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网络其他电子书 > 穿越之小富即安 >

第19章

穿越之小富即安-第19章

小说: 穿越之小富即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冉敬和冉夫人早就商定好了,大家都是一家人;那些走形式的聘礼呀;嫁妆呀,都不用准备了。反正送来送去,都是进自家腰包,何必麻烦呢。

杨林见她眼中闪过一丝狡黠,又想起前几日她一大早打暗语捉弄,不禁有些好笑。原来瞧着,堂妹落落大方,办事老成稳重,比同龄女子早熟,性子定然是稳重有余娇俏不足的。如今一瞧,才知道堂妹是对事不对人。一旦被她划入自己人的范畴,就开始撒娇卖乖了。

所以这会不用多想,就知道冉樱的意思。为了一改前几日的呆瓜形象,杨林抽抽嘴角,一本正经道:“樱妹,你的胆子倒是愈发肥了,竟敢调笑未婚夫。”

之前见堂哥高大威猛,又会拳脚功夫,加上男女之间相处有些忌讳,便一直规规矩矩的以礼相待。前几天见识了呆头鹅堂哥,才恍然大悟,生得再高再大,堂哥不过也是个十六岁的正太嘛。虽然这个正太黑了些,壮了些,但仍然改变不了本质。

她的真实年龄加起来可比冉夫人还要大上几岁,不过是顶了个小女娃的壳子,本质上乃是怪阿姨。两人既然关系已定,相处起来便没有些顾忌,见了正太,哪有放着不调戏一番的道理。

冉樱又一次调戏正太,正得意,冷不防被反攻了。她正要反攻回去,突然想到自己这副壳子可是个十三岁的小姑娘,表现得太奔放是要惹人怀疑的。于是低下头,努力憋出两朵红云飘在脸上,扯着衣角,略带害羞的说道:“堂哥又在笑话人家了,我会好好保管的。”

杨林见成功掰回一局,心中欢喜,面带微笑回屋去了。

手中摊着三张轻飘飘的银票,冉樱心中却是异常充实。既然又多出了笔银子,就该送两个弟弟去念书了。于是便托了杨林去打听打听,城东哪家私塾不错的。

杨林的效率很高,两天就就有了准信,从冉家步行到那家私塾差不多两刻钟,也不远。冉夫人和冉妈妈带着两个孩子,提了两只鸡,算是拜师之礼。小宁和大牛简单的拜过先生,两位大人交了每人每月二两银子的学费后,便可以进学堂了。

眼看天一日一日的热起来,夏日里的面生意不好做。冉樱便决定开卖适合夏季的吃食,那当然是卤味和凉菜莫属啦。

因着冉樱在夜市卖了一个月的卤猪蹄,培养了一批铁杆食客。就算开了面庄后,老食客们上门吃面还念念不忘旧爱。冉樱便顺应人民群众的要求,在面庄里卖起了卤味。此次换季,冉樱决定多多开发卤味的品种,顺带卖凉菜和泡椒系列。

卤味倒是好说,已经打开市场了,只不过卤的肉的部位有所不同罢了,此次重点推广的是凉菜和泡椒系列。

夏日炎炎,人就容易怠倦,连着胃口也要受影响。这个季节百姓们桌上的菜便少了些热汤,多了些凉菜。大余朝百姓餐桌上的凉菜和现代家庭凉菜的做法毫无二致,皆是把菜下水煮熟,再捞起来淋干水分。开饭时放些酱油、醋,姜葱蒜等调料,末了洒些辣椒面和花椒面,在用筷子一搅拌,便成了。

家常的凉菜简单方便,人人都会做,就是味道有些单一,不能和炒菜相提并论。由于凉菜凉爽开胃,因此夏季里广受不同阶层人民的欢迎。可要把家家户户都会做的凉菜成功的卖出去,那就有些难度了。

