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春归迟 >

第51章

春归迟-第51章

小说: 春归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玉莹因心里仍惦记着那位云嫔,一时倒也忘了推拒,就着他的手吃了。其他女眷却何曾见过这等架势,眼见的宁王对玉莹一派温柔呵护,想起各自的丈夫,心里说不出是羡慕还是失落。
坐在长公主身旁的静怡郡主则是满腔妒火无处可消,一双眼睛恨不得能在玉莹身上剜出两个洞来。长公主察觉到女儿的失态,对女儿投以警告的眼神,见女儿不为所动,又在桌下轻拧了静怡郡主一把。
静怡郡主回过神来,见母亲正严厉地看着自己,一时只觉得委屈难言,差点就掉下泪来。
好不容易筵散了,玉莹带了宸哥儿和寰哥儿去慈宁宫陪太后说话,宁王则留在太极殿跟太子等人继续饮酒。
酒过三巡,眼见的太子等人有了醉意,宁王因担心玉莹母子,便告辞出来,去慈宁宫接玉莹。
刚走到宝华殿,身后忽传来一声娇呼:“七表哥!”
宁王回头一看,见是静怡郡主,扯了扯嘴角,露出一个几不可见的笑容,回头继续往前走。
静怡郡主忙急追两步,气喘吁吁地喊道:“七表哥,我有几句重要的话要跟你说。”
宁王脚下不停,淡淡道:“有什么话适才在太极殿中为何不说,非要四下无人时说?就算你静怡不顾及自己的闺誉,本王却怕惹出什么不必要的误会。”
静怡郡主见宁王连头都不回,一口银牙差点没咬碎,她虽是闺阁女子,但自小受长公主的影响,很是练过一些拳脚功夫,不像寻常女子那般柔弱,眼看着见宁王人高腿长,越走越远,当下也顾不得形象了,忙拼尽全力急跑几步,奋力追上,拦到宁王身前。
宁王错愕之下,怒极反笑:“今儿真是开了眼界了,像你这般不知羞耻的女子,我还真是头一回得见。”说着便侧身绕过静怡郡主,抬腿往前走。
静怡郡主急声道:“今日我听得皇上和皇后商量替你娶侧妃一事!”
宁王闻言,脚下一滞。
静怡郡主忙又绕到宁王身前,仰头望着宁王道:“皇后娘娘说你府中如今只有一位正妃,四位侧妃之位皆空悬着,这样既不合皇室规矩,也不利于皇子开枝散叶。故而皇后斟酌了一个适龄世家女子的名单,要和皇上一起替你挑选侧妃呢。”
宁王面色变化莫测,立在当地沉默不语。
静怡郡主看着眼前俊美得让人心悸的男子,胸膛剧烈起伏着,忽鼓足勇气红着脸道:“七表哥,你我自小一起长大,算得上青梅竹马,情分比一般人亲厚,我去求求母亲,让我嫁予你为侧妃可好?我知道你爱重裴氏,我入府后会对她尊重有加的,我也不求你能宠爱我,只求你让我能经常看到你就好。”
宁王长眉一挑,像是听到了天底下最大的笑话:“想不到姑姑那样豁达洒脱的人,竟然生出你这般皮厚的女儿!我本来以为你只是刁蛮任性,如今看来你记性也不太好。要不要我提醒你,一年前,你曾在宫中对我的妻子百般逼迫,更曾意图毁坏她的容貌。若不是看在姑姑的面上,你以为我会轻易放过你?你如今又恬不知耻地欲让我娶你做侧妃,你凭什么认为我会应承你?!”
说着便无视已经泫然欲泣的静怡郡主,绕过她的身子,头也不回地一径去了。
静怡郡主早已经泪流满面,哽咽得说不出话来,她直直盯着他越走越远的背影,忽然再也抑制不住那份求而不得的痛楚,弯下腰哀哀大哭起来。
不远处有个人静静地立着,显见得已将方才的情形尽收眼底,他若有所思地盯着静怡郡主,良久,忽露出一丝玩味的笑容,转身背手而去。
宁王接了玉莹出宫,两人共乘一辆马车,宸哥儿和寰哥儿则由奶妈们抱着坐在后面的马车里,宁王府的护卫一路策马随行。
宁王搂了玉莹在怀,将她嘴角的一丝头发拨开,柔声问道:“在慈宁宫待了这么久,太后都跟你说了些什么?”
