸色一沉,再看下去,气得双手发抖,一巴掌就拍在了书案上。才沏好的热茶被震倒,滚烫的茶水泼了满桌,打湿了桌上的文书。一旁服侍的小厮吓得瑟瑟发抖,扑通一声跪在了地上。“去叫世子和二少爷过来见我!”语气里充满了浓浓的杀气。小厮抹了一把脑门上的汗,忙不迭跑了出去。不多时,沈慕和沈亦就到了。

沈明朗一把就将信纸甩在了他们脸上,“你们看看!”

两个人面面相觑,一人抓了一张信纸,才看了一眼,脸色就变了。沈慕更是目瞪口呆:“上官浩然真的没死?”

沈亦气得头顶冒烟,一脚踹往桌脚,“上官家欺人太甚,累得陌言名声尽毁,看我不让他们好瞧!”“不错!不能轻易放过他们!”沈慕异口同声:“不仅要狠狠教训他们,还要让全燕京,不,全大楚朝都知道,上官家出了这样的败类!”

在哥俩你一言我一语商量着如何让上官家吃瘪时,沈明朗却渐渐冷静了下来。

第七十八章 长别

   “这事不能急。”沈明朗正襟危坐,笑得像只老狐狸,“与其现在下手,不如先把这消息传出去,到时候上官家必然坐立不安,说不准还会亲自上门来赔罪。。。。。。能够让他们先窝里斗,那是再好不过了。”

沈亦也是个脑袋灵活的,一听父亲这句,立刻会意过来:“您的意思是,到时候先让上官家坐卧不宁,着急得饭都吃不下,还要担心我们沈家随时的报复,还得应付外面那些看笑话的人。。。。。。等到他们折腾的心力交瘁了,我们再一锅端?”三十六计,攻心为上。如果一开始就下手,上官家也就是一时痛一痛就过去了,可是他们偏要慢慢的下手,让上官家受尽零碎的痛苦,然后再重重一击。

“不错。”沈明朗投来赞许的一眼,“能够让他们生不如死,就不能让他们死的太痛快!”父子二人交换了一个会心的微笑,眼里闪烁着算计的光芒。

沈明朗还惦记着远在江南的女儿,想了想,说道:“我听定国公的意思,似乎温千风觉得家里没有个主持大局的人,想要早些成婚。”说着,微微笑了起来,“毕竟温家没有女主人,让你妹妹早些过去也好。既然温千风态度如此之诚,我们家也要积极些,我看你这就写封信把这是和陌言说一说,然后派人去接她回来。”

沈亦对温千风很有好感,尤其是温千风的态度令他很满意,也没有多说什么,立刻下去写信不提。

而上官浩然还在人世的消息,很快就传开了。

众人想着这些日子沈家正和温家说亲,再加上这事实在太过诡异,都有些半信半疑。

上官瑞甚至还特地上门一趟。信誓旦旦的表示上官浩然绝对死了,况且当日大家也是亲眼目睹他下葬的。

沈明朗但笑不语,提也没有提这事,就命人将上官瑞送出了门。上官瑞顿时惊慌不已,连夜命人前往江南查探消息。

谁知道,没几天,却有一户人家的老太太状告上官家,说自家大孙子在上官家失踪了,上官家的管事还特地给了她五百两白银。可是老太太左想不对,右想不妥。这才特地来报官。上官家明知这老太太是受人指使,却偏偏没有办法反驳,毕竟一切都是事实。上官家的管事这几日频繁往来于老太太家和官衙。闹出了不小的动静。

大家原本就对上官浩然未死的事情将信将疑,这下算是信了个不离十。又有人说家里的人曾经在扬州某小倌馆见过上官浩然,说得煞有其事的。

人云亦云。

这下,可谓是满城风雨。

特别是宫里那些妃嫔一向无所事事,最是八卦的人。每每都说起许多市井传闻来解闷,有些事,比外面的人还要灵通。这下,可谓是满宫的妃嫔们都知道了这事,大家茶余饭后,不免就聚在一起取笑一番。以至于有一次皇上去临幸的时候。其中一位为了讨好皇上,将这事当成笑话来讲给皇上听。

谁知道,皇上才听了一半。咔嚓一声,手中的折扇被生生掰成了两半。

而皇上勃然大怒,站了起来,“荒唐,竟然会有这么荒唐的事情!”那妃子吓得瑟瑟发抖。满寝殿的人都跪了下来。

皇上也不顾衣裳都不齐整,就传了内侍进来。斥道:“去给我查!这事不弄个水落石出,朕绝不轻饶!”