其实冉樱做的凉菜,和家庭凉菜的做法一样,只是最后调料不一样。一般的只是撒些花椒辣椒面,只能起个点缀作用,根本入不了味。冉樱的杀手锏—辣椒油又被派上了用场。不过这凉菜的辣椒油也是调过比例的,夏季燥热容易上火,所以辣椒的分量减少了许多,增加其他的花椒、胡椒、八角、茴香等调料的比例。吃起来有些辣味,又兼有其他调料的五香味,味道层次丰富入味,比起炒菜来亦是毫不逊色。

至于泡椒系列,冉樱是非常想做前世最爱吃的泡椒凤爪的。可是受条件所限制,古代不像现代那般,鸡鸭的各个部位分开卖,都是一买一整只的。只好老老实实的买只鸡杀了,做泡椒鸡片。

从家中的泡菜坛子中捞起两碗红彤彤的泡椒来,和姜葱蒜一起切碎,放入瓷盆中,再放点八角、茴香和花椒,把刚烧沸的开水倒入瓷盆中。开水能把泡椒和其他调料的味彻底激发出来,又加了和开水等量的泡菜坛子里的酸水,凉着备用。

鸡要选当年的子鸡,炖汤用的老母鸡是不行的,做出来的鸡片如同嚼蜡,还会塞牙缝。把子鸡除毛开膛破肚清理干净后,先剁成几大块,再切成薄薄的片。入锅煮,煮熟后便立马捞起来,以免把鸡肉煮老了,口感就不好了。再把煮熟的鸡肉沥干水分,放入盛有泡椒水的瓷盆中,浸泡上一两个时辰,便差不多可以吃了。

以往在京城时,冉樱夏天做过凉菜和泡椒鸡片。冉敬和杨林并没有这个口福,冉樱便先做了给二人尝鲜,算是试试水。

鸡肉嫩滑,吃起来又是酸酸辣辣的,很是开胃;凉菜嘛,虽然不稀奇,但也胜在味道层次丰富,调料都入了味。冉敬和杨林二人都觉得这两个菜不错,饭量大增。

冉樱夹了块鸡片,鸡肉的火候刚刚好,没有煮过头;味道嘛,酸辣适中,各占五分,因此能相得益彰。并没有出现两种味道比例不协调,遮掩了另一种味道的情况。冉樱十分高兴,便又采取当初推广卤煮猪蹄的方式—凡是吃面的客人就白送。当然这个分量不多,就仅限于几口的量。

很快,客人们就接受了凉菜和泡椒鸡片,众人倒是更喜欢鸡片一些。不过冉樱观察下来,两种新菜品的营业额却是旗鼓相当,原因嘛,素菜比荤菜便宜很多。

大多数客人们喜欢吃面后,带些卤味鸡片和凉菜回家去,作为晚间的菜。渐渐的,附近有好些从没光顾过面庄的人家,提着食盒专程为买三样菜品而来。甚至有四五次,某户大户人家还打发小厮到冉记面庄来买菜。

冉樱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卖起了凉粥,又去官府申办了卖酒的文书。就算是夏天,客人们想留在铺子中用餐的,也可以点些菜,喝点小酒,就着凉粥用,开胃又解暑,岂不美哉。这样一来,生意倒一日比一日好。

终身大事不用愁,店中的生意又渐渐好起来,两个弟弟乖巧懂事,未婚夫又是个人品俱佳又上进的,全家人身体健康和和美美,日子过得十分滋润舒心。

直到某天,冉家来了位不速之客。

作者有话要说:今天出去哈皮,回来得晚了。我本来打算顺势偷懒,结果被某人揪着耳朵:好不容易上了红字,增加了20多个收,断更对得起读者咩。于是,我就乖乖码字去了,所以今天更新得晚,又有些瘦,亲们见谅哟。明天不出门,绝对12点之前更。

 第三十四章



这日,天气十分炎热;街上并无多少行人;冉记面庄却生意火爆。

一来面庄中所卖的凉菜、卤味等消暑食品很受欢迎,二来面庄的位置并不当西晒;旁边又有几颗参天大树;投下的荫凉正好把面庄罩了个结实;店内十分凉爽。客人们就爱三五成团;到冉记面庄来喝点小酒,点些小菜,以消暑热。

