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皇家女医师 >

第64章

皇家女医师-第64章

小说: 皇家女医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了这话,若汐的心一沉,“这件事不用着急,想来皇上最近也忙的很,顾不得其它,只是这九门提督如今空了出来,也不知皇上要留给何人?”
 九门提督是京城重要的官职,以往都是皇家的亲信,如今将蔡信中调去西山大营做总兵,从一品降到了二品,看样子皇上准备要将这个职位留给徐家的人,以做补偿。
 “消息上说皇上有意一个叫杨武的人,却没有说是哪个杨有德。”杨有德这个名字很平常,大顺朝的官员中有不少叫这个名字,只是罗家车行没有写清楚现任什么官职。
 终于可以自由,李平心情不错,让小雁在花园里摆了酒席,要跟大家乐上一乐,被若汐劝了半天,才改成了青藤阁的花厅。、府中眼线众多,就算是病好了,也不可太招摇,若汐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
 晚上的酒席办的很热闹,众人行酒令,掷骰子,除了小雁,众人都有掷。李平的身体不好,只略沾了沾酒,只是凌虎却喝的烂醉。
 梁子送凌虎回小院的时候,宋嫂子已经睡下了,小院里黑黑的。凌虎嘴里胡言乱语着,“杨有德,也不知是什么人,竟然做上了九门提督……”
 一个白色的身影正从小院里走出,听到凌虎的话,不由顿住了脚步。