玉莹靠在他怀里,小手把玩着他大拇指上的玉扳指,笑着说道:“太后说了许多殿下小时候的趣事,我今儿才知道,原来殿下小时候这么调皮。”
宁王摩挲着玉莹的秀发,闻言笑道:“我怎么不记得我小时候调皮?太后是怎么说的?”
玉莹眼波流转,抿嘴笑道:“太后说,殿下有一回将御花园池子里的金鱼尽数捞了上来,生火煮熟了吃了。宫里打理园子的大太监见池子里的金鱼一夜之间不见了,还以为见鬼了,哭着喊着闹到太后那里去了。太后好一番暗中查访,最后好不容易从一个新进宫的小太监嘴里得知,原来是殿下干的好事,太后当时差点没给气个倒仰。”
宁王一脸无辜道:“此事明明是太子和老六干的,怎么又赖到我头上了?定是太后记岔了。”
玉莹斜睨了宁王一眼,摇头笑道:“就知道殿下会这么说。但殿下有一回将太后身边的大太监张禄海,给骗到永寿宫后面的枯井里待了一天一夜,总不会是别人干的了吧。”
宁王故作沉思道:“有这么回事吗?我怎么不记得了。”
玉莹暗翻了个白眼,撇嘴道:“最会耍无赖了,自己做过的坏事都不承认。”
宁王见她含嗔带喜,粉嘟嘟的小嘴分外招人,忍不住低头亲了一口道:“我小时候做过的坏事多了,哪能都记得清?倒是有一件坏事我许久不曾做过了。”
说着便含着笑意低声道:“你如今已经出了月子了,身子也见好了,是不是可以好好伺候我了?”声音低哑,又带着诱哄,让人耳热心跳。
玉莹红着脸静默片刻,小声道:“昨日林御医才说了,我因生双胎之故,身子受了损伤,需得好好将养,头一件要紧的便是禁房事百日。殿下昨日也在一旁听了,难道就不曾听见么?”
宁王一脸的不敢置信,扬声道:“禁房事百日?林御医竟说了这样的混账话?”
玉莹哭笑不得:“这怎么是混账话呢,医者父母心,林御医既这么说,想必是因为我的身子须得这些时日方能恢复,他也是为了确保无虞,方才这么嘱咐的。”
宁王半天则不得声,闷闷地看了玉莹半晌,忽想到什么,又搂了玉莹低声道:“既然如此,那我昨晚跟你说的事你可得答应我。”
玉莹脸一红,本能地要推拒,抬眼看到他不容拒绝的霸道神情,无奈地叹了口气,咬着唇点了点头。
宁王心情舒畅地笑了起来,道:“这还差不多。”
安王和安王妃到了王府门前,安王却不进府,坐在马上对刚下马车的安王妃说道:“你先进去吧,我还有事,晚上就不回来了。”
安王妃淡淡地看了安王一眼,点了点头,转身进了王府。
安王一勒缰绳,径直往另一个方向而去。
一路疾驰出了东城门,到得一处清幽的府邸,安王翻身下马,将缰绳丢给随从,大步进了府。
待到了内院,早有一位娇柔婉约的美人迎了出来,赫然正是裴玉妍。
安王见了裴玉妍,也不管周围的丫鬟婆子,一把将裴玉妍打横抱起,大步进了内室。转眼间房内便传出暧昧的声响。
下人们早已习以为常,在院中一边做活一边等着传唤。
良久,内室传来一个娇慵的声音,下人们忙将备好的热水送进去。
裴玉妍自行清洗了,又服侍安王净了身,仍倚在安王光裸的胸膛上柔声道:“殿下许多日子不曾到妾身这里来了,妾身还以为殿下把妾身给忘了呢。”语带娇嗔。
见安王不答,又小心翼翼柔声道:“妾身日夜挂念着殿下,这些日子替殿下做了一些贴身物件,殿下看看可还喜欢?”