古代大户人家消暑;通常是在室内放置冰块;放个数个风轮,让丫头们摇着;炎炎的暑气就被降了大半。可一般的蓬门小户,舍不得花高价买冰块;用风轮吧,始终要用人力摇着才有习习凉风。所以平民老百姓们便喜欢找个凉快地避暑。

冉樱的面庄很荣幸被附近的食客们看中,天一热便纷纷来乘凉了。

人多了,再是凉快的地不免也有些气闷。冉樱便买了两台大风轮面对面放到墙根,让伙计们坐着踩,二人也能互相踩着给对方吹风,倒也不会热着。

这样一来,客人们便更喜欢呆着了,冉樱又乘胜追击,新添了凉糕、凉虾等吃食,只可惜这个时代找不到冰粉籽,否则还能做冰粉。

客人们一直呆到戌时初,才渐渐散了。

一家人收拾好了铺子,关门上锁回家。此时暑气尽消,凉风拂面,倒把瞌睡虫上身的冉樱吹得清醒了。现下这个时辰,换算成二十四小时制就是十点左右。她边走边摇头,来到古代后战斗力下降,居然十点就打瞌睡了,要知道前世的她那可是经常熬夜到两三点的人物。

冉樱揉揉眼睛,回头和杨林絮絮说了会话提神。自从定亲后,两人的关系是稳中有升。怪阿姨本质的冉樱,对着杨林,也无甚脸红扭捏姿态;而杨林为了挽回之前呆头鹅形象,虽然心中翻过无数浪涛,但面上依然从容镇定。如此一来,双方都是从容不迫的,倒容易打开话匣子,利于进一步培养感情。

小宁和大牛两个,每日一下学就到面庄。每晚必会趴在桌上睡一觉,待到打烊时,两个小家伙反而精神,叽叽喳喳的说个不停,倒把三位大人的倦意驱散了。

一家人有说有笑的回到家中,刚靠近院门口,便看到门口处坐了个人。周围光线太弱,只看到黑乎乎的一团和那人发出的呼吸声。

众人皆是吓了一跳,生怕是受了伤的逃犯小偷,逃到自己门前走不动了。

杨林有武艺傍生,自然不会怕。他从冉夫人手中接过灯笼,走近了一照,昏黄的火光中显现出一张熟悉的脸来。居然是前段时间上门闹过的冉何氏,已经靠着门框睡着了。

冉何氏又来干嘛,遗产事项已经交待清楚,难道是来打秋风?

不待其他人有反应,冉敬便大步跨上前去,重重的咳嗽了声,便把打瞌睡的冉何氏吓醒了。

冉何氏的美梦无端被人打断,还被吓了一跳,凭着身体的本能反应便要撒泼。幸亏她反应快,一睁眼便看到二叔黑着一张脸。立马起身,拍拍屁。股上的灰,面带谄媚的笑道:“叔,你可回家了,侄媳妇可等了您一个下午。”

杨林皱了皱眉,和冉樱交换了眼神,见冉何氏那讨好的笑,便猜到定是来打秋风无疑。这点嘛,两人只猜对了一半。

冉敬依然黑着一张脸,也不想理会,径直掏出钥匙开了院门,自顾自的进了院子。

家中的长辈都不发话,自然没有小辈发话的道理。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也不理会冉何氏,跟着冉敬的后脚进了院子。

冉何氏见众人都不理会,有些恼怒,不过又想想今日来却是有求于人的,便忍下怨气,赶忙跟在众人后边。

冉敬让其余人等去梳洗,只留自个一人在堂屋对付冉何氏。

“说吧,你来又想干什么,是想借银子吧。”冉敬端着碗茶,目光炯炯的盯着侄媳妇,说出口的话都是陈述句。

“二叔,你想到哪去了。侄媳那日瞧着我那侄子实在是不错,咱家桂花今年也十五了,那次见了侄子便有些魂不守舍,所以侄媳便厚着脸皮子求二叔成全。”冉何氏说出这番话来的时候,表情眼神之恭敬,冉敬这辈子都没见过她摆出过这副神态。要知道,这个侄媳妇对自己公婆都是疾言厉色的,更别说他这个叔叔了。

