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碧檀记 >

第81章

碧檀记-第81章

小说: 碧檀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又小,我想你们是成不了什么气候的。可这男女之间的事啊,连你们自己都容易蒙在鼓里,我一个外人又怎么估计得出来?过了一段时间后,我就渐渐觉出不对来了。少爷这个人,归根结底就是个脾气暴的粗人,可惟独对你时,换了个人一样,那么的温柔体贴有耐心。我开始问他时,他还嘴硬,说不过就是哄着你拿出苦难佛。”

陈叔无奈的摇了摇头,“他哄谁啊?三天两头的和你在一块儿,多少的机会,也没见他把你的苦难佛弄到手!后来有一天他回来,明明高兴还装出一副心烦的样子对我说,说你喜欢上他了,是真心的喜欢,还说被一个好姑娘诚心实意的喜欢着,他还是头一次。我就生气的问他,别说人家,说你自己,你心里是怎么想的?他闷着头抽了好几根烟后才说,我大概也喜欢她吧,不大一样的喜欢!我当时就骂他糊涂,说这样以后会有大麻烦,可他根本就听不进我的话!他一头栽下去,越陷越深,甚至为了把你留在身边,他什么事情都能去做!”

“少爷这个人啊,只要他想做的事,就没有做不成的,在感情上,也是这样。所以最后,你们还是在一起了,结了婚,生了孩子,和和美美的过起了日子。看着你们一家子在一起时少爷那个知足开心的样子,我就想,若能瞒得住你一辈子,也没什么不好的!可这世间的事啊,越怕见天光的就越会有败露的一天,少爷在你跟前扮了十几年的好人,扮得他自己都分不清真假的时候,却被老马一棍子打回了原型!少爷想方设法软硬兼施,还是留不住你,你最终还是走了!”

“你走后少爷难过得不成样子,我劝他说,在大上海,有钱还怕没有女人?少爷却说,你走后他才知道,这世上的确有钱买不来的东西,也因为知道了这个,就更觉得,钱能买来的东西,都不是真的贵重。”

“再后来,那个姓徐的来了上海,少爷的话也就越来越少,一个人坐在你的书房里,一呆就是大半宿,我怕他憋坏了,总是问他,天天在书房里都在想什么,问了几次他才说,他有时会想如果没有那张银票,是不是咱们这些人还都在山东做着响马,他的小妹也会生在那里,自小和他长在一起,他带着你玩,教你骑马,给你戴花,等你长大后就给他做压寨夫人。他还说谭爷那么喜欢他,一定欢喜他做女婿!”

“他这么说我就明白了,他这是后悔了!只是他性子倔,不会轻易吐口和你承认罢了!这样的日子,我都不知道该怎样过下去是好,巧的是,日本人来了,外面打起了仗,你们一家人又团圆在一起了。那段日子过得多好啊,少爷大烟都没戒干净,人还胖得起来,可见他心里有多舒服!”

“可我没想到,外面太平了,你们离开租界后还是没能在一起,我问少爷怎么了,差在哪儿?少爷说,你以为你父亲是他杀的,所以不会原谅他。我听这话就急了,我说谭爷是我害死的,少爷你根本不知情,你怎么不告诉少夫人啊?少爷却叹了口气说,终究是脱不了干系,小妹也不会信的。”

说到这里陈叔忽然激动起来,他紧攥住谭央的手,上气不接下气的说,“少夫人,你就信了我吧,我一个快死的人是不会说假话的,谭爷是我杀的,不关少爷的事。我对不起您,对不起谭爷,该受罪遭殃下地狱的那个人是我!别叫少爷再受这个折磨了!”你就信了我吧,好不好?”面对着老人的追问,谭央忙点头道,“信,陈叔,我信你的话!”