说着便起身欲到床头小暗匣里拿做好的扇套和香囊。
安王看着裴玉妍的侧脸,心中一动,一把将她揽回怀里,哑声道:“明日我命人到府里给你做几身衣裳,你年轻肤白,穿粉色定会好看,你明日令她们多替你做几套粉色衣裳,我下次来了,你穿给我看。”
裴玉妍先是疑惑,随后又面露恍然之色。她极力掩饰眼中的不甘,低眉顺眼地应了是。
安王不再说话,面色阴沉地发起呆来。
裴玉妍在一旁看着阴晴不定的安王,忽娇柔一笑,嘴角高高翘起道:“让妾身猜猜殿下现在在想些什么,若妾身猜对了,殿下可不许耍赖。”
安王低头看了裴玉妍一眼,玩味地笑道:“噢?那你便猜猜,本王心中在想些什么。”
裴玉妍便笑着在安王手心写了个字。
安王面色一沉,并不说话。
裴玉妍了然一笑,娇声道:“若殿下不怪罪妾身唐突,妾身倒有个主意,定能让殿下得偿所愿。”
安王垂眸看了看裴玉妍,淡淡道:“说来听听。”
裴玉妍道:“殿下须得告诉妾身,殿下只是想尝个新鲜呢,还是想跟裴玉莹长长久久地做对地下鸳鸯?”
安王面露不耐道:“自然是要长长久久了,我要的是她心甘情愿地跟着我!”
见裴玉妍又要说话,止住她道:“我知道你又要提本王的大业,你说的那些废话本王都知道。只是本王等不了那么久了,恨不得现在就能成事!”
裴玉妍略带怨恨地看了安王一眼,柔声道:“妾身记得殿下曾提过静怡郡主对宁王有意,曾三番四次纠缠于他,妾身倒以为,不妨用这个静怡郡主做做文章。据妾身对裴玉莹的了解,她看似柔顺,其实骨子里最是荒诞不经,不屑于跟人共事一夫。”
“记得当初妾身进府给宁王做侧妃时,她连表面的三从四德都维持不住,一气之下与宁王恩断义绝。若不是宁王对她死心塌地,她在妾身面前早就不战而输了。所以若要挑拨她与宁王的关系,看似不易,其实不然。只要找到一个愿意飞蛾扑火的女子,与宁王来个暗渡陈仓,以裴玉莹宁折勿弯的性子,定会与宁王离心离德。到时候殿下再趁虚而入,三分逼迫,七分诱哄,她一气之下失了本性,不怕殿下不能得偿所愿。”
安王陷入沉思,并不答言。
裴玉妍一边细觑着安王的脸色,一边柔声道:“而此事一旦有一,便会有二,尤其是裴玉莹若仍像当初妾身做侧妃时那样负气而为,以宁王的性子,定会让她独守空房,到时候殿下岂不如入无人之境?”
裴玉妍说着,眼珠一转,又开始敲边鼓。
“自然,若要光明正大地占有裴玉莹,只能等待殿下成就大业之日,到时候宁王是生是死全凭殿下一句话,还怕他不将裴玉莹拱手让出吗?”
安王面色阴沉,淡淡看了裴玉妍一眼,沉声道:“老七向来多疑,又诡计多端,轻易算计不了他,此事还需从长计议,方能万无一失。”
裴玉妍娇笑道:“咱们以有心算无心,还怕算不过他吗?就算他宁王有颗七窍玲珑心,也有防不胜防的时候,殿下只需好生谋划,不怕不能成事。”
、第 69 章
这日一早,程惟安过来辞行,玉莹极力挽留,但程惟安去意已决,只说要回去含饴弄孙,颐养天年,且家中尚有许多要事等着他回去拿主意,不能再作逗留了。
玉莹眼见得没有转圜的余地了,只得命刘泉从库房中取出一众市面上买不到的珍稀药材赠予程惟安,又从自己的嫁妆中拿出一千两黄金,强命程惟安收了。
玉莹想了想不放心,又命刘泉细细挑选了一队护卫,好生送了程惟安返乡。
晚上宁王回来,见玉莹将宸哥儿和寰哥儿放在窗下的炕上趴着,用东西逗引他们抬头,宁王不无惊讶地笑道:“这是在做什么?”