天子震怒,底下的人哪里敢怠慢,五城兵马司的人天还没亮就出了城,前往江南。

沈陌言很快就收到了沈亦的信。

她仔仔细细的将信看完了。

从开头第一个字到末尾最后一个字,她都很仔细很仔细的看完了。

她确定自己没有曲解沈亦的意思。

这一次,不是在梦中,她也看见,铺天盖地的江水,席卷而来,无情的将她淹没。

大势已定。

沈陌言早已没有了拒绝的资格,婚姻大事,本就是父母做主,况且,两家已经交换庚帖,到了商议嫁妆聘礼的地步。就算是她拒绝,这一次,沈明朗也不见得会站在她这边。至少,在外人眼中,温千风这样少年得志的人,无可挑剔。可是,温千风为什么,一定要迎娶她呢?

明明他有更好的选择。

千头万绪中,她只想到了一种可能,温千风对于她,并不信任。而她,得知他的秘密。

如温千风这样的人,为了大业,大概是什么都可以牺牲的。包括婚姻,包括他的妻子。

那次驿站相逢,果然是有后续的。

沈陌言心中一片冰凉,缓缓闭上了眼。

在这一刻,她忽然想到了莫晚歌无奈的叹息:我想要的,如此简单,如此——难。

而沈陌言,她想要的,也是如此简单,如此难,如此——遥不可及。

温千风这样的男子,就像遥远的太阳,看上去光芒万丈,温暖炽热,可是,却始终难以触及。

他们根本不是一路人。

五城兵马司的人,一路打听,几乎没有费多少工夫,就找到了玉箫楼。而杨关非常配合的将上官浩然带了出来,且不说别的,至少从外表上看,没有受到半点伤害。只是,上官浩然神色呆滞,似乎不愿见外人。官兵带他走时,他居然扯住了玉箫楼的门,不肯离开。围观的众人指指点点,时不时传来嗤笑声。

等到上官浩然被带回燕京的时候,这件事几乎算是铁板钉钉了。

皇上是第一个看到折子的,他勃然大怒:“给朕拟旨,将这上官家流放三千里!”

一旁服侍的内侍顿时傻了眼,这些日子以来的传闻,他也耳闻过一二,可这是沈家和上官家的事,怎么能叫欺君呢?

不过皇上正在气头上,他当然不能为上官家说情了。况且那上官家的人根本没有资格进宫朝贺,他当然不会有接触的可能,大家既然没有交情,干脆彻底打消了劝说的想法,反而附和着说道:“皇上圣明,这上官家竟然欺瞒皇上,累得沈二小姐年纪轻轻便大归,毁了人一生,这样的人,就应该重惩!”

皇上深以为然,当即就命内侍开始拟圣旨,等到第二天圣旨下来的时候,整个燕京城都炸开了锅。

这些日子,大家闲暇时说起这事,都曾经幸灾乐祸的讨论过上官家的结局,不管怎样,上官家肯定是要被沈家记恨上的。

可是,谁都没有想到,最后出手的会是皇上。这样一来,沈家甚至根本不用出手,只用暗示一下押解上官家的那些兵士,上官家在路上就得吃不了兜着走了。毕竟流放三千里,一般的人,还真是吃不消。况且流放地是漠北,那地方乃是苦寒之地,冬天的时候寸草不生,只见白茫茫一片大雪,被流放过去的人,一般都是锦绣堆里长大的,如何受得了这种苦楚?十有都活不了多久。

沈亦却不想就这样轻而易举的放过上官家,请押解上官家的兵士们吃了一顿宴席,暗示了几句。押解犯人本来就没有什么油水可捞,长路漫漫,兵士们也觉得无趣,根本不用沈亦多说,就已经想到了千百种折磨人的方法。况且大家都收了沈家的银子,当然得尽心尽责的办好差事了。

而上官家族男丁被流放,虽然有人觉得惩处过重,却没有人敢提出异议。毕竟这是皇上亲自下的旨,如果再去上书,岂不是得罪了皇上又得罪沈家?况且这也是沈家二小姐自己心胸开阔,若是遇到那家教森严的人家,怕是未婚夫暴毙的当天就得自尽了。

如今沈家不仅扬眉吐气,而且因祸得福,将女儿许了一户更显赫的人家,或许也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太后得知消息,立刻就为温千风和沈陌言二人赐婚,并赐下了一对玉如意,几套首饰头面。

这下子,整个燕京城的目光都放在了这门亲事上。

沈明朗为了给沈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