陈叔终于松了口气,接着,他直勾勾的盯着她,“那你就原谅他吧,他那么喜欢你,离了你就再也高兴不起来,我知道你也是喜欢他的,这些日子少爷总念叨,说你为了他,连人都敢去杀!我要是闭了眼,走了,有两件事最放不下,一个是少爷还抽着大烟,还有一个,就是你不在他身边!他总骗你说大烟马上就戒了,马上就戒了,可我是看明白了,你要是不在他身边,他根本就戒不掉!”说到这里,陈叔老泪纵横的哀求着,“少夫人,我对不起你,可你看在我一把年纪,马上就要进棺材的份儿上,答应我吧,帮少爷戒掉鸦片,回到他身边吧,好不好?”

外面乌云沉沉,远远几声雷鸣轰隆而至,那是老天的嚎哭。在雷声中,面对老人临死前的苦苦哀求,谭央哭着点了头。

这时,房门被砰的推开了,毕庆堂冲进房间看见病床上鲜血淋漓的陈叔,他登时愣住了,片刻后,他紧紧拉住陈叔的手,气喘吁吁的问,“这是怎么回事?早上出去还好好的!是谁?”陈叔微微叹了口气,“在街上,两个日本兵要糟蹋一个姑娘,我实在看不下眼了!”“都一把年纪了?还管这个闲事!”面对毕庆堂心痛不已的质问,陈叔的神情有些尴尬,磕磕绊绊的说,“那姑娘比小小姐大不了几岁,也叫我爷爷!”之后,他一时间老泪纵横,从怀里颤颤巍巍的摸出一个压扁了的面人,哽咽道,“小小姐呢?我,我想再见见她!”

谭央听陈叔这么说,慌忙抹了眼泪站起身道,“我叫人去接囡囡!”说着就转身出去了。她刚一走,陈叔就瞪大眼,用尽全力的拉住毕庆堂的手,压低声音固执的说,“我和少夫人说了,谭老三是我杀的,少爷您一点儿也不知情!”

毕庆堂听罢就怔住了,随即低下头,伏在陈叔的胸口,克制不住的大哭起来。

、96(94)古镇

那一天,陈叔没有等来言覃就咽了气;为了他;毕庆堂筹备了震动上海滩的体面葬礼;极尽哀荣。

出殡的这天早上,天还没亮谭央就来到了毕公馆;为女儿梳洗完毕后;言覃忽然间仰头望着妈妈;眼泪汪汪的问她。

“妈妈;他们都说爷爷死了;可什么是死呀,”

“死就是漂洋过海,去很远很远的地方。”

“比妈妈去德国留学还远吗;那我以后还能再见到爷爷吗;”

“能!等你长大,走过很长的路,见过很多的人,懂得很深的道理以后,就能够见到爷爷了!”

回答了孩子问的话,谭央蹲在女儿旁边,为她穿上了白麻布的孝服。谭央的人生经历还有她每日面对的工作,使她对死亡的残酷有着异常敏锐的体悟,也因如此,她就更想教会女儿、说服自己——死亡不是泯灭,而是转化。至亲的死,朋友的死,甚至是一个陌生路人的死,都是如此。

究其根本,在坦然的面对人生前,我们要先学会达观的看待死亡。

穿好了孝服,毕庆堂就进来领着言覃走了。谭央楼上的窗户里看着他们父女俩的背影,披麻戴孝,在漫天的纸钱白花里显得尤其的悲怆凄清。

那个老人在杀她父亲时那样的冷血下作,令人不齿;可同样是这位老人,为了从日本兵手下救个陌生的女孩可以连命都不要,只因那女孩让他想到了她的女儿。谭央有些迷惘了,人性本来就是异常复杂的,却硬要世人分清大是大非、大善大恶,那又谈何容易?