玉莹拿出早就准备好的话回他:“林御医说这样有利于小儿颈部生出力气来,可以让他们较早抬头。”呃,对不住了林御医,每次都拿你当挡箭牌。
宁王研究了一番两个小胖子销魂的姿势,点头道:“嗯,似乎有点道理。”说着便笑着低头逗弄宸哥儿:“宸哥儿,想父亲了没有?快叫一声父亲,父亲疼你。”
见宸哥儿并不理他,只使出吃奶的劲抬头,又去逗弄寰哥儿:“寰哥儿,叫声父亲,父亲给你糖吃。”
玉莹暗自扶额,将宸哥儿和寰哥儿翻了个身,一边检查他们的尿布一边对宁王柔声道:“殿下,今日程惟安告辞返乡了,他让我替他向你道个别。”
宁王一怔,不无遗憾地说道:“那日我问程惟安想不想回太医院做提点官,他婉拒了。我又问他子孙后代可有想入仕或是想入太医院为官的,他也只是一味推拒,说他活过了古稀之年,如今早已将富贵功名视作浮云,只想回乡重新主持他开的那家医馆,悬壶济世,惠及乡里。我叹服其医术,钦佩其人品,奈何他志不在朝堂之上,我纵有惜才之意,却也只能徒唤奈何。”
玉莹眼睛一亮,忙道:“殿下既然惜才,何不资助他将程家医馆发扬光大呢?他家虽世代为医,颇有些家底,但若要维持一家不盈利的医馆,想必也甚为艰难。不如殿下给他一些助力,帮他周转,这样既能报答程惟安的救命之恩,又能间接帮助一些因穷困看不起病的百姓,济危扶困,行善积德,不可谓不是功德一件。”
宁王心中一动,沉吟起来。
玉莹越说越兴奋:“程惟安医术高明,若建议他挑选一些家贫志高的寒门子弟入他门中,教授医术,日后让他们各自回乡开馆行医,定能惠及更多百姓。还有,一家福利医馆定是不够的,若能每州每县都开一家免费替人看病的医馆,那每年因得不到及时救治而病死的百姓数量定会大大减少,而且也不会再像往年那样,一遇到天灾,便瘟疫蔓延,尸横遍野了。”
宁王露出赞许的目光,虽然他考虑问题的角度与玉莹完全不同,自有他权衡利弊的政治视角,但他也不得不承认这个建议有百利又无一害。
他笑着将容光焕发的玉莹一把揽到怀里,故作惊讶道:“想不到我的莹莹竟这般有见识,又这般宅心知训,真是让为夫刮目相看。”
玉莹小脑袋昂得高高的:“我知道的事还多着呢,平日里不显山不露水而已,哪天我高兴了,没准就能让殿下大开眼界,谁叫殿下总瞧不起人的。”
宁王被她这副娇憨模样逗笑了,搂着她狠狠亲了好几口,笑着点头道:“好,知道我的莹莹厉害,为夫就等着莹莹哪天让我大开眼界。”
玉莹眼珠一转,搂着他的脖颈道:“殿下,明日能不能多派些人送我和宸哥儿寰哥儿到王姨妈家玩一天,自从大表嫂生子,我还没去看过她呢。而且宸哥儿寰哥儿成日里闷在家里,甚少出门,不如带他们去走个亲戚,认认亲,也能长长见识。”
宁王看着玉莹明亮清澈的眼睛,里头流光溢彩,让人心旌摇荡,拒绝的话哪里还说得出口,忙笑着低头吻了吻她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