、第四十章 失望

几骑快马从官道上跑过,扬起一片尘土。为首的马儿健壮而高大,马上坐着一个四十多岁的男子,男子似是首领,穿着一身盔甲,一脸的胡渣,看着有几天没有梳洗了,腰间别着一枝长长的物事,仔细看去,竟是一只烟袋锅子。
 过不多时,马儿竟放慢了速度,一个年轻的男子对为首的那人说道,“大人,快进京了,要不要找个地方收拾一下再进宫见驾?”
 “不用收拾,我杨有德怕过谁?”说着为首的男子从腰间摸出烟袋锅子,“就是得找个地方抽上一袋烟。”
 马儿又急驰起来,风声从耳边飞过,年轻的男子好似听自家大人低声的自语,却又听不清楚,“听说在平王府里,也不知道能不能见着……”
 几人到了城外,就看一群一群穿着褴褛的行人正往城内走去。年轻的男子不由开口说道,“这是灾民吧,这天子脚下跟咱们山东一样,一到这入冬就有灾民入城。”
 今年的雨水不似前些年,前些年是旱,今年却是雨水太多,涝起来。黄河附近好多失了田地的灾民都往城镇涌去,这来京城的,大多是直隶的。
 “只是看那门口还有管事的官兵招呼灾民过去,倒是奇怪。”另一个男子搭了腔。
 的确,那些灾民到了城门口,便有官兵上来询问,凡登记的,都能领米粮,看着确是奇怪。
 “这有什么奇怪的,这在咱登州也这样,你是来的晚,没见过。”那年轻男子瞥了一眼,有些自豪。
 登州这几年收成还不错,只是灾民各处的都有,徐治清跟杨有德配合着,在城门处设了棚子,凡灾民要做登记,如果是有劳力的安排干活,妇儒则优先安置,虽然这样一来灾民会增多,但有效的劳动力都被派了活计,使城内的治安维持的很好。
 “没啥奇怪的,这顺天府伊徐治清去年还是登州的县令。”杨有德下了马,一旁的年轻男子忙接过来牵住。
 “原来徐知县到这儿来了。”那年轻的男子听了脸上带笑,他是在登州进的大营,杨有德觉得他机灵,便带在了身边,跟着杨有德干了不少事情,帮着去登州县衙跑过腿,也算是认识徐治清。
 杨有德抽出烟袋锅子,年轻的男子立即取了烟叶,又上前帮着点了。杨有德一边走着,一边吧嗒吧嗒的抽着烟袋,看身边走过的灾民,却是面无表情。
 他想起登州城的那个冬天,徐治清第一次做这件事情,自己还跟他吵了一架,那时候,自己的妻子刚刚去世,女儿也找不见,正烦燥着,转眼几年过去了,自己来了京城,可是女儿也没有消息。
 远远的,一个穿着青色官服的官员冲这边走来,他脸色黑红,小眼睛眯着,看到杨有德,脸上露出笑容。
 “杨西北”
 “哟,徐县令”
 杨有德和徐治清打了招呼,半年没见,徐治清瘦了不少,看样子京城不比登州舒服。登州的时候,徐治清常常在乡间,因而晒的很黑,如今却是操心,京城不大,但官家不少,很多事情都要考虑周详。杨有德却是没变,依然是胡子满脸,手上拿着个烟袋锅子。
 两人寒暄了几句,不由都有些感慨,相互鼓励了一番,这才聊起政事。
 杨有德依然吧嗒吧嗒的抽着烟,倒是徐治清先提起了京城的动向。
 “京城不稳啊。听说是杨阁老致仕了,你才来的京城?”
 “可不是,虽然俺老杨前几年打了几回仗,但这脾气不好,圣上倒也是知道的。不知怎么,这回就想起了我。这九城提督哪有这么好干的,其实我还是想在登州那边混日子,只是……”
 杨有德唠唠叨叨的说了半天,又问起徐治清的情况。
 “这入冬了,又有灾民进城,只是这回是天子脚下,很多事情办起来麻烦的很,过些日子还要搭粥棚,施粥施米,说不准上面还要有人下来视察,在京城可不像登州,什么事办起来都容易……”
 两人正说着话,就见一个衙役跑了过来,冲着徐治清道,“徐大人,户部的洛大人来跟您商量入冬米粮的事,您……”
 杨有德听了便跟着告辞,“如今来了京城,以后有的是机会,也不差这一会。”
 看着杨有德离去,徐治清整了整官袍,这才往城门口搭的棚子走去,看着一个穿着青色官服国字脸的官员站在棚子外面,正询问着什么。
 徐治清上前打了招呼,“在下徐治清”
 那官员抬起头来,冲着徐治清微微一笑,“你就是那铁面徐?在下户部侍郎洛彦。”
 ————
 平王府,青藤阁的暖阁。
 茗儿慌慌张张的跑了进来,也不管一旁小丫鬟的阻拦。隔着屏风茗儿便跪下来道,“靖、靖王爷来访”
 李平刚想训斥几句,听了茗儿的话,忙吩咐下去迎接,又赶忙换了衣裳,这才出来迎接。
 虽然徐阁老已经致仕,杨有德也上任,但李平却不好贸然的进宫,这几日只是上报,说身子好了许多,上面也赏赐了不少药材下来。
 正准备过几日进宫谢恩,这靖王爷就到了,不用想也知道,这是皇上的意思,这个小儿子虽然不怎么在身边,却也是亲生骨肉,惦念还是有的。
 远远的看着,一个胖子带着一个少年进了府门,那胖子穿着一身华服,那华服把胖子的肚子勒的有些紧,胖子却浑不在意。而少年却打扮的得体讲究,一身绯紫锦裳,腰间带了温润的黄玉,面若桃花,看着英俊风流,只是个子稍小了些。
 “皇叔,侄儿来迟了。”李平上去相迎,
 从到京城,李平就没有跟靖王爷来往过。虽是亲戚,但靖王爷是朝臣,自己是皇子,皇子不得结交朝臣,这是规矩。要不是前些日子皇上提起,说李平的身子不好,让靖王爷多看顾些,靖王爷也是不好登门的。
 靖王爷在宫中见过几回,靖王世子却是李平第一回见,这个跟自己同龄的表哥,听说从小母亲就过逝了,是靖王爷一手带大,因而脾气也拗,只是小时候生过几场病,因而长的矮小。
 这边三人寒暄着,那边若汐也得了消息。
 “靖王世子也来了?”若汐看着来报信的梁子,眉头一皱,想起那日在昌平庄子上遇到的男子,那男子温润有礼,跟自己的脾气还算相投,“可是个子高高的,看起来温润有礼?”
 梁子挠了挠头,“不是啊,看起来不大,个子也不高。”
 若汐心里觉得有些不对,却也不好说什么,只挥挥手让他下去。
 又过了一会,白露进了花厅,冲着若汐道,“姑娘准备一下,靖王爷说,御医院的叶大夫常提起您,想让您给世子诊诊脉。”
 若汐听了一愣,靖王爷家里的医官可是三品之职,怎么就跑这里来非让自己诊脉,肯定有什么事情,但人家既然开口了,自己也不能拒绝。换了件衣服,若汐便进了青藤阁。
 靖王爷跟李平正在花厅叙话,白露引了若汐到东厢房,说是靖王世子已经在那里等着了。
 进了东厢,若汐便看到一个矮小的男子站在八仙桌旁,粗重的眉毛,看起来很是熟悉。
 “你是那个……”
 “怎么你不是……”
 李钺看到若汐,心里一惊也站了起来,脱口而出。
 原来是他,那个输给小雁的少年,若汐心中偷笑,只是看着这位靖王世子的脸上露出失望的表情,有些奇怪,却也不好多问,只好按规矩见礼,“医官袁若汐,见过世子殿下。”
 李钺抬了抬手,又把右手伸出,让若汐诊脉,若汐也不多话,仔细的帮李钺诊了,才道,“世子殿下身体不错,只是脾胃有些虚,火气稍旺,想是从小身子就弱,补的较多,平日少吃些补品为上。”
 说完若汐又取了纸笔开方子,不过是些泄火的罢了。李钺点点头,自己确是从小身体不好,府里常炖些补品给自己。
 开完了方子,若汐也不多说,告罪了一声,便退了下去。
 李钺有些烦闷,他从东厢出来,到得花厅,靖王爷见了忙问怎么样,李钺将若汐的话说了一遍,又说方子已经交给同来的下人。李平便要留饭,靖王爷以公事为由推辞了一番,便起身告辞。
 二人出得花厅,李平相送,一路走出青藤阁,将出府时,李平便要转身回去。李钺回头间,看着一个穿杏黄色衣衫的女子从府内走出,手上拿着一件锦缎披风,她的小脸略胖,身材丰润。
 她走过来,冲着李平嚷道,“少爷慢走。”说着将手上的披风递上,李平见了道,“劳烦小雁姐姐。”那女子听了不语,只是帮李平将披风系好,那神情自然,好似做惯了一般,李平冲着她微笑,还低声说了什么,惹的那女子嘿嘿直笑。
 李钺的脸上露出失望的神情,心情突然跌至低谷,一路无话的跟着靖王爷回了府,靖王爷看着不对,待进了府,这才问道,“钺儿,怎么了?”
 李钺看了看靖王爷关心的神情,有些不忍,他犹豫了一下,还是说出了口
 “爹,你说过,想让我去军营历练历练,我现在想明白了,不能每天这样混日子了,我要去当兵”