这天夜里,毕庆堂回来时已经很晚了,一身疲乏的他扔下外衣就躺在榻上拿起了烟枪。吞云吐雾间,他看见卧房的门开了,谭央端着饭菜走了进来。毕庆堂颇为意外的坐起身,匆忙放下烟枪。谭央进屋后把碗筷摆到他跟前,忍着气的怨他,“在外面张罗了一天,回来饭都不知道吃,只晓得抽大烟!”毕庆堂从她的手里接过筷子,抬头看了看墙上的挂钟,自说自话,“这么晚,我还当你走了。”谭央艰涩的说,“我走了你就抽?看来你这大烟,还真是戒给我看的。”毕庆堂心虚的笑了,没敢接话。

忧心忡忡的望着他的脸,谭央问,“你这么晚才回来,是去,是去干什么了?”毕庆堂抬头看见谭央一脸的惶恐不安,便明白她心里想的是什么了。用拿筷子的手背轻轻蹭过她的脸颊,柔声的说,“怕我再去杀日本兵啊?没有,在墓地多陪了陈叔一会儿,”说着,他的神情慢慢黯淡下来,“其实你担心的,也是陈叔最怕的,所以当时,在用棍子打晕一个日本兵后,即便中了一枪,他也硬撑着捡起地上的枪,开枪要了那两个日本兵的命!他呀!就是怕我像为方姐一样,铤而走险的去为他报仇。”

说到这里,他紧紧盯着谭央,情绪激动却又意味深长的说,“小妹呀,陈叔他到死都想着我啊!我又怎能辜负他的一片苦心呢?”稍缓了片刻,他又冷森森的加了一句,“我和小日本不算完!这才刚开了个头!”

谭央看他吃完了饭,就站起来打算收拾碗筷下楼,坐在旁边的毕庆堂却伸手揽住了她的腰,“这么晚了,别走,陪陪我。”谭央笑着看他,摇了摇头,一本正经的回答,“不陪,不陪大烟鬼!”毕庆堂听了,紧锁住眉头,负气道,“别胡说!”谭央温柔的望着他,抬手抚着他的头,轻声细语的央求他,“你就戒掉大烟吧,这是陈叔走前最惦记的事,”说着,谭央的眼眶红了,沉吟半晌才又开口,“也是我这段时间,最大的愿望!”

她的话就毕庆堂鼻头酸,他搂紧谭央,很是动容的点头答应,“好,我戒!”“我陪着你一起!我……”话还没说完,毕庆堂就固执的打断道,“别陪我!戒鸦片时人不像人、鬼不像鬼的,我不想吓到你和孩子。”谭央却抓着他的手,委屈的说,“那就先离开囡囡一段时间,我陪你去别的地方。这么难的时候,我一定要在你身边!你不好过的时候,不就想叫我陪着吗?就像现在!”

谭央的话叫毕庆堂感触良多,其实世人寻爱不辍,说到底所求的,不过是能在困苦中相守。坎坎坷坷十几年,他终是得了这样的一份爱,何其有幸,又何其有命?

静默良久,拥她在怀中,滴酒未沾的毕庆堂竟然带着醉意的开口,“好,那我要是真戒成了,你可要在外面好好陪我段时间!”看着谭央点头答应,他便又得寸进尺的在她耳边补了一句,“白天晚上都陪!”

说完后,他便耐不住的笑了起来,这时窗外玉兔西沉,月色溶溶,正是家人相守,新日在望的时候……

盛夏的同里,在此起彼伏的蛙声与蝉鸣中,藏下一层薄薄的凉意,这凉来自于千年冲刷后洗尽铅华的素淡,细细体味方能了然,那是水乡古镇独有的韵味。

黄昏时分,一艘乌篷船停在埠头,毕庆堂从船中出来,不无遗憾的埋怨,“到得真快,也没听你弹几曲子啊!”谭央在他旁边稀罕道,“从什么时候起,你还爱听小阮了!”他轻轻叹了口气,怅惘道,“自我以为再也听不到你弹了,便一听见差不多的声音,哪怕不是小阮,都觉得心颤,听再大的名角唱京戏都没颤得这么厉害过。我这才知道我爱听,比谁都爱听!”说着,迈步上了岸,回头把谭央拉上来后,看着门楹上颜色黯淡却依旧清晰入木的“谭府”二字,毕庆堂深吸一口气,神情复杂的说,“十五年了,真快!”