虽然见冉何氏这副卑躬屈膝的样子,心里很痛快。又听得这人居然不是来打秋风,而是瞧上了杨林,不由得眉毛一抬,顺手把茶碗重重的搁到茶桌上:“不成,你家丫头是个什么样的我又不是没见过。哼,如何配得上我家孙子。”

冉何氏打了一手好算盘。二叔的遗产没她家什么事了,又见二叔的老房子卖了二十两银子,一直不死心,唯一的途径也只有时常去打打秋风。冉何氏思来想去,打秋风这法子,得到的银子太少了,看着自家的闺女,突然想到了一个妙计。

若是桂花嫁给二叔的养孙子,那岂不就能时时让女儿顺点银子过来。特别是听说了二叔家在城里开了家食铺,生意很是不错后,冉何氏心中就更加坚定了这个念头。

“嘿嘿,二叔,我知道您瞧不上我家桂花,我也不求桂花能做正房夫人,做个小就行。总比在村里嫁个庄稼汉,看天吃饭的强。”

冉何氏早就料到冉敬是不会同意这门亲事的,她的目的只是安插个眼线在二叔家,时不时的匀点银子。至于做大还是做小,那都是一样。更何况做小,就算家长不同意,若是杨林自己看中了,二叔也没什么办法。

“哼,亏你想得出来,这事没得商量。家里房间都住满了,你就在堂屋将就一晚,明天一早就给我滚回阳岭村去。”

冉敬十分不悦,他历来讨厌男人纳小妾。又栽过王家妻妾相争的跟头,平时行医也绝不往纳了妾的人家去,免得出了事背黑锅。这会见这挨千刀的侄媳妇,居然想让桂花给杨林做妾,哪里还有什么好脸色。扔下这么句话后,阴着脸去告诉冉妈妈和冉夫人,不许招呼来人。

一家人就把冉何氏这么晾在堂屋,当然,大家都不知道冉何氏此次来的真实目的,都以为是借银子,惹恼了冉敬。

第二天,冉家人起床时,唐屋内已经没了冉何氏的身影。一家人都没把她的突然来访当回事。直到几天过后,冉何氏领着闺女桂花,直接找到了冉记面庄。

冉何氏来的时候正是午时二刻,中午客人最多的时候,冉敬正坐着和一众客人们胡侃海吹。

自从王夫人死而复生那档子事后,冉敬这个“治死人”的大夫不仅没有断送掉名声,反而有更多人相信找他看病。一来王夫人死而复生,这就说明肯定不是大夫的问题,没准是家中下人煎药没按照要求,或是有什么阴私。当然后者都是大家脑补,没得证据也不会拿到明面上说。

再者,冉敬一大把年纪,来成都以此为生十多年了,一直没出过什么差错。这事一出,倒扩大了他的名声。

此时冉敬正替一位客人把脉,冉樱正坐在柜台上拨算盘。冷不防,冉何氏带着桂花,母女俩哭得梨花带雨,眼眶红红的找上了门。

作者有话要说: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敷过海藻颗粒面膜,芝麻大小,褐色的,加了温水就起胶,然后敷脸上,密密麻麻的很恐怖。其实那玩意根本就不是什么海藻籽,是冰粉籽,四川人用来做冰粉的原料。

 第三十五章



冉何氏拉扯着闺女桂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奔进店中;跪着扑到冉敬脚边;抱住他的腿哭天抢地,“二叔呀;你就给桂花条活路;收留了她吧。”

说完又是一阵哀嚎;跟在冉何氏后头跪着的桂花也抹了几把眼泪。

冉敬正和客人们聊得正欢;冉樱正忙于和算盘较劲,冉夫人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你可能喜欢的