、第四十一章 陷害

正隆十一年的冬天来的很早,十月刚过,天气就转冷,待到月底,一场大雪下来,整个京城都变成了银色。京城的不少勋贵们都在自家的花园开了席赏雪,只是苦了那些百姓,特别是城外逃难的衣衫褴褛的灾民。
 清冷的早晨,若汐坐在窗前,脸上带了忧色。不知怎么,从昨天这右眼就一直跳,睡觉也睡不踏实,总觉得有什么事,思来想去,眼前也就是李平出城巡视的事情。
 李平接了圣上的差事,在城外施粥施米,虽然整件事情都是顺天府伊徐治清来办,但事事还是要报了李平做主,今日下了大雪,两人约好去巡视。只是李平的身体还有些弱,若汐却不好随行。
 虽然听说九门提督杨有德也会同行,若汐心里还是打鼓,那个杨西北,粗枝大叶的,有了事情倒还好说,就怕是有什么使诈。低头想了半晌,若汐便来到凌宇轩,自己去不了,总要嘱咐一下凌虎,不要出了差错才好。
 一进门,就看凌虎正要出院子,宋嫂子嘱咐着什么,大宛站在屋檐下,不知在想些什么,时不时的瞥上一眼凌虎。
 “今儿个徐大人和杨大人既然都在,免不了得跟着喝一场,王爷身体不好,自然是你代劳,只是自己要悠着点儿,不要喝多了,上次多亏了大宛,今天可不许再醉了。”宋嫂子有些严肃,对虎子上回喝醉的事情颇有微词。
 “姨母说的对,我也想说这个呢,今儿个陪着王爷去,千万注意了,最近世道不安稳。”若汐见宋嫂子说了许多,便不好再说什么,只是提醒凌虎,最近时局不稳,说不得那边会有什么动作。
 “我,我能跟着去么?”大宛的声音极弱,若汐愣了愣才发觉得是他在说话,“我跟姐姐学了好些年,总算懂一些,这次随行不能带医官,我可以扮成小厮跟着,万一有什么事也能照顾一下。”
 平日里大宛的话极少,若汐常把他忽略了,做事也算稳妥,每日里不是看医书,或者是给府里的人诊病,便是做些家务,照顾宋嫂子。今日突然冒出这么一句,倒让若汐有些欣喜,男孩子,总不能日日呆在家里,能出去历练是好事。
 想也没想若汐便答应了,“那敢情好,帮我照顾一下王爷,扮成小厮倒是可以,只是你没怎么出过府门,回头跟着王爷后面坐车,不要跟茗儿他们一样。”
 大宛的眼睛亮起来,他略带感激的看了看若汐,倒把若汐看的笑起来,不过是让他出门历练一下,怎么竟激动成这样。
 半个时辰过去,若汐在香清院的花厅里半靠在卧榻上看书,抬头看着窗外飘落的雪花,想起登州那年的大雪。三年前,因为战事所阻,陪着李平呆在了登州,当时是那么的失望。三年后,跟着李平上京,掉落悬崖,又以为自己一命呜呼,却没想到被人所救。经过了这么多风雨,自己还有什么可怕的呢。
 只是心里还是很累,一点点的计算得失,小心翼翼的往前迈着步子,好在李平走的很稳,皇上很喜欢他,对政事也一点点的熟悉,而皇后以为立了太子便天下大定,最近也没有什么动作。可是她还是不安心,总觉得不对,一直没有消息的罗纹带了消息,而小雁在前门大街遇袭,那个小孩子的死亡,顺天府实在没有查出什么。
 雪花悠悠的飘落在窗前,转眼地上的雪又厚了一层。城外的雪比城内更大,纷纷扬扬的洒在大地上,银装素裹的份外清冷,只有城门口的粥棚冒出一丝热气。
 排队领粥的灾民站了很长的一队,徐治清指挥着又架了一只锅台,很快的又成一队,只是人数却不见少。排队的都是老弱妇孺,有点力气的都登了记进城做工去了。
 李平看着那长长的队伍,心里也不禁叹气,想着在登州的时候,乡民富足,百姓和乐,不由多看了一眼这位穿着破旧棉袍的徐治清。
 李平的身后站着一个面容清秀的小厮,他戴了一顶瓜皮帽,低头看脚,偶尔会抬眼看一下周围,只是看到九门提督杨有德时,会有些慌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