给他们开门的是吴妈,1932年“一二八事变”后没多久,她就离开上海回到同里照顾重病的丈夫,丈夫去世后,吴妈便留在了同里照看谭家老宅。每年入冬她都带着儿子去趟上海,为谭央送同里的租子。

吴妈看见谭央后便一把扯住她,拍着大腿的叫着,“哎呦呦,小姐,你真的回来了,前几天来人带话说你要回来住几天,我就日也盼,夜也盼,终于叫我给盼回来了!”说着,她眯着眼仔细打量谭央,“小姐啊,你这回气色好多了,不像去年冬天,瘦得呀……”

毕庆堂叫人把东西从船里搬出来,熟络的揶揄着吴妈,“你这老太婆,非要和你家小姐站在大门口说闲话,都坐了那么长时间船了,还不带我们进去!”吴妈循着话音看见毕庆堂后,瞪着昏花的眼,大惊小怪道,“毕老板,您也来了!”毕庆堂听她这话就不高兴了,“你这是年纪大糊涂了吧?该怎么叫我都忘了?”吴妈敷衍的笑笑,嗯了一声,转身进了院。

毕庆堂被吴妈这一出气乐了,和谭央耳语,“你说我这辈子在上海滩都是得风得雨的,惟独被你身边这几个人,翻着花的揉搓!”谭央瞪了他一眼,嗔怪,“那你就找我来算账?”“不是,不是,我这是跟你讨赏!”毕庆堂和谭央凑趣笑着,语罢携她的手进了院。

刚进伏天,古镇临水,湿热难当,毕庆堂一进房间就脱掉了外衣,叫人打水在后面的小厅里擦了把脸。之后,他坐等了半天也不见谭央,就自己往后院溜达,在谭央当年的闺房门前,去推门,门拴着。他轻轻拉开窗,正看见谭央在房间的大木桶里泡着澡,稍一顿,他哗的拉开窗,从窗口翻身而入。

谭央听见动静,回头看到他,便有些窘迫的埋怨,“你看你这是干什么,敲门我就下去给你开门了!”毕庆堂走到她旁边,弯下腰,手似是无意的搭在她肩头,嬉笑着说,“还要你穿好衣服给我开门?如此烦劳小妹,大哥过意不去!”

谭央将肩膀往回缩缩,毕庆堂在她耳畔温柔的问,“怎么了?”谭央垂小声回答,“痒。”毕庆堂一听便耐不住的笑了,趁谭央不备,他将两只手探到桶里,轻抚她的腰肢,指肚微微蹭着,贴着她的脸颊笑问,“那样就痒了?那现在呢?”谭央笑得上气不接下气的伸手推他,“哎呀,别闹,痒死了!”毕庆堂见状便和她一起笑,片刻后,他收了手,笑得脱了力的谭央顺势倒在了他怀里。

毕庆堂摩挲着谭央的额头,意犹未尽的说,“原来还是老房子好啊!以前在家洗澡时,你就把门锁死,盥洗间里还没有窗户叫我跳!”谭央笑着没说话,毕庆堂就一瞬不瞬的望着她,那眼神深情而醇厚,谭央在这眼神中微微醉了,下意识的,谭央缓缓闭上了眼。毕庆堂俯身去吻她的嘴,唇齿纠缠间,他们都紧紧抓住了对方……

这时候,不疾不徐的敲门声响起,吴妈在外面不合时宜的吆喝着,“小姐呀,开门,我给你送衣服来了!”毕庆堂心烦意乱的站起身,稳了半天,才带着怒气的打开门。吴妈看见他颇为意外,嘀咕着,“我说怎么哪里都找不到您。”毕庆堂大为光火的去拿吴妈手上的衣服,“管得倒宽!给我,你回去吧。”吴妈看着他湿沓沓的双手,袖口还滴着水,扁嘴道,“别,把衣服弄湿就没法穿了!”说着,大摇大摆的闪身进了房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